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情,放出牢狱,令受转轮王乐或梵天乐,如是若于已得胜解,菩萨净信正视,及由净信乐欲正视,称扬赞叹,当能生起无量大福。究竟寂静定相神变经亦云:如是杀害南赡部洲一切有情,或尽夺劫一切财产,所生无量众罪,不如于菩萨善行而作障难,下至一搏食,施于旁生。故于是处,应极防护。
辰二 由所依门故力大。
譬如铁丸,小亦沉底,铁制器皿,大亦上浮,故说智不智者所作罪恶而有轻重。此复能悔前失,防护后过,不隐罪恶,勤修善法,对治诸恶,此于智者,故说为轻,若不修此,妄矜为智,由轻懱门,知而故犯,故说为重。宝蕴经云: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轮王位,各以灯器,量等大海,炬如须弥,供养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萨,以小灯盏,涂以油脂,供养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此谓意乐福田无别,然就事物,差异极大,故所依力极为相显。由是道理,有无律仪二种,从有者中,又有具一具二具三之身,于修道时,显然后后胜于前前。如诸在家修施等时,具足斋戒律仪而修,与无律仪所修善根,势力大小,极为明显。犯戒制罚戒经说,或有一人,具十不善,常时无间乃至百年,造集罪业,如是比丘,毁犯净戒,仙幢覆身,经一日夜,受用信施,不善极多,亦是由其所依门中,罪恶力大。分辨阿舍亦云:宁吞铁热丸,猛焰极可畏,不以犯戒身,受用国人食,通说犯戒及于学处驰散,敦巴大师亦云:若以经说所依罪恶衡之,十种不善,是罪较小,例证甚多。
辰三 由事物门故力大。
施有情中正法佛施,供养佛中正行供养,较诸财施,财物供养,最为超胜,此是一例,余皆应知。
辰四 由意乐门故力大。
宝藏经云:若有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各建佛塔,量等须弥,于此诸塔,复经微尘沙数之劫,以一切种可供养事,承事供养,如是菩萨,不离一切智心,仅献一花,其福极多。是故所得胜劣,及缘自他义利等意乐差别,此复应知,或由势力强弱,或由时间长短等门。如于罪行。若烦恼心,猛利恒长,其力则大,其中又以嗔恚力大。入行论云:千劫所集施,供养如来等,此一切善行,一嗔能摧毁。此复若嗔同梵行者,及嗔菩萨,较前尤重。三摩地王经云:若是彼此互嗔恚,非是多闻戒能救,既非静虑非兰若,亦非供佛施能救。
寅三 彼等之果分三: 卯一 异熟果, 卯二 等流果, 卯三 主宰或自在果。 今初。
谓十业道,一一皆依事及三毒上中下品,而有三三。本地分说:此中上品杀生等十,感生地狱,中品一一感生饿鬼,下品一一感生旁生。十地经说中下二果,与此相违。
卯二 等流果。
谓出恶趣,生于人间,如其次第:寿命短促贫穷匮乏,妻不贞良,多遭毁谤,亲友乖离,闻粗恶声,言不威肃,及贪嗔痴,上品猛利。
卯三 主宰或自在果。
谓由杀生,能感外器世间饮食药果等事势力微劣。由不与取,果多枯萎,或雨过多,或种多果少。由乐邪行,身多便秽,奇臭垢泥,众多不乐。由说妄语,□作行舟,终不完满。由离间语,所生处所,丘陵起伏,险峻难行。由粗恶语,所生处所,树多枯秃,刺石沙砾,由说绮语,所植果木不结果实,或非时结实。由贪欲心,一切圆满,日耗月损。由嗔恚心,疫疠灾横,惊怖骚扰,兵燹战争。由邪恶见,于器世间,所有胜妙根源悉皆隐没。
丑二 示白业果分二: 寅一 白业, 寅二 果。 今初。
本地分说,谓于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等三,知其过患善心相属,所有于彼正起防护加行,以及防护究竟一切身业。语四意三,亦皆如是,其中差别,如云语业,及云意业。事及意乐,加行究竟,如理配合。其中如就远离杀生业道言之:事者,谓他有情,意乐者,谓见过患,起远离欲。加行者:谓正起防护杀行。究竟者,谓正防护圆满身业:由是道理,余亦应知。
寅二 果。
谓由下中上品善业,感生人及欲天,或生上二界天。次等流果及主宰果,遮止不善,如理应知。
丑三 业余差别。
引乐趣业是诸善法,引恶趣业是诸不善。能满之中,则无决定,虽生乐趣亦有断支,诸根不全,颜貌丑陋,短寿多病,资财匮乏等,是不善作。生于旁生及饿鬼中亦有富乐圆满,是善所作。如是于能引善所引中有由能满善所圆满,及由不善所圆满二类。于能引不善引中,亦有能满不善所圆满,及由善所圆满二类。故成四句。次定不定受业中,定受者,谓若思已作及增长,不定受者,谓若思已,作而不增,其中作及增长之差别者:谓若正思,或思维己身语等起是谓作业。凡非梦中所作等十,是谓增长。凡是梦中所作等十,是不增长。决定受中,依受果时,又分三种:初现法受者,谓即其生,受彼业果。顺生受者,谓第三世,当受其果。顺后受者,谓于三世以后当受。
壬二 别思业果。
