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三集) 2011/10/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1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土大经科注》第一百五十六面,倒数第五行当中看起,当中下面:
「故大悲慈父,两土导师。悯念我等,开此净土法门,妙显苦乐二土,激扬沉迷众生」。我们前面学到这个地方,现在我们接着看下面,「此大火聚」,此是我们娑婆世界,我们地球今天真的像大火聚,地球温度上升,许许多多温度超过四十度,确实经上讲的没错。「彼清凉池」,彼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那个地方的气候清凉。「宝莲在前,刀山在后」,这两句话是警惕我们,七宝莲池在我们前面,我们是向前走还是往后走,要往后退,刀山是地狱。这是说的真实话,我们今天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肯定堕地狱。你只要细心冷静去想想,我一生所造的业,不错,是造了一些善业,也许善业造得很广、很大,可是用的是什么心?如果没有丝毫为自己,全是利他,没问题,你做了真好事。如果做再大的好事,里面的目的是自己的名闻利养,就是堕地狱,为什么?因为你打着三宝的旗号。三宝旗号不能随便打的,用三宝旗号来搞自己的名闻利养,不论大小统统是无间地狱,我们要知道。
因果这桩事情说得容易,要想透彻真难,业因果报丝毫不爽。尤其是信徒,信徒这点供养不论多少,他是对三宝的恭敬,对三宝的祈求,希望能够消灾免难。我们接受这个供养,有没有能做到?印光大师一生在世为我们做出的示现,十方供养他一分钱都不敢用。老人一生的生活是闭关,生活朴素,一件衣服穿几十年,日常生活跟常住大众完全一样,没有特别。祖师做榜样来给我们看,我们看了有没有觉悟?有没有警惕?如果没看出来,粗心大意,我们将来堕落不能怪他,他已经示现,已经讲清楚了。我们粗心大意没有看清楚、没有听清楚,自以为修积很多功德。佛法里头说得非常之好,不是假话,福有福报,罪有罪报,哪个在先、哪个在后,那就是遇缘不同。
这个缘,我想来想去应该是最后一念,最后一念如果是贪瞋痴慢,三途去了;最后一念还想到利益一切众生,人天福报。最后一念是佛那是非常不容易,为什么?我们不仅这一生,过去无量劫来跟一切众生结多少怨。冤亲债主不是这一生,生生世世,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见到好多。道场里头常常看到附身,一问这个附身的灵,有的时候好多世之前跟他有过节,现在来障碍他修行,在这种状况之下,麻烦可大了。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没遇到,没遇到是什么?我们有余福,我们还有一点福报没享尽。你有福报的时候,他躲避你三分,他在旁边等待着,等你福报享尽了,你的好运走完了,他就来了,那个时候你来不及了。我们看到有一些同修在道场被附体,你看那个状况多难过、多可怜,那是什么?福报享尽了。为什么前几年不附身?余福没尽,他还在走好运,好运走完了冤亲债主全来了。这两句话我们要常常放在心上,「宝莲在前,刀山在后」。
「于是自然生起胜愿」,这个胜是殊胜,殊胜的大愿,「厌离娑婆,求生极乐」。胜愿就说这个事情,我们愿意离开娑婆世界,我们愿意求生净土,我们生净土不是为自己享受,我们求生净土是为了救自己、救一切有缘众生,我是为这个。到极乐世界,是在极乐世界成就自己的道业,断除自己的烦恼习气,到极乐世界是干这个事情去的。烦恼断尽,道业成就了,再倒驾慈航。那个时候不必说倒驾,倒驾是形容词,实际上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感应道交的事情,现代的科学家都肯定,知道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到极乐世界最大的好处,永远不退转。我们今天要拼命争取,其它的什么都是假的,灾难就在眼前,什么都来不及了,拼命念佛。唐太宗的光盘给我们很大很大的启示,那是个好皇帝,念念为众生,但是自己没有忘掉,他的麻烦就在此地,他不是菩萨。菩萨念念为众生,自己是三轮体空,一丝毫不沾染,这个行。言行举止都为众生做示范,都是在教化众生,言教、身教、意教三轮教化,不是假的。沾着一点自私自利,沾着一点名闻利养就毁掉了,全毁了。
所以有很多人说愿心发不起来,忏悔心发不起来,那是什么?对事实真相没了解,学佛很多年了解得不透彻,依旧有疑惑。这就是早年李老师教我的,我是受了戒之后,到台中去礼谢老师,还没进门我们就看到,他在慈光图书馆阅览室,我在大门外,看到就指着我,大声叫着:你要信佛,你要信佛。四周人都听到,我都莫名其妙。那个时候我学佛九年了,出家两年,教佛学院教了两年,也在外面讲经。受戒之后,看到我,为什么叫我信佛?我走到里面,他让我坐下,我坐下来听他老人家开示,他告诉我:有多少老和尚到临死都不信佛。他愈说我愈迷惑,怎么老和尚到临死都不信佛?他看出来我有疑惑。什么叫信?信哪有不做到的!没做到就是不信,跟章嘉大师讲的话一样。章嘉大师告诉我,佛法特别是大乘知难行易,你为什么行不到?是你知不透彻,如果知真正透彻,哪有行不到的地方!这句话是真的,很少人讲得这么透彻、讲得这么明白。我们是有幸遇到真善知识,他不欺骗我们,给我们说实话。千万不要自以为是,那就错了;诸佛如来没有自己,有自己的是凡夫,不是佛菩萨。
