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八集) 2012/6/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9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六十三页,第一行看起,「悟由自心」,请看经文:
【从本以来。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念老注解里面告诉我们,「又度生事中」,度众生的这桩事情,「不离神通」。神通两个字,神这个字在中国六书里头属于会意,它的左面,以我们的手来说,左右手,左面是个示,示范的示字,右面是个申。要用篆字写就很清楚,示这个字,上面是上字;古时候这个字,上下的上,上面一划短,下面一划长,这叫上,下是上面一划长,下面一划短,这是下;这古写的上字,上是指上天、上空,下面这是三划,这三划代表垂象,就是我们今天讲自然现象,就这个意思。申是通达的意思,通达上天的垂象。这个垂象,现在它画三划很有道理。现在也讲三,物质现象、自然现象、精神现象,也是这三种,对这三种现象都能够通达、都能够明了。这个申写成篆字,就好像有很多障碍一样,三重障碍你都能突破,都能顺利突破,表这个意思。换句话说,神的意思就是通达明了,后头一个通,这两个字连起来,神通,就是通达明了的意思。度生的事业离不开这个,你要对于一切法的真相不明了,你就没有办法帮助众生。众生在迷,他不明了,你明了你就能帮助他。
「而诸神通」,佛法里面神通讲六种,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经上常说的,大小乘都讲,大乘讲三明六通,小乘通常只讲六通,都是属于通达明了的意思。我们六根没有障碍,每一个根的作用,对外面境界都能通达明了。而诸神通,「从本以来,自然安住,非从外得」。这一定要晓得,佛讲的这六种神通,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自然安住,自己本有的,所以说非从外得。
神通怎么样能发现?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修得的,第二种是报得的。极乐世界的菩萨,有神通的,天人去往生的,声闻、缘觉、菩萨去往生的,都有神通,到极乐世界神通圆满。我们人道去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到那边等于说是报得神通,到那边去就有,而且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四十八愿里头佛说,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彻这个字意思深,那不是小通。天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声闻、缘觉等三乘菩萨,有神通,不敢讲彻听。彻是圆满,圆满是什么?法身菩萨,也就是我们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样的菩萨才能够彻。彻是遍法界虚空界他能见、能听,鼻能嗅香味,法界虚空界任何地方他都能闻得到,身能够接触得到。这桩事情只有极乐世界有,他方世界报得还得要加修成,西方极乐世界得来太容易了,这是佛力加持,把自己自性里头本有的神通,完全没有障碍的显露出来。「如《圆觉经》曰本来成佛」,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故云『从本以来,安住神通』。智慧不是求来的,神通也不是求来的,是自己本有的,只要我们把障碍除掉。障碍,佛说得很清楚,妄想、分别、执著,《华严经》上说的。一般大乘经里头没有用这个名词,大乘经里面讲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就是《华严》讲的妄想,尘沙烦恼就是分别,见思烦恼就是执著。《华严》这个名词我们比较容易体会,但是它很深,就是这三种烦恼。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所以,我们六根在外头六尘境界去训练,练什么?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真正练成功,智慧神通都现前,这障碍除掉了。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惠能大师,他的本事没有别的,就是他能够同时把这三桩东西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他同时放下,他这一放下就成了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就是成佛,真的成佛不是假的。
十法界的佛叫相似即佛,没转识成智,所以相似位。用妄心达到登峰造极就是十法界的佛,他虽然用妄心,他依教奉行,佛教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一点都不违背,所以他很像佛,这相似即佛,不是真佛。真妄的标准是用心,用真心的是真佛,用妄心的是相似即佛,差别在这个地方。他能够转妄成真,转妄成真就是转八识成四智,他就是真佛,那就是法身大士,住实报庄严土,十法界就没有了。这个时候你才晓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像我们睡觉作梦,醒过来梦境没有了。如果像阿罗汉,这三大类烦恼他只是把见思烦恼放下,就是不执著了,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著,于身不执著,于人我是非都不执著,《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做到了,这一做到他就醒过来,六道轮回不见了,所以他肯定六道轮回是一场梦。醒过来是什么境界?是四圣法界,他所接触到的、所看到的,声闻、缘觉、菩萨、佛,他看到是这个境界。
