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光山文教事业考察报告(觉多)▪P2

  ..续本文上一页识。人间卫视的创立,让人们可以透过电视的传播,学习佛法。使佛法走入每个家庭,在家里也可以听闻佛法。

  星云大师监制的“佛国之旅”,自2006年4月1日起,写下由东森、TVBS、人间卫视联播的纪录。所谓天下名山圣僧多,让世界佛国名胜古迹进入电视,进入大众的心中。历经600多万公里的行脚,3万多小时的采访,足迹遍及20余国的世界佛教文化圣地。

  现在媒体充斥著八卦、恶骂、色情等负面新闻。2002年,《人间福报》创刊两周年之际,《人间福报》与《人间卫视》共同发起“媒体环保日·身心零污染”活动,于记者节举行“媒体环保日”运动,联合平面及电子媒体人、演艺人员,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园誓师,呼吁媒体奉行“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三好运动,及“不色情、不暴力、不扭曲”三不运动,让媒体还给阅听人一个纯净的园地,散播人世间美好的人事物。

  (五) 佛光山电视中心

  1997年佛光山创设“电视佛学院”,1999年11月更名为“佛光山电视中心”。佛光山电视中心制作各种佛学节目、教学带、记录片、心灵小品短片、卡通动画和谈话性节目,宣说佛教教义,启发生活智慧,提供人间卫视播出。落实星云大师“让家庭成为学校,客厅就是教室”的理念。

  (六) 如是我闻

  佛教之美也可以透过音乐传播。“如是我闻”,除致力发扬佛教梵呗音乐,也将大师弘法事迹和佛光山成长的轨迹与贡献,制成音乐CD专辑。近年来更远赴欧、美地区,与各地优秀的音乐人合作,运用西洋乐器及电影配乐手法制作专辑,在不同的音乐元素里,呈现佛教音乐的本质,以提升佛教音乐的品质,并将佛教音乐带上国际。另外,也藉由专辑制作因缘,让佛法的善美,传递到海内外专业音乐人的心中。

  (七)兴办各类学术会议

  佛光山开山以来,致力于佛教国际化以及各宗教间的对话,历年来所举办的国际会议有:国际佛教会议、世界佛教青年学术会议、世界显密佛学会议、国际禅学会议、世界佛教徒友谊会暨世界佛教青年友谊会、世界佛教杰出妇女会议、世界佛教金刚会议、国际佛教僧伽研习会、第一届天主教与佛教国际交谈会议、国际电子大藏经研讨会、亚洲宗教与高等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希望通过会议能促进各宗教、南北传、人民的相互交流,彼此间能有更多的了解、尊重及包容。另外,也透过学术会议,提升佛教徒对佛法的认知,推动佛学研究,与世界各地的菁英交流。

  (八)梵呗赞颂团

  梵呗,原本只有在寺院的大殿中才能听闻;大师将佛教传统的梵呗音乐带入一些国家殿堂。足迹从亚洲延伸,让澳洲、美洲、欧洲人士亦能均沾法益,深获音乐界学者专家的肯定与推崇。佛光山梵呗赞颂团是第一个登上澳洲国家殿堂(雪梨歌剧院)的佛教团体;是东方宗教音乐首度于德国莱茵杜塞道夫Tonhalle音乐厅演出。以“音声作佛事”,梵呗音乐的美妙、庄严的气氛、和谐的音律,超越语言的言传,让佛法深入到世界不同民族的内心。

  (九)佛光缘美术馆

  每一件艺术品都在述说着一段又一段的法义。1983年佛光山兴建“佛光山文物陈列馆”,藉由陈列佛教文物、字画、法器等作品,实践以文物说法的布教方式。至今,先后于美国西来寺、高雄佛光山、台北道场、屏东讲堂、宜兰兰阳别院、澳洲墨尔本、雪梨南天寺、马来西亚东禅寺、彰化福山寺等道场立佛光缘美术馆,另新西兰南岛佛光山、新西兰北岛佛光山、宜兴大觉寺等的美术馆也在积极筹设中。佛教艺术,将内心对表达佛法的体证,表现于外,传达真、善、美的世界。

  以上所描述的,只是佛光山在落实文化上的一小部分,其对世间的影响,无法以言语表达,却深深的刻入人心。佛光山将佛教梵呗从殿堂走入国家剧院;将佛法从寺院走入家庭;将福报传入人间;将佛教艺术展现于世;将法音弘传世界。

  二、教育方面——从幼儿至研究所

  从家庭到社会、从僧众到信众。1963年,星云大师在高雄信众的邀请护持下,于高雄市鼓山区创建寿山寺。1964年寿山寺落成时,决心创建佛学院。1965年,即以“寿山”为名,创办寿山佛学院。这是佛光山佛教学院历史的开始。后来,因慕名而来求学者众多,学生人数逐年扩增,院舍与教学设备不敷使用。因此,1967年创建佛光山时,首先建的不是大雄宝殿,而是佛学院。可见,教育是佛光山的重点发展。

  佛教需要人才,人才需要由教育著手。佛光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推动到大学;从个人、家庭推动到整个社会;从寺庙、出家僧人众推动到社会大众的生活里。落实“寺院即学校,住持是校长”的理想。佛光山的教育体系中,主要分为三大块:僧伽教育、社会校育以及信徒教育。

