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六集)  2012/7/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2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八十九页,第二行第二句看起:

  「《俱舍论》云:欲,谓希求所作事业。据此」,根据《俱舍论》上说的有欲字,「则经中舍诸爱着与亦无希求、不希求想等」,这些句子,「均无欲也」,都是说要离欲。「此上三句,显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但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故续云作得善愿,尽心求索等。正显事理无碍、圆融自在之妙义」。这是经论里面说明宇宙万有的真相,真相是空有并存而不悖。体有,体是自性,理有,理也是讲的自性,理体它是不生不灭,永远不变,但是理体能现事相,就是事相跟作用,《华严经》上讲的体相用。理虽然是空寂,它能够现相,所以不能说它无。

  佛法讲空,真空,这个空的意思不好懂,因为一般人听说空,什么都没有叫空,佛法不是这个意思。空是因为它没有相,就是说我们的六根缘不到,眼耳鼻舌身能够缘到的是物质现象。心理现象,起心动念、受想行识这心理现象第六意识能缘到,第七识能缘到,第六识缘它们起分别,第七识缘它们起执著。可是理体,它不是物质现象,前五根缘不到;它不是精神现象,第六、第七也缘不到,所以叫它做空,但是它遇到缘能现相。缘有两种状况,第一种是一念不觉,现相了。一念不觉没有原因、没有理由,为什么?有原因、有理由它是真的;没有原因、没有理由,这个现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现的这个相,实在讲是了不可得。

  这个相,我们在这里必须要把它搞清楚,这个现相现什么相?一念,实际上就是弥勒菩萨答覆世尊这个问题。世尊问弥勒,这是在《菩萨处胎经》上的一段话,佛问,「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这是原文。这句话佛问了三桩事情,说凡夫动一个念头,这个念头里头有几个念头?这个话里头有话,这一念头是多少念头集在一起形成的,不是单纯的,他问几念;几相,这个念头里头有几个物质现象,就是五蕴里头的色法;有几识,识就是受想行识。所以佛问的,就是这个念头里头,用我们现在的话大家好懂,有多少个五蕴形成一念。单单讲一念毫无意义,它根本不存在,我们在前面举过这个例子,跟大家说明这个现象。这是从前电影的底片。以前电影是用动画构成的,在放映机里面它那个速度很快,镜头打开,这一张照片照在银幕上,这幻灯片,立刻关起来,再打开放第二张,第二张再把它关起来再放第三张,一张一张放的。那一念是什么?一念就是一张,这叫一念。一念的速度在我们眼睛里看是多长的时间?二十四分之一秒。必须连续看二十四张,用科学家的话来说,纠缠在一起,我们看到一个东西比较有意义,一秒钟。

  如果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想想,你看到什么?我们把这个底片,一张有影像的,另外二十三张把它抹黑,没有形相,这一秒钟放起来只有一张,这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会感觉到,我是看到东西了,一闪,什么内容不知道,不就变成这个样子吗?现在佛问我们,我们现前这个现象怎么回事?就像这个电影底片一样。这是什么?这是体性随缘现相,现五蕴的相。停留的时间多长?诸位要记住这个东西,二十四分之一秒。现在弥勒菩萨讲我们这个现前状况,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在你面前放有没有看见?没看见,决定看不到。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看到有个东西闪了一下,有个印象,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闪了一下;一千六百兆,连闪都看不到,这就是我们今天现前的状况。

  所以说不生不灭,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你懂得这个道理,这真的。你看看,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它的生我们没看到,不生,它的灭我们也不知道,就在当前。当前这个不断,它相似相续,一张一张在那里过,没有两个相同的;两个相同的叫相续相,这个地方前面我们念的相似相续,告诉你没有两个是相同的。就跟电影底片一样,张张不一样,没有两个相同的。你看看,必须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一秒钟,我们才看到这个现象现前;单独的一个相,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们决定看不到,连那个什么闪都看不到,根本你就没有知觉,没有觉得它存在。所以佛说这个相叫幻相,叫梦幻泡影,叫根本不存在。所以生灭即是不生灭,不生灭就是生灭,这是真正的事实真相。你说这桩事情佛给谁说?谁懂?没人懂。佛只好跟弥勒菩萨说,弥勒菩萨懂,为什么?弥勒菩萨入了这个境界。所以佛讲这些奥秘,事实真相,对象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为什么?大家见到了,我一问你都知道。七地以前不知道,就在他面前,相似相续的生灭完全没有感觉,六根都缘不到,这是真正事实真相。

