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九十五集) 2011/12/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9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四十面,第三行,经文:
【善能分别众生语言。】
「见《唐译》。《魏译》文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净影疏》曰:入谓解也,谓解众生种种言音,用之起说。」这个意思就是菩萨有智慧、有能力,自然能够通达众生的语言。我们知道在我们这个小地球上,众生的文字就很多,几百种之多,语言更多。菩萨有能力,自然能够通达,用与众生共同的语言交流,众生才能够契入境界。「《会疏》引《密迹经》云: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亿百千垓众生之类」。这个「垓」是中国古时候的数字单位。十兆称为经,就是经典那个经,也是个数字单位,十兆是经,十经是垓。垓这个数字很大,十个兆是一经,十个经是一垓。那多少垓?八十四亿百千垓众生之类,这是指释迦牟尼佛的教区三千大千世界,这个范围大了。
黄念老告诉我,我们现在这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是个小世界。经上讲的,一个须弥山,须弥山就是银河系的中心,现在科学家称为黑洞。日月确实是围绕着须弥山的四周,围绕须弥山。所以一个单位是一个银河系,一个小千世界就是一千个银河系;以小千为单位,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为单位,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所以一个大千世界,实际上是一千个中千世界。以银河系为单位世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有十亿个银河系。此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这十亿个银河系,十亿个银河系里头有这么多众生之类,有八十四亿百千垓众生之类,应该是正确的。这些众生「言辞各异」,言语不一样,文字也不相同。「计是一切皆归一义至真之惠,菩萨应殊唱异言,说法开化」。言辞都差别,不一样,但是义理是相通的。我们讲性相是通的、事理是通的、因果是通的,只是说的言语不相同,使用的文字不相同,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能看得见,三千大千世界也不例外。
佛菩萨教化众生这是至真之惠。佛菩萨有能力懂得各种众生的语言,佛更不必说了,大经上常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每个人听起来都像听自己的语言,都能懂佛说的意思。我们这个世界里头,国际会议当中语言不同,要用翻译。现在科学这种翻译机器进步了,翻译的人可以能跟说话的人同步就能翻译出来。当然还是有困难,我相信不能把原话百分之百的翻译出来。翻译的人也告诉我,能翻译到六成就不错了,完全翻译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佛菩萨有这个能力,为什么有这个能力?我们从逻辑思惟里头得到一个原则,就是一切法不离自性,明心见性了,这个问题应该全部解决了。这些菩萨全都是法身菩萨,《华严经》上说,圆教初住以上就是法身大士,他们不住在十法界,住在如来实报庄严土。所以他们恢复了性能,本性里面、自性里头的智能德能全恢复了,烦恼习气断尽了。法身菩萨只留下无明的习气,见思烦恼习气断了,尘沙烦恼习气断了,所以他有能力。再看在我们这个世间,像阿罗汉,甚至于不是四果,三果、初果都有他心通,不必说话,他想些什么,这些人都知道。法身菩萨的通,绝对不是二乘、权教菩萨能够相比的,所以我相信这个语言、文字他自然就通达、就明白了。
惠能大师是示现,不学习这些文字,但是他很厉害,你念给他听,他能跟你讲,他听一遍就不会忘记,这都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开悟之后就是法身菩萨,他留下这个身体,这是我们一般讲有余依涅槃。他功德圆满,烦恼寂灭了,这就是证得涅槃,但是人在这个世间,并没有灰身灭智,叫有余依涅槃。为度众生作此示现,证入涅槃他生死自在,他住在世间多久也自在。这样的人住在世间完全为的缘,众生还有缘要度的,他就留在世间;与他有缘的众生都度尽了,他就没有缘了,他就走了,生死自在。这是教化众生,这是真实至真之惠。「菩萨应殊唱异言」,这个殊就是各种不同众生、各种不同的语言、各种不同的文字,他都能够说法开化。所以要帮助众生,没有这个能力不行。
《密迹经》又说,「复云」是又说,「此菩萨能入种种言音,能说法开化」。这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了,经文里面确实有这个意思。「又《称赞大乘功德经》云:傍生鬼等,亦闻如来以随类音而说法。」傍生是畜生道,鬼是饿鬼道,六道里头这两道的众生,也能够听佛菩萨随类音而说法。我们知道,佛与菩萨们在这两道里面教化众生很多,佛菩萨非常慈悲,哪一道都去。好像在近代,鬼道众生跟佛特别有缘,活在世间不相信,死了以后都听经、都念佛,还真往生了。这个缘也非常稀有,不是容易事情,跟世尊在《弥陀经》上讲的是同样的一个道理,「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彼国是西方极乐世界,鬼、畜生能够听经、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多善根、多福德、遇到缘。
