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法要(卷四)

  念佛法要(卷四)

  净业弟子惕园毛凌云敬辑

  王龙舒居士修持法门一

  王龙舒居士修持法门二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

  通行早晚功课仪式

  善导大师临睡入观法

  何显慈居士睡眠摄心法

  三峰大师追顶念佛法节录

  憨山大师十二时念佛规制节录

  妙空大师结期持名法节录

  截流大师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节录

  王耕心居士克期求证闭关专念十法节录

  善道大师临终正念往生文节录

  慈照宗主临终三疑四关节录

  优昙大师临终警策节录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节录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节录

  饬终津梁助念仪节录

  念佛法要卷四

  念佛须知

  持名念佛,固甚简易,而早晚功课及克期精进,饬终助念等,亦须如法行持,以求必成。兹节录其必须知行者,以为规范,而便修习。

  一、 早晚功课 出家五众,有“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可资遵行,惟在家二众,闲忙不同,环境各异,兹节录古德所定课程数则,由简而繁,各随所便,量力行持。

  王龙舒居士修持法门一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而不生者,我不作佛。”是佛有愿度人,唯假人之十念,以表归依之心。每晨合掌向西顶礼,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复顶礼念大慈菩萨发愿偈一遍云:“愿同念佛人,共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复顶礼而退。至诚如此,无不往生,但恐九品中不高耳。如不识字人,教念此偈,得大福报。

  王龙舒居士修持法门二

  每晨合掌向西顶礼,念南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各十声。复顶礼念大慈菩萨赞佛忏罪回向发愿全偈一遍云:“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向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共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复顶礼而退。此偈有大威力,能灭一切罪,长一切福。凡顶礼时,烧香作拜尤佳。每日如是,必中品生。如教人念此偈,得大福报。

  若念佛时,心想身在净土,佛前合掌,恭敬念佛。念菩萨时亦如此。作拜及念偈时,亦想在净土佛前恭敬作拜念偈。惟有佛菩萨像时,不须如此,然须想其像,如佛与菩萨现身在此,受我礼拜,听我念诵。专志如此,其往生品第必高。如更加精进,每日念佛三次五次,或千声万声,乃至昼夜念佛不辍,又以念佛法门,广化世人,使更相劝化,必上品上生。

  【按】此专为极忙或不识字人,所立简易念佛法,及初学由简易入,能择一行持,日日志诚如此,无不往生。若加晚课,或有暇即念,或作务时念佛无间,并广劝化,生品必高。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

  每日清晨服饰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念,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惟长惟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属不断,意在念心不散,专精为功。名为十念者,显是藉气束心也。作此念已,发愿回向云:

  我弟子某甲,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念正念,称如来名,经十念顷,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生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作此愿已,礼拜或不礼拜均可,但要尽此一生,不得一日暂废,惟将不废,自要其心,必生彼国。

  【按】此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借气摄心,心自不散。但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只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如加每晚十念,或早午晚三次亦可。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故后此诸祖,均以以作为普摄群机之最方便,待其渐入渐深,如得嘉肴,既知其味,则日用云为,自能拳拳服膺,惟佛是念,非限于一茶之顷以为定章也。如家有净室或佛堂,乃须对佛像焚香礼拜,立念跪念均可。

  通行早晚功课仪式

  一、供养

  佛堂惟供西方三圣像,佛前供香、花、灯、果、水等,倘力不足,供清水一杯,上香三枝,灯花听便。上香时,应默念或朗念香赞:

  愿此香华云 遍满十方界 供养一切佛 世间难信法

  及诸上善人 普熏诸众生 皆发菩提心 同生极乐国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

  二、礼拜 拜时,应先合掌,诚恳立念或跪念:

  一心顶礼,娑婆世界,大慈大悲,人天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至诚忏悔:我及众生,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空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诚发四宏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诚发大愿:愿我及众生,

  宿世现生诸父母 历劫祖宗及怨亲 同仗如来慈悲力 接引往生安乐国 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诚发大愿:愿我及众生,旷劫

  所杀食衣诸冤命 十方被杀诸众生 悉获度脱生净土 愿佛慈悲普摄受 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诚发大愿:愿我及众生,

  共以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一拜

  一心顶礼,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大慈大悲,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菩萨圣僧。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诚发大愿:愿我及众生,

  共消三障诸烦恼 共增福慧与寿考 普愿灾病悉消除 往生圆成菩萨道 一拜

  三、念诵 合掌坐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三声

  佛说阿弥陀经 一遍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即往生咒三遍接念赞佛偈一遍: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四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 数百声或数千声。不论高声低声或默念,必须口念耳听,字字清晰。坐念或绕念均可。但绕念须由东至南,或西至北,顺绕有功德。不可逆绕,有罪过。念毕再念:

  阿弥陀佛 坐念或止静默念,百声或千声。念毕,再合掌跪念或立念:

  南无阿弥陀佛 三声或十声,拜三拜

  南无观世音菩萨 以下跪念各三声或十声,或各合掌立念毕一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 三声或十声,一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三声或十声,一拜

  四、回向 跪念回向偈:

  愿我临终无障碍 阿隬陀佛远相迎 观音甘灵洒吾头 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刹那中离五浊 屈伸臂顷到莲池 莲华开后见慈尊 亲听法音可了了

  闻已即悟无生忍 不违安养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众生 巧把尘劳为佛事

  我愿如斯佛自如 毕竟当来得成就

  五、三皈依 对佛合掌念: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一拜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一拜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一拜 和南圣众 三拜,课毕。

  附录 莲池大师新定西方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旛,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按】初学佛者,功课繁简,可依闲忙酌定,兹举一例,非定规也。如课毕…

《念佛法要(卷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