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们说,这位老大太,之所以能活下去全得力于她一念觉悟,得力于她从悲心中、从奉献中找到了生命的支点和力量的源泉。如果不是那一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她肯定结束了她那悲惨的一生。缅甸前法院院长乌潜屯在《佛教与科学时代》中说得好:“一个人不能带走他生前给与这个世界的东西”。在生的时候你奉献的越多,死时你带走的也越多,它将作为果报,而加倍地偿还给你。生时,你给与人的是微笑、是同情、是平和,死时你带走的也是微笑、同情与平和;生时,你给与人的是恐怖、是烦恼,是嗔恨,死时,这些恐怖、烦恼和嗔恨将跟随你去另一个比这更让你恐饰、烦恼和嗔恨的恶道中转生。
2、要见义勇为、舍身取义。
作为大丈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舍身取义,杀身成仁,敢于为众生而赴难。在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这种精神。报纸上经常刊载这样的消息:一伙流氓歹徒围攻一弱女子,周围尽是些身强体壮的看客,可是就没有一个人肯勇敢地站出来。武汉市前不久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只狼狗撕咬一小学生,旁边有很多成人围观,像看戏似的,小孩被狗咬得惨不忍睹,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肯上前救护小孩。当记者赶到现场时,有不少人偷偷地溜走了。这件事使我想起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看客”的批判。在我们这个时代,由于人们一心只想着钱,不少人已把道德、良心、正义给丢掉了。他们冷酷无情,麻木不仁,经常充当“看客”。想起来让人寒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佛教徒,我们肩负着利乐有情,庄严国土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当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我们无愧于佛子,无愧于大丈夫。为了众生的利益、幸福和自由,我们要敢于仗义执言,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敢于牺性自己的生命。当然我们讲见义勇为,讲舍身取义,不是鼓励蛮干,我们不要忘记般若智慧;只有在般若智慧的指导下,我们的行为才有可能发挥最好、最大的效用。
3、要自主选择,勇于承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选择。面对选择,有一种人是,自己没有主见,不知何去何从,只好被动等待,等待时间安排,或者请人家代自己选择,或者求助于算命、占卜等神秘力量。这种人既没有勇气选择,自然也就没有勇气承担后果。他们心中往往有很多欲望,而这些欲望因没有一个正确的、一以贯之的生活理念来贯通统摄而处于一种互相矛盾对立的状态。这正是他们徘徊苦闷的原因。这种人容易受习惯影响,容易跟着大众跑。他们的大多数的痛苦和烦恼来自他们缺乏真正的自主意识。作为大丈夫却不是这样,他总是能正确地对待现实、对待自己,自主地选择目标。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喜欢干什么,社会要我干什么,这些因素他都能理性地加以考虑,从而作出智慧的抉择。大丈夫不相信命运,他认为每个人的命运操纵在个人自己手中。大丈夫在选择自己的生活职业时,他总把利他精神看得重,既考虑到要最大限度地利他,同时又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而且选择之后,他能够锲而不舍地坚持这种选择,承担这种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他绝不怨天尤人。我们一般人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了解,不知不觉中跟着别人跑。我们所认为的好工作是什么呢?是能赚很多钱,能带来名誉和地位。前一段时间,知识分子兴下海。许多从事专业离生活比较远的知识分子,又没有什么实干的经验智慧,也跟着别人冒然下海。其结果是非常惨的:既没有捞着钱,又把学术给荒废了。人的生命短暂,一个人一生又能经得住几次这样的荒废呢?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既经理智地选择,就应当坚持下去,万不可心猿意马,而徒然耗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大科学家、大工程师、大发明家、大企业家,可是真正成功者却很少,就是因为大多数人贪习太重,又想享受这,又想享受那,又想拥有这,又想拥有那,从而将自己本来有限的生命之流分作几处(那力量自然不比制心一处来得有力);就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只会在幻想中贪恋辉煌的结果,却没有承担在现实生活中艰苦奋斗的勇气。大丈夫却不这样,他既敢于选择,也敢于承担,当社会急需纤夫的时候.他会自主地选择纤夫这一职业,并且他会等闲烈日和苦雨,目不斜视地、一心不乱地干下去,绝不会因为别人付出的比自己少、得到的却比自己多而否定乃至放弃先前自己所选择的具有神圣性的事业。
4、要学会放下,以无我为我。
我们之所以痛苦、烦恼,之所以脆弱、胆怯,就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背负的太多。我们的身体因为过于依赖空调、医药,从而自身的自然调节功能大大减退,以致离开了它们,我们简直不堪一击,不能生存!其他的方面也如此。我们不自在,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患得患失;我们易受人控制,是因为我们想从别人那儿捞点好处;我们容易上当,是因为我们想占便宜;我们容易被人抓辫子,是因为我们长着辫子; 我生得庞然大物,却打不死老鼠,是因为我们老记挂着老鼠身边的瓦罐子。我们的虚荣心越强,我们活得就越累;我们要的越多,我们所受的控制就越大,所以人的自由解脱同人的欲望和我执有密切关系。我执多一分、自在就少一分;我执少一分,自在就多一分。所以,要活得潇洒,要活得活得自在,要活得像个大丈夫,你就必须学会放下,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放下贪执。德山禅师有一次教训他的弟子们说:“你们都是飞鹰,可是你们虽身处虚空,心都在地面的粪堆上”。这话说得妙极了!本来我们每个人都是雄鹰,都可以在广漠的蓝天上自由地翱翔,可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太多,老把心系在地面的粪堆上,所以我们飞得跌跌撞撞,飞得沉重。如果我们有一天真的把心中的粪堆去掉了,那我们将是何等的自在啊!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问问自己: 我的心是不是系在粪堆上?谈到无我,明海师曾说一句极精彩的话:“无欲的人是最庄严的人”。我想接着说下去:无欲的人是最有魅力的人,无欲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人,无欲的人是最刚强的人,无欲的人是最坦荡的人,无欲的人是最自由的人,同时无欲的人是最单纯的人,也是最深不可测的人,最难对付的人,因为你平常用来揣度的对付欲望者的逻辑和规则,对他不适用,你又不能够收买他! 人生短暂而难得,我们应当学会解救自己,何必背着那许多的破铜烂铁而辜负了那一路无限的风光呢!
