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 十一》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2/20
我们依于第四品当中所说的不放逸,主要就是指不要浪费我们的时间,心中要生起想要去行善行的心,这就是第四品〈不放逸品〉主要讲到的。再来讲到,我们既然依于不放逸,就应该要来学所有的学处。要学学处,你必须要将护自己的心(就是保护你自己的心),要护心的方法又可以分为正知和正念,既然要依着正知正念来护心,我们就要来学习第五品〈守护正知品〉。
既然我们要来学这些学处,学习学处的时候,就必须具足智慧和方便,这两分要具足,也要依着次第来学习。如何依着次第来学习呢?也就是像这里面所说的,看第八十五页的第二段,就引了《毗卢现净经》,「毗卢现净经云:『秘密主一切智智,从悲心根本生,从菩提心因生,是依方便而到彼岸。』」这边所说的,也就是我们必须要来学习所有学处的次第。下面又引了《经庄严论》,「如《经庄严论》说,摄于六度,观待增上生,观待二利成就。利他一切种圆满成就,摄一切大乘,依一切种道或方便增上,观待三学,六度之数决定。」这边主要是讲到也要来学习三学和六度。
这里讲到,依于布施还有持戒,我们可以获得人身,而且又可以受用圆满,没有穷困。依于忍辱度,我们可以获得贤善的人身–我们的五根俱全。也就是依于布施、持戒、忍辱,我们可以得到增上生。依于精进和禅定(静虑),我们可以得到决定胜。
我们要怎么来成办自利以及利他?就是要透过这六度来成办自利和利他:透过布施还有忍辱,我们可以去达到利他,持戒可以说是一个利他的根本,我们首先要停止去伤害他人,就是在持戒,停止伤害他人之上更进一步的来修忍辱、布施来行利他。至于六度当中的精进度,它主要呢,就涵盖有你可以成办自利和利他。至于静虑还有智慧,这两度主要是成办自利。所以《经庄严论》才说:「利他一切种圆满成就,摄一切大乘,依一切种道或方便增上,观待三学,六度之数决定。」所以从这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你要去学习六度好像有三种次第的样子,就像《经庄严论》(这里面没有引),《经庄严论》在其它的词句里面就有讲到:「依于前者生起后者,依于劣者生起胜者(,依于粗者生起细者)依于粗者而生起细者。」在六度当中,前前者好像是比较劣的,后后者好像是比较殊胜的;然后说依于粗的而生起细的,就是在六度当中,前面的布施、持戒是属于比较粗的,然后到后面的静虑还有智慧度是属于比较细的,所以看起来好像有这三个次第,就是有前后、胜劣以及粗细的次第。所以要学习六度,我们必须要从布施度慢慢再往上学,学到静虑还有智慧度。
第四品和第五品,应该是属于六度当中的持戒度。我们要来持戒的话,也就是我们要来守持戒的话,必须要护心,要来守护自己的心,你如果守护自己的心,远离种种的恶行的话,那等于守护一切了。那要守护你的心,就必须要来学习这个三增上学。
接着我们看八十六页的科判,这边就讲到「壬一、释论文, 初中分二,癸一、广释修行之理,癸二、结归应须实修非唯空言。初中分四,子一、守护学处之方便为守护心,子二、守护心之方便为守护正念知,子三、以正念知守护心学行之理,子四、学处完全圆满之支分。初中分三,丑一、由守护心即能守护一切,丑二、明其故,丑三、励力守护其心。初中分三,寅一、总明应守护心,寅二、失坏心之罪过,寅三、守护心之利益功德。今初。」接着讲到偈颂:
「诸欲守护学处者,首须谨畏护其心,若于自心不防护,必不能护其学处。」
所以,我们如果要护心的话,就必须要学习三增上学。
再来就讲到「失坏心之罪过」,如果我们不守护自己的心,可能这个心就成为我们将来投生无间地狱的因,这个心也会变成出生一切烦恼之处、一切过患之处。
这边就做一个比喻(寅二、失坏心之罪过):
「由于放纵心象故,能作无间大损恼,虽有狂象未调驯,所作损害犹逊此。」
