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五十一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五十一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51

  请掀开经本一百一十七面,第六行,从注解第十八段看起。

  【学佛人能见及此者,曰开道眼。此时急当养其道心,当令心如虚空,超然尘表。必须生空、法空、而后心空。复於此际,提起一句万德洪名,一心而念。但念阿弥陀佛,佛外无念。上与十方如来,下与法界众生,息息相通矣。】

  这一段文非常重要,教导我们真正修行用功的方法。凡是用功不得力,一定是与此地所讲的相违背,如果能与这几句相应,功夫必然得力。「学佛人能见及此者」,这一句是总结前面所说的,知道一切法是相对而生的,也就是因缘生法;有即非有,非有即有。这是把事实真相看清楚,我们所谓是看破了,看破就是佛门里所说的开道眼。这个意思就是说明,你的见解,你对於宇宙人生的看法,与诸佛菩萨相同,是一个看法。开道眼,也就是一般所讲开悟,真正开悟了。这个悟是解悟,他所悟的没有错,确确实实是事实真相,可是并没有放下。没有放下,虽然是开悟了,换句话说,依旧免不了生死轮回,你还是受业力的支配。要怎么办?一定要放下。底下讲,「此时急当养其道心」,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最急的一桩大事,是培养道心。培养道心就是放下,放下之后那个心就是道心;没有放下,那个心叫凡夫心,我们有的时候称之为轮回心,只要有一丝毫没有放下,还是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心叫轮回心,就不是道心。所以,一定要像《金刚经》上所说的这个标准。「要令心如虚空」,心地要清净,一尘不染。正如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这就行了,到本来无一物就可以了,心就清净了。清净的标准也要清楚,如果不清楚,心里头一念不生,一个妄念都没有了,很容易误入无想定,误入无色界天,那就又错了。

  这个心如虚空,要有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是什么?「必须生空、法空、空空」,这就是心如虚空的标准。生空,不执著我、有情众生,不再执著了。法空,不执著一切法,包括佛法在内,佛法也是因缘所生的。人空、法空,生空就是人空,人法俱空;空也要空,空也不能够执著,执著空亦错了。人空、法空、空空,前面讲的大三空三昧,这是标准。这个时候不但解悟,证也悟了,确确实实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这个境界不仅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超越十法界就是法身大士,这个时候可以生到一真法界。

  一切诸佛刹土都有一真法界,为什么要我们再念阿弥陀佛?这里面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你有能力入一真法界,证得圆教初住菩萨的地位,得大三空三昧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到这个地位。假如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从这个时候起,要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你必须要修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从里开始,不是从我们现在开始,这个诸位要知道。第一个阿僧只劫修三十个位次,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二个阿僧只劫修七个位次,从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只劫只修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三大阿僧只劫修满,你证什么样的果位?等觉菩萨。所以诸佛如来劝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因为生到西方净土,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很快!

  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讲过,《弥陀经》里面讲过,凡夫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依照经里面所说的,我们仔细观察,大概三、四劫就成功了。三、四劫跟那个三大阿僧只劫,这个时间不能比!阿僧只,一般讲叫无央数,这个数量太大太大了。《华严经》上讲的,无量阿僧只劫、无量劫,才能成就。讲无量劫,都是说的圆教初住到成就圆满的佛果,所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在西方世界,那个时间缩短,缩得太短太短了。如果照这个标准,这个人已经大彻大悟,已经万缘放下,真正证得初住菩萨的地位,初住在大乘法里面是属於见道位。十住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上上品往生。上上品往生的人,我们在《观经》里面看到,一生到西方世界就花开见佛悟无生。到那个地方就花开,这不论佛加持;论佛加持,那大家平等。不论佛加持,凭自己的功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悟无生。要是依照净宗经典来说,他的地位已经到七地以上。他本来是个初住位的菩萨,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凭自己的本事,不是凭佛加持,就提升到七地。换句话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於一念之间超过了两个阿僧只劫,这个便宜占大了。何况又得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所以他在西方世界成就圆满的佛果,绝不可能要一劫的时间,不需要。这就是说明,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太快太快了,所以连文殊、普贤都要求往生。

  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修行成就,都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环境的殊胜,成佛的快速。我们在经里面常常读到,《弥陀经》上讲的诸上善人,上善是指等觉菩萨,法云地的菩萨还不能算上善,等觉菩萨是上善。西方世界像这种地位的人,那个数量太多太多,没法子计算。那我们要想一想,这些都已经证到等觉位,换句话说,三大阿僧只劫修满了,这在其他的佛刹里头说,三大阿僧只劫修满了才到等觉。可是西方世界,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现在才十劫,不长的时间,十劫的时间,他们到那里修行,三个阿僧只劫在十劫当中修满,这个不可思议!我们读经,像这些地方是非常非常要紧的地方,不能够含糊笼统的念过。西方世界殊胜,殊胜在哪里?单单凭这一点,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找不到。你在别的地方修行真的要三大阿僧只劫,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十劫。这个帐我们曾经仔细的算过,不需要!根性利的,三劫、四劫,就超过一般菩萨修行三个阿僧只劫。这是劝我们一定要念佛。

