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关于净土真宗(本愿法门)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

  关于净土真宗(本愿法门)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

  宗舜法师 

  缘 起

  宗舜“关于净土真宗(本愿法门)的一封公开信”在戒幢律寺网站和一些网页上发表后,引起了净土学人的关注。赞同的有,反对的也有。北京一位信仰本愿法门的居士批评宗舜的一封短信被苏州的一位居士四处转发,针对短信中提到的一些重要问题,宗舜与北京那位居士讨论了几次,当然是不能达成共识。但讨论的问题,已经涉及净土真宗(本愿法门)的理论核心。如指出亲鸾的一些思想是外道宿命论的东西,净土真宗(本愿法门)对善导大师的歪曲等等,都有助于帮助大家认清净土真宗(本愿法门)的真相。

  本愿法门的势头近年来日盛一日,在不明真相的净土行者中,造成了混乱。幸而教内有识之士对此问题观点一致,采取了各种办法对本愿法门进行了批驳。灵岩山明学大和尚在今年纪念印光大师生西六十周年的纪念研讨会上,明确提出两个反对:反对会集本,反对本愿法门。《重庆佛教》也发表了多篇批判文章,对遏制本愿法门进一步扩张,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宗舜1996年即对净土真宗问题非常关注,97年写过《公开信》后,除了为所编《杨仁山居士评净土真宗论著汇编》写了个前言外,一直没有再写其他文章讨论这些问题,只是在教学中和弘法中作了一些专题讲座。目前对本愿法门的问题讨论日趋热烈,需要有更多人对此发表意见,以期达成共识,消除分裂。故将旧文检出,略作文字上的修正,提供给大家参考。也用以纪念印祖生西六十周年。

  2000年11月15日于苏州

  对“评宗舜法师的公开信”的几点意见

  1、如来出世本怀是什么?

  宗舜按:宗舜以为,《法华经》中说得已经够清楚了,所谓“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经中解释:“云何名诸佛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方便品)宋代法贤法师译本《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中于每一愿后都有“不久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久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语,宗舜说世尊出世本怀是令众生成佛,和什么经论、祖师(除开净土真宗不谈)开示相违背?欲令众生成佛,是目的,立四八大愿度众生,是手段。对于“令众生成佛”之根本总愿,当然无论哪尊佛的度生方法都是别愿,都是方便。净土真宗把十八愿判为唯一真实之愿,其他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又有几个祖师赞同?杨仁山居士说过,说佛有违心之愿,是在谤佛。而把亲鸾说的“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别有用心地传为善导大师的话,为其说张本,是在谤祖!

  答复:很高兴与法师坦诚讨论,也许我们的看法的差异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对于如来出世的本怀是令众生成佛,我想谁也没有异议。问题是“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不管是谁说的,这个说法对不对,是否符合佛的本怀?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是:若论被机之广,度生之众,非弥陀本愿莫属。偏赞本愿,并无否定佛说其他法门之意。经言: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善导大师言:“一切善恶凡夫得往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言:“如来所以兴出于世间,说彼佛不可思议真实功德光明名号利益大事因缘。”

  宗舜按:这个话不能说对不对,要从是方便说还是真实说、是了义还是不了义的角度来讲。应该说这两句话是方便说、不了义说。佛法一味平等,并无高低之别,《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即是其意。作为一种法门的自赞,是没有问题,就好象“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一样,怎么会有第一第二的区别?所以每个法门都说自己的最好、最高、成就最快。净土法门无论如何自赞第一,别的法门谁会同意?从一门自赞的角度说,这话没有大的问题,小问题却不是没有,关键就是其中的“唯说”二字。唯者独义,世尊如果本意只在弥陀净土法门,何苦四十九年中,广说其他法门惑乱众生?此法门出后,世尊还说其他法门,又是什么本怀?也引一段善导大师的话来作证明:

  “问曰:十方诸佛,断惑无殊,行毕果圆,亦应无二。何以一种净土,即有斯优劣也?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优之与劣,非凡惑所知。隐显随机,望存化意,或可故隐彼为优,独显西方为胜。”(《四帖疏》之序分义)

  为化众生,应众生之机,故隐他方国土之殊妙,显西方之独胜,并不是说果然就是只有弥陀本愿最为殊胜,更不是只为说此一门。所以说,从佛法全体看,往生西方,为无量法门之一门,是方便之一种。从应与弥陀净土有缘众生之机来看,往生西方,为最殊胜之法门,是唯一真实之教。故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对于全体佛法来说是方便说、不了义说。净宗八祖莲池大师即说:

