与老领导交流佛法
2010年12月11日上午,应老领导的盛情邀请,开愿法师在北京举办讲座,与老领导们交流佛法。为大家开解佛法是智慧觉悟的教育,开解生命真正的无量意义,弥陀大愿菩萨示现当今,是众生的福报,为我们示现“敦伦尽分念佛成佛”的最好典范。
各位领导、各位老菩萨、各位大德居士:阿弥陀佛!(众:阿弥陀佛!)
今天缘分非常的殊胜!我们有机缘欢聚一堂,这个机缘非常来之不易。所谓缘分,能够聚在一起,需要很多的条件,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和付出。我们今天虽然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在一起交流,台前幕后大家辛苦忙碌了好多天,才有今天我们在一起交流佛法、探讨人生的机会。
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佛法讲,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生,我们今天能聚在一起,如果按佛经上讲,都是过去生中,我们善根福德因缘聚集,才得来今天的这个成果。所以我们要有感恩的心,要感觉到我们的聚会是一个欢喜的聚会,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通过佛菩萨慈悲的教导让我们提升的聚会,真正做到让每一位来学习的菩萨们都能身心自在、身心和谐,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在我们人生当中,很多缘分、很多事情,一晃就过去了,有在我们脑海里面留下很深刻印象的,也有我们没有印象的。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每一个人,这一生当中,缘分的深浅不相同。我们为什么在佛门里面有那么深厚的缘分,能聚在一起探讨佛法?可见得我们与佛非常有缘分。
为什么我们与佛那么有缘分?总有一个道理在的。因为“佛”是印度语,梵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智慧、觉悟”,佛就是智慧和觉悟的代表,是代表圆满的智慧,圆满的觉悟。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心本性本来具足智慧,本来具足觉悟,只不过是每一个人的智慧和觉悟开发的程度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够成佛。是什么意思?佛性又是什么?这是我们学佛之人应该要探讨、要深入去学习的一件事情。
佛教的本质——觉悟、智慧的教育
佛性,佛告诉我们,每个众生都有,不是说佛能成佛,我们众生就不能成佛。佛经里面,我们常常听到说,众生和佛是平等的。既然是平等的,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普度众生,给当时的众生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智慧。佛教在历史的承传当中,按照国际的历史记载,至今已经有2554年了,这2000多年的时间,给无数的人民、无数的众生都带来了智慧,带来了光明。可见得佛法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它不仅仅是以一个宗教的形式出现的。
现在我们谈到佛法,就感觉是宗教,是每天或者是初一、十五让人去烧香、磕头、许愿的地方。其实这是佛教的一个现象,也只是佛教的一小部分而已。真正的精华,真正的智慧是在佛的教导里面。形式只是代表一个仪轨,一个仪式,表示我们中国传统的一种尊师重道的方式。
我们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几千年源源不断,依旧能够繁荣,发扬光大,就在于我们中华民族人心的纯厚。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可以看到,就像古人讲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因为我们本来就具足纯净纯善的心,对父母孝敬、恭敬,对老师恭敬,是孝养父母,孝悌,尊敬师长,所以我们到庙宇里面去敬香、去拜佛,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点香”代表什么意思呢?佛陀在世的时候,这些弟子没有对着佛点香,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特色。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民族,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看我们的万里长城,长城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烽火台,是用来传递讯息的。比如边界有了状况了,有了什么事情了,邻近的烽火台就点燃烽火,烟就冒出来了,往远处传,就近的烽火台看见前面有点这个火,有烟了,说明这个地方有事故出来了,他也点燃,就这样一个一个传,很快就传到京城,领导就知道,边防这边有问题,有事情。这样就能够及时把讯息传到中央,传到皇帝那个地方。所以说,它代表传递信息。
到了佛教,到了宗教里面,我们燃香,叫做“信香”:第一,传递我们对佛菩萨的一种信心;第二,香的缭绕是无限度的,表示我们对佛的恭敬和信心,也表示这个香是跟佛菩萨沟通的媒体。过去没有那么方便的讯息沟通工具,不像现在,有手机,通讯那么发达,很快能把讯息就传到全国各地了。那个时候的人,没有任何传递讯息的工具,所以用这种方式,来传递这边发生情况了的讯息。
我们知道,佛是我们的老师,就像祖师们常讲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就是根本的老师,就是佛教当中教导我们的第一个老师。所以佛教起初是以文化教育出现的。
