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时期佛教医药事业的回顾与展望(陈全忠)▪P2

  ..续本文上一页患者经吴居士治疗后,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开诊几个月后,就有七个外省市的 患者(其中有干部、解放军、公安干警)华侨与港、澳同胞也不远千里到该所求医。该所还为佛教徒免费治疗,给鳏寡孤独和经济困难的患者施药⑩。

  3、山东省青岛湛山寺创办安养院下设瑜咖功诊所:1989年5月10日,湛山寺隆重举行了青岛湛山寺安养院成立典礼。有来自青岛、济南、沈阳和台湾、美国等地的四众弟子二百多人参加典礼。该寺创办安养院的设想,首先是得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赞同,并获中国佛教协会捐款五万元而进行筹备自勺。后又于今年3月份聘请到沈阳市气功医院副院长神慧法师及其弟子、沈阳广普电子实业公司总经理胡秋菊居士等十多人捐资赞助创办的。

  该安养院下设:1、安养堂,妥善安置老年僧尼安度晚年;2、延寿堂,准备接待国内外佛教界和有关人士前往休养;3、瑜加功诊所。为安养堂和延寿堂及寺院与各处僧尼及群众治病;4、开办素食部、服务部.以备有佛教特色的素斋、素点和旅游纪念品为旅游参观人士服务(12)。

  4、设立施诊医疗室:

  浙江省瑞安市佛教协会。于1989年9月7日在岭岐宝坛寺设立施诊医疗室。是年六月下旬,佛协会讨论了如何发扬人间佛教时,在余大文、刘晓秋的倡议下.决定筹备成立施诊医疗室,得到180位佛教徒捐资乐助,至成立之日,已集资4200元,购置五百多元的药品与器械,设立诊室和药房。邀请社会上退休中西医生免费为民施诊,每月逢旧历上、中、下旬的三、六、九日应诊。并对经济特别困难的患者给予施药,发扬了佛教慈悲济世精神,使贫困患者得到了免费治疗(13)。

  5、创办义诊所:福建省泉州市承天寺,于1989年9月26日在寺中成立了“泉州佛教义诊所”,并对外开诊。该义诊所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泉州承天寺住持圆拙老和尚捐资倡议和新加坡已故宏船法师等人的资助下创办的。有医生、护士和药剂人员计十五名及财务一人。对佛教徒购药一律实行八一五折优待,甚至免费赠药.对贫苦户持有街道或乡镇证明的,也一律免费赠药;对鲤城区11所敬老院所有人员实行免费治疗;又对社团有困难的如南音乐团等单位,实行挂勾补贴治疗;每年6一一9月份,在该所门口大量免费供应防暑茶(14)。

  (五)法师行医济世

  1、益康法师行医济世:广东省海康县莲宗寺住持益康法师,他身怀接骨绝技,解放后共医好600多人。多年来常采药为人治病,还常煎药茶施人,以治暑病。《湛江日报》于1986年曾报道其事迹。(15)。

  2、洪范禅师行济世:四川省南充市郊清泉山上之清泉寺,有一位名闻遐迩的老和尚,法号洪范。1987年,洪范师年已97岁,担任南充市政协委员、清泉寺管委会主任。他多年来坚守清规戒律,每日坚持子、午时辰坐禅,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头脑清醒。他兼通岐黄术,是一位当地群众信赖的中医。他热心为群众看病,坚持“孤寡不收费、治病救人安”的宗旨,多年如一日地为群众诊治疾病。有一次,一位农民到寺中找他诊病开药方,身上只带两块钱,不够买药。洪范禅师知道农民的困境后,当即给他五块钱以交药费。《人民口报》曾报道其事迹。⑩

  3、宏达法师行医济世:广东省潮阳县灵山寺宏达禅师;自五十年代皈依佛门以来,一直坚守戒律,除勤修佛理外,还学会以中草药治病救人的医术。他医德高尚,行医奉行的宗旨是:““孤寡不收费、治病救众生。”他平时坚持禅定,闲暇便争取研阅医学资料,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创新,从而使医术精益求精。他为人态度和蔼、对求诊者耐心询问诊治。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带一病孩至寺中请他治病,因经济困难仅带二元钱。法师闻之动了恻隐之心,不仅未收其诊金,还解囊帮助付药费。经他细心调治,小孩很快恢复健康。事后,病孩之亲戚闻知,深受感动,特送来食品等礼物以表谢意,均被法师辞谢了。又附近有一乡民上山砍柴不慎跌折手骨,鲜血淋漓,疼痛难忍。达师惊悉后即迅速为其免费接骨,还送了好几包中草药,直至该乡民痊愈,分文不取……这种事例,不胜枚举(17)

  (六)佛教协会组织临时义诊

  浙江省富阳县佛教协会本着人间佛教慈悲济世精神,在衍音法师倡导下,县佛协特邀针灸大师陆瘦燕的得意门生——上海医学专家李爱芳博士主诊,会同富阳中医骨伤科医院张培春医师、富阳县佛教协会会长骆金福中药师,在富阳中医骨伤科医院,从1994年1月14日至17日举行了为期三天的义诊活动。共诊治病人434人次,其中接受中医处方治疗222人次,针灸212人次,这些患者有二十多人是久治难愈的重病号。

