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六十四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六十四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64

  请掀开经本一百四十一面,倒数第六行,请看经文。

  经【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这一段科题「持说更胜」,这是比较布施的福报。前面一段是闻信就胜过一日三时以极长的时间身命布施,福报比不上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当然如果能够受持读诵、为人演说,福报当然超过前面。我们看小注:

  【发心即胜】

  是指前面一段经文。

  【正因其决定起行】

  发心,为什么一发心福报就超过前面菩萨身命布施?因为他发心里面有信心不逆;也就是说虽然还没有去做,已经决定了,非如此做不行,他有这样坚决的信心。这一念信心,福德超过前面的布施。何况者,显其更胜。

  【书写】

  这是我们可以做得到,而且现在比从前方便太多。古时候写经,有钱的人家请这些会写字的人、写得很好的人,请他们代自己写经布施,拿金钱来供养,多半是一些比较清寒的秀才们,请他们来写经;当然费的时间长,分量也有限。现在印刷术发达,成本低、数量也大,功德要比起古时候书写一定大得很多。可是这里面还有一点讲究,我们必须要知道,那就是真诚恭敬心。今天虽然有钱去印经,一印就几万本、几十万本,如果真诚恭敬不如古人,那你得福还是有限。古人虽然花的钱很多,时间很长,数量很少,他有真诚恭敬心,所以他得福。所以这是个关键,我们以真诚恭敬心来修福,这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书写,为广遍法施也。如今日发心弘扬流通,布施供养此经,无论印经、录音带、影带、电脑软件、CD等等,其功德与书写等同。」在从前只是书写,现在除了书写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我们可以流通法宝的。

  受持是真正的关键,这是前面讲过许多遍。

  【受持即是解行并进,所行不外离相施供,利益一切众生。】

  前面已经说得很多,在此地就不必再罗嗦。解是对於本经甚深义趣,它的道理,它的功德、目标,我们很清楚、很明白;明了之后,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它做到。做的总纲领,不外乎离相布施供养。施供是布施供养。一定要不著相才行,才符合《金刚经》上所说的,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这样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

  【读诵是薰习胜解,增长胜行。】

  这是为什么要读诵。即使这部经念得很熟,念得都能够背诵,每天还是要用一个时间来读诵。《金刚经》的经文不长,如果念得很熟,大概十五分钟应该可以读诵一部。一天至少要读诵三、五部才好,每天不能间断。读三部:早晨读一部、中午读一部、晚上读一部;早晚就在早晚课当中,时间只需要十五分钟不算太多。每天念三遍,天天不间断,不知不觉就受金刚般若 的薰习,会有这个力量,也会有这个效果,帮助你开悟,悟入这个境界。胜解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开悟。开悟有小悟、有大悟,还有就是大彻大悟。每天读诵,必定有悟处,真正悟入你才肯做。胜行,胜是殊胜。什么殊胜?离相布施。离相布施,菩萨行门当中无比的殊胜,是指这个。

  【为人解说,是行法施以利众。】

  这就是说的为别人讲解《金刚般若 》的义趣,若不能讲全经,佛在这个经里面屡次教导我们,「为人演说,乃至四句偈」,讲四句或者是讲一句,都是法布施,利益无量无边。

  【此经甚深,发心为众解剖无谬,乐说无碍。令闻者得明义趣,启发其信解受持之心也。足证其真是信心不逆。发此心时,悲智行愿,一一具足,故能荷担如来。】

  这部经经义确实很深,若从文字乍看,好像《金刚经》并不很深,里面也没有什么难字,我们看看都认识,可是意思太深了。没有契入,没有领会,不晓得它的意思深。愈是悟入,愈感觉到它甚深,其深其广没有边际,为什么?因为它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前面说过,如来将他从初发心一直到证得究竟圆满法的秘诀和盘托出,统统说出来,丝毫都没有保留,这是真实的法宝。我们为别人说,没有说错,这个非常重要。喜欢说,说法无有障碍。

  实在讲,真正要发心弘经。无论是出家、在家,现在在台湾,在家居士讲经说法的比出家人多很多倍,在家居士讲经说法多。居士当中有年岁大的、也有很年轻的,二、三十岁,男居士、女居士都有,热烈的出来讲经。佛法是师道,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我们是凡夫,业障习气深重,灾难重重,而消业障最有效的方法,无过於发心修法布施,就是发心出来学讲经。我在年轻的时候,我跟李老师是三十二岁,在那个时候,我们老师好像是七十一岁。他遇到一些年轻人,他年岁大,看人看得多,看这个面相,短命的相、苦命的相,他劝这样的人,发心学讲经。唯有这个方法,转业力最快,转得最快。真正发心舍己为人,我这个身体舍掉、放弃,我把身体献给佛菩萨、献给一切众生,不是我自己的。我自己的命苦、短命,一切众生不短命,佛法不短命,奉献给佛法、奉献给一切众生,所以他的命马上就转过来。这是消业障转命运最有效的方法。讲经这个事情难不难?给诸位说,一点都不难。如果要想学讲经,讲得很像样子,讲得很不错,叫听众听到都点头、都称赞,需要多少时间?一个月。一个月就学会了,你不肯学就没有办法,如果肯学确实一个月。