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这些弟子都在他身边听佛讲经、说法。“讲经”讲的是什么?这些弟子在生活当中,在人生当中有什么困惑、有什么不理解的,向佛请教,佛一一地给作了回答,记载下来,就变成现在的经典,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孔子一样。所以,佛把学术,把人类文明的真谛传递给一切众生。这是在我们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生在印度,他是一个皇太子,要登基做皇帝的。后来他感觉到人世间有诸多的苦恼,感觉到人生许多的无常,很痛苦。体会到种种的苦难以后,想寻求一个解脱的道路,人不再痛苦,能够摆脱种种障难,就发了这样一个心:要寻求解脱!所以到当时的印度去参访这些有学、有修的高人来学习解脱之道。于是,他遍访了整个印度所有的有知识、有道德、有智慧的这些高人之后,感觉到生、老、病、死没解决。后来他领悟以后,说这个事情既然没法解决,自己放下,就在菩提树下打坐修行。
把种种的妄想、烦恼、忧虑放下之后,心地得到清净。得到清净,这个清净,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讲的清静,是进入一种非常清净的境界,佛经里面讲叫做“禅定境界”。忽然间,有一颗流星划过,他明白了:原来我们众生放下烦恼,放下对立,放下痛苦,清净自在的这个真心本来就具足。
疾病的起因——病由心生
我们今天为什么有那么多烦恼,身体为什么不健康,就是我们的烦恼太多了,我们妄念太多了!这个身体招架不了了。今天有好多个念头,明天又有好多个念头,结果念头太多,影响了你的身体,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为什么要念佛,为什么要诵经,就是把我们妄想的心收回来,让我们的心能够有休息,慢慢地让它清净下来,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痛苦都放下,这个时候你就不会生病了。所以病的根源不在于你身体、生理的原因,最主要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是你心里先有了忧虑、先有了烦恼,然后它波及到你的身体,才产生了病变。你的细胞病变了,逐渐逐渐地,你又不懂这个方法,然后越来越恐怖,越来越忧虑。所以,越病越严重,就不能够好起来。
只有我们把心情、心态调整好了,所谓“百毒不侵”。佛告诉我们说“慈悲心能够解除一切病毒”,你有大慈悲心,病毒来了,在你身体里面它起不了作用。因为我们有一颗慈悲心,有一颗关怀别人的心,本身它就是一个很强有力的免疫系统。我们心很躁乱,心很烦,心很乱的时候非常容易生病;我们的心很开朗,每天很洒脱,这样的人不容易生病,即使生病了也很容易就恢复。
病能不能死人?其实病死人的几率非常小,被吓死的比较多。自己生病了,又不懂这个道理,就很恐慌,很恐怖,所以本来刚查到有病的时候,本来只有一成、二成的病,隔了两三天以后,这个病就到晚期了,很厉害了,或者说过了几天头发就都白了,其实不是这个病造成的,是我们的心造成的。
在科学的角度也能够讲得通,因为我们身体每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如果把它细细地分析,每个分子、每个小的组成细胞每天都在新陈代谢,每天都在变化。我们心情很愉悦的时候,细胞的活动也是很愉悦的,新陈代谢就很健康,就很顺畅。这个时候,我们这个身体即使哪一个地方有病痛了,或者是有一些不健康了,因为细胞在进行新陈代谢,过一段时间,病变的细胞就代谢掉了,然后我们好的细胞就生长出来了。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应该生气了。人有了忧虑以后必然会生病,要生病,所以佛告诉我们要“看得破、放得下”。
“放下”不是我们什么都不管了,而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有莫强求”,就是你命里有多少福报、有多少福禄是注定的,有的总归会来的,没有的去拼命争,去拼命抢也得不到,命里没有。佛说得很有道理,说四十岁之前的命是先天的,你四十岁之前的这个命是前一世带来的,你过去的耕耘。四十岁之后的命是这一世造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就推理,在我们生命当中,既然有四十岁之前和四十岁之后,那四十岁之后的命是我们前四十年所造作得来的结果,那就很显然地显示出来:我们的命运不是别人给你操作,而是我们每天的起心,每天的动念,每天的行为,不断地积累造就了我们自己的命运。不是说上帝给你创造了命运,上帝不管这个事,谁来管?是我们自己的心念来管这个事。
我们每天所想、所行的,这是种因,将来必然有果。这就说明,我们一生当中所能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环境,不是别人安排好让我们去受的,而是我们自己造作的,结的果实而已。我们这一生过得很顺利,过得很潇洒,是你过去善缘多,修得好。
有痛苦也不要紧,因为我们现在知道,知道痛苦的因是我们过去心情、心态出了障碍,我们现在开始诵经念佛,断恶修善,广结善缘,那未来你的生活就很美满,遇到的都是善人,遇到的都是贵人,那多么好。
生命的真相——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我们这个生命是迁流不息的,刹那不住的。佛经里有一个名词叫“缘起性空”,“缘起”就是说我们每一天的处世,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有一个缘分在主宰的,这个缘分起了作用,我们生活的这个现象就出来…
《与老领导交流佛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