小乘圣人从初果算起,初果就是圣人,为什么?他没有我了,他不执着这个身是我。《金刚经》前面讲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他破了,破了四相是小乘初果须陀洹;在大乘,《华严经》上十信位,初信位的菩萨。那我们自己好好去想想,菩萨五十一个位次,我们一个位次都没有。我们八十八品见惑没破,没破没有入学,一年级没有,算就算幼儿园,我们是幼儿园的学生,不是一年级;一年级才是正式的学生,称圣人。所以初果跟初信位佛门叫小小圣,他是圣人,他决定不会退落到凡夫。经上常讲三种不退,第一种位不退他证得了,虽然他有退转,但是他不会退转到初信以下,他不会,那是底线,他退到这个地方,从这里慢慢再往前上升。所以说进进退退这个时间就长,这到无量劫;如果只有进没有退,那个时间不长。就是因为退堕的时间很长,一退他的修行就中断了,再起来虽然是容易,可是他保不住他不退。那就是习气很重、诱惑太多,禁不起诱惑,自己把握不住自己,所以才有退转。退转是每个人都不能避免的,但是自己要用什么方法保住自己,让自己不退转,这要有智慧。
法门多,八万四千法门,你看哪一个法门能帮助你。我自己在初学,老师教导我的时候,我都做了实验。坐禅不行,还有妄念;念佛也不行,容易失念,念念就忘掉了。到最后,我选择的这一门是什么?讲经,所以讲经对我来讲是修行。为什么?讲经一定要读经,读经一定要全心全力,一定要专心,不专心你就会搞错了。所以要能把经讲得不错,得全心专注,这个对我讲容易摄心,所以我用这个为主。初学讲经的时候一点都不敢懈怠,讲一个小时要准备四十个小时;一年以后,大概一个小时还得要十个小时准备;三年才能拉平,我讲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准备就够了。以后就愈来愈进步,我一天读八个小时经,我可以讲一个礼拜。讲经不中断,我不是为别人,是为自己。所以有人批评我,说我喜欢讲经。错了,我是没有办法,要不然我会退转,会造业,我用这个方法把自己控制住,让自己天天不能懈怠。每天面对老师、面对诸佛菩萨,也就面对一切众生,自己不能把自己向上提升,愧对,怎么对得起人?真正相信,「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百千劫才遇到一次得人身,得人身未必闻佛法。你要是了解事实真相,你就会非常珍惜这一生的身命。对我们伤害最大的,就是名闻利养,业障造得最重的外面是杀盗淫妄酒,里面是贪瞋痴慢疑,这个东西叫你生生世世在六道搞轮回。在六道,你就决定离不开三恶道,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暂。
我们学了唯识法相,唯识法相是佛教的心理学,对这桩事情就很清楚、很明了。清楚明了就不敢,自己才能够约束自己,才能把自己管住。对娑婆世界,不但娑婆世界,对十方诸佛剎土我们都不愿意去了,只求极乐世界,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没有二念,要学释迦牟尼佛丢得干干净净。我一生流浪,居无定所,虽然在外国也置了产业,但是是公家的,不是私人的,私人没有,所以一生流浪。有时候心里想到,世尊当年在世一生流浪就很安慰;他老人家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我们的流浪还有房屋住,住得还都不错,就很安慰了。到八十五岁,在香港才有个居士供养一个道场,这不是公家的,这是给我个人的。遇到这个缘,我就想到,我的一生是佛菩萨安排的,当然这也是佛菩萨安排的。安排这个干什么?安排这个叫我定下来,别再跑了,我明白。晚年做第二种示现,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是李老师当年说过的。我没有遇到这个缘,现在遇到这个缘,想到李老师的话,自古以来真正成就的,都是住在一个地方,学在一处,弘法也在一处。所以我们看到祖师大德住一个道场,几十年不下山,几十年不离开道场。我很羡慕,我也很希望有这么一天,没有缘分。我在日本参观比叡山,这个山日本佛教称它为佛教的母亲,日本佛教十三个宗派,开山的祖师都在这个山上修行。我参访的时候老和尚告诉我,过去这些祖师大德在山上修行,时间长的三十多年,最短的十六年。十六年不下山,心定的,定能开慧,这是一定的道理。
修佛无论是哪个法门,你目的要知道,因戒得定。戒是什么?规矩,我守佛家这些规矩目的是得定,定能开慧。所以终极的目标不是定,是慧。慧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的功德真圆满了,没有彻悟不行。但是净土宗特别殊胜,没有彻悟也能带业往生,所以这个法门成就的人特多。李老师在台中三十八年,三十八年在他教导之下…
《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