  “夫华严具无量门,求生净土,华严无量门中之一门耳。就时之机,盖由此一门而入华严,非举此一门而废华严也。”(《云栖法汇》之遗稿一“答苏州曹鲁川邑令”)

  “若论被机之广,度生之众,非弥陀本愿莫属。”此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即如净土法门在国外就没有密宗影响大,信的人就少。教必须应机,不是机去应教。经中讲他方佛国,用作佛事的方法都不同,也不是唯此一教。

  “偏赞本愿,并无否定佛说其他法门之意。”这是居士的好心,可见正统佛法在居士心中是天良未泯,幸甚幸甚!不过居士的好心并不符合净土真宗的观点,净土真宗的“选择”是什么意思?“取舍”是什么意思?这里宗舜讨论批评的是净土真宗,不是净土宗。用正统净土宗的观点回应宗舜批评净土真宗的问题,居士的立场叫人欢迎,但话不能算数。即如印光大师的话,居士视为权威,净土真宗是否承认?居士如果是净土真宗的“修正主义”,还有希望!起码是“人民内部矛盾”。顺便一提,《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来源不清,既不见于历代经录记载,也不见历代藏经收录,只见于清末日本人编的《续藏经》,极有可能是日本人伪托的东西,如欲传播,请三思。

  2、净土是否为末法时代机法相应之教

  宗舜按:此不成问题,宗舜什么时候说过“净土不是末法时代机法相应之教”?但这个教的内容是不是就只是纯凭他力就够了?世尊为何在净土三经中广陈善恶之事,令人修净业三福等(文在信中已经列了不少,此不重复)?

  答复:法师本来同意净土为末法时代机法相应之教,为何对“圣道门当废,净土门当兴”这个法门兴衰的判断大加挞伐呢?印光大师《净土决疑论》言:“即今之世,人根陋劣,知识稀少,若舍净土,则莫由解脱。”

  宗舜按:宗舜大加挞伐的是源空、亲鸾说的“废”!请问,圣道门中的什么东西可废?因果?善恶?六度?四摄?菩提心?!结合后面什么特别之教来说,这些在特别教之中?在特别教之外?如果果然可废,净土三经中的所说的这些内容,居士如何融通?公开信中引过杨仁山居士的一段话,居士好象视而不见,只好再钞一遍:

  “黑谷以菩提心及六度等,皆判为杂行,悉应废舍。诚如彼言,则不发菩提心者,是为正行,废布施则悭贪者为正行,废持戒则恣纵者为正行。由此推之,嗔恚、懈怠、散乱、愚痴者,皆为正行,颠倒说法,至于此极!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故知佛法非外人所能破也!”(《 阐教编》)

  印光大师的话居士引来是很堂皇,可惜只能给居士作一半的证明,请居士指出印光大师舍圣道、废圣道的话来再说。

  3、往生是凭自力还是凭弥陀本愿力

  宗舜按:这是中国净土宗早有定论的事情,本来不需要讨论的(可看《疏钞》《要解》等),自力他力缺一不可,没有弥陀他力,不可能有往生之事;没有众生自力,信愿如何生起?只要他力如果行的话,如何有六道轮回?就算要“领受”恩赐,领受之心还是要由自而起呀。不然为什么有宗舜这种就是不肯信“纯他力”的业障凡夫?这里用了一个非此即彼的“是……还是”问句,将人误导到只能选择一样,本身就是不负则的说法。对这个问题还要讨论,是净土真宗的专利。

  答复:往生到底凭谁的力量?请看印光大师的开示: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尽净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于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续编卷上第一百五九页“与张静江居士书”)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在仗佛力。其余法门,皆仗自力。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此修净土之最要一关也。(续编卷上第二百零二页“复陈慧新居士书”)

  法师言“没有众生自力,信愿如何生起”,我认为信愿由佛发起。善导大师言:“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往生礼赞)。“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般舟赞)。无量寿经言:“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法师还要问信愿如何生起吗!

  宗舜按:宗舜驽钝,越看居士之言越不明白,当然还是要再问问!居士引文确实不错,不过可惜读得很熟,却没有读懂,于这里所讲的内容不合。印光大师之言,是在比较净土法门和其他法门的异同的背景下讨论,故有此说,亦合经意,宗舜同样承认。但我们现在是同在净土法门中讨论,而且讨论的是:是不是只凭他力(佛力…

《关于净土真宗(本愿法门)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