  我那个时候在台中,李老师劝我学讲经,最初也很害怕。我到台中去听经的,没有说是去讲经的,没有想到一去到台中,李老师就要我去学讲经。我到他们班上一参观,觉得的确是不难。我们的进度是一个月学一部经。那个时候,我没有出家,我跟他老人家一年三个月,就是十五个月,我学了十三部经,十三部都能讲。所以以后一出家,离开台中就出家,出家我就教佛学院;我有十三部经,一个学期教一部,他们三年才毕业,六个学期,你看看我十三部一半还用不上,所以非常自在。一个月学一部,这个实实在在的。所以你们如果真正肯发心,新加坡讲经说法的人就多,佛法就会兴旺起来,要大家真肯发心。

  「乐说」,乐是欢喜,喜欢讲经,喜欢为人演说。「无碍」,你对於经义很通达、很明白,没有障碍。你说我这个东西从来没有学过,没有学过的最好,保证成功;以前学过一大堆的很难教,那个很麻烦。我们老师教学生、找学生,就是要没有学过,他最欢喜。一张白纸,教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规规矩矩,所以很好教。学过,他满脑袋很多成见,老师你这么说,那个法师那么说,那个书上那么讲,这个麻烦大!老师哪有多时间跟你辩论,他也不喜欢跟人辩论,你要说一大堆,他就对你一问讯,你不错、你很好,你到别的地方学去,我这个地方不行!不适合你的程度,你的程度太高,请你到别地方去,不教了。这个事情不难,难在什么?发心,发的真诚心。

  「令闻者得明义趣」,叫人家听到《金刚般若 》,听一句也好、两句也好、一首偈也好,真正把它的意思听懂、听明白了。明了之后,他就觉悟了,他相信佛讲的话有道理,他自自然然发心去做。般若 真的像《心经》上讲的,能度一切苦厄。世出世间,无论什么样的苦难,有了般若 ,问题马上就解决。这个经还没讲完,大概讲了一半,就在这一半当中,我相信不少同修已经有相当程度的领会,肯定我这句话没说错,决定能够帮助我们解除一切苦难;你真正听懂,真正依教奉行。

  足证其真是信心不逆。信心不逆要真的,不是假的。一定要照这个经典、理论、方法去做,一定要把这个方法以种种善巧方便,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我开悟、离苦了,希望一切众生人人都觉悟、人人都离苦,这才是菩萨心。所以发这个心的时候,「悲智行愿,一一具足」。这个心一发,这四个字都有了。要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是悲心。以《金刚般若 》的义趣来介绍他,这是智慧。自行化他,就是行愿。所以这个人就是荷担如来。荷担如来是法王子、是菩萨,担负起弘法利生的使命,这是如来家业,如来家业就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这个工作,不讲求任何形式。在路上遇到朋友,也可以跟他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到处都可以讲。他喜欢听给他讲,不喜欢听也给他讲;不喜欢听,讲了他也听进去;「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种子也是强迫把它种进去了,都是好事情。不管他懂不懂,只要我们没讲错。所以,没有一切形式,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乃至於一切畜生。遇到这些畜生,甚至於小虫,你都给它讲,你劝它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给它授三皈依,然后跟它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给它说法;它有感受。真诚,诚则灵。怎么样跟它沟通?真诚。因为真诚心里头没有界限,感应就通达;有妄想分别就有界限,这就讲不通。所以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一切众生我们都能够跟他讲得通。

  【若於此经不能信心不逆】

  凡是不能信心不逆,这个经里面的义趣没搞懂、没有明了。他真正明了的话,一定是信心不逆,决定他从看破放下下手。为什么?得自在、消业障、断烦恼、开智慧,他为什么不干?一定他去干的。我们接著看底下这一句:

  【若於此经不能信心不逆,自不能受持解说,广为弘扬。】

  这他做不到的,前面讲就是他做不到。

  【则佛法究竟义不明,佛种便有断绝之虞。此中关系,极其重大。则信心不逆之人,岂彼但知长劫苦行者,所能及哉。】

  这一段话意思很深,是我们必须要知道。因为不少人修行观念当中有问题;什么观念?守旧的观念。守旧有的时候是正确的,有的时候未必正确,得要看什么事情,得要看时节因缘,必须要有智慧。佛法要弘扬,特别是这部经,这部经最大的特色是言简意赅,它的好处在此地。文字少,只有五千八百多个字,义理非常丰富、非常完整,这是难得的。可以说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不能超越《金刚经》理论的范围;所有的行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也不能超越《金刚经》行门的原则,这是这个经不…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六十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