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2讲

  

《广论奢摩他32》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5-02

  闻法动机

  首先思惟要圆满达成一切众生的事情之故,因此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得到圆满的佛果,就得到圆满的佛果而言,应该是从开始的依止善知识这个段落的证悟产生,地道功德的证悟逐渐的产生,要经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之后才能成就佛果,应该是这个样子。

  从最初依止善知识的证悟产生,逐渐的经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一直到无学道,这中间地道功德的产生,这个证悟大大小小不管是如何,全部都是要靠上座的实修,下座的实修。靠着这个实修,而能够产生证悟的。这其中当然以上座的实修最为主要。就上座的实修而言,加行、正行、结行三个段落之中,又以正行做为主体,是主要的部分。

  当我们在进行正行实修的时候,主要是安住修跟思择修两种类型,这其中应该以住择双运(安住跟思择)的方式来做实修的。就像我们前面所谈到的,住择双运实修,至尊大主就是在安止跟胜观这个部分,在这个阶段、这个段落里面,细而微细,详细做了解释,因此就我们止观这部分的实修而言,应当根据这个段落,好好的做闻思,了解他实修的方式,把这个段落的开示当作典范。

  一般来讲,止跟观的解释是放在《广论》的后面,不过实际上正式实修的时候,却是要把这个拿来做实修当作典范。如果要把这个当作典范来实修的话,要听闻思惟才能够了解它实修的方式,因此之故,从依止善知识到有学双运之间的证悟,都是要靠上座跟下座的实修。

  上座的实修之中,以正行的实修为主,正行的实修又是住择双运的实修,透过这个闻思,希望住择双运的实修,我能够容易达成,证悟也能够容易得到,迅速的成就佛果,能够圆满的利益众生,把这个当作是我的目标,产生这个动机之后来听闻教法。

  复习

  我们所进行到的段落,现在的目标当然是产生正式安止的证悟,合乎资格的、正式安止的证悟要产生。现在的目标不仅仅只是一般的安住修,是希望能够产生一个很纯正、很纯粹的安止。正式安止产生的前面,要靠住心、九类的住心、九种住心的类型,这是九住心。在九种类型住心的前面,还要再得到一个无过失的等持。因此在至尊大主的书里面,这一个段落大纲,就是先无过失的等持发生之理,其次是住心的次第如何,分成这两项。

  这两项里面,我们进行到第一个项目,就是无过失的等持如何引发出来这个段落。这个段落里面要谈到三项,就大纲而言,就是专注在所缘上面。专注于所缘的前面应该怎么做?正在专注在所缘上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已经专注在所缘上要怎么做?前面中间跟后面三项,这三项里面,我们现在进行到专一、一心专注在所缘上的时候应该要怎么做?这个是要讨论,有了所缘的对境之后,我要怎么去专注,如何一心能够专注在上面。专注在所缘的对境上面的时候,因为专注在所缘的对境上面,就会引发出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是这个目标的。

  如何专注的前面,当然要先选择一个所缘,要辨明以什么所缘为最好,这个前面要做一个解释说明,把这个解释说明了解之后,已经确定了要缘取什么所缘,接下来就是我怎么样一心可以专住在所缘上面,一心专住在所缘上面的意思,是指要具足两个特色、在两个条件齐备之下,来安住在所缘上面,这个是具有力量的明分,在具有力量的明分之下,还能够拥有住分。就是心要能够专一、能够安住在所缘的上面,专注的时候,内心还能够具有力量的明晰的程度,如果能够这样做到的话,逐渐逐渐慢慢就会产生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我们现在就进行到这个段落。

  前面谈到无过失的等持要产生的时候,它必须具足两个特色,就是具有力量的明分,还有安住部分的住分,这两个条件都要齐备的。在这两个条件上面,会遇到的阻碍,它的阻碍力量、阻碍的情况就要分成两个了,为什么阻碍会有两个?因为无过失的等持,它必须齐备的条件就有两个,因此假设这两个不齐备的话,就形成阻碍了,阻碍就是导致这两个条件不能够齐备,所以阻碍就有两个,一个就是具有力量的明分要产生的话,怎么会挡住让它不能够产生呢?沉没!沉下去。第二个是安住的部分要产生的话,什么会导致它不会产生?就是掉举。

  无过失的等持如果要产生的话,它会遇到的两个阻碍就是沉跟掉这两个项目,在禅修的时候,要针对这两个项目来运用对治,把这两个克服,这就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要运用对治法门去对付这两项,为什么非常重要呢?因为无过失的等持本身要具备两个条件,造成这两个条件不能够齐备,就是沉跟掉这两件事情,所以运用对治法门去把这两个阻碍消灭掉就变成非常重要了。

