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三集) 2012/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3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二十四页,最后一行,最后一句看起:
「故《净影疏》云:天人善恶,泛说一切诸土之因。国土粗妙,泛宣一切诸土之果。」「天人善恶」是国土之因,「国土粗妙」是善恶之果,这个话说得非常之好。这桩事情被现代科学家发现了,就是发现念力它的能量不可思议,可以改变一切物质环境。对自己个人来说,我们个人的身体是个物质环境,这物质环境受谁的控制?受我们自己的念头。这个发现是很了不起、很殊胜,几千年来,佛说过,一般宗教也说过,古老的传统文化里头也说过。但是最近应该可以说四百年,科学发达之后,人就不相信这事情了,认为这个不合科学,科学的定律上没有这个,大家把这个事情疏忽了,造成现前的灾难。个人的灾难就是烦恼跟病苦,现在许多这些毛病古时候都没有发现的。到底从哪里来的?现在我们知道从心想生,都是你自己不善的念头,你自己没有信心。
所以在中国古老传统里面,帮助一个人,从我们参学都能看到,古德里头都有记载。学人,就是学生去参访一位大德,想跟他学,当然这个老人接见他,一定问他一些生活起居、学习的状况,以及你对于古人哪些著书你有信心、你喜欢,对于现代当代的这些大德,你心目当中最佩服的是什么人,仰慕的是谁。说清楚之后,这位善知识就告诉他,你的缘不在我这里,你的缘在某处,你到那个地方去你会成就。他指点他,他到那个地方去,果然成就了。你能说这个指点的人没有德行、没有学问吗?为什么?就是念力,你最相信的人、你最崇拜的人、最仰慕的人,他就是不行,他教你的东西你会百分之百的做到,你就成功。为什么我这里没有缘?你对我这里信心不足。跟那个一比较,你对那个信心足,对我这儿不足,我再有本事都教不了你,没有信心,就这么个道理。古大德心是公正的、公平的,他要成就你,他不会勉强:我不比他差,你跟我就可以了。不能成功的,一定要随顺他的意念。这种道理被现代量子力学家发现,好证据。我们要成就个人不能勉强:我这里环境好,我也不错,跟我就可以。不行,没用处。必须对你有诚敬,印祖讲的,一分诚敬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十分利益。对你交情再好,关系再厚,往来再近,心里头不是真正诚敬,效果就谈不上、就很差,这是真理。
我们对佛菩萨,对阿弥陀佛诚敬,对释迦牟尼佛就疏远一点,跟释迦牟尼佛学东西能学成吗?不行。要知道阿弥陀佛是谁介绍我们的?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礼敬阿弥陀佛之先,要先礼敬释迦牟尼佛,介绍人,没有介绍人怎么会认识?不能认识阿弥陀佛,把介绍人就丢掉了,这个不可以,这忘恩负义。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对我们的关系太大,我们这一生能不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与这个有关系;我们居住这个地区会不会有灾难,与这个也有关系。所以古人说的一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是祖宗。祖宗不在了,祖宗的教训在,写在书本里头。
中国的经史子集,集是文学,《弟子规》里面讲的「有余力,则学文」,没有余力就别学那个东西。经、史、子非常重要,经是真理,可以说远古时代老祖宗真实的智慧留下来的;历史是经验,都是真实的,可以给后人做参考的;子是诸子百家,这些人他们在人生伦理、道德、学术方面,在某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也可以做参考。但是要知道,经、史是正知正见,经一定与性德相应,是真谛,在佛法讲用真谛,历史是俗谛,都可以用上一个谛字,谛就是真理。历史是世俗的真谛,经典是世出世间法的真谛,那个高。诸子他也是真谛,但他不是圆满的,他是局限的,一部分,某一部分他看得很有道理。
佛的经典纯真,这个一定要肯定、要有信心,祖师大德见性,那就是纯真,没有见性,他虽是真他不纯。古代的祖师大德,他们留下来的东西,可以说纯真,因为古时候严格,没有明心见性不可以讲经,怕误导别人,没有见性不可以著作。李老师当年告诉我,标准就是《大藏经》,《大藏经》里面收的这些东西是经过严格的审查,在那个时代那些高僧大德他们看过。如果里头有问题,决定不能入藏,不能入藏就很难流传下来,为什么?没有人印,没有人刻版印你的,很容易就失传了。入藏就等于说是入归数据库,数据库里头有你的目录、有你的存书,这个不会失掉,国家来保管、寺院丛林来保管,纯正之法!
