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紫柏大师简谱(戴继诚)▪P3

  ..续本文上一页卷首,第315页)

  ⑤憨山德清《梦游集·大都明因寺常住碑记》:“万历壬辰秋,余随缘王城,会达观禅师于大慈寿(寺)。”(《梦游集》,卷二十二,第263页)

  ⑥憨山德清《梦游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谱》:二十年壬辰,予年四十七。是年秋七月,予至京访达观禅师于上方。晋时有琬公,虑三灾坏劫无佛法,乃刻石经藏石室,其塔院为僧所卖,师赎之,欲得予作记。(《梦游集》卷五十四,第482页)

  十八、公元1593年,癸已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51岁。春季挂锡燕山碧云寺,睹诸祖道影。中秋与陆五台游浙江当湖之积庆庵,建议修复之。在金陵与周汝登相会。

  ①《全集·书鹤林勒那问二十二祖公案后》:岁在万历癸巳春,予客燕山碧云寺,灯下读《佛祖通感(应为“载”)》,至此不觉掩卷而叹,且覆而思之。(《全集》卷十五,第452页)

  ②《全集·读石壁经碑跋》卷十五:万历岁在癸巳春,余挂锡燕山碧云柳树庵,应华亭徐太仆琰之请也。(《全集》卷十五,第455页)

  ③《全集·沐浴碧云禅房睹罗什道影》:万历岁在癸巳春,信宿碧云寺。辱云庄禅丈为予设浴,既而庆睹什师道影于其禅室,再拜稽首。(《全集》卷十九,第489页)

  ④《全集·积庆庵缘起》:万历癸巳中秋,达观道人以问疾毗耶,维舟当湖,既而太宰陆居士(指陆光祖,晚明著名宰官居士,与紫柏友善)疾少差,亦放舟顾道人于案山之阳。案山距积庆不十里许。(《全集》卷十三,第429页)

  ⑤《全集·示道开》:万历岁在癸巳,春三月十有一日,夕阳在峰,炉烟凝翠,虚堂若镜,心眸澄渟。时开郎趋入肃拜而立,斋头有身根说法,眼根听受;舌根说法,耳根见纳之语。予不觉舍然大喜曰:吾子可谓知言矣,因援笔书此,以广其义焉。(《全集》卷四,第351页)

  ⑥周汝登《紫柏大师像赞》卷首:“予晤师在癸巳岁,金陵贺氏园中,为驾部郎时,乃予请见,固有年矣。”(《全集》卷首,第312页)

  十九、公元1594年,甲午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52岁。在庐山养病百日。四月在东梵川书《东梵川说》一文。

  ①《全集·忏荐牛麂疏》:万历甲午八月之初,挂搭匡庐,忽构疟疾,寒热交楚,神识煎惶,将百日有余。幻质憔悴,气力衰微。(全集》卷十三,第434页)

  ②《别集·东梵川说》卷一:王维别墅,谓之辋川者,以所标其人也。渠尝曰: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观阴界,何方置我人。”余每深味斯旨,则不觉身心都遗,所谓卓然而独存者。……万历二十二年四月初三日达观可道人书于东梵川白云西阁。(《别集》卷一,第53页)

  二十、公元1595年,已未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53岁。憨山法难,紫柏单身赴曹溪礼禅宗祖庭。本年有《宿石钟思并序》之作。十一月,候憨山于南京下关旅泊庵,并嘱托后事于他。四遇(实为三遇)汤显祖。

  ①憨山德清《全集·塔铭》:师与予计,修我朝《传灯录》。予约师,往浚曹溪,以开法脉。师先至匡山以待,时癸巳秋七月也。越三年乙未,予初以供奉圣母赐大藏经,建海印寺成。适以别缘触圣怒,诏逮清下狱,鞫无他辞,送法司拟罪,蒙恩免死,遣戍雷阳,毁其寺。时师匡山闻报,为予许诵《法华经》百部,冀祐不死,即往探曹溪回,将赴都不(应为“下”)救予。闻予将南放,遂待于江浒。是年十一月,方会师于下关旅泊庵。师执予手叹曰:“公以死荷负大法。古人为法,有程婴、公孙杵臼之心。我何人哉!公不生还,吾不有生日。”予慰之再三。濒行,师嘱曰:“吾他日即先公死,后事属公。”遂长别。(《全集》卷首,第315页)

  ②憨山《梦游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谱》:二十三年乙未,予年五十。春正月,予从京师回海上,即罹难。……初与达观师于石经山,因思禅门寥落,谓曹溪,禅源也,必源头壅阏,乃志同往以浚之。达师先往候于匡山,予被难时,师正居天池,闻报大惊曰:“憨公已矣,则曹溪之愿未了也。”师遂先至曹溪,回至聊城。闻予将出,遂回金陵以待。予至,则相别于江中旅泊庵中。师意欲力为白其枉,予曰:“君父之命,臣子之事,无异也,况定业乎?师幸勿言。”临岐把臂曰:“在天池闻师难,即对佛许诵《法华经》百部,以保无虞,我之心,师之舌也。”予唯唯谢别,师为作《逐客说》。(《梦游集》卷五十三,第483页)

  ③《全集·宿石钟寺(并序)》:已未三月,紫柏道人有曹溪之役。偕二三子信宿湖口石钟寺,寺据山之胜,才一登之,万有尽洗。夫浮生聚散,不殊沤花,惟达人真观,视聚为散,视散为聚,怨歌不废,而思本无邪。(《全集》卷十九,第482页)

