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谛与三性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与人间佛教
于晓非教授
尊敬的净慧大和尚、尊敬的各位法师,今天我在这里向各位汇报我学习佛学的一些心得体会。首先祈请十方诸佛、诸大菩萨,祈请净慧法师、各位师父多多加持。
我亲近净慧法师将近十年了,在这十年当中经常听他老人家开示。今天我想谈谈对他老人家提出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八个字的学习理解,题目是“二谛与三性”。当然“二谛与三性.这五个字就可以开一门课,不是两个小时所能谈清楚的。在此是借“二谛与三性”这个题目来表达我对“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与“人间佛教”的一些体会。
二谛与三性,这在佛法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佛教诞生于印度。佛陀涅槃后大概五、六百年时,有龙树菩萨出世.后来又有无著菩萨出世。他们所弘传的教法就形成印度大乘佛教鼎盛时期的两轮—中观和瑜伽。传承到我们汉地来,中观主要有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一些经典;瑜伽主要由玄奘大师到印度去求法回来而弘传。玄奘大师以及义净大师(唐朝人,比玄奘法师小三十五岁,因仰慕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风范,后也赴印度求法十余年)他们都表达过这样一个意思—印度的大乘佛教无非中观和瑜伽两轮。而中观以二谛为根本,瑜伽以三性为根本。所以二谛与三性是佛法的纲领。要想树立起对佛法的正见,二谛与三性是不能不清楚的。
二谛:真谛与俗谛
怎么理解真谛与俗谛呢
恐怕大家都读过《金刚经》。《金刚经》的最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有为法,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凡夫所能理解所能认识的境界,我们凡夫理解的种种事相。这个事相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有为法的特征是缘起的。佛在《金刚经》里教诲我们对一切有为法要作梦观,作幻观,作泡影观,作露观,作电观。一切有为法如梦怎么理解
有人讲既然作梦观,觉得是梦,都是假的。这样讲过于粗糙了。作梦观,这是佛陀所作的一个很精彩的比喻。比如说我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到一只老虎来吃我了。我在梦里着急,跑啊跑啊,一下子醒了。一摸身上,背心都湿透了。老虎真的来吃我了吗
没有,根本没有!柏林寺哪儿来的虎! 我是在梦中觉有老虎来吃我了。有没有老虎呢
根本没有! 一点儿影子都没有! 认为老虎来吃我了,这绝对是我的一个错误认识,这是第一条。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固然没有老虎真的来吃我,可你不能否认我做了一个老虎来吃我的梦,这梦还是做了。如果当时号号我脉博的话肯定异常。释迦佛用这么一个很精彩的比喻,告诉我们面对一切的事情、有为法,要作梦观。两个方面: 第一梦是有的;第二我们对梦作了一个极端错误的认识,那个认识是没有的。
一切有为法是因缘和合,众缘所生,是缘起的。这个缘起的法是有的。但是没有的是什么呢
没有的是我们这些凡夫对本来是缘起的、是因条件而生的无常无我的法上强加的一个自性,就是那么一个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独立存在的常一不变的东西。而你加上去的这个自性,佛说根本没有!就像我在梦里觉得老虎来吃我一样,这种见解、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但这种见解、认识是错误,你也不能否定事物的存在,事物的相续,事物的缘起。这就是真俗二谛。真谛是自性无;俗谛是缘起有。佛法讲空,空什么
佛教中的空绝对有它特定的意义。空的是自性,空的是我们对事物的错误理解、错误认识,而不是空的事物本身。我做了个老虎来吃我的梦,我所要否定的是把梦的内容当作真实这个错误认识,但这个梦还是做了。所以佛教空的是错误认识而不是事物,这叫“破见不破法”。
上午很多同学提间题,说佛教讲无常,那有没有个常
成佛涅槃了是不是常
什么是佛呀
佛,全称是佛陀。佛陀是印度翻译过来的译音(BUDDHA)那么译意是什么呢
就是觉者,觉悟的人。有同学问佛教是不是有神论
难道佛教是无神论吗
佛教是无神论。佛教不承认有一个第一性的主宰的神。佛教所认为的佛陀不是第一性的神,不是一个造物主。佛陀是觉悟的人。觉悟了什么
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相。
那什么障碍了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相呢
就是我们在一切由因缘所生的法上所执著的自性见。也恰恰是因为对世界有这种错误的认识,我们才生死轮回。有人问:“跳出三界外,那是不是跑第四界去了
”所谓跳出三界不是跟翻墙似的,一堵墙两堵墙跳出三堵去。我们之所以在三界生死轮转,就是因为我们不认识真实。比如说我,从小一点点长起来,个头在变,相貌在变,脑子里边的知识学问在变,待人处事的方式在变,最后我还要生病、变老,总之我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种种的变化。虽然我处处都在变,但我总觉得有个不变的。什么不变
