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法明门论》口述记(刚晓法师)▪P3

  ..续本文上一页五个心所活动,今天有,到明天也还有。如此推,今生我有触、作意、受、想、思。前世虽然已记不得了,但想来不差,也是有的。后世呢同样。这叫“一切时”。

  B。在路上见一个小孩儿摔倒了,我扶起他,做此事时五遍行心所都有。 现今报纸上案件不断,犯人做坏事时此五个心所也有。做无记业也是。即善、恶、无记三性五遍行心所都有,这叫“一切性”。

  C。我们生在这欲界的五趣杂居地,五个遍行心所在活动,佛经上告诉我们说,即使我们生到色界四地或无色界四地,在那儿仍然有这五遍行心所活动,这叫做“一切地”。

  D。我们眼睛看到一个境界会引发这五个心所,耳朵听到一个境界, 会引发五遍行心所,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都如此,这叫做“一切俱”。因了这四一切,故称遍行。

  再说别境位五个心所,别境位的心所也通于善、恶、无记三性。

  1、欲:希望。希望什么呢?当然是欢喜的事物了, 小孩子为了吃糖而吵闹是欲。张三要结婚可还没有房子,就整日里想得到一套房子也是欲。电视中放《临时家庭》,我今天看过,明天还要接着看也是欲。我念佛,为什么要念佛呢?我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呀~~这还是欲。

  2、胜解。了解得清清楚楚,不可动摇,认定了。我看见一盆花,知是菊花。 甲说:“假如说先人最早把这种花叫牡丹,那不是也行吗?你何苦要执著于菊花这个名字呢?”我说:“不管你再说,我只叫它菊花,因为先人毕竟叫它菊花而没叫牡丹。”有人修净土念佛,甲说:“参禅好啊。开悟贼快。”他说:“对,参禅很好,但我不是大根器,我先念佛。”又有人来说:“修密好啊,即身成佛。”他说:“对,修密很好。我若有能力一定修密,现在先念佛。”不管别人说什么,他一门心思不动摇地念佛,这就是胜解。板上钉钉!为什么呢,因为他对净土法门了解得清清楚楚。这很难做到。曾子的母亲极了解儿子,一天正在织布,有人来说:“你家曾子杀人了。”曾母在织机上动也没动:“不会的,我儿子我了解。”过一会儿,又有一人来说:“你家曾子杀人了。”曾母心就不踏实了。又一会儿,又来一人说:“你家曾子杀人了。”曾母终于从织机上下来了。一个小偷认定了自己若用某种手段作案,一定可以得手而不被发觉,这也是胜解。胜解与想的不同:我听见外边有车声,我知道是汽车,但是红旗,还是尼桑、桑塔那就不清楚了,这是想心所。我听见一支曲子,一听我马上叫出其名字:“是《高山流水》”。有人言:“不象是《高山流水》吧~~”我肯定地说:“绝对是的,这曲子我熟悉得很。”这就是胜解。

  3、念。对于过去的事情,在心中明记不忘。比如夏天时打闪, 一个闪电刚过去的瞬间,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我还能够清楚地记得闪电的模样,这个心理叫念。过一会儿竹子被狂风吹断,这件事冲击了我心中闪电的模样,上个念心所方才结束。在九华山我给说百法时,曾把这个念心所讲错了,我当时举例子说:老年人动不动提起自己年轻时如何如何;阿Q说我当年也阔极了;我有一次抛了个面包,被校长看见,他骂道,非让你过下六零年才会不做孽。我现在发觉这些例子不对,这只是记忆力,是回忆往事而不是念心所。有本《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中间对于这念心所讲的也不确切。《玄奘研究》(马佩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中把“念”也解释错了。其实,这本《玄奘研究》,对于唯识教理那一部分可以说是错误百出,对唯识的基本定义也搞错了。

  4、定。有的本子上写作三摩地。精神集中,专注一境而不动。 但这不是禅定的定,不是戒定慧的定。比如我看小说看得天昏地暗,忘了饥渴,不顾得睡觉,随主人公的命运遭遇而悲喜,看得只有了主人公,不知道我自己到哪儿了。有位红楼迷,沉溺其间不得出来,他说:“自林黛玉一死,我活着也无意思了。”牛顿请客,备好菜客人还未到时,他忽儿想到点儿东西,就到实验室去了,客人等不到他,就自己吃了后离去,牛顿做好实验后出来,一看见桌子上的骨头,“噢,我已经吃过饭了。”这些都是定心所。

  5、慧。有能力辨别,有能力选择。数学考试,发下卷子后稍一浏览马上就做,就是“慧”。若不会做干脆就要咬笔杆写不到纸上,写不上就不是“慧”,能写上即“慧”,写的时候自心中总认为对,老师判我做错也罢,不影响我做时是慧心所。再比如打电话,学校锁起来了电话机,但不管怎么锁,我都有办法打出去,这也是“慧”。有个米尼克,是个著名的电脑黑客,你再高级的电脑,不管你采取何种保护手段,他总有办法破坏你的电脑系统,他认为:“我破坏你的高技能电脑,说明我比你高明。”他甚至搞到了美国指向前苏联核弹头的资料。他这也是“慧”。下村都富是个电脑专家,他专门保护电脑,最后抓住了米尼克,这也是“慧”。如此,“慧”有善慧与恶慧之别。

