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道的修行(1)
菩萨怎么做才叫度众生呢?
就是要领导一个团体,去完成某一项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让团体修行成道。
梁乃崇教授
※权力本身没有善恶
接着上午的话题,可以再讲一件事情。中午休息的时候,陈医师问了一些以前我已经说过、而现在需要修正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他了,不过这些问题值得再讲一遍。以前我们讨论过「宰制体系」(金字塔模型),也对它做了很多批评,并试图以非权力的体系来取代它。后来我们弄出一个体系——「念珠模型」,这个模型跟我最近讲的「权力的本质」是相反的,因为念珠模型是去除权力的体系。
现在讲权力的本质,等于认同「宰制体系」(金字塔模型),所以陈医师就问了这个问题,我是考虑过,只是没讲,因为没人问。以前我并不懂权力的本质,所以批评「宰制体系」。「宰制体系」有它的道理。当时,之所以不喜欢权力,是因为喜欢民主、平等、自由,才对权力做了批评。现在自己的了解既然改变了,这个部分就需要修正。
以前我们为了不要采用「权力」,想了很多想法,也真的去运作,但是都不成功,所以证明那些想法是不可行的。「金字塔模型」这种权力制度体系,从人类的历史来看,它是成功的,虽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以前那么讨厌它,把它看成是坏的制度呢?原因是看到太多权力的邪恶面,误以为权力本身是邪恶的。现在知道权力本身并没有善、恶。善用权力的人,权力是善的;不会用权力的人,权力就变成是恶的。权力的善、恶是出自使用权力的人,而不是权力本身造成的。
《权力游戏》这本书把权力比喻为电力。电力和权力本身没有善、恶,只是一个工具,用于善则善,用于恶则恶。会使用电力的人,就让它发光变成灯,可以录影、看电视、听广播、利用电脑运算……等,你会用它,它很有用,是善的;你不会用它,它就会把房子烧起来,酿成火灾,把人电死,闹出人命。所以电力本身没有善、恶,就看你会不会运用。权力也是一样,会用权力的人,就会让团体完成任务;不会用的人,滥用权力,任务无法完成,却藉以满足个人的私欲,这样我们就会看到权力邪恶的一面。但是权力本身没有善、恶,它的善、恶完全取决于运用权力的人。
所以权力本身没有善、恶,而是运用权力本身的善、恶问题。以前我不了解,误以为权力本身是邪恶的,才会排斥它,现在既然弄清楚了,当然也要将过去的错误加以纠正。
※菩萨度众生就是要度团体
作为一个菩萨乘的修行者,必须要懂得权力,因为菩萨是要来度众生的。众生指的是团体,菩萨度众生就是要度团体。菩萨怎么做才叫度众生呢?就是要领导一个团体,去完成某一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让团体修行成道。让团体修行成道就是让这个团体得到菩萨的果位,当然也表示这团体里面的成员得到菩萨的果位,这就叫度众生成道。
所以度众生指的不只是帮助个别的人修行成道,因为这件事情罗汉、辟支佛就在做了。菩萨要做的是度众生相,所谓度众生相就是要度团体,像国家、公司这样的组织团体,叫做「众生相」。度众生就是要把这些团体度成菩萨,团体中的成员当然也度成菩萨了,所以他们的「我相」、「人相」也都超越了。
我们知道罗汉的果位,折算成菩萨的果位相当于四、五地菩萨;辟支佛的果位相当于六、七地菩萨。成为菩萨至少要超越「我相」和「人相」;至于「众生相」才是菩萨特别要做的部分。菩萨度众生就是修行者要领导一个团体完成事业,并修行成道。在完成事业的过程当中还要修行成道,这就是菩萨度众生的定义。
※菩萨度众生的首要条件
菩萨乘的修行者要领导一个团体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了解权力的本质,懂得如何运用权力系统来完成事业,同时又能修行成道。我们也可以说如果一个修行者说他是「菩萨乘」,但是不懂权力的本质,那么他还不是「菩萨乘」,只能算是「罗汉乘」,或者是「缘觉乘」。从新的定义来看,我还不算是「菩萨乘」,只能算是「缘觉乘」。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定义太严了,不知道大家听了以后,觉得这样子的定义,是不是合适?陈医师我想听你的看法。
陈医师:我觉得是合适的,而且应该是做成功了才算。
老 师:那当然,做成功了才算做成。
陈医师:也就是说对权力的了解,是衡量菩萨的唯一标准啰?
老 师:是不是唯一标准我不知道,但是是一个标准,也可以说,一个不会做团体领导者的人不是「菩萨乘」。
陈医师:所以像那些即使做成功的大企业,但是那个企业没有修行成道就不算是菩萨乘。
老 师:对。
陈医师:从古到今没有真正出现过这样的人啰!
老 师:不是。有出现。
陈医师:我是说以前到现在没有人做成功?
老 师:应该有人做成功。
陈医师:那像阿育王他?
老 师:应该算做成功了。
陈医师:那他主要成就还是「罗汉乘」?
老 师:他做的部分应该「菩萨乘」。
陈医师:那像莲师其实是会权力的运用?
老 师:莲师在西藏,就是了。
陈医师:所以根本上所谓的建立「化土」其实就是这些嘛!
老 师:对。就是在建立这个,一点也没错。这个「化土」可大可小,小至一个家庭,大至一个国家。
萧先生:我觉得很好,是该具备这些条件,将来可能考虑会不只具备这些条件,但这些条件可以使用。
老 师:不是唯一的条件,而是应该要具备的条件。
张先生:我从第一个问题,有一些想法跟老师报告一下。领导一个团体完成一个任务,如果任务后来是失利、没有完成,老师曾提过一个案例就是邓小平在天安门事件做这样的决定,所以中国今天才有这样稳定发展的局面,他当时做那样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太容易,不太容易是说我们是站在谁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如果以学生、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他做这个决定是错的;如果以整个中国的角度来看是对的。又以全球来看,好比戈巴契夫当年做那些决定之后,苏联瓦解了,其实看起来对全世界是有利并没有害。今天中国强盛之后对全球是有利还是有害,不知道,搞不好不见得是有利的。现在看整个中国富裕是比较好的,可是再过几年呢?他的野心会不会出来?会不会造成台海、整个亚洲的威胁,甚至于美中再次对立,全球是否又会回到类似冷战中,不知道,所以什么时间点看、什么角度来看,就很难定义这样的任务是对与不对,这是我第一个疑问。
第二是刚才老师定义的「菩萨乘」,这样的定义比较清楚。但是我如果从老师讲过的,修行最大的功德是帮助人家悟自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假设修「菩萨乘」带领一个组织,然后完成一个任务,同时修行成道,跟「罗汉乘」的人,他一个一个的去教,可能自己教导别人修行悟自…
《菩萨道的修行(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