  我们今天是幸亏量子力学家最新的研究报告,如果没有这些报告,我们虽然看到佛经上弥勒菩萨这样说,我们还是不懂。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们没有概念,这是事实真相。有没有可能?那现在就是科学家提出了一个证据,最新的这些仪器能够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能够捕捉到。那个距离跟佛说的差不多了,再加个六百兆分之一秒,就是佛看到的境界。如果科学还能不断的再进步,那我们相信二、三十年之后,科学仪器可以能看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就是弥勒菩萨的境界,看到什么真相?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每一个念头里头都有色相,就是有物质现象,每一个物质现象都有受想行识,叫五蕴,这样微细!我们今天才知道《心经》上这句话,以前都讲得含糊笼统,没讲出来,「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什么?就照见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那个五蕴皆空,不可得,你念头还没起它就没有了,它就消失掉了。所以佛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般若经》的总结。

  世出世间所有一切现象,今天科学家分这三大类,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统统是《般若经》上所说的,这些现象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们为什么会看到这些现象?因为这个现象纠缠在一起,就像电影那个道理一样,我们眼睛来不及。至少这个速度,二分之一秒,我们能看到东西,二分之一秒在我们面前闪一下有个画片,大概是什么东西,还没看清楚,没注意,二分之一秒;二十四分之一秒看不到,只是眼前一道闪光就没有了。但是连续起来,连续到一分钟我们看到了,这是一个什么画面,我们才知道。佛问的不是一分钟、半分钟,不是,他问的就是那个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那一念,他问的是这个,问弥勒菩萨几念几相识耶,问的是这个东西。

  弥勒菩萨就说得很清楚,经上的原文是「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我们一秒钟能弹几次?现在是用秒做单位。我们实在讲这一弹指,这个念头是极快速,大概是五分之一秒。那要什么样的人?心地很清净,没有杂念、没有妄想,心定下来,在这种时候,五分之一秒的闪光他看到了;闪光里头的内容可能不知道,只看到。这个可以做实验,就是用幻灯片可以做实验,一秒钟这个速度五张幻灯片,也是把其他的抹黑,就留一张,五分之一秒,你看这个闪光。当然这个闪光的时间长,比电影长,电影才二十四分之一秒,这个五分之一秒,但是很可能没看清楚,太快了。比二十四分之一秒的清楚,二十四分之一秒只是一亮就没有了,这个一亮好像有个形相,但是还是不清楚。

  这是宇宙奥秘,佛菩萨在三千年前就搞得这么清楚。今天在这个地球上,科学家费了四百多年的时间,不断一个接一个、一个接着一个研究,到今天才看到阿赖耶的相分,物质到底是什么,这桩事情搞清楚了,可是意念是什么没搞清楚。物质现象是从意念生出来的,大乘教里佛告诉我们,色由心生,后头有一句总结,「全体是心」,这个结得好!所有一切现象不离自心,统统是心变现的。科学家讲这三种现象,阿赖耶也讲三种现象,实际上是一样的,名词不一样。科学家讲物质现象,佛法里面讲阿赖耶的相分,相分就是物质现象;科学说精神现象、心理现象,受想行识是心理现象,在佛法里面讲阿赖耶的见分;第三个自然现象,阿赖耶的业相,应该是业相才对,讲自证分还不行,是业相,自然现象。全是心生的,这个心就是真心、就是本性,相由心生。

  千变万化的这个相,十法界依正庄严,千变万化的这个相是识生的,识是妄心,就是分别执著。所以转识成智要从六、七先转,五、八转不到,五八果上转。六、七一转,五、八跟着就转了。我们想从前五识转,这做不到,转不过来,阿赖耶识太深了,我们也找不到,所以转识成智用的功夫就是在分别执著,怎么转法?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不分别了,就转第六意识,我不执著了就转第七识。眼见色、耳闻声,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没有动念头,分别执著没有动,这就是转识成智。经上告诉我们的,第一个念头是真心,真心见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里头的一个念头,这是真心。可是第二个念头起来的时候就是妄心,为什么?有分别了。如果永远保住第一念,那就成佛了,那就转进来了,转过去了,保不住!第二念分别,第三念执著,马上就起来,太快。在我们认为这是同时起来的,不是的,它有先后,决定是第一个念头起来,第二个念头又生,带分别,第三个念头带执著,以后愈变愈复杂,愈染愈严重,就变成这个现象。

  这是解释什么叫做欲,希求所作事业。佛在经里面教给我们,大乘教上常讲「舍诸爱着」,爱是什么?贪爱,着是执著。在日常生活当中,了解这些现象是假的,相不可得,它什么都没有,三种相,相,相是假的。我们说一刹那时间已经太长了,它确实是有,但是非常快速的它就消失了。不是真的相续,这个一定要清楚,是相似相续。我们知道电影的原理,你就用这个东西去观想。我们看两个小时的电影,你要晓得…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