  逆缘沉的部分,它还有很多种类型,有粗分跟细分,粗分的里面有多种类型,细分的里面也有许多的类型。掉举的部分,也分很多的类型,粗分跟细分,粗分的里面有多种类型,细分的里面也有许多的类型。所以要把这一切粗细各种类型,全部都要完全消灭掉,消灭的时候,要慢慢的逐渐把它消灭掉,当这一切粗细的类型全部都完全消灭掉的时候,这两个特色,有一个明分跟无忘的住分,这两个项目、两个特色,就会变成十全十美,就非常圆满了。

  在无过失的等持产生的时候,要具足的这两个特色:有力明分跟无忘念的住分,这个部分已经变成圆满了,已经完全齐备了,假设不能够到达这个程度的时候,就算有力的明分(具力明分)已经有了,但是力量还不够;住分有了,但是力量也不够。那就是说还显得非常的薄弱,还是非常的衰弱,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能够把前面的那些逆缘的毛病,沉跟掉这些逆缘的毛病,不能够完全消灭掉,还没有达成。

  要把这些阻碍的部分完全消灭掉,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那么容易的,这一个部分,不是只有在现在无过失的等持产生的这个段落才做说明的,因为现在无过失的等持之所以去讨论它,现在的这个段落它的目标是朝向后面,要谈到正式的安止要产生;正式的安止产生的话,前面还要先得到九住心;九类住心要得到的话,前面还要产生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按照顺序来讲,有这一个次第存在的。

  所以在无过失的等持谈到的是把它当作是初级的阶段,无过失的等持还处于初级呢!初级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不仅仅要具足两个特色:有力的明分跟无忘的住分。这样子还不算圆满,就是具足这两个特色的情况之下,要把这两个特色遇到的逆缘,粗分跟细分的部分,很多很多的部分,全部都毫无剩余,完全消灭掉,所齐备的这两个特色,就算十全十美,就非常好了。

  至尊大主谈到,关于逆缘的部分,逆缘如何灭除之理,现在不做说明,以后才要做说明。这个部分,刚刚我们的解释应该可以了解了,举例而言,当了空慧在内心产生的时后,是不是已经把谛执(谛实执着)完全灭掉呢?当然没有!事先前面,内心一定要先产生了空慧,当内心了空慧产生的时后,有没有把它的反面,逆缘的那个部分:谛执,彻底完全消灭掉呢?当然没有!

  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的目标是产生一个正式的安止,安止产生的前面,要先得到九住心,九住心产生的前面,要先有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所以无过失的等持,只能算初级,最初、初级的一个能力而已。

  无过失的等持,它要具足两种特色,当这两种特色产生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无过失的等持了,它有没有具足两种特色呢?当然有两种特色。这两种特色的反面是沉跟掉这二者,当无过失的等持具足这两种特色的时后,有没有办法把这个逆缘转变,沉跟掉这个部分,完全全部消灭掉呢?当然没有!当具足这两种特色的无过失的等持得到的时候,才要开始去把逆缘的部分把它消灭掉,所以把逆缘消灭掉这个部分而言,具足两种特色的时候才要开始的。

  同样的道理,了空慧也是这个样子,当了空慧产生的时后,有没有把逆缘这个谛执、阻碍的谛执完全消灭掉呢?没有嘛!要把谛执消灭掉,是现在才刚要开始呢!了空慧,就算未入道者内心也有了空慧,这个时候了空慧有了,但是谛执都还没有消灭掉呀!后面还要经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到地道的证悟,逐渐逐渐的产生,在中间不断的实修,逐渐逐渐的把谛执慢慢的消灭掉,在中间都要串习了空慧,让了空慧的威力非常的强大。

  一样的道理,就了空慧而言,未入道者也有,不过这时候的了空慧威力不怎么样,威力都还不算是圆满的。现在的道理一模一样,我们现在谈到的是初级阶段的无过失的等持,这个无过失的等持要具足两种特色,就算是无过失的等持了,就是要具足有力量的明分还要具有住分。

  就算是具足这两种特色的话,这个无过失的等持威力也都还不够,威力都还不算是十全十美,虽然它仍然拥有这两种特色,不过它的能力还不到达十全十美,威力还不够。

  在无过失的等持产生的这个段落里面,就它的逆缘:沉跟掉这二者,把它消灭掉而言,其实还不太具足威力。沉跟掉这二者,要逐渐逐渐具有威力,把它消灭掉,主要应该是住心九次第,在九住心那个段落的内容里面才要讨论到,逐渐逐渐在那个段落里面,会把沉掉这些逆缘把它消灭掉的。

  我们现在所需要了解的,需要知道的是什么呢?现在重点不是放在如何把沉掉消灭掉,这个不是实修的主要内容,现在这个时候实修的主要内容,在无过失的等持产生的这个部分,最主要实修的内容重点,应该是放在所缘的对境,我的心如何能够专一安住在上面,形成这个等持,这个才是主要的部分,所以消灭逆缘这个部分而言,不是这个段落的目标,不是主要的目标,现在这个段落,应该是以顺缘为主,而不是去排除逆缘为主,不是的。

  顺缘就是专一安住的等持,应当以这个最为主要,360页第四行谈到了,「沉掉乃是修止之违缘,违…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2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