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不住为心布施为事,不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不住的功德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和众生闻到释迦牟尼佛这样说一切众生空相,四相俱空,不执著,是故问佛:难道以前佛陀教我们布施行六度,后来又破这个布施相,破布施相之后,布施之心,六度之心也空掉了,三轮体空,众生就在怀疑:三轮都空了,谁来受呢?这个福德是不是也是假的?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轮体空了,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还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呢?这种庄严从哪里来呢?这种功德从哪里来呢?这种福德从哪里来呢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相并不是执著带来的,他由无住心而得;我们现在的相是有住心而得;以有住心想求无住心的这种福德,是不可能得到的,也就是要说要想得到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乃至于无量的福田,要有清净之心,广大之心,应当于无住相而获得,而不得无住相者,其福德就有限量。
无住相布施其福德广大,在任何一件事情(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不应著于相,可以获得布施圆满,可以获得真实持戒,获得精进第一;获得一切三昧现前;你般若不著相,一切法现前。不住相布施这句话的意思,不离有不离空,不住的是心,布施为事,一切事现前代表有,不住现前代表空,空有不二,心与有不二,只要你不住而行布施,它一定会显现出心地上的清净和诸法上的圆满,如果你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布施是事,有住故,法就不圆满;一切法不圆满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有住之心。我们人相不圆满,为什么不是佛呢,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你色不庄严,为什么色有好相坏相呢?你声音为何有好有坏,味道有香有臭?佛陀在世时,见色平等故,见音没有好坏故,见味没有香臭故,也就是佛陀在一切相上无分别故,平等心故;佛的这个相是尽虚空遍法界,它是理事圆融、事事圆融的;。理圆融,就是心空;事圆融,就是法空;理事圆融就是一念遍十方故,与十方诸佛心心相念故;事事圆融就是此方国土与彼方国土无有障碍故。这个世界与十方世界的功德没有任何一点障碍;一念之间能与诸佛功德相应故。佛陀一弹指和十方诸佛心心相应;这一音声与十方诸佛的音声是相应的,我们现在就没有办法如此相应,为什么呢?有我执故。所以住与不住的差别就是如此之大;如果现量上想得到这种果报,你必须无住,但是我们这些众生,想到了无住,不愿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些是基础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要上成佛道,下化众生,如何上成下化呢?只能以无住相行之。获得的果报是什么呢?能理圆融、事圆融;理上讲就是心,无住就是心;事上讲就是法界,理事圆融就是大菩萨;事事圆融就是诸佛与诸佛心心相应,诸佛与诸佛国土无有障碍;此一个事和法界的事是不二的,就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它是个事事圆融的境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十方国土与阿弥陀佛的国土是没有障碍的;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呢?就在十方。十方国土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十方国土;它的中间没有障碍,这叫做事事圆融。你到了西方世界它就是佛的法界。理事圆融,是菩萨境界,就是我们现在。为什么一念阿弥陀佛能够具足八地菩萨的功德呢?到八地菩萨的时候就理事圆融不讲果地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理的,它完全是事事圆融,理就是法身,是共一体的是毗卢遮那佛。此世界一念圆融,一念遍十方故;念阿弥陀佛这一声就是遍满十方的。无住而布施它也是个理事圆融,理为心,事为法界,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事,从究竟道理上讲,它本身就是理事圆融的。但是我们这一念无住的时候,你对其中的一件事情不能和十方诸佛的事情相应,如果你这一念有一点微浅的执著,妄生,虚妄的心生出来了。有住,你的事就不会显现,就变成妄见,有了妄见就有三界。所以我们生活在住里面,什么住呢,每天我们见色就跟色着跑,见声就跟着跑,跑的越快你的生死力就越大。观察一个人就知道,一个人天天到处乱跑,天天跑,狂乱,有住的人,力量越强,心呢刹那刹那的非常快势,他这个心跟哪个相走了,有住了,所以有住就着。有住的人,心随法转,无住的人,法随心转;随法转流转三界,转的越快生死的力量就越强;堕的地狱就越深,如果你慢一点可能还会升到天上去。比如你有一点安静,打坐啊坐禅啊,起码的这个色我可以忍住了。色慢故、色细故,你慢慢的把心细下来,虽然你没有达到断有住的程度,最起码你的色已经很微细了,细能坐在哪里如如不动了。