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深入內觀的方法(焦谛卡禅師)

  深入內觀的方法

  摘自:《禅修指引》 作者:焦谛卡禅師

  歡迎來這裏禅修,非常高興看見你們。我告訴過你們:我所見過最美好的事,是看到一個人坐著禅修。當我是一個小男孩時,每當我看到有人在禅修,我會停下來去看那個禅修者,他安靜地坐著,身體靜止不動,非常平靜、莊嚴。像這樣坐,在我看來就像一座金字塔,如此穩定,堅定不可動搖;它也顯示禅修者的心非常穩定、非常平靜。身體的姿勢影響心境,它使你穩定、平靜、平和。

  當我看到一尊靜坐的佛像時,這佛像讓我的心變得非常平和,我收集一些佛像,這些佛像看起來非常安詳。

  在我繼續談論有關禅修的對象和不同種類的定之前,我想要回答某人上星期問我的問題,這是非常重要且必須記得的事,是有關我們的心態。我查了一些有關禅修的書,這是有經驗的禅修者所記錄下來的。禅修時,當他們發現:心變得寂靜,念頭慢慢減少時,你不再注意周遭的環境,這時,你的心越來越專注,你的心漸漸進入定境,這時,你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嗎?

  初學者並非指剛開始禅修的人,而是指心仍無法靜下來的禅修者。你可能已經禅修很久,但是如果你沒越過某種階段,你仍然是在初學階段。有這種認知是非常謙虛的,因爲如果我們已經禅修很久,我們會認爲我們知道有關禅修的一切,事實不然,如果你沒有跨越某個階段,你仍然是初學者。因此,當禅修者的心變得甯靜時,初學者有時會突然被幹擾,被帶回現實世界。當身體突然一動時,禅修者被驚醒,被帶回現實世界。這發生在某些人身上,過去常常發生在我身上。有時它是如此發生的,我非常安靜地坐著,然後,突然聽到一些噪音,我被嚇到,被嚇醒!

  當你禅修時,你在不同的境界,很像昏睡的狀態,一種催眠的狀態,但又不是真正被催眠,只是非常類似,有些醫生對這種狀況非常了解。當你停止思考並專注于所緣境時,慢慢地你的心會變得專注,你進入一種不同的境界;在進入不同的境界時,你發現有許多困難,你的心波動不已。我們非常熟悉我們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感到安全,我們想要抓住它,對它産生執著,我們不想放下,這是一個自我保護的反應,我們想要保護自己。

  保護自己的方法是:收攝六根,置心一處,我們要知道什麼萦繞在我們心中,我們也要知道我們的身體狀況。現在,我的身體如何?

  當你禅修時,你的心變得非常專注,慢慢地你不再覺知周遭的事物;當你越來越專注時,有時,你對你的身體也不再覺知,我的意思是,你察覺心裏的感受而非身體。有時身體的形狀和大小消失了,因爲形狀和大小是pa

  atti,我們的心把它們湊在一起,使它們成爲一種概念;paramattha則沒有形狀,沒有大小。

  如果你覺得這很難理解,我將給你一個譬喻,一個來自物理學、來自牛頓的科學例子。當你讀物理時,你知道有形狀、大小和移動,你可以根據牛頓的物理學預言一切。行星繞著恒星轉,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預言,你可以說:“從現在開始,十年後,某顆行星會在某個地方。”你可以預知,因爲它有形狀、大小和規律的移動,當你把物質分析到越來越小,分析到比原子還小的粒子時,你再也看不到它的形狀,你也無法預知任何事,你只能說有某種事,它的發生率是百分之幾。只有可能性,沒有確定性。

  在禅修中,有時也有類似的狀況。我們知道周遭的環境、形狀、大小、生靈、東、西、南、北、時間、年和日,當我們禅修時,我們忘記了今夕何夕、今年何年,不知道現在是幾點;有時,我們也忘了自己人在何方,我們之所以不知道這些,因爲這些全是概念。你不知道你坐在哪裏,你不知道你面對東方還是西方。有時,你甚至不知道你在哪裏,這是讓人心驚的,它聽起來像是一種精神病。有些人忘記他們是誰,因爲他們是精神病患。在這種狀況,你超越了現實,你是誰已不再重要,“我”只是一種概念,你也忘失了自我。

  當你進入這種狀況,你會一再回過神來,因爲你非常害怕,“我必須知道我是誰”,“我必須知道周遭發生什麼事”,因爲我毫無防備。我們想知道周遭發生什麼事,我的身體怎麼了,這是pa

  atti。了解這種現象讓我們感到安全,如果你不了解這種狀況,你會越來越害怕;“我怕禅修”,這曾發生在我身上,我的身體突然一動,我醒過來,我非常恐懼。盡管我們想要有更深的體驗,超現實的體驗,禅修時,當我們跨越那道關卡時,有些人會感到害怕,覺得非常不安全,我們害怕離開現實世界。