谓远离十种不善,虽能获得善妙所依,然若成一圆具德相能修一切种智胜所依者,则修道进程,非余可比,故当成办如此所依。
此中 分二: 癸一 异熟功德及作业, 癸二异熟之因。 今初。
异熟之因分八:初寿量圆满者,谓宿能引所引长寿,如其所引久住。此以义利自他为首,能于长时,积集多善。二容貌圆满者,谓由形色显色善妙,诸根全具,横竖相称,大众乍见即善,咸共归仰,听信其言。三种姓圆满者,谓能生于世所敬仰高贵种族,凡所教谕,无违成办。四自在圆满者,谓有财势,广大亲朋,并大僚属,此是施摄有情,令其成熟。五言语高贵者,谓其身语于他无欺,于诸有情,堪为信委此是爱语利行同事,摄受有情,令其成熟,六势大名扬者,谓于惠施,具足精进等德,故为大众所供奉处。此亦由于支助一切事业,为报恩故,愿速受教。七丈夫性者,谓具男根。有此可为一切胜功德器,欲乐勤奋,堪为智慧广博之器,众中无畏,可与一切有情同伴,或居隐处,均无嫌碍。八具足大力者,谓由宿业力,衰损微弱全无病痛,于现法缘起大欢喜。此于自他义利,均无厌倦,勇猛坚固,能起慧力,由慧力故速得神通。
癸二 异熟之因。
异熟因分八:初者谓于有情不加伤害及正依止不害意乐。又云:放舍将杀生,如是长其命,遮止害众生,则当得长寿,承事诸病人,遍施诸药物,不以杖等伤,有情故无病。二者,谓能惠施灯等光明,鲜净衣物。又云:依止无嗔恚,施庄严妙色,说无嫉妒果,当感妙同分。第三谓摧伏我慢,于他及上师等,恭敬如仆。第四谓于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施与,设未乞求亦予利益,又于苦恼及功德田,乏资具所,前往施供。等五谓修远离语四不善。第六谓发宏愿于自身中摄持当来种种功德,供养三宝,供养父母,声闻独觉,亲教轨范,及上师等。第七谓乐丈夫功德,厌离女身,见其过患,遮止乐女身欲是能断失男根,应能脱免。第八谓他不能作,自当代作。若共能作,则当伴助,惠施饮食。如是八因,若具三因,能感最胜诸异熟果。于其三因,心清净中,自观待二,谓修彼因所有众善,将以回向无上菩提,不希异熟。从至深心。修习彼因,势力猛利。他观待二,谓见同法,上中下座,远离嫉妒比较轻侮,而修随喜,设若不能如此而修,亦应日日多次观择所应作事。加行清净中,自观待者,谓于长时无间猛利,他观待者,谓未受行,赞美令受,已受行者,赞美令喜,恒无间作,永不弃舍,田清净者,即由彼二意乐加行,能给众多妙果,如同田刹。
壬三 既思维已,当行当遮理趣分二: 癸一 总说, 癸二 别说由四力修理。 今初。
如入行论云:苦从不善生,如何定得脱,我昼夜恒时,理应思惟此。又云:能仁说胜解,一切善品本,又此三根本,常修异熟果。既了黑白业果,则当数数修习,以此非是肉眼可见,极难获得定解故。又如三摩地王经云:星月可坠落,山城可毁坏,空间可变迁,佛不说虚语。故于如来语,应修殷重,若未于此获得真实定解,任于何法,总不能得尊胜所喜胜解。有一类师,谓于空性,已得决定,然于业果尚无定信,如此轻率,所谓已达空性,实乃颠倒。若解空性者,先了即是缘起之理,是于业果生起定解为助伴故。即彼经云:一切法空如水月,如幻如泡阳焰电,有情死后往他世,若意生身不可得,所作众业不失坏,如其黑白果成熟,如此理趣最善妙,微细难知佛行境。是故应于二业因果生起定解,一切昼夜,观察三门,而断恶趣,若不先能善巧因果差别,或些微了知,任将三门放逸而转,此是洞开恶趣之门,海龙王请问经云:龙王,诸菩萨由一种法能断生于恶趣颠倒堕落,一法云何,谓如是观,如是念云:我是如何度诸昼夜,于诸善法观察思择,如是思已,遮止罪行之理者,如谛者品云:大王汝莫杀生灵,一切众生极爱命,由是起护长寿欲,意中永不思杀生,谓于十种不善一切等起恶行纵能微少,亦不现行,应多修习防护自心。康绒巴谓颇窘瓦云:善知识说唯有业果,最为紧要。目前讲说听闻修习,若不以为重者,我意唯此是难受持。颇窘瓦亦云:实尔实尔。敦巴大师亦云:觉喎瓦,心莫阔大,此缘起微细。
癸二 别说由四力修理。
如是虽是励力不染罪行,然由放逸及众多烦恼增上力故,设有所犯,不可不思处置,须励力修大悲大师所说还出方便。此复堕罪还出理者,应如三种律仪分别所说,诸罪还出者,应由四力。此中初破坏现行力者,谓从无始所作不善多起追悔,生起此者,须修生异熟等三果道理,修时,应由胜金光明忏及卅五佛忏二种悔除。第二对治现行力中分六:一依止甚深经者,谓受持读诵般若经等文句,二胜解空性者,谓趣入无我光明法性极深忍可本来清净,三依念诵者,谓如仪轨念诵百字咒等殊胜陀罗尼。妙臂请问经云:干季猛火所焚烧,任运能烧诸草木,戒风吹燃念诵火,大精进焰烧诸恶。犹如炎日照雪山,不堪热炙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诵光,火照罪雪亦溶尽。如黑暗中燃灯光,能除黑暗尽无余,千世所集诸罪暗,以念诵灯能速除。此复直至…
《菩提道次第略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