  (一)僧伽教育-佛光山人才培育的摇篮

  僧伽教育又分“僧伽教育研究委员会”、“中国佛教研究院”、“佛光山丛林学院”、“国际学部”。目前在海内外有16所佛学院,培养了1300余位僧伽人才;为让有心学佛的男女皆能入学就读佛学院,在佛光山读佛学院,不一定要出家。

  《大智度论》云:“菩萨为广度一切众生,而广学一切法。”为了培养弘法人才,除基本的五堂功课、高僧行谊、经论导读、佛学研究等课程外,也有世间法的课程安排。包括语言、写作、阅读、计算机等课程。另外,佛教教育更加重视生活教育。每个人轮流打扫、典座、行堂、出坡,从为人服务中修行。以期培养出能担负起海内外住持、监寺或身任文教要职的全方位弘法人才。

  学佛不是要当自了汉,不单为自身求解脱而已,而是一种思想,一种信念,应有“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愿心。因此,佛教要走出去,要将佛教人间化、国际化、现代化,才能使更多人受益。

  佛光山秉持着“走出去”的精神,也带回来了世界各地有兴趣学佛的人士。目前有来自印度、拉达克、尼泊尔、斯里兰卡、越南、泰国、印尼、美国、韩国、瑞士、德国、南非等地的同学至佛学院学习佛法,宛如一个“联合国”。他们将来也必定再把佛法带回自己的家乡,与人分享,使得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常流五大洲。

  (二)社会教育–从幼儿园至研究所

  佛光山的社会教育从幼儿园至研究所,有:1、幼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宜兰慈爱幼儿园、台南慈航托儿所、善化慧慈幼儿园、新营小天星幼儿园。2、中小学教育:高雄普门高级中学、埔里均头国民中小学(按:南投县埔里镇第一所由佛教创办之中小学)、台东均一国民中小学(筹备中)、宜兰人文国小(按:公办民营)。其中,普门中学的女子篮球队在台湾地区小有名气,教练来自韩国奥林匹克选手。日前,台湾的媒体报导:普门中学的女子篮球队没有小动作,没有恶意伤害对手,是全世界最干净的球队。3、大学教育:美国西来大学、宜兰佛光大学、嘉义南华大学,筹备澳洲南天大学(按:中国人在南半球创办的第一所大学)。

  其中,西来大学于1991年星云大师在美国洛杉矶开办,是一所现代化、精致化、融和东西文化的大学。2006年成为美国西部大学联盟(WASC)正式会员;是一所国际各界承认的学府,亦为华人在美建校获此认证的首座学府。学生所修学分及所获得的学位,可获得美国各大学的承认。

  南华大学创办于1996年。创校以来即以发扬中国古代书院传统、重建人文精神、树立21世纪新型大学为目标。采小班精致教学,以知识创造及整合见长,形成研究型学府;更注重人格健全发展,每年皆以古礼,为大一新生举行成年礼仪式,在台湾各公私立大学中独树一帜。并于1996年创立台湾唯一的中国宫廷乐──雅乐团。

  星云大师效法古代武训兴学及实践佛教徒喜舍奉献之精神,希望为社会办一所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学──佛光大学。佛光大学是兰阳地区第一所大学,于2006年更获“教育部”核准增设“佛教研修学院”。将宗教人士的培养纳入政府高等教育体系,并授予毕业生正式的宗教学位,这是宗教学院设立于一般大学之首例。

  另外,澳洲卧龙岗市长George Harrison 2000年与市政府厅执行长Rod Oxley,在满谦法师陪同下,至台湾参观佛光山。返澳后,市长George Harrison发布市政府愿意赠地给佛光山盖大学,并得到市议会议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土地捐签约仪式于2001年5月31日在南天寺进行,寺方以一元象征付给市政府,获得1131公顷土地的所有权。澳洲政府对宗教采取开放的态度,不会担心宗教会干预学术,甚至欢迎宗教办大学,以利净化人心,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为社会、国家带来更多善美的观念。

  一个国家是否有前途,但看该国家的青年的道德观念及知识水平,而这些是需要靠教育来增进。教育是百年大计,每位青年未来必定是社会的中坚份子、楷模,引导社会大众走向正知正见。因此,大学教育是佛教回馈社会最好的礼物,希望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懂得惜福感恩的社会中坚。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结集众缘,发起义卖、义唱、园游会、行脚托钵兴学、梁皇法会、梵呗演唱、百万人兴学等活动,完成“把智慧留给自己,将大学留在人间”的建校大愿。

  为了支持佛光山办学及各项建设,信徒们捡拾废纸、资源回收。有位陈菊妹师姐虽不愁吃、不愁穿,每天在住家附近捡拾纸板,做资源回收,为资助佛光大学的建校。每天一大早就出门,担心晚一点,东西就被捡光。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夫妻俩每次在路上看到可利用的东西,不捡就觉得可惜。有时捡到拿不了,便把“香奈尔”皮包挂在脖子,一手拉著宝特瓶,一手夹著纸板。每天忙的不意乐乎。陈菊妹师姐觉得当了义工后,儿子都很乖巧孝顺,事业越做越大…

《佛光山文教事业考察报告(觉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