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三集) 2011/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土大经科注》第一百九十八面倒数第四行最后一句看起:
「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故。」念老引用里面的「大经」,这两个字都是指《华严经》,称《华严》为大经;就净宗来讲,称《无量寿经》为大经。「世谛」,我们先把第一义谛简单做个介绍,这出自于《佛学大辞典》的「第一义谛」。
「二谛之一」,谛这个字我们现在人称之为真理,在佛法里面意思是真实,这才称之为谛。二谛,这就是世尊四十九年讲经教学他所依据的事跟理,把它称之为二谛,一种是世间法,一种是出世间法。第一义谛是出世间法,是佛与法身菩萨所证得的,确确实实是一切法的真相,称为第一义谛。所以第一义谛有很多意思。「又云真谛」,真谛就是第一义谛。「圣谛」也是说这个,这个「圣」是指的佛与法身菩萨,三贤十圣。「胜义谛」,胜是殊胜,没有能够跟它相比的。也称为「涅槃」,也称为「真如」,也称为「实相」,也称为「中道」,也称为「法界」,也称为「真空」。这是略举几个名词,如果把经典里面对这个意思都找出来,大概将近一百个。佛讲经说法,为什么一桩事情说这么多的不同的名相?这是他说法的善巧方便,让我们不要执著名相,名相也是世谛;如果不执著名相,世谛也是真谛。由此可知,真妄实实在在讲是你有没有见到事实真相,没有见到事实真相的,全叫世谛。由此可知,十法界所看到的全叫世谛。真谛谁见到?必须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禅宗里面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人见到真谛了。真谛通常用得最多的就是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你见到了,一切法的真相就是第一义谛。
现在科学里头有个名词叫「零极限」,有这个味道,一切都归于零。这个一切东西归零,最新的这个科学名词,实际上是佛法讲回归自性,那就归零了,回归常寂光,就归零。因为自性跟寂光里面,三种现象都没有,它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什么都没有。但是自性能生万法,它什么都没有,它什么都能现。比万花筒还妙,因为万花筒里面到底还有一点东西在,还有几张碎纸片,颜色不同,还有。转起来你看,怎么转也找不出一个相同的图案出来,这很妙。但是自性,用万花筒比喻是比喻个彷佛,万花筒有几片,自性里没有;没有能够变出一切东西,这就是万花筒比不上的地方。万花筒可以能够比十法界依正庄严,非常像。所以自性没东西能比,科学跟哲学达不到,发现不了它。佛告诉我们,这桩事情唯证方知,那就是这些名词、真理要见性才知道。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都必须要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你才能晓得它。
所以「总以名深妙之真理」。「名」就是第一义谛这个名,用这个名词显示深妙的真理。「谛者真实之道理也」,这是解释第一义谛的意思是什么,谛就是真实的道理。「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义」。怎么是第一?所有一切事相,事离不开理,没有理不可能有事发生,有事一定有理,有理一定有事。但是,理是一个,叫真理,事千差万别。这就是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他的报告最后的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是真谛,万法是俗谛,万法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从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而自性什么都不是,能生万法。它为什么能生?叫法尔如是,自性里头虽然什么都没有,不能说它是空,能大师知道,所以他第三句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里有没有?有,有你看不见,你摸不到,你也想不到。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缘不到它,所以说它叫空,用真空,用这个字来形容它。真空不空,它遇到缘,它就能现相。遇到什么缘?众生有感,众生是十法界的。十法界众生所有一切的活动,身体的活动这是物质,心理的活动是第六、第七、第八识,这属于心里的活动,自性统统有反应。他的活动这种信息,这信息才动就周遍法界,《妄尽还源观》上说的,就周遍法界。
自性接收到你这些活动,立刻就有反应,反应是什么?出生无尽。在《还源观》里面讲起二用,二用第一个是依报,宇宙,法界虚空界立刻就现前。第二个正报,正报就是自己。自己跟宇宙是同时出生,什么时候?就在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就是当下这一念。每一个念头都是当下一念,因为它没有相续的,它不是相续的,念念都不相同。如果是相续的,念头是相续的,我们十八岁,永远十八岁,那就是相续的。它一个片比一个片老的时候,它就不是相续,所以要懂得这个。相续是完全相同的,实际上它不一样,每个念头都不一样。我们人会老化,生老病死,我们以这个老来说,念念都不一样,一念比一念老。这个念微细,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念念老化。不是一年比一年老、十年比十年老,那是你看得很明显,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那个老化,你看不到。从这个地方你就能慢慢去体会到,念念不一样,所以它不是相续的。我们说相续,前头加两个字,相似相续,大同小异,只能够这样说法,大同小异,其实每一个念跟每一个念都是独立的。
