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尤智表)▪P3

  ..续本文上一页,就是活变为死,一变为多,东变为西。再简言之,就是变了一个观念。又查物理学上对于能力的定义,原是力与距离的乘积。力是物体行动之所表现。动是空间与时间联合起来的一种观念。时间是从物体行动而生的观念。空间是从物体反映出来的观念。以上所谓时间、空间、动力等,都是互相依靠而显发,没有一个是独立真常,而可以拈出示人的。例如:我们计时是利用地球的自转公转来定年月日,利用钟陇来计分秒,假使世界上一切都静止,连我们的呼吸脉搏都停止,试问你从何分别年月日时

  既无时间的观念,又从何知动

  既无动,即无力;既无力,即无能;既无能,即无物;既无物,则何从而生空间的感觉

  连一个观念都无,如何色不是空

  

  但是空如何又即是色呢

  答曰:物质变为能力是色即是空,则能力变为物质就是空即是色,现在英国科学界已有确实的证明,但从那一种能力变成那一种物质,以及用那一种方法步骤,则现在当不得而知。将来或者可能从日光(光是能力形式之一)造成粮食衣服及人人所喜欢的黄金。或者利用长江的水力,甚至地球自转的能力,或地球对于日球的位能,均无不可的理由。我说到这里,不能再往下说,恐入疑我痴人说梦。但这都是从科学实验得来的理论,纵不信佛说,岂可连科学都不信吗

  若科学可信,则法华经所载从地涌出多宝塔高五百由旬广二百由旬(一由旬等于四十里),又涌出百千万亿诸菩萨众,亦无不可信。盖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其忠实绝不在我们科学家之下。

  (丙)因缘和合论与因果律——佛说世界上所有精神的物质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我们站在科学的立场,精神现象本非研究的对象,可以搁置不论。兹单就物质方面说,农夫把一粒谷种到田里,受着日光水土肥料人工的培养,就生出一颗稻来。这是农人的生产,稻并不是从无而有”乃是以谷为因(佛经名为亲因缘),以日光水土肥料人工为缘(佛经名为烩上缘)而逐渐生长的。有因无缘,有缘无因,皆不得生。这就是佛法的因缘和合论。纺织厂一面进棉花,一面出布疋,这又是一种生产。布疋之生,是以棉花为因,机器人工为缘。一切农业工业的生产,处处在替佛说的因缘和合论做注脚。不单人工的制造如此,所有自然界物质的变化,生物的演进,都可用因缘和合谕来解说,惟其是因缘和合,所以一切事物都无本体,由此而会通了上文所述的空假中三观与色空不二之理,成为佛教谈空说有的一贯的理论。故佛经有一伪,说得极透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个因缘和合论打破了耶教的上帝造物、神权万能及旧科学家以原子为原始单位不可再分的种种邪见。这种邪见所主张的因,佛教称之为不平等因,因缘和合论之因是平等因。上帝果是万物生成之因,则上帝亦必为某种因缘生成之果。原子亦是如此。现在已证明原子之中有原子核与电子,原子核之中又有质子与中子,质子中子又可以打破而变成能力,如是辗转,终无尽时。故以上帝为真常,是违反科学,违反佛法的。

  从这因缘和合论而成立了世人皆知的因果律,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推而至于人生,则成为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之说。此是佛教在中国宜传最广而最深入民间的理论,甚至非佛教徒亦有此信仰。这个理论依唯学来讲最易了解,因为唯识学是一种心物结构学,是现代心理学所望尘莫及的,唯识学分析各种心的成分最为细密,不亚于化学家之分析物质的成分。从化学上我们得到很多有机无机的各种公式,总之,不外九十二种原质的化合物。唯识学家则能指示我们某一动作中,引起若干心王心所大小烦恼,不外乎百法(请参看百法明门论)。所以唯识学应之为「心理化学」。我于此诚恳的劝请我国的心理学家,抽一点时间去读一读唯识学,一定能扩充他的领域。依唯识讲,吾人举心动念,在八识田中就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就会生长成为生物的身体器官和它四周环境。善的种子就生成高等的生物器官,和优美的环境,恶种子则反是。以科学来判断,从这渺茫的一念,转变为有形的物质,是不是有此可能。我以为是可能的。我在上文(乙)一节中,一节中,不是推究到物质和能、力、动、空间、时间等的关系吗?空间、时间问与动或速率三者,实是构成能力和物质的要素,在百未能中名为方、时、势速,不过古今名称不同而已。方、时、势速,是列在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之内的。所谓心不相应行法者,即是不单独与心法想应,必等心色想对后形成。吾人对物有一念起,在心物相对之时,即有时方势速随之而起。有时、方,即有势速与物和而成力(Force,F=Ma=M d/t2),力与空间合则有能(Enersy E=Fd),有能印有物质。此物质舆心念相对则又造成新物质。总之,现代物理学之证实物质与能力可以互变,不单把能质通谱成为一家,亦且使心物融通为一体。物质既与时空发生密切的关系(旧物理学是认为各不相关的),而时空又是心物的联系,故心与物亦发生密切的关系,此种关系使心物有同生死共存亡的意义。所以一念起则时空动力能质随之俱起,由此证明举心动念确可造成物质的环境与身体器官。至于何种心念造何种物质,经过何种程序,则现在物理界尚未举行实验,不敢妄测,将来俟能质交变的方法公布以后,自有确切的答案。佛说天堂地狱人间鬼畜皆由心造,一切善恶罪福皆是众生自作自受,并非上帝天神所可左右,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个个佛教深入人心的因果律,是受到现代科学的支持拥护的,不再是愚夫愚妇的迷信了。

