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四九集) 2012/1/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4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五十页,最后一行看起:
「又彼国天人之天眼,远胜二乘及诸天之天眼」。这是讲到第七愿,天眼通愿,天眼通前面有介绍过了。现在说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天人的天眼跟一般不一样,声闻、缘觉不能跟他相比,二十八层天的天眼当然更不能跟他比了。「龙树大士曰:二乘中小声闻不作意,一千界为通境」,小声闻是阿罗汉,阿罗汉的天眼能见一个小千世界,就是普通的。如果作意,他注意,加深他的定功,他能见到二千国土,能力扩大到一倍。作意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注意,他能看到中千世界,这个能量实在不可思议。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一千界就是一千个银河系,所以我们想象当中,那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这是小声闻。大声闻不作意看二千,作意看三千,那就是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他天眼的范围。缘觉小者,不作意看二千,作意看三千;其大者,作意不作意是统统都能看三千大千世界。「诸佛菩萨见无量世界事」,换句话说,极乐世界的菩萨,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个我们一定要相信。他们能够见的,就跟此地讲的诸佛菩萨见无量世界事。
所以,「至于彼国天人」,极乐世界的,特别注意天人,因为天人是凡圣同居土,包括下下品往生,「不问作意不作意,所见世界与众生生死流转,及其因缘业行,远超二乘」。例如《宋译》的第五愿说,「一切皆得清净天眼」,这个一切,凡是往生的人没有例外的,统统都得天眼。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一直到实报土的上上品,都得同样的天眼,这是极乐世界非常特殊的庄严殊胜。由这里看到阿弥陀佛的悲心、弘愿,他要他的世界里头的人,人人都平等。虽然有四土三辈九品,无论是在智慧、神通、道力、受用上完全平等。我们看到身相就知道,凡圣同居土往生的,跟阿弥陀佛的身相完全相同。所以极乐世界是真正平等世界。因为不平等就会让人生烦恼,福报大的、神通能力强的,跟那个低一级的,心理上决定产生问题。像我们这个世间人,地位高的、财富多的、相貌好的,总有傲慢的念头、傲慢的习气,贫贱之人就产生自卑感,这就是烦恼之所由生。极乐世界那个里头没有烦恼,所以称为极乐。平等就没有烦恼,不平等肯定有烦恼,阿弥陀佛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宋译本第五愿,一切皆得清净天眼,「能见百千俱胝」,俱胝是百万,「那由他」,那由他是亿,「百千俱胝那由他世界,粗细色相」。
「今经」,这个会集本,「云洞视十方去来现在之事,即能见无量世界之事。可见极乐国人之通」,这是神通,「实是佛菩萨神通也」。跟诸佛如来,这个地方菩萨是法身大士,实报土的法身大士,跟他们没有两样。我们从这桩事情,你细细去想想极乐世界,确实十方一切诸佛剎土里头没有,而且十方世界这些神通、道力都要靠自己修的。一般经教里都说,禅定能发神通,大乘经上告诉我们,八地菩萨能见到阿赖耶,那是什么样的定功?这个定现在我们有一点概念,以前我们没有概念。现在概念是什么?弥勒菩萨所说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波动现象,你能看得很清楚。这是什么定力?这桩事情已经被近代的量子力学家发现了,他们说不出数字,只说是非常快速,这一个念头起来立刻就灭了,起灭的速度非常快,无论是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这样快的速度,你的定力真正到如如不动时候才发现。我们为什么发现不了?因为我们都是波动现象,波动看波动。比我们速度更快的,我们容易看见,比我们速度慢一点还可以,也能看见,很快的,我们就看不见了。所以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就是这个宇宙之间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独立生存的,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你说一个现象,弥勒菩萨也说得很清楚,「念、识极微细,不可执持」,就这个意思,你没有办法执着,你没有办法得到,它太快了。
我们起心动念,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样不知道的,我们身体状况,身体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也是波动它才存在的。什么波动?来源是意念,我们的念头,这是物质现象的基础,波动的基础,波动产生的。它存在的时间只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是它存在的时间,我们怎么会发现?连过去的电影,是用幻灯片,放映机放在银幕上一秒钟二十四张,你能在这里头一张一张的看出来吗?每一张都看得清楚,一张一张的,大概二乘没有问题,二乘人的天眼可以能看到。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张,二乘人看不到,权教菩萨也看不到。所以佛告诉我们,八地以上他才能看到。
