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七三集) 2012/8/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7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六十七页倒数第四行,从第二句看起:
「是故修净业者,当尽己力,兼行众善也」。修净业的确实是福慧双修,这是彭际清居士给我们说的这些话,希望念佛人要尽力去兼修众善。这什么原因?我们的福报不够,没有福报,修善就是积福。善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经》,时时刻刻不能断,事上没有,要在心上修。没有伤害众生的念头,这心善;没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这是心善,这是不盗;没有淫欲的念头,没有妄语、两舌的念头,这都是修,时时刻刻要提高警觉。为什么?习气很重,特别是口业,顺口就溜出来了,有意无意。起心动念都是业,何况身行、口言!十善、十恶都分配在身口意三业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想到。
「且所谓带业往生,其业盖指宿业也。宿世恶业虽未全消,但仗佛本愿,及持名妙德,故可带业往生,不更恶趣也」。这是说净宗法门主张的带业往生。这个带业要知道,是指过去生中所造的业,不是指现前,现前念佛,依旧还造恶业,这个带不去的。往生确实说是在最后一念,哪个人有把握临命终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谁有这个把握?可以说只有真正放下万缘,心里面除阿弥陀佛之外,确实没有一个念头,这种人有把握,还有念头的人决定不会有把握。真正念佛人,心地要清净,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真念佛。还有妄念、还有杂念,无论是想着自己,或者是想着别人,想事、想物,全是杂念。总而言之一句,你没有放下干净,你心里头还是有这么多念头在起伏,这就是你这一生不能往生的原因。这个原因可以说,一万个人里头应该占九千九百九十九。李老师说,念佛人一万人当中顶多只有三、五个往生,那是什么?六十年前。六十年后今天,一万人当中有一个就不错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能往生?他有操心的地方,这个事情麻烦了,这桩事情谁都帮不上忙,阿弥陀佛非常慈悲,没有办法帮你忙。因为往生是靠自己,不是靠别人,完全是自己最后那一念是阿弥陀佛,这一念感得阿弥陀佛现身来接引你,这真往生。
人走了之后几个小时,摸摸顶上还是热的,未必往生,这靠不住。为什么?在人间得大福报的,头顶是热的,往生天上,统统是热的,所以这个不可靠。印光大师告诉送往生助念的人,不许去动他的身体,不要去探探这个热、那个冷,不要去,这个不好。印祖说得有道理。我们送往生是一个真诚的心、恭敬的心,不是说「我今天帮他送,他到极乐世界了」,自己还炫耀自己,错了!我们念这种名利心还是没有丢掉。为什么去送往生?为名利。你说这种念对人有什么好的加持?往生的人需要的是清净平等觉,这种心,那对他真的是有加持作用。所以,不能夹杂着妄念,我们探探热,探探说他是不是真走了,这都是夹杂,这都是把助念的功德破坏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道理。
真正得往生的,于宿世修的因关系最大,经上讲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看到唐朝张善和杀牛,临终牛头人现前,他大喊救命,那个时间很短促。外面刚好有个法师从他门口经过,听到他里面喊救命的声音,就进去看看。这个法师很内行,问他是什么事情?这好多牛头人来索命!立刻就知道了,这地狱相现前。什么都不问了,燃着一把香放到他手上,叫他赶紧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他也真听话,念了几声佛,告诉大家牛头人不见了,阿弥陀佛现身来接我了。这就是宿世的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一刹那当中圆满,不是偶然的。所以,大经里头常说,凡是往生的人,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在临终佛来接引,是无量诸佛加持的力量。我们过去生中有没有供养无量诸佛?我们不知道。但是从我们欢喜佛法、欢喜净宗,这个证明我们有,但是有多少不知道。如果看你对这个法门的理解,你对于这个世间的放下,真正放下,那就是晓得你的善根深厚。善根深厚的人一定放下,心地一定干净。这个都要得诸佛如来的威神加持才能做得到,不靠佛菩萨加持,我们自己没这个能力。我们放得愈多,什么念头都没有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要了解现实实际的状况,特别是要认识自己。自己没有别的,带不去的统统放下。这身体都带不去,你所有产业带不去,你所有的财宝带不去,你不要在这上操心,也不必说你把这些东西都丢掉。有人干过这个事情,唐朝的庞蕴居士,那是表演给大家看,只为了一句话,把这句话传下去,他就做这个动作。把他家里财产全部卖掉,装在一条船上,船划到长江当中,底下砸个洞,沉下去。有人就问他了,你这么多财宝你不要了,你拿去做做好事、布施给人不是好吗?为什么把它沉到江底下去?他说了一句话,就是他要说的,「好事不如无事」。好事还要操心,无事不操心了。