  ④《全集·与汤显祖》:及寸虚(汤显祖法名)上疏后,客瘴海,野人每有徐闻(时寸虚方谪徐闻尉—原注)之心,然有心而未遂。至买舟绝钱塘,道龙游,访寸虚于遂昌。……此四遇也。(《全集》卷二十三,第520页)

  二十一、公元1596年,丙申年,明神宗万历24年。54岁。挂锡王肯堂“诫闲”堂。有《丙申三月将结夏示麟朗二三子(并序)》一诗。有《丙申三月将结夏示朗麟二三子(并序)》一文。

  ①《别集·破地狱偈》卷四:万历丙申,紫柏尊者挂锡余诫闲堂。……(王宇泰笔麈)。(《别集》卷四,第72页)

  ②《全集·丙申三月将结夏示朗麟二三子(并序)》:浮生闪电,聚首难逢。苟不究竟向上机缘,则结夏之所,何适而不可哉?奚必远峰泉而傍城隍耶?故说偈见志:“透则自应同结夏,若还不透夏难同。一枝藤杖横肩上,又入千峰与万峰。”(《全集》卷十九,第485页)

  二十二、公元1597年,丁酉年,明神宗万历25年,55岁。有悟境出现。

  《全集·微笑庵记》卷十四:万历丁酉于吴江观音大士像前,偶阅《大宝积经·兜率天授记品》,触着我释伽如来微笑光剑。是时也,但觉根外无境,境外无根,根境各不相到,直得一切凡圣窝窟,不踢自翻。(《全集》卷十四,第439页)

  二十三、公元1598年-1599年,戊戌年-已亥年,明神宗万历26-27年,56-57岁。1598年三月,登武当山玄武庙。与陆光祖相遇于台山。1598年于华严寺结夏,后还洵阳(九江)悼念故友匡石。1598年12月初五遇(四遇)汤显祖于临川。入京救助吴宝秀。

  ①《全集·法语》:万历戊戌三月初二日,停舟于襄河之岸。适有二邻船,皆进武当山香者,自暮达旦,焚香诵经似若不辍。(《全集》卷二,第339页)

  《全集》卷二十七有一系列与陆光祖有关的诗歌,如《陆太宰以宝带施清凉,赋此赠之》、《清凉山怀陆太宰》、《早春谒方山李长者,还清凉招陆太宰,特赋此二绝》、《清凉山怀陆太宰》等。

  ②《全集·长松馆记》:往年抱疟松云间,来慈(邢懋颙,紫柏俗家弟子)偕其弟匡石(邢懋学,紫柏俗家弟子),多方调治。予性不耐服药,复恣情所爽口者,故疟鬼得肆焉,既而予疟稍瘳,遂有曹溪之役。曹溪还,复偿牢山之盟,奄忽三易寒暑。至戊戌,结夏襄之隆东华严寺时,庐岳黄龙潭名修洁者,赍来慈书至,则匡石已有净土之游矣。叹息久之,于是复还浔阳,一悼匡石,淹留累日。(《全集》卷十四,第440页)

  ③《全集·礼石门圆明禅师文》:万历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予自庐山归宗寺挈开显寿公与吴门朗驱乌来临川,于二十九日黄昏舟次筠溪石门寺西南隅者。(《全集》卷十四,第443页)

  案:在1598-1599年之间,汤显祖写了许多与紫柏有关的诗歌,反映了二者间的密切关系。如《达公忽至》、《已亥发春送达公访白云石门,过盱吊明德(指罗近溪)夫子》,《江中见月怀达公》、《离达老苦》等之作。

  二十四、公元1600年,庚子年,明神宗万历28年,58岁。为救助南康太守吴宝修而滞留京师。

  ①憨山德清《全集·塔铭》:庚子,上以三殿工,下榷矿税令,中使者驻湖口,南康守吴宝秀不奉令,劾奏被逮,其夫人哀愤缳死。师时在匡山,闻之曰:“时事至此,倘阉人杀良二千石及其妻,其如世道何!”遂策杖越都门。(《全集》卷首,第315-316页)

  ②陆符《别集·传略》:上以三殿工,开矿税。中使辈出,有李道者,初奏南康守吴宝秀抗旨,逮治,其夫人哀愤投缳死。师闻之曰:“良二千石为民请命死,其妻自且不免,时事至此乎!”遂入都门营救。以毗舍半偈令诵十万当出狱,吴持至八万,上意解得末减。师因喟然曰:“憨山不归,我出世一大负;矿税不止,我救世一大负;传灯未续,我慧命一大负。释此三负,当不复游王舍城矣。门弟子皆知都下侧目师,相继奉书劝出,开侍者刺血具书隐去。(案:道开隐去时间可能早于庚子年)(《别集》附录,第73-74页)

  二十五、公元1601年,辛丑年,明神宗万历29年,59岁。滞留京师,曾暂住明因寺,夜梦僧负罗汉像待售。

  ①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正阳门外,三里河东之明因寺,乃行僧乐居之。万历二十九年,紫柏大师自五台来,夜梦十六僧,请挂瓶钵。亭午,有负巨轴售者,轴十六,贯休所画罗汉也。轴轴展视,面面若旧曾识,夜请挂瓶钵者僧俱是也。师叹异购之,各系以赞,传寺中。(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三,第103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②陶望龄《紫柏大师像赞》:……余久向紫柏师,辛丑入都,而师住西山,忻然欲以瓣香见之。会同学数友皆短师,心疑而止。后读其遗言,审其生平,真证密行,深慈高节,一时丛林踞师席者诚罕其比。(《全集》卷首,第312-313页)

  二十六、公元1602年,壬寅年,明神宗万历30年,60岁。有“天台昆岩郑居士”问法于紫柏,紫柏于癸卯年(…

《紫柏大师简谱(戴继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