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的诀窍
一九九六年六月讲于济南
我们修法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本来见到本性。
心中心法是密法的心髓部。密法含九乘次第,就是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心中心法是密三乘最后的心髓部分。在西藏、在日本,要经过好多年的修行,才可以传授这个法。
现在我们可以不要经过很多年的加行、前行,直接传正行。因为我们中华文明悠久,具有大乘气象,诞生于本土的道教、儒教,有很高的智慧内涵和文化底蕴。祖师西来,直接说禅,所以禅宗最盛行。禅宗就是直指,最直接了当,不要绕弯子兜圈子,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最快的。因为有这个好的基础,所以我们的心中心法就可以不经过加行、前行,直接修正行。大家已经修了很多时,总会有相当的心得。大家交流交流,做得怎么样子来谈一谈。因为大家光一个人修,没有师兄弟们或者是有修证的人交流交流,免不得有一点纳闷,谈一谈可以解开来,大家可以更清爽更明白的继续前进。
我们修心中心法为什么说一千座呢?就是有这么一千座的基础打下去做功夫,它必定有打开本来见性的机会。必定有!恐怕有的时候呢,人就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就是在念无所念的时候,自己有一点比较不太清爽的感觉,似知道又不知道的样子。好像它就过去了,滑过去了。所以就是可惜的很。
我们的本性其实时时在自己面门放光,它没有隐藏。我们能看能闻能说能坐能走的能,就是我们的佛性,时时在面门放光,它没有隐藏的时候。纵然我们睡着了,它也在了了分明。就是做梦的时候能起梦境的,也是它的功能。说起来做梦的时候是第八识的种子翻起来。第六识揽得种子在梦境里面。但是没有佛性怎么会有第八识呢!怎么会有第六识揽得梦境呢!这个功能根本还是佛性。佛性时时在,没有缺少的时侯,没有隐蔽的时候,所以它没有断续相。没有断掉之后再接续起来,没有!时时都是这样连续不断。所以我们做功夫也就是如此,要认识佛性。现在我再详细指示一下:我们的佛性就在我们一念断处——前念已断后念未起,那个时侯。前念断了后念未起那个时候,并不是没有知觉,它还是了了分明。那个时候是千钧一发之机,关键时刻,最重要的时刻。但人呢,往往都错过这个机会,不认识它,滑过去了。任何人都有一秒钟的清净,是肯定的。就是随便哪一个都有一秒钟念头不起的时侯,这念头不起的时候还是了了分明,他不认识就错过去了。最重要的是认识这个本性,时时在我们面门放光的是。
大家知道,黄山谷和苏东坡齐名,诗画字都很好。他参禅的时侯,他师父是晦堂老,叫他参“二三子以吾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这是句什么话?这句话是孔老夫子讲的,孔老夫子对学生讲的:“你们这学生啊!以为我老师还有什么隐蔽的地方、秘密的地方没和你们讲吗!以吾有隐乎?有隐藏吗?不和你们公开讲吗?吾无隐乎!我一点没有隐蔽,我和你们都公开讲了。对你们学生赤诚公开,没有对哪一个好一点就讲多一点,对哪一个差一点就讲少一点,没有!都是一视同仁,公开赤诚之心为你们大家讲的。吾无隐乎尔。我没有隐藏、隐蔽。”叫他参这个话头。黄山谷是读书人,“这个还不知道吗!怎么这个还教我参呀!我知道这个意思怎么样。”说了很多意思,晦堂老都给他否定:“不对不对,再说也不对!”黄山谷这就不开心了:“我是读书人那,能不知道吗。这个意思我懂啊,怎么说不对呢。”心里有些不忿,就是对老师有点看法:“你老师有点诮排我,说我的不对不对,这已经很对,还不对呀!”不高兴再讲了。但回去之后一想:“晦堂老是五百人善知识,他座下有五百个学生,这么大的祖师,不会有意在诮排我吧,总会有另外的什么意思吧,那么究竟什么意思呢?什么“二三子以吾有隐乎?吾无隐乎耳!”呢?”他参了好多时。一天和老师出去游山。我们做功夫也不是死做呀!也要出去散散心,把思想心情放松开来,箍得很紧的也不好,所以有的时候要放松,有的时候要收紧。就像我们拉乐器,弦子太紧了要断,太松了不成声。所我们做功夫也需要这样,太紧的时候要放松一点,太松的时候要收紧一点,所以要出去玩玩,散散心。那是八月份桂花盛开的时候,一阵风吹来一阵桂花香,黄山谷脱口而出:“好一阵木犀香啊!”木犀就是桂花。他的师父马上点他:“吾无隐乎尔!”我没有隐藏啊,你也没有隐藏啊,闻到桂花香的是谁呀!黄山谷当下开悟:“噢!能闻的这个就是我的佛性啊!”是啊,时时在我面门放光。我们能穿衣能吃饭的功能就是佛性,时时刻刻不离佛性,所以我们要见性不是难事,就在面前。这点是要指示大家明白见到,时刻知道这是佛性。