  我們借著控製身體和周遭的環境,來獲得安全感。控製的方式是“知道發生的事”,我們想知道周遭發生了什麼事,和我們的身體怎麼了,這是一種保護反應。

  當我們緊張了很久,我們習慣抓緊自己不放,這經常發生在焦慮不安和沒有安全感的人身上。當我們第一次去不熟悉的地方時,我們感到不安全,因爲真的有危險,我住在森林,那裏有老虎、蛇等動物。如果我們在一個封閉的地方,我們便能保護自己,但是要防蛇,非常難,因爲它們非常小,能爬進你的小茅棚,因爲小茅棚由竹子做成,沒有密封,爬蟲、昆蟲等小動物會進來,所以當你打坐時,你會聽到噓噓的聲音,你會突然醒來,你會害怕,你的身體有所反應,“那是什麼?”,你感到非常不安全。當你發現只是一只蜥蜴,沒事,你又回去禅修,但是,你無法完全專注在禅修,你保持警惕,你一直保持警覺,想知道周遭發生什麼事。如果你想要培養甚深的定力,這是非常困難的。你知道在某種程度上你保持正念,但是,你無法超越它;爲了超越它,你需要培養信任和安全感,這非常重要。

  能與你信賴的人,你的老師,你的家人或好友一起禅修,是非常好的。如果我發生任何事,在我身邊的人會來幫助我,對初學者而言,這非常重要。在緬甸,當我們禅修時,有許多老師說:“把你的身體交給佛陀。”我獻身于佛,我的身體不再是我的,因此,如果身體不再是我的,我便不會擔心,這是象征性地把身體交給佛陀。試著去找讓你感到安全的方法,信賴你周遭的環境,在這個地方你不會害怕,在這裏的人都是禅修者,這裏非常安全。在你禅修前,培養慈心是重要的,因爲慈心讓你感到非常安全。

  我住在森林時,有時,沒有房子,沒有住的地方;有時,我在樹下坐;有時,只有一間由袈裟搭蓋的簡單小屋。我們坐著禅修,當我們培養堅固的慈心時,我們感到非常安全。我住在森林裏超過二十年,從未被任何東西傷害過,有時,是住在很深的森林裏,周遭只有幾間小茅屋,我可以從中得到食物。我想要進入更深的森林,遠離文明世界,因爲文明世界是如此幹擾人。

  如果你信賴自己,這表示你感到更安全。信賴自己,信賴你的修行!對初學者而言,找一個安全的地方禅修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習慣抓住自己不放,我們對自己非常執著,一直想保護自己,把自己綁緊。看看是否你想控製你的身心,我們全都想控製自己,在禅修中,如果你這麼做,你不會有更深的理解和進步。

  你要學習放下,無論發生什麼事,就讓它發生吧!因爲在禅修時所體驗的事,是如此特別,以至于你想控製它,你若有這種念頭,你將無法進步。我們的潛意識一直想控製自己,這是問題之所在。

  雖然你有意不去控製,想放下,但是在潛意識裏你害怕,感到不安全,你想去控製它,因爲恐懼、憂慮已經在我們心裏根深蒂固,不知道有多久,可能數百萬年;我想:可能在我們的DNA內根深蒂固。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意識地保護自己,以防心理分裂的威脅。

  “心理分裂”是什麼意思?整合指我們有“我們是誰”的想法;分裂是無我的意思,沒有自我,沒有控製。你願意進入那個階段嗎?

  沒有自我,沒有控製,只有身心持續的過程,一旦你想控製它,你會不得其所,你將無法禅修,因爲禅修是“放下”。我們總是想要控製自己,“我知道我是誰”、“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有這種心態,我們將無法跨越關卡。

  不再有“我”,沒有“我”在禅修,你甚至不去控製你的禅修,你知道發生什麼事,知道而不去控製它,正如你望著一條馬路一般,你坐在外面看馬路,你沒有控製任何車輛,它們來來往往,你可以坐著看。我知道發生什麼事,但是我沒有控製它!你需要培養這種精神狀態,沒有控製,這是爲何我告訴人們不要抗拒、不要控製的原因,請放下,只當一個旁觀者。

  當我們一看到外境,我們就失去控製,我們會恐懼,這不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只發生在某些人身上。我們繼續禅修,每當境界現前時,試著讓心平靜下來,並且告訴自己沒有危險,不用害怕。信任自己,信任你的修行,繼續禅修,不要執著自我。禅修時,我們不要執著自我或控製自己,看看你是否這麼做。當我們發現我們處于險境,我們的身體會突然一動,這是一種保護反應。當我們碰到另一種境界時,我們的身體會猛然一動,我們會醒過來,想要去控製它,這是一種保護身心的反應,身體的猛然一動是令人害怕的。請告訴自己,鼓勵自己,當你培養更深的觀智時,這種事不會再發生,這種事只會發生在初學者身上。

  有時,初學者會嚴重驚慌,首先,你的身體猛然一動地醒過來,你的身體有所反應,但是,在其他情況下,你的身體仍然非常安靜,動也不動,你靜靜地坐著,只有心在反應。有時,當初學者的心靜止不動時,他可能突然感到嚴重的驚慌,禅修突然終止,他醒過來,這是另一種潛意識的保護反應。長期緊張焦慮的人會認爲:如果他放下,他的精神狀態會出嚴重的狀況;他會覺得“如果他放下,他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或許會發生非常奇怪的事,而他無法控製所發生之事,他可能無法回到正常的生活方式”。有許多這樣的人。

  爲了培養自我信任和勇氣…

《深入內觀的方法(焦谛卡禅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