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瓶颈与出路——以佛教文化破解历史怪圈
杨笑天
内容提要:近代,当中国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时,所遇到的最大困惑就是文化的差异,而历史上制约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因素主要也是来自于文化。那么,中国文化的瓶颈究竟在哪里?笔者以为,在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对人性的无知和误解,以及基于此无知和误解而建立的郡县皇权专制制度。正是这个文化瓶颈制造了中国历代王朝前车覆辙般兴亡轮替的历史怪圈。如何突破这个“文化瓶颈”,走出“历史怪圈”,是古来有识之士始终深切关注和试图破解之谜。今本文尝试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以求拨云见日。若能抛砖引玉,不亦乐乎。
关 键 词:佛教、文化、文化瓶颈、历史怪圈、郡县皇权专制、人性、佛性、缘起、宗教
作者杨笑天,1961年生,日本佛教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佛学研究》副主编。
一、引言——时代呼唤与文化反思
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我们再一次重新反思文化的时候了。
清末以来,中国的思想家们基本上一致认为,当中西(中国与西方)文明遭遇而较量,中国处于劣势而学习西方时,总会经历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第一是对器物(物质、科技)文化之认识和学习,第二是对制度文化之认识和学习,第三是对精神文化之认识和学习。①器物可以购置,科技可以学习,制度可以模仿,而学习和改造文化的道路却始终充满了崎岖、坎坷与挫折。
如今,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又一次遭逢文明较量的命运,再次经历着认识和学习西方文明的三阶段,“如何认识、反思和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课题再次严峻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与以上三个阶段相对应,文化的构成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物质层次(包括科学技术);第二,物质、精神相互涉入交融的层次(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制度);第三,精神层次(民族心理、文化境界)。②
人类社会能否稳定发展,人类生活能否长久幸福,取决于物质与精神相互交融(第二层次)的妥善与否;而物质与精神相互交融的妥善与否,则应当取决于民族精神(第三层次)的境界高低。
民族精神的境界,一般来说,具体地由文化的境界来体现,但是,对于我们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的高低,究竟如何来判断和认识呢?这是一个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知识界的难题。而通过文化比较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难题,则一直是一个比较普遍地被使用的方法。
文化比较,总是需要以另一个文化为比较对象。那么,在对中国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我们应当选择怎样的文化作为比较对象呢?以欧美文化作为比较对象而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事例以往已经不少,但其结果并未能给我们提供足够的可以解决问题的启迪。
日本与我们同为亚洲国家,在历史上日本民族曾从中国大举引进先进文化,程度甚深甚广,而且经过了一千五百年的演变之后,相互之间又展示出了很多巨大的差异,因此,笔者以为,以日本作为比较对象而作比较文化研究,将能够给与我们一些有用的启迪。
2004年,经济学家根据“日本从1960年开始高速增长,维持了将近30年,到1988年时人均收入赶上美国”的历史经验预测,“在一定条件基础上”,“2030年左右中国经济规模有望赶上美国”,亦即人均收入赶上美国的五分之一③,很显然,这意味着中国与日本在赶超美国的能力这一点上存在的差距,至少被认为要大到五倍以上。
如果再进一步观察中日之间的差异,我们会进一步发现:历史上,中国有郡县制而日本无,中国有太监制而日本无,中国有科举制而日本无,中国有妇女缠足而日本无,中国有朝代更替而日本无;日本有封建制度而中国无,日本有幕府制度而中国无,日本历史上产生过宪法(宪法十七条)而中国无……近代日本君主立宪制一举成功而中国无,日本向资本主义顺利过渡而中国无……日本有宗派佛教而中国无,日本净土教的源流是中国的善导大师,但善导大师的传承在中国断绝而在日本发扬光大……等等等等(参见下表),所以,总的来看,将日本文化作为比较的对象,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用的启迪。中国日本郡县制有太监制有妇女缠足有科举制有朝代更替有无封建制度幕府制度宪法(圣德太子宪法十七条)君主立宪制度顺利过渡到资本主义宗派佛教无有有有有有有
当我们以日本文化来作为比较文化研究的对象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关注的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背景——佛教。因此,本文的展开也将从佛教的角度进行,并将以佛教为标准而建立一个参照系,将中日文化的某些特色的内涵放在这个参照系里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中国文化的瓶颈所在并找到一条改良文化的比较妥善的出路。当然,为了利于达到这个目标,这种比较和分析将会从特定的角度,以适当的程度来进行。
二、中国文化的瓶颈与出路
(一)佛教的世界观、生命观、人生观
——参照系的建立
本文所谓以佛教为标准而建立的参照系,是一个旨在展示佛教的世界观和生命观的参照系。亦即,本参照系将展示:佛教是怎样看世界、看生命、看人生的?宇宙、生命、人生的实质是怎样的?这个参照系将给我们展示——怎样的人生价值取向才能使人生和世界变得美好?