  提起一句万德洪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一心而念。但念阿弥陀佛,佛外无念。除了这一句佛号之外,没有一个杂念,杂念就是妄想,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一天到晚这一句佛号念念相续,一句接著一句,杂念就不生了,这样用功,决定往生,决定是高品位的往生。上与十方如来,下与法界众生,息息相通,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感应道交。能与十方一切诸佛,下至一切众生,换句话说,十法界依正庄严,都起了感应道交的作用。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与一切有情起感应道交,与一切无情也起感应道交,这就是《华严》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如果有一个人,他应以一种特别因缘会叫他开悟的,或者是听到风的声音、雨的声音,菩萨就变现这个境界,触动他的我们现在人讲灵感,他就大彻大悟了。所以那个风、那个雨、那个音声、那个现象,不是普通的,佛菩萨变现的,不是偶然的。我们遇到这些声音,为什么不开悟?那些声音里头没有诸佛菩萨威神在加持。佛菩萨变现的,它有威神加持,它能触动你的感应,触动你的善根;我们佛法讲善根,世间人讲灵感。由此可知,诸佛菩萨现有情身、现无情身,无不自在。这就是下与法界众生息息相通。

  【此心与佛以及众生,无异、无相。】

  这是说明其所以然。为什么能够与诸佛、与众生,说诸佛、说众生,十法界全都包括到了。这当中有菩萨、有缘觉、有声闻、有诸天人等,统统都包括到了,一直到地狱众生。说有情,意思里面就包括无情的生活环境,所以这个意思涵盖了法界的全体,一样都没有漏掉。它的道理就是清净心没有相,清净心与诸佛、众生,与一切法性无异;无异就是不二,是一个不是两个,所以他能够与法界虚空全体相应。我们今天的心,为什么不能够感应道交?我们心跟佛菩萨的心不一样,不但跟佛菩萨的心不一样,跟一般人的心也不一样。纵然生到一家,做了父子,儿子的心跟父亲的心不一样;两个人相爱结了婚,先生的心跟太太的心不一样,你说糟糕不糟糕,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每个人妄想分别执著不一样,就是这么造成的。如果离开一切分别执著妄想,那就一样。这个道理不难懂。尤其《金刚经》讲到这个地方,这一提起,我们应该明了。妄心是各个不相同的,无量无边的妄想分别执著,每个人不一样。舍弃了妄心,真心是清净心、平等心,哪有不一样的?统统都一样。譬如水,我们佛门里面常常用水表法,我们用十个盆装十个盆的水,使它震动,水起了波纹,起了波浪,这十盆水一定是十个样子,决定不会是一样的。如果让它安静下来,波浪没有了,这十盆水决定是一样的,就这么个道理。看破是理明白了,放下是事上搞清楚了,然后你的心就能与虚空法界相应。与诸佛菩萨相应,就得诸佛护念,得龙天保佑;与一切众生相应,我们跟一切众生无始劫来恩恩怨怨不晓得有多少,这一相应,这些恩怨,甚至於一些债务,就从这个地方化解了。所以你要是没有这个功夫,与一切众生的恩怨、债务是没完没了的。我们把这些道理、这些事实真相搞清楚了,才晓得人不能不闻佛法,人不能不修学佛法。你不修学佛法,真的在这个六道轮回里面没完没了,苦不堪言!唯有佛法能够帮助我们彻底解决问题。这是说明真心跟诸佛、众生,是无异、无相。

  【多读《大乘无量寿经》、《金刚般若 》,以薰习长养之。则道眼益开,道心坚固。是为般若 净土同修之法。】

  般若 里头有净土,净土里面有般若 。要多读《无量寿经》、多读《金刚经》,不但要读,要明了经里面所讲的意思。如果只是读,不明了意思,没有用!怎么没有用?境界转不过来,也就是说我们在现实生活里面,不能看破、不能放下,那就没用处。经念得再多都没用处,一定要明其义理,在日常生活当中真的起作用。了解事实真相,这就是开悟,这就是看破。於一切世法上不再计较,不再执著,这就是放下,这就是功夫,这样才有受用。以看破、放下,长时间的薰习,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又帮助你看破,那么你的道眼,也就是你的开悟,愈悟愈深、愈悟愈广,一直到彻底的觉悟。道心愈来愈坚固了,道心是…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五十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