  义诊活动结束当天,富阳县统战部和宗教科的领导同志亲临现场,祝贺义诊圆满成功,并希望富阳佛协会以后多办这类社会慈善事业(18)。

  (七)创办老佛堂膏药店安徽省淮南市创办老佛堂膏药店:十年代初期,淮南市田家庵老佛堂的比丘、比丘尼、居士和知识青年与退休职工共十人,在当地政府宗教部门支持下,集资一万元,在老佛堂办起了膏药店,该店制售的膏药配方及制法,是道教首创的,晚清时传入佛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现为第八代传人隆昌尼师所掌握。膏药分红、绿两种,制法与功效各不相同,对蜂窝组织炎(俗称砍头疮、对口疮)、腰疽、乳痈、搭背、贴骨瘤、疔疮、腮腺炎及无名肿毒等疾症,均有独特的疗效。尤其是治疗蜂窝组织炎更具特效,因此疮发病部位多在颈后,该处皮肉组织疏松,血管多,毛囊多,病毒易扩散,难以治疗,且容易引起血毒症,败血症等。例如淮北市委书记彭林贵同志,曾于1983年患蜂窝组织炎,经西医手术开刀治疗后,四个月仍伤口不愈,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采用老佛堂膏药,仅用几贴膏药,伤口就愈合了。故老佛堂膏药,深受患者信赖。求医者多年来自本省及山东、河北、甘肃、新疆和东北三省等地,每日登订求治者达100多人,日售膏药1千多张。1989年该店营业额42107.57元,扣除各项开支外,净利润2394元。老佛堂药店人员热心为群众治病的事迹,在淮南煤城广为传播,《淮南报》曾以《根除痈疽借秘方》为题,报道了该药店情况(19)

  (八)设赠药处及制赠“甘露午时茶”

  l、泉州宿燕寺设立“菲律宾文莲施诊所泉州赠药处、:宿燕寺位于泉州鲤城区东郊。寺为杨嘉姑约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所创建的。后经历代住持相继扩建,现已成为福建省佛教名利。由该寺分建于菲律宾的宿燕寺的第二代住持广仁尼师(她在泉州宿燕寺为第四代住持),她在菲律宾建立了“菲律宾文莲施诊所”之后,又于1986年在其祖庭泉州宿燕寺设立了“菲律宾文莲施诊所泉州赠药处”。并聘请泉州佛教界知名慈善家伍泽旭居士董其事。该赠药处备有多种治疗常见病自勺药品,以赠送贫苦患者(20)。

  2、浙江省温州市佛教徒联合制赠“甘露午时茶”:温州市佛教四众弟子在每年“端午节”前集资购药,而于节日配制“甘露午时茶”赠送各方,已有数十年历史,到了1958年,由于各种原因改为私人制赠。

  直至1990年,始由温州市佛教协会、鹿城居士林(等)共同负责集资制赠。其配方、制法及有关问题简介于下:

  (1)配方:银花625克、川朴563克、藿香625克、查肉1000克、柴胡313克、扁豆500克、苍术313克、茯苓1000克、白芍625克、桑皮1063克、陈皮500克、羌活313克、猪苓375克、菊花375克、桔梗625克、麦芽1000克、泽舍313克、紫苏563克、甘草625克、香薷500克、葛根1063克、槟榔1063克、杬芎500克、法夏375克、薄荷250克、白芷125克、茶叶15000克(以上为一剂量)

  (2)制作方法:甲、先印好小袋,用纸袋或薄膜均可,印明《甘露午时茶》、功能、主治、用法、禁忌与某地佛教徒联合制赠字佯备用。乙、根据配方向当地中药批发站采购,其中茶叶另向茶厂采购,也可用茶末,连同中药碾磨成粉末,装大袋备用。丙、选定“端阳节”中午时辰(11点至13点),集合当地大德法师主持由四众虔诚持诵《大悲咒》力加持后,发动大众将药散分成小袋,每袋lo克。

  (3)功能与主治:“甘露午时茶”的功能是鲜表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停饮食,畏冷发热,腹痛泄泻,头晕中暑,神昏心烦等症。

  (4)用法与禁忌:成人每次一包水冲服,小孩减半,孕妇忌服。

  1992年,温州市佛教界共配10剂,每剂药费、印薄膜费、运费等共280元(21)。

  2、葭沚福寿堂四众弟子联合制赠“甘露午时茶”:葭址福寿堂在苏坚勤居士倡导下,由周道健等佛教居士联合集资、并根据温州佛教界制赠的“甘露午时茶、之处方及制法(见上),配制“甘露午时茶”,首次在葭吐免费赠送,深受当地群众的赞扬。有部分不信仰佛教的群众说:“葭沚解放以来,没有看到过佛教徒们为民办好事的情况,今天葭址福寿堂的佛教徒确实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22)。

  (九)佛教医药研究与出版佛医书刊

  1、召开伦敦国际藏医学)含佛教医药一一作者注)会议:绘制于十七世纪的藏医彩色挂图(藏名“曼汤”)

  内涵几乎包含藏医学的全部科目。这一图籍也被欧亚一些国家学者倾心研究。1986年还为此召开了伦敦国际藏医学会议⑩。

  2、近年成立中国武夷佛教医药研究所:1993年4月3日,在福建省建瓯市成立了中国武夷佛教医药研究所。该研究所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聘请国内外多位医学界权威人士和领导及专家学者,分别担任名誉所长、正副所长、首席学术顾问、高级颐问和客座研究员。下设文献资料、药物和临…

《新时期佛教医药事业的回顾与展望(陈全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