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
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
但尽管这样,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
未经尊者最后校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第五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业的分类》六
玛欣德尊者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禅修营的营员、各位法工:
晚上好!
我们在前天晚上讲到了业:业的定义以及业的分类。业的定义就是:思即是业。业按照分类来说,可有几种分类:如果说业只有一种的话,那思即是业;两种的话是善业和不善业;三种的话是身业、语业和意业;四种的话又可以有几种的分类:如果是依作用来分,可分为:令生业、支持业、障碍业跟毁坏业;如果是依成熟的顺序来分呢,又可以分为:重业、近死业、惯行业跟已作业。
接着我们继续来一起学习依成熟时间来分的四种业,依成熟时间来分,业可分为:现法受业,次生受业,无尽业和无效业。现法受业ditthadhammavedaniyakamma,现法什么意思呢?ditthadhamma就是现在这一生、今生;受,就是将体验到的、会体验到的业,所以叫做ditthadhammavedaniyakamma;第二种是upapajjavedaniyakamma次生受业,也就是下一生,从下一生开始,在下一生会经受到的业,这种叫做次生受业;第三种是aparapariyavedaniyakamma,是无尽业,除了今生,从下一生开始一直到无尽的轮回,除非是已经入般涅槃,要不然的话这种业一直都不会消亡;第四种是ahosikamma无效业,无效业是意译的,ahosi是有,或者存在,或者成为的过去式,也就是它只是过去存在而已,或者说只是存在,因此也可以翻译成仅有业,就是它仅仅只是存在而已,并不会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带来果报。
这四种业中的第三种无尽业,是没有任何人能逃脱无尽业产生所的果报,即使是佛陀等诸阿拉汉也必须承受他过去所造下的业。
为什么会有这些业在不同时间产生?在不同时间成熟呢?这是因为心造作的原因。根据《阿毗达摩》,造业往往是在于心——因为心的造作而产生的,而在种种的心当中,速行心是主导造业的。例如我们想到一个东西、想到一件事物,那起到主导作用的是速行之心。例如说当我们看到一个很好看的东西生起了贪,贪只是会发生在速行里面;当我们听到一个很嘈杂的声音或者看到不喜欢的人或者想起了一件不好的事情,那么所生起的嗔恨心——心里很生气,生气的心只是在速行里面产生。速行一般生起都是接连七次生起的,一生起接连七次生起。根据《阿毗达摩》,即使在一弹指间、一刹那间,已经有几万亿个心时刹那不断不断的生起,生灭、生灭过去了。正是因为如此,佛陀说:“我不见有任何一法比心更加无常,比心生灭得更快。”就在这些心生起的时候,除了有分心、果报心和每一个心路过程的那一个唯作心之外,其他都是属于速行心,造业就是在速行里面造的。因此我们想想看,如果我们生气是一分钟的话,你想想看造了多少的业,每一个速行造下的业。
速行是什么意思呢?速行巴利叫javana,它的意思是快速的跑,之所以能够得这个名,是因为在一个心路过程里,连续地跑了七个心时刹那。我们认知外界,所谓的心跟外界发生沟通与联系,主要是通过心认知外界来运作的,而心之所以能够知道外界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作出了这样、那样的反应,这些反应最主要还是在速行里面执行。而且在心路过程里,速行一般都是连续发生七次,在七个心时刹那里,这七个速行里,所有的名法都是相同的,然而它们的造业能力略有不同。
七个速行里的第一个速行心所造下的业是最弱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在一个心路过程的第一个心时刹那。之前的是唯作心,唯作心一灭去之后生起的第一个速行心,就好像一个小孩一样,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力量还很弱,因此造业最弱。正是因为它造业最弱,所以只能在造业的那一生带来果报,又且假如因缘不具备的话它将会成为无效业,不能够产生作用。因为它造的业太弱了,所以这一个速行造的业不能够带到下一生,
在七个速行心里,第七个速行心所造的业是第二弱的。因为这是在一个心路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速行,接着呢,可能是落入有分或者是生起二个彼所缘, 由于它已经到了速行之末,就好像射箭一样,箭已经到了很远的地方,它的力量自然会变得弱,因此第七个速行是第二弱的,它只能够在下一生带来果报。假如在下一生仍然没有因缘使它成熟的话,它也会成为无效业。
