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五十九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五十九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59

  请掀开经本一百三十一面,第五行,从注解第三段看起。

  【一切法所以有种种不同,是随业力而异(唯识所变),业力复杂,现相亦复杂,业力纯净,现相亦纯净,丝毫不爽,此之谓空即是有。凡夫不明此理,拨无因果,取著空相,无所不为,此堕落之因也。】

  这跟前面讲的,这两小段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我们修行观照的基础。我们对於宇宙人生一切万相的看法,到底哪一个看法才是正确的?哪些看法是错误的?这两段可以说是最真实的看法,宇宙真相确确实实如是如是。我们能够常常记在心上,常常用这个角度来观察一切万法,不但能得定,心能够安,也能够开悟;正所谓是心安理得,道理清楚明白,心就安了。心安理得就是圆教初住以上的果位。由此可知,这两段所说的是圆初住菩萨以上的境界。

  一切法为什么那么复杂,种种不同?复杂的原因是念头复杂。佛在大经上常常提示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十法界依正庄严,乃至於一真法界、极乐世界,都是从心想生。如果我们能够稍稍体会得这句话的意思,我们仔细反省一下,我们的心想,从早到晚有多少个念头?多少不同的念头?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从我们出生到这一生报尽,你就想一想,多少念头!而我们自己能够觉察到的,实在讲是非常非常粗的念头,细的念头我们自己不知道。愈是心清净的人,观察的能力愈微细,大乘经上讲,八地菩萨才见到阿赖耶识的动相,就是我们讲阿赖耶识的活动,他才能见到,那是极微细的念头。念头这么复杂,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心想就是念头,心想出来的万法,它怎么不复杂?它当然复杂。我们一个人这个念头就无量无边,何况这些大众、芸芸众生,这个念头加起来,那还得了!经上只有用一句话来形容:不可思议!这是真话,确确实实不可思议。所以种种不同的现相,是业力变现出来的。这个地方讲业力变现,就是法相宗所说的「唯识所变」,佛常常讲的「从心想生」,一个意思。

  业力复杂,诸位要知道,起心动念就造业,不是说我们口造、身造才算造业。造业的工具有三大类:身、语、意,身造业、语造业、念头也造业,念头是意业。身口造业有中断的时候、有停止的时候,意业没有间断。不要以为我们在那里静坐,心很清净,一念不生没造业,微细的念头还继续不断在造业。每天晚上睡觉,我们的身不造业,口也不造业,还会作梦,作梦就是意还在造业。所以意造业从来没有中断过,这个最可怕!业力复杂,现的相复杂。

  古时候的环境,没有我们现在复杂。我们不要讲太古,太古我们也不知道,讲三十年前。四、五十岁的人,我们讲三十年前,他记得很清楚,三十年前的社会比现在淳朴多了。再三十年前,那个环境更淳朴、更可爱。什么原因?因为那个时候妄想分别执著比现在人少,社会五欲六尘诱惑也少。现在妄想多,诱惑你打妄想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每天电视一打开,就是诱惑你打妄想,每天报纸这都是叫你打妄想,缘不好!三十年前也有报纸,没有这么多,只有一张、两张而已;现在十几张,妄想多了。这个社会比从前复杂,妄念多了。我们从这一方面能够体会得到,古时候的人心比较清净;尤其是中国人。

  中国从前的人念古书,从小就教他念书,念书修什么?念书修戒定慧。戒定慧是从小就培养,我们中国古代的小学,儿童七岁上学,主要教学的宗旨就是戒定慧。但是他没有用佛教这个名词,内容完全相同。教小孩要懂得规矩,要知道长幼有序,一举一动、言语都要懂规矩,规矩就是戒。训练他心地清净,不要胡思乱想。用什么方法训练?读书、背书,背书他就不打妄想了。书里什么意思不讲,只教你念、只教你背,什么意思不知道,修定!一懂意思就胡思乱想,所以不讲解,只教你背诵。从七岁到十二岁,这个过程当中,把所有的经书,或者是你的父母、老师选择古人的这些好的文章,都在这一段时间当中把它背熟。每一篇要背一百遍、两百遍,背熟。这个功夫下得很值得,他心清净、心定下来了。而且所背诵的东西,一生都不会忘记,八十岁、九十岁了,依然朗朗上口,不会忘记,写文章、说话,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不要去查参考书,都是从小背书来的。所以他修定,小的时候修戒修定。十三、四岁入太学,从前没有中学,小学毕业之后完成了,就入太学,太学就是大学。大学里面老师不是教你背诵,讲解、研究、讨论,就是你过去所学、所背诵的东西,在这个时候老师指导你,为你讲解,带著你研究讨论,天天做这个,开智慧!老师教学的时候有没有课本?给诸位说,没有课本。老师从小也背熟了,学生也背熟了,所以不要用课本。讲起《论语》第几篇、第几页、第几行,大家都知道,都背熟了,不要用书本的。

