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五集)  2012/3/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2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六十六页第三行,「直心敬事」,这是科题,请看经文: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这段经文不长,但是意思很深。我们看黄念老的批注。『恭敬三宝,奉事师长』,「自谦曰恭,尊人之德」,这就是敬,这「恭敬」两个字。《法华经嘉祥疏》第二卷有解释,「谦逊畏难为恭」,这恭的意思,「推其智德」这是敬的意思。「三宝者,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这叫法宝。「随其教法而修业者」,这是僧宝。「至于佛灭度后,住于世间者,称为住持三宝。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所以名宝者」,据《宝性论》有六个意思,我们就看到此地。

  恭敬,佛弟子必须要修的,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一再的教导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现在的问题,诚敬的心没有了,换句话说,再好的老师教导我们,我们都得不到东西,为什么?没有诚敬心。为什么没有诚敬心?我们对父母没有孝顺心,诚敬是从孝心里面生出来的。这是今天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换句话说,世间出世间圣贤的教诲,它统统都是要用诚敬这把钥匙才能打开。今天孝道没有了,人不懂得孝顺父母,怎么会知道尊敬师长?

  我这个年龄,小时候生长在农村,我们家乡的农村实在说是沾了明清桐城派的光。桐城这个学派在明清两代很有地位、很有声望,这是个读书出名的地方。所以,农村的小孩都有读书的机会,这是沾桐城派的光。那个时候的学校是叫私塾,私塾是家族的子弟学校。我小的时候,这个农村里面还是大家庭,几代同堂没有分家的,所以那个家很大,一个村庄就是一家人。这个村庄,王庄,全是姓王的这一家,那个人家是李庄,李家,那个村庄是一家,大家庭。这个现在没有了,八年抗战之后,我说我们中国人最大的损失,就是把我们的家粉碎了,再看不见了。中国的这个家与我们这个国、这个族关系非常大。也许有同学听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上讲的,四书,这里头提到家,不是现在的家,是从前那种家庭。那种家庭要能够整齐,家能够整齐就是治得非常好,社会就安定、天下就太平。为什么?家是社会里头最小的一个单位,这个小单位好了,就像人的身体,细胞是最小的单位,每个细胞都健康、都健全,这人身体好,没有毛病。现在这个家没有了,粉碎了。

  在从前大家庭里面,人数少的,人丁不旺也有两百多口,一般家庭总是三百人上下,兴旺的家族六、七百人,有七、八百人,非常兴旺。这么多人住在一起,要是没有规矩,那不就乱了吗?所以从前的家有家道,家道差不多是共同的,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国汉族,中国人的确是以汉族为主,汉族实际上都是一家人。谁的后代?黄帝的后代,炎黄子孙,炎帝是神农,可以说是伏羲、神农、黄帝的后代,一共有四百多个姓氏,在百家姓里面应该都是一家人。所以老祖宗,那就是从伏羲、黄帝、尧舜禹汤,这都是我们祖宗。他们留给我们的教诲,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每个家庭、每个炎黄子孙都需要遵守的、要学习的,世世代代,到满清还是要学。满清的末年,西洋文化来到中国了,一般年轻人仰慕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产生怀疑,但那个时候还有讲的,真正去做的人很少了。到民国,满清亡国之后民国建立,讲的人都没有了。我小的时候,所以沾光住在农村,桐城派的老家,读书的风气还很盛,就沾这么一点点光,也不过是二、三年的时间,很短。比我小三岁的人,那个印象就没有了,你要问他,根本没有印象。所以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没有了。

  学佛要靠老祖宗东西做基础,没有这个东西,佛法就没有了。老祖宗东西核心是孝道,佛法是师道,师道一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没有孝道,师道也没有了,这个问题就严重了。今天讲我们要把它复兴起来,从哪里复兴?没有孝道的复兴就是没有根,没有根决定复兴不起来,现在问题在这里。谁肯去学孝道?谁肯去孝养父母?现在人完全学习西方价值观,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所谓人本主义。对父母不知道照顾,更谈不上孝顺,他在一生当中没有见过、没有听过,这个问题严重。大陆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我们相信有孝子,太少了,没有人去宣扬,虽有尽孝的没人知道,不能形成风气。对老师尊重就更少了。尊师重道,大乘佛法,净宗《观无量寿佛经》,世尊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净业三福,说了三条十一句,那是道,是师道。这三条佛说得很清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换句话说,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菩萨修行成佛一定要遵守这个三条,不遵守这三条你决定学不成功。这三条头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这两句就做不到,后头就不必说了。后面纵然有也不是真的,为什么?他没有根。所以你想问题多严重。