在七个速行里,中间的五个速行心所造下的业,能够从它被造下的第二世开始的任何一世中成熟,只要还在生死轮回中,这种业永远都不会成为无效,直至证入般涅槃,所以这种业称为无尽业。
第四种是无效业。无效业就是没有获得足够因缘成熟的现法受业跟次生受业。佛陀等诸阿拉汉入般涅槃之后,过去所造作的所有业都将成为无效,为什么呢?因为业能够带来的是果报,果报的载体是什么?我们带给它的名为五蕴。我们这一堆身心其实就是五蕴,这堆身心我们也叫它“果报身”或者叫它“色身”的名称,就是身心状态。我们之所以现在长得漂亮、长得丑陋、长的高、长得矮,这些都是果报。如果一个人已经完全断除了一切的烦恼,就不会再造任何的新业,等这一堆五蕴离散了,由于没有烦恼的支持,它不可能再组合成新的五蕴。由于不能够再组合新的五蕴,那么这一堆的果报五蕴还是会承受着过去造的业带来的结果,但是它不会造新业,等这一堆五蕴已经离散了,就叫做入般涅槃。
就好像佛陀一样,我们举佛陀的例子,佛陀在还没有被燃灯佛授记之前,纯粹只是一个凡夫。虽然他有很强的意愿想要成佛,但是那时候他仍然没得到授记,还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凡夫。在燃灯佛出世那一世,他投生为人,名字叫Sumedha,得到了燃灯佛授记,从授记的那一刹那开始,他就成为菩萨bodhisatta。由于他不断积累种种的巴拉密,为了成就无上的佛果而不断地奋斗,奋斗了四阿僧祇及十万大劫,在这漫长的轮回的过程中,我们的菩萨不断地积累各种各样的福德,修行十种巴拉密。然而由于他并没有断除烦恼,所以还必须得继续地轮回、继续地轮回,正是因为轮回,他提供不断的生命,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用这样的生命去积累他的巴拉密。但正是由于他没有断除烦恼,他还会造业,菩萨还会造业。例如,我们的菩萨过去也曾做过强盗、也曾经做过盗贼,也做过动物、也做过狮子,他不可能不吃肉,他也做过其它的猛兽,就这样,在轮回当中他也不断造了新业,这些新业不断给他带来不善的果报。例如:有时我们的菩萨会投生为国王,有时还行刑,要处死一些盗贼。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菩萨也会堕入地狱,就好像德米亚王子之前的前两世一样,就是由于他之前的前三世是个国王,杀了人,结果堕入到地狱里去,后来他思维到轮回的痛苦,那个时候那一生他修行决意巴拉密。
就这么样不断地轮回又造业,造业的同时他又积累种种的巴拉密,慢慢地等到他巴拉密成熟,我们的菩萨最后一生投生到释迦国,在他三十五岁那一年,证得了无上正自觉,也就成为一切知智的佛陀。
之前他还是在造业,我们的菩萨在最后一次投生,他的结生的业是对一切众生那种无限的慈心,但是这种慈心由于并没有达到禅那,因此他投生在欲界,投生为人。他来到我们这个世界,来到这个人间,他也照样要吃饭,照样要生活,也照样会有病。我们的菩萨投生在这个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佛陀,就是一堆果报五蕴。这个果报五蕴就是过去所造业的结果,在我们菩萨一生的八十年中,他过去所造下的业不断地产生作用。
由于我们的菩萨在过去积累了很强的善业,所以他有很大的威德,有很深的智慧,有很强的慈悲心,他的福报也很好,他的相也很庄严,这些都是由于他过去所造的巴拉密,那些善业的结果。
然而由于过去他造的一些不善业,所以我们的菩萨也会出现一些不善的果报,就像我们的菩萨遭到paribbajika,她装着大肚子并指责我们的佛陀,说:“你把我的肚子搞大,不认帐。”当众这样辱骂佛陀。还有给苏达弥也是装者大肚子然后去诬陷佛陀,好像Devadatta也是要加害佛陀,还有佛陀还遭遇到各种各样人的诽谤中伤。在王舍城、在Kosambã佛陀着托钵一出现,那些人就骂他:“你这个秃头、你这个恶魔、你这个下贱的人、你这个愚痴的人,你要下地狱的。”佛陀在七十三岁的时候,Devadatta仍然想要捕杀他,把他的脚弄出血,佛陀还被Nalagiri醉象攻击,这些都是他要承受的果报。在佛陀般涅槃之前的十个月,由于他过去生所造的,曾经在摔跤的时候,把对手摔死的这种业,所以他的背遭受很剧烈的疼痛。然后佛陀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出现很严重的痢疾,拉肚子,这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连佛陀也是果报五蕴,等佛陀在Kusinàra(古西那拉城)那边般涅槃之后,他的果报五蕴就没有了、就已经离散了,因此就不会再重组所谓新的五蕴。
因此我们说涅槃有两种涅槃,第一种涅槃叫做有余依的涅槃,也叫做烦恼的涅槃。涅槃的意思是灭的意思、完全地灭的意思。我们的菩萨在菩提树下…
《《业的分类》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