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讲座(五)/20100710
主讲:智崇上师
时间:2010年7月10日
地点:台北科技大学综合科馆第一演讲厅
纪录:张春美、周雅容
整理:李明慧、羊忆玫
大家好,我们来看《圆觉经》〈弥勒品第五〉。
我们都知道,弥勒菩萨是释迦佛之后的下一位佛,祂现在还是菩萨,据说要五十六亿年祂才会成佛。这是一个说法,佛世界的说法是很多的,我们不要以为只有一种说法,还有其他很多种的说法。那么,大家就会问:到底哪一个说法是对的?我的回答是:每一个都是对的!
我们看经文〈弥勒品第五〉。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先来解说这一段。「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每篇经文都有这一段,在前面几品我们已经讲解过了,就是弥勒菩萨坐在大众当中,从座位站起来,到佛的足前顶礼,顶礼之后,顺时钟绕着佛走了三圈,走完了以后再「长跪叉手」。所谓长跪,就是单膝着地的跪下来,不是双膝着地,另外一只手,叉手,就是碰到地上,这个时候才发言。
「大悲世尊」,就是称呼释迦牟尼佛。「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弥勒菩萨说:世尊啊!您为菩萨讲了很多秘密,告诉我们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令诸大众深悟轮回」使得大家对轮回,都有深刻的体悟,深刻的了解;「分别邪正」能够分辨在轮回里面,哪一些是正见、哪一些是邪见。
「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能够给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不恐惧的、正确的见解。道眼,就是正确的看法、正确的见解。「于大涅槃生决定信」,对于涅槃产生真正的相信,要去接受。「无复重随轮回境界,起循环见。」 不会再不断的重复、停留在轮回的境界当中。「起循环见」循环就是一直在重复,这个重复也就是轮回。就是不会再生起这种循环的、轮回的见解。任何生灭、任何往复、任何来回,都是循环见、轮回见,就都不会再起这样的循环见了。
所谓「循环见」,也可以说是分别的见解,用我们比较熟悉的话,就是逻辑思惟。所有的逻辑思惟都是循环见,这些循环见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所谓的逻辑就是:因为这样,所以那样,然后又怎么样,……一直这样推演下去,这都是循环见。所以,识心的运作模式,用「循环见」就把它概括了。我们常常都会认为自己很会思惟,很有逻辑,还以为自己很高明;其实这些都是轮回见,都是识心的、轮回的见解。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种说法:「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应该那样、不应该这样。」不断的在那里「应该、不应该」,然后又常常用这个应该或不应该去看别人,去框别人:「你这样子是应该的、你那样子是不应该的。」然后去评断别人、要求别人。很多人常常会这样做,但是,他就是不要求自己。也有人是这样去要求自己,没有去要求别人,但是他会要求自己。
不管你是去要求别人、或是要求自己,这样做,都很痛苦的。你要求别人就是别人痛苦,你要求自己就是自己痛苦,同样都很痛苦。这些应该、不应该,就是「循环见」。
所以弥勒菩萨说,如果世尊您给了我们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这样我们就不会停留在轮回的境界当中,不会产生轮回的见解。这个意思就是,世尊给了我们这些好处、帮助。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曜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接着又说:「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弥勒菩萨说,如果有菩萨、还有末世的众生,他想要到佛世界去一游;「如来大寂灭海」,那就是佛的世界,大寂灭海,也可以说,就是大涅槃。如果想要到佛世界去,到如来大寂灭海去游历的话,「云何当断轮回根本?」怎么样可以把轮回的根本断掉?轮回的根本没有断掉,是不可能去如来大寂灭海的。所以祂这里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子把轮回的根本断掉。
「于诸轮回,有几种性?」在轮回里面有几类?有哪几类?「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如果要修佛的菩提,也就是要去如来大寂灭海游历,有几等差别?有几种?「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回入,就是回到凡尘以及劳苦的这个尘世间,进到这个凡尘的世间,「当设几种教化方便?」要教导在凡尘中的众生,方法有几种?意思就是可以教导众生、度众生的方法有几种?