  慧与胜解有何区别呢?一个傻子,他认为香蕉树就是芭蕉树,你告诉他这二者是不同的东西,他就不听,就认个死理儿,自以为正确,这是胜解。他认为他知道得清清楚楚,正常人不如此,你告诉他芭蕉与香蕉的具体区别后,他就可以分清,这个是慧。

  上边儿这遍行与别境较细微,后边儿的心所就很容易了解了。

  下边儿该是善心所,共十一个。我们要想成就道业,心中就只能动这十一种心念,后边还有烦恼法是绝对不能动的。有些是没有办法禁止的,现在还对他们无能为力,象遍行五心所,但可以不理他,对这十一个善努力做。

  1、信。即相信,相信什么呢?相信事实。 我说:我们九华山佛学院开设有广论、金刚经、戒律学等课程,这是事实,你信吗?有一些东西,没有办法用科学来证明,但绝对也是事实,我们就得凭信心所法来相信,它有不可思议的效用。东赵在八十年代末期,只有三个老太太信佛,大部分人都信一种民间什么教,我一时忘了名字。这三个老太太拜佛别人就嘲笑。老太太挺苦恼,就找到我大师兄。我大师兄告诉说:“现在人都想眼前得利,你们那儿有没有什么奇怪的病或什么。”老太太想后说:“有一个人秃顶,吃了好多药不见效”。大师兄说:“行,你们去把他治好”。告诉老太太:“你们三位每天早上用一杯水,三人都念大悲咒,有空多念几遍,没空少念几遍,用这水让他在头上涂擦、洗脸”。如此过了一年半不足两年,这人百药无效的秃顶竟真的长出了头发,于是信佛的人就多了。我们庙里翻修西楼,东赵人包了,不让别处人添一砖一瓦。这三个老太太就凭一腔虔心,相信我大师兄的话。事情就这么不可思议,信心所就如此难思议。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还有信德(三宝的真净德)、信能(能力)。

  2、精进。什么是精进心所呢?有的人说精进心所又叫勤,这不太妥当, 因为我们常说的勤呢就是很努力地做事儿。现在有些留学生,到外国后,初到国外,举目无亲,为生活所困,还要挣钱交学费,于是就要打工,到餐馆洗盘子呀干什么的。要说的,丢下自己家的盘子不洗,去外国给别人洗。极其努力地工作,这就是勤。名震世界的石油大王叫什么呀,我一时忘了名字,在他还没成大亨的时候,也是很努力的,这也是勤。难道能说这叫精进吗?因为他们勤的出发点只是为了自己,甚至是贪欲。大概是太虚大师吧,我记不准了,他说,精是精神,进是不退。而于凌波居士说,精是不杂。我们不管他们。现在这么说,我们努力地做事儿(这叫勤),做什么事儿呢,做四种事儿:A、未生恶心,未做恶事儿,一定别做。B、已经生起了恶心,做了恶事儿,赶紧停止,以后一定不做。C、未起善心,未做善事儿,从现在起,当下马上做。D、已经起了善心,做了善事儿,一定坚持不懈。我们就做这四种事儿(这叫四正勤),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努力地断恶修善,这个才是精进。

  3、惭。因为自己不好,当然了,人没有十全十美的, 总会做些不好的事儿,这时呢,在自己的内心中一定会生起一种内疚的心态,一定会的。比如我记得上学的时候,有一次宿舍中没有外人,只我一个,那大概是个星期天吧,我睡懒觉,起来时可能已经十点多或十一点了,我就洗脸,洗过以后,我拿毛巾时,心中一个闪念,就没拿自己的毛巾,而用了同屋人的毛巾。用过后我不一会儿即哎哟一声,有点儿不自在,但马上就不往心中去了,因这事儿太小。大家分析一下,我用了别人的毛巾,别人也没看见,只我一个人在,但马上有些不自在,这个就是惭。《曾国藩家书》是一本很著名的书,不妨看看。不过一般来说,我们可能看不下去,因为没什么趣味,假如说你能硬着头皮看下去,你会发现其中有许多“惭”,他可是“狠斗私字一闪念”,值得我们学习。这惭就是:凭良心对自己的行为反省。你可以骗别人,但总骗不了自己。孔子门下有一个学生,家境富有,他叫什么名字呀?下去想一下吧,他经常反省:我们同拜孔老师,而且以我的名门望族富有地位怎么却比不上那个穷小子颜回呢?觉得对不起自己,时时以颜回为榜样,还不同列七十二贤吗?有惭就行。

  4、愧。这个愧呢,我们一般总与惭连起来,我们不是总说“惭愧,惭愧”吗。印光大师自称:“常惭愧僧”。我们刚才说了,“惭”就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而“愧”呢,就是“我做了一些事儿,对不起别人”,“我做的事儿使我无脸见人”。西楚霸王项羽,带领八千江东子弟东拼西杀,然而呢最后却是一败涂地,八千江东子弟几近死绝,于是在逃到乌江边儿上时,觉得愧对江东父老,就拔剑自刎,这个就是愧。一般在图书馆看书时,会发现些自己很喜欢的书,总想自己占有,比如说我就偷拿过。假如说偷拿走后,自己觉得:我这是盗窃呀,我怎么能这么做呢,赶紧送回去,这是自责,是良心上难安,叫惭。但若我偷书…

《《百法明门论》口述记(刚晓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唯识浅谈(明燧)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