中国最后编的这部《大藏经》,就是《乾隆大藏经》,那个时代高僧大德多,乾隆时候是盛世。清朝最好的三个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差不多一百五十年,太平盛世,儒释道的高人辈出。没这个环境就很难成就,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成就的人很多。这些典籍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查,儒跟道都编到《四库》里去了,只有佛,这是乾隆皇帝对佛特别尊重,单独给他编成一套《大藏经》,称为《龙藏》。不放在《四库》里头,跟《四库》分开,特别尊重。古人跟今人确实不一样,有孔子那个味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现在反了,现在对古不相信,排斥,说它是封建里头的糟粕,是过去这些统治者拿这个东西来欺骗善良老百姓的,是用这个角度来看。
现在人相信科学,科学今天走上了末路,科学家没办法收拾。科学家自己也说,科学发展到最后是世界毁灭,这他们自己说的。而且还举出证据,五、六万年之前,地球上也是一次科学极盛的时期,就是亚特兰提斯,结果整个大陆沉到海底。现在这个发展差不多也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外国人绘制的地图,大陆都沉下去,很多高山都消失掉了。怀疑,所感得是山崩地陷,我们现在才晓得,贪瞋痴慢疑这个五毒的厉害。这个五毒要是普遍在人心里头,地球上的居民大多数都是这么个心,贪瞋痴慢疑,那就麻烦了。贪心,海水上升,江河泛滥,贪所感得的;瞋恚所感得的,火山爆发,气候异常,都这个感得的,夏天特别热,冬天特别冷,春秋没有了;愚痴感得的是风灾,过去历史上从来没发现的,一个月当中发生一百多次的龙卷风,这是历史上没有的,现在有,有一个月发生二、三百次龙卷风;傲慢感应的是地震,傲慢是不平;怀疑感应的是信心失掉了,土地松散了,大地不坚固,山崩地陷。佛教给我们的,不贪、不瞋、不痴、不怀疑、不傲慢,有道理!
现在我们遇到灾难了,怎样帮助自己?怎样帮助家人?怎样帮助我们居住这块地方?那就是里面把贪瞋痴慢疑断掉,情绪,一定自己要节制、要控制怨恨恼怒烦,要控制,不要发作。用什么方法控制?用什么方法把五毒化解?念佛是最好的方法。我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口里头是阿弥陀佛,就能把它化解。每天想着阿弥陀佛、念着阿弥陀佛,别人跟我说话,回答全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到最到家的,我们在乡村里面看到的阿公阿婆,一天到晚拿个念珠阿弥陀佛。你跟他讲话,笑咪咪的阿弥陀佛,也不知道他听进去没听进去,他全是阿弥陀佛,真可爱。那是什么?我们常常听到佛法里讲功夫成片,我想那就是功夫成片的样子。他心里头没有杂念,不管你跟他讲什么,讲好的、讲坏的他都是笑咪咪的,都是阿弥陀佛。你不要看,那真不得了,那种人决定往生,那种人身心健康,绝对没有毛病。那种人是有福的人,他住在那个地方,那个地区有福报,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我们要向他学习,真学会了你了不起!
李炳南老居士当年告诉我,他真想学,就是学得不像,没有学到家。他说的话是真的,真正想学愚夫愚妇,他真想学。我们现在能体会到这个味道,年轻体会不到,我到八十多岁体会到这个味道,那种人太难得了,他真有福报。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妄想都没有,什么是非人我都没有,什么善的恶的都没有,他平等了。这就是功夫成片,这就是一心不乱,这是决定得生,而且往生品位很高。我们这种杂心、妄念,这不行,侥幸往生,品位不高。所以我现在看到这些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的,问什么都是阿弥陀佛的,我们从内心里头敬佩,这个人功夫成就了。我们自己认真努力,看看三年五载、八年十年能不能做到?我们有这么个目标、有这么个方向,认真努力,放下万缘,肯定可以做到。古人有句话说,这桩事情「唯有上智与下愚不移」,现在我们知道,上智跟下愚是平等的,当中这一截不要了,上智与下愚是平等的,都是最高的成就。当中这部分绝大多数就是所谓的知识分子。
一切诸佛如来的剎土是粗、是妙?粗,像我们现在居住的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这个粗;妙,极乐世界也有凡圣同居土,妙。粗妙怎么分?粗是无常的,剎那在变化;妙是永恒的,不变。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也是法性土,是自性清净心里面所现出来的。娑婆世界的六道是善恶业所现出来的,善业现的三善道,恶业现的三恶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怎么想,环境就怎么变,因为境是随心转的。你要记住,永远记住,我们身体是随着我们念头转的,我们的念头是正念,身体自然健康,长寿。我们心里头有邪念、有杂念,身体肯定有毛病,你身心不快乐,这是决定道理。贪瞋痴慢疑是邪念,自私自利、是非人我,无论是善是恶全是杂念。佛教导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的心太杂、太乱了。所以,一切问题,老祖宗说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跟一切人事的关系,跟人的关系、跟事的关系、跟天地万物的关系,都不在外头,都在自己。就在自己的念头,自己念头如果正,所有关系都好,没有问题,不在外头,在自己,自己念头不正,关系全坏了。不知道向自己内里面去反省、去找解决,而且起心动念是怨天尤人,这桩事情害我怎么样,那个人害我怎么样,全错了。
佛是怎么教我们的?我们没听懂、没做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