「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清净,照曜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这样子做、这样子教化,可以让一切修行的菩萨,以及末法时期的众生,「慧目肃清」慧目就是见解,就是他的见解是清净的。「照曜心镜」他的心境是明朗的,就像镜子一样是干净的,上面没有尘埃;他的心就像清净的镜子一样,是清楚明白的。「圆悟如来无上知见」能够了解如来的无上知见;知与见,就是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弥勒菩萨讲完了以后五体投地,就是做大礼拜,连续做了三次。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众生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时候世尊就回答祂了,「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指弥勒菩萨,你们「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能够为菩萨及末世众生,问如来深奥的、秘密的、微妙的道理,能够替众生问这么好的问题;「永断轮回」让他们可以永断轮回,然后「心悟实相」,心能够悟到真实的相貌。
我们本来说相都是虚的、是幻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虚幻的;可是在虚幻的相里面,它是有真实的相。并不是说,所有的相都是虚幻的,所以相里面就没有真实的相。在这些相当中是有真实的相,这个真实的相,你要达到的话,你的心要有体悟,才能够在虚幻的相当中,悟出真实的相。这个真实的相还是被知的,但是它是实相。也就是说,永断轮回以后,你就能够「心悟实相」,体悟真实的相。
「具无生忍」具有无生忍这样的深度、或者是程度、或者是境界。「无生忍」是什么呢?就是无生,没有生,你能够承受得了,这就是「无生忍」。所以「无生忍」也可以说是一种「定」,就是定得很深,深到什么程度?深到无生!就是没有生,所有的生都没有了,就是无生。这个「无生忍」,要到什么程度才到呢?八地菩萨,不动地的八地菩萨就是达到「无生忍」。也可以说,你的定力达到「无生忍」的时候,你就是八地菩萨,也就是不动地了。
我们知道,不动地菩萨这里,时间就没有了,到这个地方是没有时间的,所以祂会感觉到不动。当祂感觉所有一切都不动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没有时间,不会有时间的。也可以说,你觉得还有时间,就没有到无生忍,就是还没有证无生忍。你能够证无生忍,达到无生忍的话,就是你已经超越了时间,就是八地菩萨。所以世尊说,希望使得末世的众生,能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喔,这是个很高的程度。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们现在好好的听,我为你说。「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个时候,弥勒菩萨就很高兴的来接受佛的教导,大众也安静下来听讲。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世尊在第一句话就是告诉大家,轮回怎么产生的。祂说,所有的一切众生,「从无始际」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找不到那个开始的起点,这个就是「无始际」。当然就是很久很久以前,不知道多久以前的那个时候开始的。像我们为小孩子讲故事,一开始都是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王子怎样怎样……,差不多就像这个意思。
很早很早以前,由于众生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很简单吧!轮回怎么来的呢?原来是因为有恩爱、贪欲。我们现在当然有恩爱贪欲,而这些恩爱贪欲不是现在才有,是早就有了,无始以前就有了。有了这个恩爱贪欲,就有轮回,轮回就来了。也可以说,恩爱贪欲跟轮回可以划上等号。轮回是什么?就是恩爱贪欲。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若诸世界」就是在所有的一切世界里面,「一切种性」一切众生的种类,卵生的也好、胎生的也好、湿生的也好、化生的也好,他们「皆因淫欲而正性命」,他们都是因为淫欲而有了生命。没有淫欲,哪来生命?这就是所谓生物的生命现象,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这样。
生命里面有卵生,像鸟、鸡、蛇、龟,他们都是生蛋的;生出蛋来,然后蛋再孵化出小生命,新的生命,这就是卵生。
胎生,就像哺乳类动物,他们是生出一个小baby,小baby是直接生出来,不是经过蛋再孵化…
《《圆觉经》讲座 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