你像马祖一住就是20年,还有龙树哪些人一住就是30年,人家大师一闻法,一住就是20年30年,如如不动,并不是说我在忍,为什么呢?他们知道法的珍贵,知道定心很重要,只有这种定心才炼我们的心。我们动不动往这个小庙跑一下,往那个小庙跑一下,心在动,跟妄走了,你的生死相续。所以你可以观察一下,我们修行人一定要观察自己的心,不断的狂躁,不断的跳跃,不断的向外涉求,奔波,跑习惯了你就麻烦了。所以很多的和尚,他没有达到无住,但是不断的在外面奔跑,这个庙跑到那个庙,每天跑每天跑;在哪个地方都住不下去,像这样的人肯定是心妄,肯定不是真心,真心流露出来的绝对不是这个,真心一住,一安全安;心就安住了。所以我们真发菩提心的人,发大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利益众生,还要求无住之体啊;所以啊无住就心安,布施为福田。
般若之功德----大不可思议
闻金刚经有什么好处呢?一闻于心,其功德福德不可思议。你知道无住之体,但是降伏不了自己的心,仅仅你听到的这种功德就像金子一样留在你心中,当你的肉体腐烂的时候,金子终究会根尘脱落从里面奔出来的。有些人只是因为遇到了佛,生恭敬心,绕佛三匝,以此功德升三十三天,受天乐三十万大劫,并且在天上还是有机会再闻般若,开显智慧,终成佛道。所以我们仅只是听到“无住之体”,欣喜赞叹“无住之体”,就具有了不可思议的功德,福德同样也是大不可思议。你将来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不管任何人都是如此。修行也好,不修行也好,闻到般若就是不可思议。所以一定要知道般若的功德不可思议。你不懂金刚经都不要紧,你看一遍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议。你一定要信他,信他就是如来的法身,相信他尽虚空遍法界,相信这本书就是我本来的无住无念的真信;就是佛心,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内心生起无上的信心,不诽谤、不嗔恨、不惊讶(心不惊动,毫不怀疑);既是我们心中有些无始的烦恼和习气,或者有名言的执著,但是你还是要对他深信不疑;不能有任何怀疑,信得越真,你的果报越不可思议。
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议,前面讲了那么多,众生容易进入断见啊,那么多都成空的了,我就不修行了,不要福田了,要福田干么?看到释迦牟尼佛的32相80种随形好,他心中又升起疑惑啊。佛陀讲你不住心布施的功德有多大呢?如东西南北四维虚空广大无边不可思量。不要福田落于空,顽空;求于福田,落于有,相上的有;二者都不圆满。
东南西北的真意
在佛陀哪里与众生不同,东南西北是无有分别的体,是表法的,众生有妄执,认为有东南西北中,事实上对佛陀讲,没有这种差别相,不管在哪一道都无此差别相,六道虚妄就是法界虚妄,出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为什么出六道就成佛了呢?为什么在密宗出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呢?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出九品就是阿弥陀佛呢?九品也是众生的心,十法界还是众生的心,六道同样是众生的心,不管是禅宗密宗净土宗,都有众生的心和佛心,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说十方世界呢?表什么法呢?释迦牟尼佛所讲六道、九品、十法界皆随众生心而说已;因为佛陀究竟意唯佛与佛能知;他要是不说,众生没有办法开显,所以依众生心来说东方世界、南西北方世界;哪有什么十法界啊,不过是我们的心而已;都是我们心里面的一个念而已。心量,心就是体,量就是法界;体相一如,它是一个,相上为事,心上为理;它是理事为一,就是妙用。不是说离开体有相可得,不是说离开相有另外理可得;不是说离开体相,有另外一个独立的妙用可得;所以体相用是一体,从体上讲就是心,从相上讲就是法界,从用上讲就是种种变化;体相用都是无相的,都是表法的。
佛陀意思中的东方是法身,东方是法身成就,东方表法身,代表空性;南方表有,西方表德,北方表涅槃;空有德涅槃它是一体是佛陀的一个身体,佛陀的心为东方,身体表南方,佛的色声香味触法代表德,代表西方;释迦牟尼佛的自性,涅槃自性,无住之体代表涅槃,代表他的涅槃体;释迦牟尼佛的心会离开身吗?身会离开德吗?德会离开无住之体吗?所以涅槃无住啊,生死涅槃是一体的,所以佛陀一身现四大相,四大相表东南西北,所以东南西北是一个身体而已,所谓东南西北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个身体,这是从相上讲的。从佛陀的究竟来讲,从法上讲,为什么先讲东方虚空可思量否?后面讲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可思量否?那么说东方就是南西北方,但是应众生心,怕我们众生的执著,所以另讲一个南西北方,其实东就是南西北,一就是四,四就是一,这些都是平等相;是空有不二的体;我们了解了这个体就知道,东方,南西北方哪里有界限呢?它是一体的,因为我们有我执在,你就讲了有背后了,前面了;你想想看,如果你没有我了,东南西北在哪里呢?整个宇宙变成你的身口意了,哪你在哪里呢?我相尽虚空遍法界啊,尽虚空遍法界是我身的时候,哪有东南西北?所以东南西北的本体是不存在的,是一个我执而已。有我相在,才有东南西北的区分;事实上东南西北这个体是不存在的。
空大,佛…
《《金刚经》系列开示 48》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