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占察善恶业报经 8

  占察善恶业报经18-08

  梦参老和尚

  【若不能值如是之人。唯当亲近菩萨所修摩德勒伽藏。读诵思惟观察修行。应勤供养佛法僧宝。】

  地藏菩萨教授我们,在末法的时候,比丘、比丘尼都没按戒律行事了,因为没满二十受戒学戒,受了戒从来不阅律藏。据我所知,我所经历的大多是这样子,没受戒之前,甚至受沙弥戒不学沙弥戒,受比丘戒不学比丘戒。在你没有受比丘戒之前,不能看比丘戒,这个是佛所制定的,应当看论藏,学学论;但你受了比丘戒,可就应该看律藏。现在我们不论受比丘戒、没受比丘戒的,看戒律的、看律藏的师父们很少很少。

  【若沙弥尼年已十八者。亦当自誓受毗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学比丘尼一切戒聚。其年若满二十时。乃可如上总受菩萨三种戒聚。】

  地藏菩萨说要是沙弥、沙弥尼已经满了十八岁,应该学式叉摩那戒,就是学法女、学法男。但是受了比丘尼戒,就应该学比丘尼戒律。最初要学三年,沙弥也如是,比丘也如是。已经满二十岁了,在我们这个国土,在这个世界上,满了二十岁的你就三坛大戒一齐受。这个在佛在世时候不是这样子,满了二十岁只能受比丘戒,菩萨戒单就菩萨戒受。

  【然后得名比丘比丘尼。】

  你受了戒了之后,才能叫比丘、比丘尼。在我们现在很多沙弥妄称比丘,没受戒之前,有的披衣,有的随比丘大众,有的先冒充比丘、比丘尼,没受戒也在僧众里头一起,这是非法的。所以地藏菩萨说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要是满了十八岁就当来学法。特别是沙弥尼,满了十八岁的时候,要学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在没受戒就可以学戒律的仪轨,满了二十岁才能受戒。现在不然,有很多的不按法去做。如果是能够满二十岁,如法的受戒,如法的学戒,这个才能算是比丘、比丘尼。如果没有受戒,也跟大众僧,特别是在做佛事,咱们所说做佛事一般的说就是赶经忏,那就不分了,去凑僧数。因为做佛事必须有七个比丘、比丘尼,不够七个,沙弥、沙弥尼也参加里头去做佛事,这个是非法的。这个我们知道就行了,你学戒时候可以,你要给现在这一般的去说,他不见得接受我们这个说法。因为这是佛说的,按戒律的规定应该如是,多数的没依照戒去行。所以在现在的时候,佛所说的末法,地藏菩萨也说,现在在这个末法时间就是这个样子。

  【若彼众生虽学忏悔。不能至心。不获善相者。设作受想。不名得戒。】

  在末法的时候,你要想得清净戒,依照地藏菩萨所教导的,这是专指依着《占察善恶业报经》教导的我们学忏悔法。学忏悔法第一个要求,你要学《占察善恶业报经》得有至心,如果你得不到清净轮相,你认为得到了,这是错误的。因为要受沙弥、沙弥尼戒,或者要受比丘、比丘尼戒,没有师给人授,说我依着地藏菩萨拜占察忏来受,可以;但是必须得到清净轮相,清净轮相没得到,拜拜就认为自己得戒了,这也是得不到戒的。

  不获善相者,说我得到善相了,或者已获善相者,如何得到的善相?如果你拜忏,依照地藏菩萨教授的方法,确实得到三业都清净了。所以把罪忏清净就叫善相。讲到轮相时候会分别告诉你,轮相如何是获得善相、如何是没得到善相,非常清楚的。你没得到做得到想,这个不名为受戒。因为这是专指着比丘、比丘尼,做受戒、得戒、没得戒的。像我们过去依着这个受三坛大戒的比丘、比丘尼师父们,如果你要用占察轮相掷的时候,说我那个时候三坛大戒算数不算数?没有一个算数的,一个也没得戒,不合法,与这戒法不合。你就依着拜占察忏,我想要得清净的比丘,作为清净的比丘尼,你依着占察轮的轮相来定。这是专受戒这一部分。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此第二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一心。所谓系想不乱。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三者深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若人修习此忏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终不能获清净善相。是名说占第二轮法。】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的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地藏菩萨说要拜占察忏的时候,必得有至诚恳切之心。坚净信菩萨就问地藏菩萨,你说这个至诚心是什么样?有好多差别?什么样才算是至诚心?有至诚心才能获得善相,就是清净轮相,那是什么样的至诚心呢?什么样算是至诚心呢?坚净信菩萨向地藏菩萨请求,就是代我们请求,意思就说至诚心有差别没有?有几种至诚心?什么样算是至诚,才能见到相好?什么样算是不至诚?请地藏菩萨详细说说至诚心。这个至诚心,简单说思想纯净没有杂念,在我们一般说诚诚恳恳的,就是心里头一点杂念没有求地藏菩萨。在那拜占察忏也好,用占察轮也好,或者你诵《地藏经》,都是在内要诚诚恳恳念,你诚心效果就大一些,要不诚心有功德没智慧。有智慧,决定能诚心。有功德,虽然你不诚心,念念的或者能得到至诚心。