我们也不必学庞居士,学他的那个理念、精神,不放在心上,就没事了。如果你把它丢到江里,丢到大海里头去,丢了之后还怀念,你还是有事,还是没完没了,最重要的是心里头不染。是不是我的?身体都不是我的,哪一样是我的!经上讲了,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哪一样不是我的!一定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心里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日常生活当中就是磨炼,炼什么?就是炼放下。真放下了,痕迹也不着,高明!事上随缘,心里不着。随缘,什么都好,你叫我干什么就干什么,人愈傻愈好、愈糊涂愈好,难得糊涂。所以傻人有傻福,不是坏事。人不要太精明了、不要太能干,能者多劳,他比别人辛苦。所以,修净土的人随缘,遇到好事大家分享,不要专享。这种行持能帮助别人拓开心量,因为人都自私自利。处处是为人想,不是为自己想,我这个做法对众生有利益,对大家有好处。带业往生,带宿业不带今业。宿业没有完全消掉,但是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持名的功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可以带业往生。不更恶趣也,我们造作有三恶道的罪业,可以不受三恶道的果报就往生了。
「弥陀第二愿曰:来生我刹,受我法化,不复更堕恶趣」。这一愿讲得很清楚,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每天讲经教学,从来没有一天休息。所以任何一个人只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不成佛的。为什么?学习的环境太好了,没有中断过。极乐世界的人不需要吃饭,不需要饮食、不需要睡眠,我们这个两大障碍带来多大的烦恼,极乐世界人这两种障碍没有。极乐世界没有昼夜,它是光明世界,它的光明不靠日月,它那里所有物质现象都放光明,自己身放光、花草树木放光、居住的宫殿放光,宝池德水都放光,光明世界。而且这些光明都是永恒的,不会中断的,这是自性的性德。自性也称作大光明藏,就是常寂光。佛教不倦,我们学听不厌,真的法喜充满。
纵然是有缘,有缘众生,跟你有感应了,众生有感你有应,你随类化身去帮助他。自己的本身没有离开讲堂,本身还是跟佛在一起,化身过去了。是不是从这个身化个身?不是的。那个众生念头想的时候,跟着他的想,立刻就现身,《楞严经》上所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没有来去。我们这个世间人,生活在三维空间,有来去、有时间、有空间,极乐世界没有,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先后;没有空间,没有远近,再远的距离都在眼前。为什么?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句话记住。阿惟越致是什么?明心见性,圆证三不退。他虽然不是究竟果佛,但是他们的智慧、神通、道力跟妙觉如来差不多,随类化身他没有障碍。他障碍就是什么?就是障碍契入常寂光,就障碍这个,除这个之外,他什么障碍都没有。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了,回归常寂光,叫妙觉如来,证得究竟果觉。所以经上讲的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指这个位次,等觉还不是,等觉有上。等觉是正等正觉,它有上,只有这个位次叫无上,这个位次是常寂光。
这下面说,「但所谓带业者,只限宿业,而决非现行之业」,这句话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要误会,临终最后一念,那我现在多造一点恶业没关系,临终我放下,求往生。理上讲得通,事上做不到,你临命终时,你的念头一定会起来。修行全在平常,把平常当作临终来看待,要这样修。印光大师就是这个方法,把死贴在额头上。他的关房,他的关房佛堂只有我们摄影棚一半大,我去参观过,只供一尊阿弥陀佛像,大概只有一尺高,就这么高,不高。佛像背后墙壁上写了个「死」字,他老人家自己写的,贴在后面。就是说每天都把我今天是我临终的日子,什么都不想了。我还有明年,得想明年的事情,我还有明天,想明天的事情;他没有了,过去已经过去,别想了,明天没有了,没有明天,也不想。这个法子妙绝了,真难得,老和尚这个方法非常高明。老和尚这个字我有照片,放在澳洲没有带回来。但是这个字很多书上都有,能找到的时候,我们把它放大多印一些,祖师的手笔。所以现在就是老实念佛,什么都别想了。
「如《涅槃经》中,广额屠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两句话知道的人很多,引用的人很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知道出在什么地方。这是说《涅槃经》上的,佛经里面的故事。「故知成佛,必须放下屠刀也」。《涅槃经》上这一段,我们也把它节录在参考资料里头,「广额屠儿」,这是在《涅槃经》里头节录出来的。《涅槃经》卷第十九,「波罗奈国有屠儿」,就是做屠宰业的,中国人讲屠宰业,杀鸡、杀牛、杀羊,以杀生为谋生的行业。「名曰广额」,可能他的额头很广,人家叫他做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天天宰杀,「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夜,以是因缘,命终得北方天王毗沙门子」。你看这个受八戒的功德,一日一夜的杀戒真正忏悔,不错,投生到天道去了。不高,四王天,也很…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七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