我们就能晓得,六道轮回是怎么来的?执著来的,不执著就没有六道。四圣法界怎么来的?分别来的,阿罗汉、辟支佛没执著有分别。分别比执著轻,所以他那个世界比我们世界好,我们这是秽土,染污,他那里没有染污,叫净土,释迦牟尼佛的净土。那里有清净喜乐,没有我们这边的见思烦恼,没有,见思烦恼带来的苦报,他那个地方没有,他有起心动念、分别。如果把分别放下,十法界里面的菩萨就升级了,就成佛了,升到佛法界。佛法界里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也就是说把起心动念放下,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没有了,这又是一个梦境清醒过来。清醒过来看到什么?看到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所看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个个都是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是平等法界,所以里头讲四十一个阶级,不起心、不动念哪来的阶级?可是这里面住的人虽然不起心、不动念,还是有差别,差别是起心动念的习气没断;真的不起心不动念了,习气没断。习气带的厚薄不一样,带得很多的位次在低,带得很少位次就很高,所以四十一个阶级是带习气多少不一样。等觉菩萨带最后那一点点残余的,那一点断掉他就不在实报土,实报土也不见了,他回常寂光去了。
回常寂光叫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大乘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成佛了。常寂光就是佛的法身,常寂光就是佛的自性,跟我们的自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常寂光里头什么都没有,一片光明,所有进去了,跟光明结合在一起,融在一起,光明遍照法界,一切时、一切处它都在,我们都在,都在常寂光当中,只是我们没有法子证得。你晓得在常寂光当中,我们就明白,一切诸佛如来在哪里?就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在这个光中,光就是身,光就是土,所以讲常寂光土行,讲法身也行,法身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法身。他现身,「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楞严经》上说的。
常寂光里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时间就没有先后,没有空间就没有远近,时间跟空间全没有。这个道理我们懂,《百法明门》里说过,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里头有时间空间,方分就是空间,时分就是时间,排列在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抽象概念,它不是事实,没有事实真相。这个事情,你看佛教里头早就知道。不相应行法,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真的是事有理无,相有性无,确实不可得。我们起心动念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就在眼前,就在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不是一尊佛,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全在我们身边,围绕着我们,我们自己不知道。故云从本以来,安住神通。
我们看底下的注解,「权实二智俱明,神通自然安住」,只要智慧现前,只要我们把障碍放下。障碍是自作自受的,谁都没有法子代理。障碍不是从外头来的,是自己妄念变现出来的,所以必须自己把妄念放下,障碍自然就没有了,自性的德能就会现前。「妙德功圆入于实相」。大乘教里这个妙字用得很多,妙是什么意思?非有非无,亦有亦无。只要你不执著,你对着境界,眼对色、耳对声,六根对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就叫妙,法身菩萨。起心动念就迷了,还算不错,起心动念是菩萨,要起分别执著,那就是凡夫。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是菩萨,从起心动念里头再严重的,加上分别执著,这就是六道凡夫,就堕在六道里头去了。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修什么行?怎么个修法?就是修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那个太高,我们办不到,我们不要去执著,不要去分别。
于一切法里头,它总得有方法去修,这个方法就是,首先知道一切法不是真的,是刹那生灭相。现在我们可以用这种观法,看一切法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频率在波动,这不是真的。这真像我们看电影一样,在看电影,银幕前面晓得这个东西是二十四分之一秒的波动状况产生的幻觉。我们现前,六根接触的六尘境界,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个单位是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波动形成的假相,根本就不存在。我们能够常作如是观,你的妄想分别执著就停止住了。止观,观是看破,止是放下。章嘉大师教给我的,看得破你就放得下,放得下你就自在,你什么烦恼都没有,什么念头都没有,心就定了。从本以来就安住神通。
所以我们感谢这些科学家,不是这些科学家,我们这个经是常常念,念了几十年怎么样?没懂。「一切法从心想生」,念得很熟,但是怎么会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想不通。《华严经》上说整个宇宙,遍法界虚空界心现识变,我们也会讲,依样画葫芦,真正的意思不知道。必须科学家做出实验,告诉我们物质是假的,物质现象是最小的物质,再一分析没有了,发现是念头产生的一个副作用。这样我们才把佛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一下就明白了,一听到科学家的报告马上就知道了。知道了怎么样?知道要会用,就用这个来看世界,就能把世界看破。看破,这世界一无所有,连我身体也没有。用这种心去念佛,那就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真心,…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