那我们想,为什么他有善根、有福德还堕到畜生道、堕到饿鬼道?这个问题不难懂。现在在这个世间我们所看到的,学佛的人有多少?我们认识的,他学了佛,他也念佛,他也研究经教,他有没有贪心?贪心没断,他还贪图世间名闻利养,还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没放下。死了以后,最后一念是贪心,鬼道去了。这个鬼有善根、有福德,佛菩萨不会舍弃。只要有这样基础的,最后这一念错了,走错地方,一念愚痴,畜生道去了;一念瞋恚,地狱道去了,这三途。三途里头有善根福德的人不少,佛菩萨决定不舍弃他们,佛菩萨就应化到他那一道,跟他讲经说法,现同样的身,他是鬼道,现鬼道身;他是畜生道,现畜生身。能说法、能开化他们,开是开示,化是度化。
「由上众生无边,众生语言亦是多种」,也是无量无边。「但法身大士悉能解了,随其本类言音,而为说法,应机随缘,普作饶益」,这是菩萨,菩萨有这个能力。「恶趣众生」,恶趣是讲的三恶道,「亦闻如来之随类音,而得闻法得度。此明会中诸大士,皆有如是智慧辩才与功德威力也」。这个会中,就是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这一会,在这一会里面有很多大菩萨。这一会很特别,在家菩萨很多,「贤护等十六正士」,举的这十六个代表,就是上首,居士当中上首。他们都是等觉菩萨,示现居士身,地位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没有两样,慈悲到极处。下面接着说:
【开化显示真实之际。】
这是讲菩萨说法的内容,他说些什么,这八个字可以说是所有大乘法门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有人问我们,佛经里头讲些什么?我们用这个经三个真实就圆满的答复了。第一个「真实之际」,这个比较难懂,什么叫真实之际?我们把这个际换一个字来讲,事实真相。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就是真实之际,因为真实之际,际就是实相,这个好懂。佛经上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第一个。第二个是「真实智慧」,这个没有问题。第三个「真实利益」。人家要问,我们要能够解释,这里头没有迷信,而与近代的科学已经相应了。佛谈这些问题,外国人说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现代科学家把它证实了,他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现在科学里头讲物质最小的,原子、电子、粒子、夸克,夸克有几十种,基本粒子有上百种,这些都是属于真实之际。什么是物质现象,什么是精神现象,什么是自然现象,这都是属于真实之际。大乘经上讲得清楚、讲得明白。
真是什么?「真实之际者,佛之知见也」,他看到了,他明白了,他能讲清楚、讲明白。「一部净土妙法,举体是佛之知见,处处是华严境界。」体是真实之际,体是自性,跟哲学里面讲的本体是一个意思。哲学一直到今天,本体也没有找到,有很多种说法。处处确实是华严境界。「故此经中,悉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部《无量寿经》,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处处就是华藏世界,这个经跟《华严》没有两样,古人把它称为中本《华严》很有道理。华严境界最特出的就是十玄,本经处处见到十玄。故此经中,悉是开化显示,开是开示,化是教化、转化,转迷为悟,转凡为圣,显示真实之际,诸法实相,佛知佛见。
「咸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示悟入,《法华经》上讲的。佛对我们就是前面两个字,我们闭塞,他把我们的悟门打开。打开之后我们还不知道,他详细指示,一桩一桩指给你看,明白了,后头是我们的事情。佛讲开示你要能悟入,讲了半天一个也没有悟入,这不叫开示。所以,以后遇到别人请我们讲开示,不敢当!为什么?我们一讲,听众里头决定有悟入的,只要有一个,那都叫开示;如果一个都没有,就不叫开示。这个标准要懂得。我们不是佛、不是菩萨,没有办法说得叫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哪里叫开示!我们上台做什么?我们做心得报告分享,提供大家做参考,请大家多指教,这就对了。我们要不懂这个道理,随便「我今天给大家讲开示」,内行的人说我们太傲慢,外行的人不懂,内行人懂得。换句话说,连我们自己也不懂得开示的意思,什么叫开示。这《法华经》上说的。
所以我们要悟,悟就是听明白、理解了。入就更难了,入是什么?入境界了,入是证。信解行证,到他理解了才叫悟。所以我们今天在外面讲佛法,实在讲希望第一个目标达到就不错了,什么?他相信了。如果他相信了能理解,这个意义就更深了。解了以后?解了以后他要肯干,到行,信解行,古大德说,这就是像法时期;有证,那就是正法时期。古大德讲正法、像法、末法,他是这样解释的,有讲经的,有听经的,有真干、依教奉行的,有证果的,这是正法;有讲经的、有听经的、有真干,没证果,这叫像法;有讲经、有听经,没有真干的,这叫末法,听是听了,没做到,做不到,末法;讲经的没有了,听经的也没有了,那叫灭法,法就没有了。我们听这番话,就知道佛法在世间不能不讲经,不讲经佛…
《净土大经科注 第九十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