  从前读书乐,快乐!不像现在念书念得好辛苦。我看到现在的学生,下一生不敢作人,太苦太苦了!从前读书乐。老师带著学生、带著酒菜,游山玩水,去旅游。旅游三个月回来,这个课程讲完了,一路玩是一路研究讨论,你说那个多快乐!哪里像现在读书这个样子,可怕、吓死人!所以从前读书真乐。我们看到古人生活、读书,真的都是诗情画意,的确他这个生活是有真善美,现在没有了。现在我们所享受的是物质文明一点方便,可是付出的代价非常惨痛,人生的乐趣没有了。人都变成机器,变成机械,这是很可悲的一个现象,我们必须要觉悟。

  这就是显示出业力之纯净跟复杂,从三十年、三十年这个阶段,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现在是愈来愈复杂,现的相当然复杂;如果业力纯净,现相就纯净。哪些相是纯净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纯净的,《华严经》上讲的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是清净的。人家的世界为什么清净?所有一切生活在那个世界的众生,想法、看法都很单纯,他不复杂。像我们今天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向专念」,一,只想一个,其他的都不想,一就纯净。每一个人都是一向专念生到西方净土的,所以西方净土人虽然很多很多,大家都是一向专念去的。他没有别的念头,只有阿弥陀佛,这就纯净。西方叫极乐世界,不复杂;复杂苦,纯净就乐了。诸位如果真正体会这个道理,你就真有智慧,你真的是开悟了。

  我们学经教,我学一部经,纯净、快乐!你要是想全部《大藏经》都要学,你会累死,累死了也学不成功,分量太多了。我们中国有一套《四库全书》,这个书在台湾出版的时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给我们谈《四库全书》的分量,就是从头到尾看一遍,其他的不能研究,看一遍。他说:假如一个人一生下来就会看,一出生就看,他的寿命很长,能够活到一百二十岁,到一百二十岁,这部《四库全书》还没有看完,他已经就过世了,你就晓得这部书的分量是多少。我们今天讲《大藏经》多,我们的精装本《大藏经》一百册,一套《四库全书》一千五百册,是十五套的《大藏经》,那么多的分量。所以杂,杂就什么成就都没有了。诸位要晓得,真正聪明人专一,你才会有成就,你才能够成功,不能搞杂。所以业力净,相就净。

  丝毫不爽,丝毫不爽是总结上面两个现相,业力复杂就现复杂的现相,业力单纯就现单纯的现相,因缘果报丝毫不爽,这都是把真相说出来了。虽然现相,不管现的是复杂的相、单纯的相,这个相都是一刹那九百业因果报的生灭相续相,没有例外的。诸佛净土也如此,我们这个六道、十法界也是如此,没有例外的。

  实实在在讲,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佛教导我们要放下,教我们要无住,因为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住个什么?你放下就对了,放下就与事实真相相应。放下是心里面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把这个断掉,清净心现前。为什么又要教你生心?因为他业力在变,所以教你生心,教你生善心,变现的是善境界;教你生净心,变现的是清净境界。这是佛教给我们要生心,不生心不行。不生心怎么不行?不生心,你一定受业力的支配。我这一生不造业、心很清净,过去生中有业,无量劫来不断的在造业,那个业力会起现行,你这个定控制住,它暂时不起现行,那个定力一失掉,控制不住,马上就起现行。这是佛在经上讲得很多。佛告诉我们,生四禅天的人、生四空天的人,四禅、四空天都是靠定力往生的。天的层次不一样,愈往上去定功愈深,也就是说,他定的时间愈长。最长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他那个定力有八万大劫,八万大劫真的是很长的数字。八万大劫到了,他的定力失掉,失掉的时候又要堕落下来,那个堕得很惨,大乘经上讲,一般都是堕到阿鼻地狱。为什么他造这么重的罪?他因为毁谤三宝。因为他自己不知道,以为生到四禅天、四空天就已经证得大涅槃,不生不灭了;到了那个时候他定失掉,又要堕落了,於是他就怀疑,十方诸佛所说的话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已经证得大涅槃,为什么我还要堕落?」所以他就毁谤三宝,毁谤三宝的罪业堕阿鼻地狱。我们世间人常讲,爬得高摔得重,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事实真相不可以不明了,明了之后我们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才能走出一条正道。四禅、四空天是歧路,不是正道,路走错了。我们晓得,真的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前面一段讲,有即是空,都是假相;空即是有,都是从自性当中变现出来的境界。凡夫不明此理,理不懂,事实真相是一无所知,於是他迷惑。迷惑还不要紧,特别固执自己的成见,因缘果报没看到,没有看到不相信。你给他讲:你造罪业会堕地狱。地狱在哪里?你看见了?纵然我说我看见了,他还是不相信,你看见,我没有看见。还是不相信,要他自己看见他才相信,别人看见告诉他,他都不能接受,他不相信。这样的人没救了,这叫拨无因果,不相信因果报应。你给他讲西方极…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五十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