我,没变。生下来的那个是我,妈妈给我起个名字。到死的时候还是我死了,那个名字底下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佛教认为这是非常错误的见解。其实没有那个不变的东西,这就叫无常。
有同学又问了,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到底谁在生死轮回呀
这是个大问题。轮回的概念不是佛教所独有的,是释迎牟尼佛创立佛教时借用佛教产生之前的其它思想学说中的一个概念,但是对于人为什么会轮回的理解佛教是独有的。佛教讲一切事物仅仅是因缘和合。不承认有一个轮回的不变的我。比如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前一辈子在狗脑子里,这辈子没留神进到我脑子里,我这辈子不干好事儿,死了下辈子这个不变的东西又进到猪脑子里边。好像搬家一样,这个不变的东西,上辈子在那个躯壳里边,这辈子在这个躯壳里边,下辈子在另一个躯壳里边。这不是佛教的轮回观。佛教是讲两个方面—真谛与俗谛。第一,自性无,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第二,缘起有,相似相续。就像一个环链,一环套一环,不需要你在里边再穿根绳。世间只是诸法的相续。从俗谛上说,世界是缘起的,是有因果的。从真谛上说,世界是无我的,没有一个自性,没有一个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独立存在的、常一不变的东西。这是佛教对轮回的真正的理解。
那我们为什么会轮回呢
恰恰就是你对这件事不理解。佛陀告诉大家世界是这样的,那你就去理解嘛。等你彻底理解的那一天,你就成佛了。所以佛教讲佛陀是觉者,觉悟的人。可是在有神论的宗教中,上帝是世界的造物主,我们是被造的。你信仰的结果最多只是因主而得救,不会信着信着到最后你也成主了,这是不可能的。神与人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佛教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觉悟,也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佛。这是佛教跟其它宗教很重要的区别。
所以真谛与俗谛讲自性无,讲缘起有,讲一切法是空。空的是什么
空的是我们在缘起法上的错误认识,但是缘起法本身是有。这个有就像我做了一个老虎来吃我的梦,这个梦是有的。所以《金刚经》讲要作梦观。《金刚经》下面讲要作幻观。在佛经里边屡屡有这样的例子,说在印度有一类幻化师,可能就是现在的魔术师。他准备很多材料,砖瓦呀,草木呀,再让弟子们在台上表演。大家就看见:哎哟!这台上出一头大象在那儿走呢。台上有大象吗
根本没有! 你认为有个大象在那儿走绝对是你的错误认识。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些人在那变呀变呀,让你觉得有个大象,这套魔术的表演还是有的。所以要作梦观、作幻观。一切法如梦,一切法如幻。
我们无始劫来所熏习的常见,最不可更改的错误见解,就是认为有一个自性,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佛陀破的就是这个,可是我们现在最听不进去的也是这个。比如今天上午大家非逼问济群法师,有没有一个常呀
最后济群法师很方便地给大家说了点常,有同学舒了一大口气,“哎,你看,还是有个常呀!”。无始劫来你脑子里的错误观念这时候暴露无遗。
讲真谛与俗谛,有人说真谛是胜义的、真实的;俗谛是错误的、虚假的。不对。俗谛不等于世俗。谛是真理,真实才叫谛。世俗谛简称俗谛,俗谛也是真理。所以是两条真理:一条是胜义的真理叫真谛;一条是世俗的真理叫俗谛。佛法的正见首先是二谛圆融见。有要如实的有,无要如实的无。什么是有
诸法因缘所生,俗谛是有;什么是无
我们对因缘所生的无有自性的法上强加的那个自性绝对无!一点儿影子都没有!这就是二谛圆融见,是佛法的正知见。没有建立起这种见解,免谈学佛。讲俗谛,是讲有的一面,缘起有,世间宛然因果相续;讲真谛,是讲空的一面,自性无,不承认有一个不变的东西。所以既是因果相续的,这中间又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如果构造一个函数来表达这么一种思想的话,那这个函数应该是点点连续,点点不可导。它点点连续,因果相续;它又点点不可导,不可微,一求极限没个常数。这是佛教的二谛圆融见。
讲二谛回融就是要对治我们众生的两种邪见。第一叫常见,就是认为有一个自己决定自己的、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自性。我的形态、模样什么都可以变,但是骨子里有一个我,那个不能变。佛教认为这是极端错误的见解。首先要破这种常见。用真谛来破,自性绝对无。但是一讲自性绝对无,有人又倒到另一端去了—断见。否定因果。本来世间是缘起的,这种缘起宛然相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因果真实不虚。讲一切法都空,空到最后有人把因果也空掉了。空!没有!本来没我,我凭什么不能杀人。我就杀了你。杀你的那个我,灭了!被我杀的那个你,灭了!我杀你这件事儿,灭了!这叫堕断灭见。佛陀为破断见讲俗谛。而二谛圆融见才是佛教圆满的见解,叫不常不断。
但是佛陀也讲断见与常见两个固然都不对,可是在你接受不了的时候,与其落断见不如落常见。无始劫…
《二谛与三性——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与人间佛教(于晓非教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