可知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些现象,科学家说的,这是极细的、微细的波动现象纠缠在一起。这个纠缠在一起,我们可以从电影画面里面去想。我们用一秒钟,一秒钟的时间看到电影银幕上的画面,二十四张幻灯片纠缠在一起,我们看到了。一秒钟看银幕上的画面,一秒钟时间能看得清楚,那一秒钟是二十四张幻灯片纠缠在一起。慢慢去想这个,想这些就能够把宇宙之间这些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就看破了。那是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看到真相了。真相明了之后,你就有能力做到即相离相,就在万相当中心里头不着相。这个离相不是说要跟它脱离,不是的,心里头不存在这个相的概念,这叫离相。一心清净,叫一尘不染。不是没有,有,晓得我能见、所见都不是真的,都是剎那生灭。讲剎那,剎那的时间都很长,弥勒菩萨讲的一念,这微细的一念。
所以,没有一样东西是实在的。这些科学家讲的波动这个理论,波动从什么时候起的?从一念不觉。佛法讲得清楚,「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就是动的,明是静的,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明就能照见,明是静的,像水一样。水在静止的时候不动,干净,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东西照得清清楚楚。如果它有染污、它有波动,看东西就不清楚,就模糊了。我们的真心是不动的,现在还是不动的,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讲得清楚,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无论在什么地方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都没有染着,那是自己。染着的是什么东西?妄心,不是真心。学佛没有别的,学用真心,不用妄心,那就是佛;用妄心,不用真心,就叫凡夫。真心跟妄心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妄心是假的,假依真起来的。你要知道事实真相,它一点都不碍事,而且你还可以任意去用它。就好比你认识了事实真相,妄心是你的仆人、是你的佣人,你可以指挥它。但是你要是迷了,不知道它是仆人,你把它当作主人,一切它当家作主。真心?真心有,不起作用,失去作用了。这个失不是真的失掉,叫迷失。妄心失掉是真失掉,真心失掉不是真失,迷了,觉悟了它就起作用,妄心就没有了,是这么个道理。
什么叫妄心?起心动念是妄心,分别执着是妄心,它起作用,在佛法讲造业。业有净业、有染业,有善业、有恶业、有无记业,有这么多的区别,是它造的。真心不造业,真心生智慧,妄心生烦恼,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这生烦恼。不把这个东西搞清楚,所以放不下,搞清楚了,你就觉得应该放下。放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放下怎么?放下烦恼,智慧就现前,放下烦恼,灾难就化解,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晓得。六十年前章嘉大师告诉我,看破、放下,看破就是明了事实真相,你才能放下。为什么人放不下?不了解真相,以为虚幻是真实,所以不肯放下。一定要放下,才真正能搞清楚、搞明白,这些道理我们好像是懂得,实际上似懂非懂。佛所说的毕竟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是听佛所说而已,就是记问之学,自己还不得受用。怎样才得受用?真正放下得受用。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帮助我们看破、放下的,但是这其中因为众生根性不一样,与自己根性相应的,学起来就容易,不相应的学起来有困难。一定要找容易契入的,契入之后,所得到的效果是圆满的、是平等的。所以佛说,法门虽然无量无边,「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经上说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法门真的是平等,有人从这个法门开悟,有人从那个法门开悟,不能说哪个法门好,哪个法门不好,他都开悟了,开悟是一样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自己的根性相应,学起来就很方便,最方便的是净宗法门。净宗法门最重要的就三个条件,你是不是真的具足?第一个真信;第二个真发愿,真想到极乐世界;第三个真念佛,什么叫真念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叫真念佛。念佛里头夹杂的妄想,不是真念佛,不许可怀疑,不许可夹杂,还得要相续不断。不断不在形式上,我们口念是形式,在实质上,实质上是心,意念。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忆佛念佛」,忆是想,心里头有,念是口里头、心里头都有,「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念佛是因,见佛成佛是果。
我们再看下面,「又此愿意有二说:一者,如望西曰,或土众生,以不见于诸苦果,故不恐苦因;亦以不见诸乐果,故不修乐因」。这事上确实,或者有这个地区、这个星球上的众生,没有看到苦果,像我们这个地球上,我们没有看到饿鬼,没有看到地狱,畜生只看到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我们看不到的。没有看到苦果不怕苦,依旧造业,不恐苦因,对于造作恶业他不怕,不恐就是不怕。最平常的,饮食起居,吃众生肉这是最平常的。我今天有同学给我一个资料,是二00八年的。这有个数据,二00八年这一年,人类吃掉这些动物有五百八十亿,这是根据调查统计。吃得最多的是鸡,五百八十亿里头有五百一十亿是鸡,五百一十亿只鸡被杀、被吃了。三十五亿的鸭、鹅跟火鸡,这三样东西有三十五亿。还有三十五亿是动物,哺乳类的动物。总数是五百八十亿。我们知道…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四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