5、要持不动心,过本分生活。
大丈夫一方面最有闯劲,最有创造性,同时他又最能够甘于平淡,甘于寂寞。他始终保持着一颗不动心。要做一大丈夫,我们必须去掉浮躁,去掉虚荣心、攀比心,要学会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感受自身存在的本真的价值,学会默默无闻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展示自己生命的光彩。我们应当像王维笔下的芙蓉花一样去对待自己的生命。王维有一首咏芙蓉花的诗,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倔强而美丽的生命啊!芙蓉花不去与别的花攀比,争奇斗艳,亦不自渐形秽,而恬然地生活在幽谷中。它的生命是何等的自足和洒脱!日本有一位禅师说的好:“别人看我是虚无,而内在的一切告诉我,我是一切。”在某种程度上看,大丈夫正是这种情况。他因为不自私自利,不为个人贪求什么,他总在默默无闻地奉献,不求名不求利,所以在别人看来,他并不引人注目,很“消极”,甚至很孤独;可是在他那平凡的,不起眼的外表下,他有自己无限丰实的精神世界,他拥有的是整个生命世界,因为他破除我你他的界限,而与整个宇宙生命处于一种和谐融注的状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以这种心态去迎接生活。大多数人都不安于现实,不安于本份,这并不是因为他的生活工作环境不利于他的才能的发挥,而是因为他的贪欲太多。所以一有外在的诱惑,他的心就开始蠢蠢欲动,往往不自主地跟着跑,而放弃自己本来的生活。当欲望未满足时,他又常常会苦闷不安,不甘心失败,或者怨天尤人,乃至对生活丧失信心。这里谈一件小事。我在大学搞心理咨询时,碰到一位女研究生,快三十岁了还没有找到男朋友,原因是她的眼界太高。她看见自己的同伴都找到了又潇洒又有钱又有社会关系的男朋友,她也渴望如此。后来,不幸的是,她使用了一种伪劣的化妆品,脸上起了许多斑点。她很在乎自己的容貌,所以很痛苦,她觉得自己完了,前途一片灰暗。我首先指出了她的最大毛病就是失去真正的自我,不能够以自己为依处。她开始不承认,反驳说,她的自我意识比谁都强。我说,你说的自我意识,不是真正的自我,而是名利、贪欲、虚荣,除了这之外,你并没有自己的主心骨。因为没有主心骨,所以你的心到处漂泊,企图在世俗的浮华中找到精神安慰。可结果呢,你得到的都是失望、痛苦和烦恼。后来,我带她来到长江边的一片空旷的草地上那是夏日的夜晚,江风吹在脸上,格外凉爽舒畅,我们坐在草地上,望着蓝天。这时我们发现,离我们不远处有一位坐轮椅的老人在放风筝——那是一只雄健的苍鹰。周围的草地上渐渐地坐满了人,那是下班的工人。没有人说话,大家都静静地望着苍鹰在广漠的蓝天上自由地飞翔。我们的心好像摆脱了一切烦恼,随风筝远去。那是何等的愉快啊!我后来趁机对那位女研究生说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这位跛腿的老人一样,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自得其乐地放自己的风筝。这位老人不因自己的残废而放弃对生活的享受。他是何等的自足和洒脱啊!比起我们周围的一些年轻人,有一点点小的不幸,有一点点小的不如意,就要死不活的,其生活境界,真是判然天壤!”是的,我们每个人都能自由放自己的风筝。只要我们建立了自主的生活,只要我们保持一颗不动心,安于平淡,安于本份,不随习俗而转,不攀比,不虚荣,实实在在地扎根于大地,我们…
《铸造菩萨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明尧居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