但是我们明白知道这佛性之后,是不是就了了,就大事完毕了,就到家了。不是!假如明白这个佛性之后,我们的习气还在,那就不行。事上透不过去,因为我们学佛的目地是了生死,不经六道轮回生死之苦。假如我们这个习气还在,境界现面前还动心,还跟境界跑,那生死就不了。纵然你明白了现在我一念断处这了了分明的就是我的佛性,你习气还在,动心,对境动心就没用处。我们现在有身体,就是当我们的父母同房的时侯,我们自己动心,自己钻进去,没有谁来安排我们,指派我们,都是自己动心而去。我们对境动心是坏事,尤其是淫欲心最坏,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我们真的用功,要把淫欲断光,但是一下断不了呢,那要慢慢的断。居士们不是可以有正淫吗,准许有正淫,出家人正淫也不可以。但是要慢慢的断,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也要把淫念断光,断不光生不上去。所以我们要练得对境不动心,那你生死才了。假如明白这道理,对境还动心,好的时候哈哈大笑,逆境当前倒霉的时候就六神无主,苦恼得不得了,那就不行,那生死就不能了。因此之故,净土宗人常常说禅宗不好,诽谤禅宗,就是这个缘故。纵饶你禅宗开悟了,你思惑不了,生死不能了。思惑就是对境生心,思想动了,着境了,生死不能了。要思惑也了,对境不动心了,那才行。所以我们假如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更要做功夫,加紧做功夫。我们心中心法就时时刻刻有这个机会,修心中心法是靠佛力加持之故,所以有的时候在座上能忽然打开见到本性。也有在走路时侯,因为我们要做功夫,不是走路就不做功夫啊,行住坐卧都要做功夫,看着念头起处,不跟念头跑,那也会一时脱开。乃至于我们睡觉做梦当中,也会脱开。不光是在座上脱开,做事时、走路时、做梦时都会脱开。就是有的时候不知道,错过机会了。所以今天指示大家,认识本性是第一要措,最要紧的措施。不认识本性白修,修来修去你不知道什么是本性。我们心中心法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是很快,说一千座已经是放宽了,尺度放宽了。实际讲来不需要一千座,只要你时时刻刻真用心,就是我们上座时要死心塌地念念不生,死心塌地心念耳闻。念咒是心念,不是嘴念,耳朵要闻,听得清清爽爽,要能把大脑思想抓住不动,才容易入定。下座时,绵密观照,看着念头起处,不跟念头跑。境界当前,不为境界所动。这样做功夫很快,三百座乃至五百座就能打开本来见到本性,这个法是见性很快的。
见性之后更要进一步除习气,把习气除光,思惑就了了。无明分四个层次,由粗到细。第一就是见惑,知见。知见不正,像现在修法的人很多是知见不正,跟气功跑了:“气功有很大的功用呀,会发特异功能呀!”跟着气功跑了。跟着气功不了生死的,气功顶多是身体,要练练身体,把精气神练足一点,让气周转的灵活一点,不生病就可以了。了生死是做不到。还执着到特异功能去了。特异功能哪里来呀?特异功能都不是自己的,都是外来的,就是附体的。现在那些特异功能的气功师十个有五双都是靠外来附体的,不是自己发的,所以不足为训不足取。有的人听说哪一个师父传道有神通可得,赶快就去了,趋之若骛,像苍蝇见了血一样。那是真神通吗?都不是!真神通是第一得道通,道通就是漏尽通,就是心中一点不执着了,什么都不要了,一切烦恼都漏光了,真正的心空净了发漏尽通。漏尽通是基础,漏尽通打开来就是神足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这些神通发生出来那才是真神通。这神通不可求,也不可修,修不到。神通是我们自己本性本具的,要打开本性见到本来,把本性上执着习气消光,自然发挥,那才是真正的神通。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跟人家转,脚跟立得稳,见惑要了,知见要正。知见正很容易,要知道我们修正当的佛法,或是净土宗、或是禅宗、或是密宗,修正当的佛法,其他不搞,那知见就正了。断思惑比较难,它比较细,由粗到细比较细。对境生心是人的习气,都要动心。尤其是男女老少看见异性都要动心。所以这个心见到境界都一点不要动。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悟道悟得深了,知道除本性之外,一切事情都是假的,虚幻不实的。《法华经》说:“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只有我们本性是真实的,只有这一样是真实的,其他都是假的,都是我们佛性当中的影子。所以都不可靠,不要执着,对境不要动摇,在境上锻炼,把这个习气锻炼光,生死才能了。见惑思惑了了,思惑断绝不跟境界跑了,不跟境界跑就不去了,那么就不投胎了,生死就了了。要是看见境界好跑了去,就投胎。所以说很危险。因此我们知道认识本性之后,正好用功,不是说认识本性之后可以不用功了。
认识本性是第一步,最好用功的时侯,我们要努力精进做功夫。现在有两种人,一种人就是说了这话之后,叫他认识本性,不接受,“这就是本性啊!恐怕不是。为什么?假如认识这是本性,为什么没有发神通呢?”他住在神通上去了,他就住在那个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上去了。“我…
《成佛的诀窍》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