  坚净信菩萨问地藏菩萨讲讲至诚心。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所谓至心者,我所说的至心有两种,略说有二种。何等为二,哪两种呢?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诚,一个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二心,能获善相。在最初时候,我们发心要至诚,那你得学习。不是我们平常一说,就认为自己有至诚心了,这个没有,我们那是欣乐心,不是至诚心,欢喜想求这一法,你要用占察轮相的时候可就有差别了。坚净信菩萨问地藏菩萨说什么样算是至心,就是你用心的时候用到什么程度算是至心。地藏菩萨讲求愿,自己发愿,想满愿,求愿的至心。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这个就困难了。一般的我们说求愿至心,就是把我们散动的心把它收摄起来,让它制心一处,就静下心来安心的在忏室拜忏,或者安心静心念地藏菩萨名号,你这样的来拜忏来求,才能得到轮相清净,才能算个拜忏者求忏悔的。第二种至心那就深了,必须要勇猛相应。第二至心要分,什么样的算真正的勇猛至心,什么样还不够。我们一般的进入忏室以后就是希望,至心就是希望,想希望达到清净轮相;就是我们所问的一般的事时,希望菩萨能够如实的答覆我们,这就要有至心。

  坚净信菩萨感到这个菩萨所说的两种至心叫笼统,众生不见得能清楚,所以他深切请求什么样算是至心?什么样算是不至心?我们求愿的心就是希望,我们发愿希望用占察轮指示我们怎么样去做,怎么样算是正确的,怎么样是不正确。大概我们一般的都是磕三个头,完了用占察轮占察占察,或者发发愿,但是还不晓得专精一致的。所以地藏菩萨跟坚净信菩萨说,必须有至诚恳切心。例如我们进了佛堂,拜了三拜,坐下,或者开始拜忏跪着,你应当把外头的环境,心里所想的其他的想法,什么都放下,没有一念的杂念,这就是至心。我想诸位道友有这种现象,我看见很多道友到忏室拜忏时候,心静下来之后,触动他过去的善根,这是善根发现,感觉着自己过去所做的业很严重,就有感了,痛哭流涕的拜。有感必有应,感应感应,就像咱们敲钟,你不敲钟不会响的,你一敲钟就响了。你至诚恳切这样来拜地藏菩萨,把你的心制心收心到一处。专,不杂,专就是专心,只一个拜忏心,其他的念头全断了,没有了,这才叫精,精而达到纯,这是心力制心一处,勇猛精进,精勤。

  这个里头如果是你不知道心念的,我用个比喻来说。咱们所吃的饮食,到你肠胃去消化之后便,这些饮食渣子都排泄出去了,摄受的精液变成血,你吃下的饮食所有的精,四十滴的精变一滴的血,这个血叫混血,不是清血;四十滴纯血变一滴清血,这个血就清净了。咱一般的扎针干啥流出那个血,那是混血,不是清净血。四十滴纯血变一滴精,四十滴精变成神气。说这个人很神气,这个神气哪来的?是由精变的。说这个人的神气很足,就说精气很足。在这个变化当中,我们这个心最初很浮动,等你一静下来达到心纯净了;这个纯净心再经过陆续什么杂见没有,这心里头只是地藏菩萨,只在这拜忏,这才叫至心。

  第一个至心是初住的把杂念妄念停下来了,第二个至心有下、有中、有上。下至心说你想的不乱,唯此一事其他的不乱,就是自己心住了了,了了分明,这叫下至心。咱一般的只用到这个至心,就感觉着很至心了。不行。第二种的至心是勇猛心专求不懈,专精的求地藏王菩萨,从来不有懈怠。这个至心就深了,不顾惜身命,乃至身命失掉都不动心,专门的这样念地藏菩萨。这还不够深,第三种心才叫深心,第三种深心就是你跟你现在所拜的法,所念地藏菩萨,你的心跟法结合到一起了,心即是法,法就是心。第一个,心不乱,心住了了。第二个,勇猛精进,专求不懈,宁舍身命;这是第二个至心,不顾身命。第三个,与法相应了,心跟你的拜忏跟地藏菩萨合为一体了。咱们说至心念阿弥陀佛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阿弥陀佛,心佛与众生三无差别。

  你在修忏悔法的时候,最起码得有个下等的至心。你达到不顾惜身命,什么都依此,专此一念,用占察轮就能够相应。你连个下等至心都没有,你虽然天天也在拜忏,你拜一个七下来效果没有,起码得达到至心。我们经常说我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这个至心还不够深心。你不学,你不知道,我们就说念阿弥陀佛,深心念阿弥陀佛,但能达到深心念阿弥陀佛,自己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我就是阿弥陀佛,心跟阿弥陀佛合到一起,这才是至心,那是真正的念阿弥陀佛了。

  下至心就是我们一切杂念都没有,心里光系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这只是下至心。乃至念阿弥陀…

《占察善恶业报经 8》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