所以佛才说出这桩事情,就是现象,起二用。显一体,起二用,起二用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个里面不存在什么时间、空间,没有。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在哪里?就在当下,这种作用变化就在当下,就在现前,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这是事实真相,这叫第一义谛。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性体比较容易体会,森罗万象跟我们也是一体,你不容易体会。法性、法相,法相是法性变现出来的,法性是一,法相哪有二?二就讲不通了。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众生妄念里头产生出来的,分别执着是妄念。离开分别执着,没有这些事情,全是虚妄的。这种境界愈说就愈深,但是它是事实真相。
所以,这个道理为诸法中第一,它是诸法的根源。「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用现在哲学的名词来说,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这就是第一。宇宙万有的本体在佛学名词叫自性,这些都是它的名称,第一义谛也是它的名称,它名称有几十个,怎么说都行。可是,遍法界虚空界,我们看到《华严》「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这世界太大了。所以经上用海作形容,世界海,全是自己心性变现出来的。心性没大小,法界也没有大小,心性是法界的性分,就是它的本体的一分。外面的现象,遍法界虚空界的现象是性分的相分,全体都是相分。我们就很差劲,我们在全体相分里面只取那么一毫,一滴一毫物质现象,认为是自己的身;取自性里面本自具足的意念的一分,认为是自己的心,认为是自己的阿赖耶。其实阿赖耶像海一样无量无边,阿赖耶其实就是迷了的自性,跟自性一样大。末那就不一样,末那就是水泡,起水泡,执着这个水泡是我,不知道大海是自己。水泡破了,就好像明心见性,豁然大悟,这才知道整个大海跟自己是一体。所以大乘教里面豁破无明,这个话很有道理,就是水泡破了,晓得是一体,性德自然流露出来。
佛菩萨为什么要普度众生?度众生很辛苦,要受很多苦难,众生不能接受,为什么?因为是一体,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无条件的。像父母照顾婴儿,婴儿不知道,父母知道婴儿跟自己是一体,婴儿不晓得父母跟自己是一体,他迷。所以觉悟的人知道,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不觉的人完全不知道,觉悟的人是法身大士。谁觉悟?《华严经》圆教初住觉悟了,别教初地觉悟了,之前都不知道。我们从大乘经上听到的这些信息,这叫解悟,学多了、听多了,知道有这么回事情,自己没证得。如何才能证得?放下就证得。我们没放下。放下起心动念,就是法身菩萨,就是圆初住。起心动念放不下,能够放下分别执着,那叫权教菩萨。只放下见思烦恼,就是执着,只放下这个,最高不过是《华严经》上讲的七信位的菩萨。十信就是十法界,七信没有离开十法界。六信以下,在六道轮回没出去,七信出轮回了,声闻法界,八信辟支佛,缘觉法界,九信是菩萨法界,十信是佛法界,十法界里面,没出去。要突出必须把无明放下,就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他出去了,超越十法界,这才是初住菩萨,这才见到第一义谛。所以十法界里头没有分,十法界里面佛菩萨知道有第一义谛,跟我们现在一样,听佛讲的,解悟,不是证悟,放下这才是证悟。
我非常感谢章嘉大师,我们第一天见面,也是我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向他请教这个问题。有没有一个方法,让我们很容易的契入佛境界?我提出这么个提问。今天如果有别人向我提出这个提问,我不是用章嘉大师的话,我会用老实念佛。章嘉大师给我讲的是看破、放下,看破是对事实真相了解了,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成佛了。老师教我,从理上讲的。净宗法门,理事微妙到极处,好像没有把事情给你讲清楚,但是它真有效果,你真老实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你就契入境界。看破放下,放下那是断烦恼,《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就是大乘教里常说的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这很难断!我们在轮回时间太久了,生生世世无量劫来熏习的根深蒂固,洗不干净。从我们这一生经验当中,六十年来没有一天离开经典,大乘经教熏习六十年。我们不是上上根性,是一般中下根性,看破有那么一点成就了,解悟,对大乘经教里头甚深的谛理能够明了一些,也能够说得出来,没有怀疑,可是放下没法子。幸好遇到净土法门,我们用这个方法行,用这个方法还得要放下万缘,世出世间法全部放下,一心专念,能行、能成就。如果不是这个法门,可就难了,这是真的,这桩事情黄念老给我讲过好几次。我们从认识之后,每年至少我会到北京去二…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