佛教的世界观和生命观,最根本的就是“缘起”和“佛性”,它是佛法的核心。
“缘起”,又称“因缘”、“诸法因缘生灭”④,它揭示了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本质和存在、运行的法则是:在平衡地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状态中不断生灭变化着(亦即相互关联守恒、相互作用守恒和变化守恒),同时蕴含着一切可能性(佛性)。
“佛性”就是宇宙和生命所蕴含的无限、无尽的潜力和潜能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⑥,山川草木亦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将成佛,成佛是佛性最究极圆满的显现。而佛性之显现所遵循的法则就是“因缘”。因此,佛性和因缘是一法之表里、一法之向背。
佛教揭示,佛性和因缘是“自然法尔”——本来如此(本来就是这样),是宇宙人生所固有的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它不是被创造出来的,因而没有起始,没有终结,是永恒而普遍的根本法则,是宇宙公理。无论佛陀是否出世把它揭示出来,它都是常在的⑦。人类可以认识和掌握它,遵循并运用它来成就包括解脱生死乃至成佛度众生在内的一切伟大事业,获得最大的幸福和利益。所以说,“一切众生第一胜法,谓信因缘”⑧。
基于“佛性”“缘起”的生命观和世界观,佛教的人生观是“自利利他”。
自利,是不损害他人;利他,是利益众生⑨。
对此,佛教根据众生的机缘,相应开示了“五乘佛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乘所遵循的道德伦理分别是:五戒(人乘)、十善(天乘)、三十七道品(声闻、缘觉)、六波罗蜜(菩萨)。人乘、天乘、声闻、缘觉乘所修主要是自利——不损害他人,菩萨则还要在此基础之上广利众生⑩。参见下表。五乘佛法五乘所遵循的伦理道德五乘的修行1.人乘2.天乘3.声闻乘4.缘觉乘五戒:不杀生、不盗窃、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遮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挑拨离间)、不恶口(恶语、恶骂)、不绮语(杂秽语、非应语、散语、无义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愚痴)三十七道品:︰(1)四念处(四念住),(2)四正勤(四正断),(3)四神足(四如意足),(4)五根,(5)五力,(6)七觉支(七菩提分),(7)八正道(圣八支道)自利利他
不损他人5.菩萨乘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自利利他
利他为要《优婆塞戒经》说:“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谓菩萨只有通过利他,才能完成自身的修行,真正成就菩萨道,实现究竟的自利。所以,菩萨乃至“凡利世间事,我皆应作。”
菩萨行者自利利他的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其中第一项就是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给人财物;法施是给人知识,传道授业;无畏施是解危济难,给人勇气和鼓舞。《大智度论》说:“贫穷故,自不能利益,何能利他!”所以,修菩萨行者无论在财物上,还是在知识上、佛法上和精神力量上都应该是富有者,否则就无法给众生以充分的帮助。因此,菩萨要通过修行六种波罗蜜来增加自己的财富、智慧和精神力量,以自利利他。
佛教之所以能有这样一种“自利利他”的人生观,是由于它的世界观,但它的世界观是如何导引出这样一个人生观来的呢?
当佛陀运用其无与伦比的智慧来观察宇宙人生的时候,发现了人生的“三世两重因果”(简称“三世因果”)。也就是说,人生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过去世是现在世的因,现在世是过去世的果;同时,现在世又是未来世的因,未来世又是现在世的果;因因果果,循环不息。众生就是在这样的“三世两重因果”之中周而复始地生死轮回。世人通常所知的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就来源于佛教这种对人生的缘起认识。
生命总是在“三世两重因果”之中周而复始地轮回转生,这个状态,用博弈论的语言来说,就是“重复博弈”。在“三世两重因果”的生命轮回框架中,对于任何一个众生来说,都不存在一次性博弈,而只有重复博弈(既对自己重复博弈,也对他人重复博弈)。在这种循环往复的重复博弈中,众生的一切所作所为(业)都无一例外地必然会得到回报和清算。众所周知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轮回的生命永远在重复博弈,一切行为都会有报应,有结果,所以,利人就是利己,损人就是损己。利人越多,利己也就越多;损人越多,损己也就越多…
《中国文化的瓶颈与出路——以佛教文化破解历史怪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