  我们这一百年来,把根毁掉了,根坏了,怎么教没人相信。多少人想,向往,你一、二个人做到,世人看到了也很欢喜,还是半信半疑,他不可能学习,不可能照做。我们一生在修行、教学经验当中很清楚,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搞个实验点,老师认真的来教,要做出示范。家长要跟老师密切合作,从一个小村、从一个小镇做起,做出个好样子来,让大家来参观,让大家来观摩、学习,渐渐推广。要多少时间才能成为风气?一般讲应该是两百年。我们把传统的东西丢掉两百年,复兴起来还是要两百年。先要有讲的人,接着要有做的人,这才行,有讲没有做的是复兴不起来的。谁来干这个事情?圣人来干这个事情。什么人真正发心干?圣人。什么人认真甘心来干的话,这个人是佛,这人是菩萨再来的,绝对不是凡人。凡人不可能把中国传统复兴起来,要圣人、要佛菩萨。所以我们看到恭敬这两个字感触很深很深,到哪里去找?看不到样子,恭敬的样子都看不到,到哪里去学?

  可是社会这么乱,灾难这么多,全世界的人都在想如何消弭冲突,恢复安定和平?真的,多少人在希望,这么多年了。联合国以这个为主题,集合全世界的学者专家来开会研究,应该有四十多年了。冲突的频率年年上升,灾难一年比一年重,现在这些人对和平几乎已经丧失信心,多少人质疑这个世界往后还有和平吗?心里面想和平,找不到方法。英国汤恩比所说的话一点都不错,要想化解冲突,世界要想恢复和平,只有中国孔孟学说、大乘佛法。汤恩比提出来之后,有谁相信?真的没人相信,孔孟学说能解决问题吗?大乘佛法行吗?我们今天读的《无量寿经》就是大乘佛法,外国人也有人读。

  我曾经两次访问伦敦,参观欧洲著名的汉学院,它们附设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跟伦敦大学,我都去看了。这个汉学系的学生专门研究中国古籍,我们佩服,不但中国话讲得很标准,能读中国的文言文,能看中国的古书,你不能不佩服,年轻人。还有个同学告诉我,他就是用《无量寿经》,就是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本子,写博士论文,这个不是外行人。我向他们请教,我说这是你们英国大名鼎鼎的博士说出来的,「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你们能相信吗?我问他们,他们对我笑,不回答我。我停了几分钟,反过来问他,难道汤恩比博士说错了?也没有人回答我,都对着我笑。最后我明白了,我说你们很聪明,既不承认,也不反对。

  于是我告诉大家,我说汤恩比的话没说错,而是我们解读错误了。这他们就很认真了,要听我讲。怎么解读错误?今天提到孔孟,你们一定想到四书、五经、十三经,提到大乘,一定想到《华严》、《法华》、《般若》这些大经大论。这个东西你们都看过,能不能解决现在社会问题?你们当然不敢说。我说我们大家提到、想到的是孔孟、大乘的花果,这花果从哪来的?我们用植物来比喻,花果从枝条上生的。枝条从哪里来?枝条从树干生的。树干从哪来的?树干从本生的。这本从哪里来的?从根生的。我说你们有没有这样想过?没有。孔孟的根本是什么?大乘的根本是什么?从根来培养就有救。我就直截了当告诉他,孔孟的根是《弟子规》,大乘佛法的根是《十善业道经》,都不知道,这太浅了。没错,《弟子规》总共也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道家的根《感应篇》,也只一千五百多个字;《十善业道经》长一点,长得不多,全经也不过就是五、六页而已。这个东西是根,不能小看它,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这三样东西没有落实、没有做到,孝亲尊师是假的,没用,儒释道的三个根。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根是德行,做人基本的条件具备了,这是圣贤人的基础。佛是大圣,圣中之圣,不从这个基础上怎么能生得出来?

  另外,确确实实全世界人类的智慧宝库在中国,中国保存得非常完整,保存了传统文化,保存了大乘。在什么地方?中国传统在《四库全书》,大乘在《大藏经》,但是这些典籍全是文言文写的。同学们应该要知道,两百年前,中国的文言文是亚洲通用的文字。你到韩国、到日本、到南洋,许多这些国家地区,说话不懂,写字,写文言文都懂,他们都学过,所以沟通意见不难。为什么这些人要学中国文言文?他们要吸收中国老祖宗千万年的智慧、千万年的方法、千万年的经验,全在这些典籍里头。文言文是中国老祖宗最高的智能发明这个东西,这是载具,是个工具,不受时空的限制,时代怎么变它不变,它永远不变,所以你能懂得。你展开书本,就如同跟古人面对面授受相同,你看这个东西还得了吗?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其它的国家都没有。其它的国家文字跟语言是一致的,它没有分开,语言会变,二、三百年之后你看就看不懂了。文言文不变,就是文言跟语…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