  (丁)三自性——佛说世间一切法相可分为三种自性:一、徧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依他起性就是一切事物的自身是依其它事物的因缘和合而起,即任何一个事物A,必由他事物B C D等缘和合而成,而B又由C D E等因缘和合而成。若吾人在此A B等事物上,作种种主观的计度分别,而生起种种意见,或成立种种学说,这就叫做徧计所执性。若在依他起性上,不作此种主观的分别,但存客观的事理,即是圆成实性。以科学来讲,依他起性即是客观的事理。例如: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而成立动的观念;由质量的运动而成立力的观念;又从力与空间的关系而成立能的观念;这都是依他起性。若从这能力上面,作一种计度分别,说能力是常任不灭,而立「能力不减律」这就不一定是可靠的真理了。现在科学界把能力舆物质通谱以陵,已知能力可以不消减而变为非能力,所以这个定律已经是不适用了。佛学并不反对客观的事物的存在,故说依他起性是有,但有真妄之别;但对于主观的计度分别或不完全的归纳所成立的学说”则一概斥之为无,譬之如龟毛搜角,纯属幻想而已。佛教人但认取客观的事实,明了其依他缘生之理,不去作妄想分别,这就是圆成实性。

  自然科学界用演绎法及归纳法(除不健全之归纳法外)所得的智识,我认为都是依他起性,皆是可信的。例如:算学的建立,是用的演绎法,是从几条已知而大家公认的公理,去推知未知的种种关系。这是依他起性。又如用统计法,从许多事实归纳出一个理论二逼也是依他起性。但若用不健全的归纳法,单就一部分的事实来立论,既失了事实的真相,再加上主观的妄计,那就成为徧计所执性。例如:达尔文只看到一部分动物的生存竞争,没有看到动物间之互助生活,便贸然戍立「物竞天择」的学说。这在佛家看来,无疑的认为是徧计所执性。又如马克斯之唯物史观,他只看到物质之真常,而没有看到物质之可以消灭而变成时空之观念,便误认为一切精神现象都受着物质的支配。他那里知道自原子弹爆炸以后,全世界人都知物质并非真常,他的唯物史观早已被原子弹所否定了。又如马克斯的唯物辩证法,亦仅仅看到某数种的物理变化而遽成立量变质变,矛盾统一,及否定之否定等定律,而没有看到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远离二边,不被否定之真如。就是以物理变化来讲,也并不是一切变化都是由量而质,由质而量的变化也是有的。至于矛盾不矛盾,更是纯主观的,在他以为矛盾,我则以为事事无碍。所以这种学说,不特是徧计邪执,实同魔说。纯正的自然科学则绝无主观的偏见,牛顿绝不因万有引力定律被爱因斯损一所修改而起人我相,而起瞋念。若科学家具能对一切自然现象,如其所如,不诳不曲,这就得到了诸法的圆成实性。若推而至于个人的实际生活,则成佛何难。所以我相信科学家的精神最与佛法相近,而科学家是最能阐扬佛理的。

  (戊)佛教是超科学的——现代科学界最进步的理论,要推相对论了。爱因斯坦初发表相对论的时候,科学界如盲如痴,真能彻底了解的,只有十二人。爱因斯姻示特修正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而且发表了能质交变的等量公式,说明每一磅物质毁灭的时候,可以变成惊人的大量能力。他不特开辟了科学的新园地,而且解放了科学家思想上的束缚。从前科学家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独立的,不受其它的影响。但爱氏对于空间的观念则不然。他以为空间若有物质的力存在,则这个空间就起了变化,与毫无物质的空间不同。犹如一条铺平的丝棉被上,放了几个皮球,被面就凹凸不平,起了折皱。空中有了一个太阳系存在,则空间也起了折皱。假使有一个彗星飞过太阳系的附近,它的途径就受到空间折皱的影响。他又说物的长度与它对于测量者的速度也有关系。这都是说明空间不是独立的、绝对的,是随着物质和速率而变的。至于时间,他也是认为栢对的。千百年以前的事情,我们可以看见的。我们假使坐一架速率超过光速(每妙三十万公里)数倍的飞机向天空飞去,就可以追着以前地球上所做种种事情发出的光线,因此而可以看到清明元宋唐以至汉周各…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尤智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