「由于放纵心象故」把心比喻成大象一样,「能作无间大损恼,虽有狂象未调驯,所作损害犹逊此。」我们刚才将心比喻成大象,心象跟外在的大象两者比较起来,是我们心的这一头大象比较可怕,外在的大象不论它造怎么样子大的伤害,它终究无法让我们堕入到地狱里面去,可是我们心的这头大象呢,如果生起烦恼或生起瞋恚的话,由于它力量很强的关系,就会导致我们堕入地狱里面去,所以才说它很可怕。
相反的,如果我们去守护心的话,有什么功德呢?就讲到(寅三…卯一、总明):
「若人常持正念绳,系自心象不暂舍,一切怖畏悉不生,一切众善在掌握。」
我们要以正念来约束自己的心,我们要去忆念起自己曾经许诺过的戒律、誓言,还有依着经典里面所说的何者该做及何者不该做,由生起这样子的正念来约束自己的心,不要放任自己的心象、自己心的这头大象,不要让它狂乱、不要让它发狂,这样子就不会导致我们投生到地狱里面去,那也等于你这一切的怖畏悉不生(都不会生起来),众善也当在握。
再来是透过比喻来诠释(卯一、广释):(铦:ㄒㄧㄢ 利也)
「虎狼狮象爪牙铦,蚖蛇怨敌心怀毒,泥犁守者面狰狞,魔女空行夜叉等。
但能系执于此心,彼等悉皆受拘系,但能调伏于此心,彼等悉皆受调伏。」
会对我们造成伤害的,有人或者野兽等等,甚至地狱的狱卒或罗剎、妖魔等等,都会来伤害我们。可是,如果能够调伏我们的心、守护我们的心,他们终将不能造成任何的伤害。所以这边才说「但能调伏于此心,彼等悉皆受调伏」。
这边是用比喻来解说,所以从这边我们可以了解到两点:一个就是,如果这些其他的人或者野兽,他们自我调伏自己心的话,我们就不会受到伤害,他们也不会去伤害别人。另外一个就是,如果我们自我调伏自己心的话,他们就无法来伤害到我们。所以有两种了解。
所以说,如果守护你的心,等于是守护一切,这就是丑一的科判:「丑一、由守护心即能守护一切」,因为守护你的心,你就可以遮止掉来世投生到地狱的因,而且,也可以遮止掉此世不会受到其它的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一定要来守护自己的心。
接着「丑二、明其故」就是更进一步来说明它的原因,「分二 ,寅一、过失依心转起,寅二、功德依心转起。」也就是你来世甚至你所有的一切过患都观待于你现在的心,所以,我们必须要去守护自己的心。
仁波切:这个好像跟我们在『摄类学』的前遍跟后遍有一点点像,有的时候我们从心的角度看(因的角度),我们保护心的话,会有什么什么好处; 有的时候我们就看(果的角度),好处有什么什么,那些功德都从保护心而来的,有的时候先从它的果上面看,就一直看一直看,心里很有兴趣得时候,哦!那些都靠保护心,就生起要守护心。
有的时候从心的角度看,所以刚刚讲的,好像从心的角度看,要守护心的话就很好,没有守护心的话有什么过患。刚刚讲的角度是从心上面讲的;这里讲的是从结果,从果上面讲出来,这些我们也会学得到。有的时候,我们自己调心是从果的角度去看,就抓那个因;有的时候从因的角度,就看(果),是这样子。
(卯一、引经)
「是故世尊正宣示,谓言一切诸怖畏,一切痛苦不可量,皆由此心而出生。」
所有的一切痛苦及恐怖,甚至中阴恐怖的情形,冷热的地狱,饿鬼道的饥渴,或者畜生道的种种痛苦,不论是身的痛苦或者是心的种种恐怖,这无量无边内外所有一切的煎熬,没有一个是外在的造作者,完全都是我们的自心。就如同佛在《宝云经》里面讲到:「心自在故,则一切法皆自在」。
再来释理,就是用这些道理来解释(卯二、释理):
「有情地狱诸刀剑,谁为主宰而制作?热铁地基谁铸造?
众多女鬼从何出?如是一切出生因,佛说皆由造罪心。」
这些地狱里面的所有情形,到底是由谁来造成的呢?或者说热地狱的热地基是谁来铸造?甚至这些众多的女鬼是从何而出?一切都是从我们的心出来的,…
《入菩萨行论 第十一讲(第5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