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十九
五O叁、本經敘說帝釋天告訴目揵連其以調伏悭垢,而得勝妙果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裏。那時,大目揵連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
當時,帝釋天主釋提桓因正居住在他那勝妙華麗的宮殿裏,到了夜晚時分,他來到大目揵連尊者住處,向尊者頂禮後,退坐一邊。這時,釋提桓因的光明普照于耆阇崛山中,山的四周都很光明。那時,釋提桓因坐下來後,就唱頌詩偈說:
「能降伏悭貪垢穢的心,有盛德而能隨時布施予人,
這叫做布施中最賢善的事,來世必能見到殊勝的妙果。」
當時,大目揵連就問帝釋說:「憍屍迦(天帝釋過去世爲人時之族姓)啊!爲什麼降伏了悭貪垢穢的心,必可見到殊勝的妙果,而使你說:『能降伏悭貪垢穢的心,有盛德而能隨時布施予人,這叫做布施中最賢善的事,來世必能見到殊勝的妙果。』呢?」
這時,天帝釋回答說:「大目揵連尊者啊!因爲那些尊貴的婆羅門大姓、尊貴的剎帝利大姓、尊貴的長者大姓、尊貴的四王天、尊貴的叁十叁天,都會向此人稽首禮敬的緣故。大目揵連尊者啊!我就是被尊貴的婆羅門大姓、尊貴的剎帝利大姓、尊貴的長者大姓、尊貴的四王天、尊貴的叁十叁天所恭敬作禮,我親見這樣的殊勝果報,所以才說出這首詩偈。
其次,大目揵連尊者啊!甚至是太陽所運行,遍照于諸方,至于千個世界,有一千個月亮、一千個太陽、一千個須彌山、一千個弗婆提舍(東勝身洲)、一千個郁多羅提舍(北俱盧洲)、一千個瞿陀尼迦(西牛賀洲)、一千個閻浮提(南贍部洲)、一千個四天王天(欲界第一屬天)、一千個叁十叁天(欲界第二屬天)、一千個炎摩天(欲界第叁屬天)、一千個兜率陀天(欲界第四屬天)、一千個化樂天(欲界第五屬天)、一千個他化自在天(欲界第六屬天)、一千個大梵天(色界初禅天),名叫小千世界。在這小千世界中,沒有一座宮殿可以和毗阇延宮殿(譯爲最勝殿,是天帝釋的宮殿)相比的,毗阇延宮殿有一O一棟樓觀,每棟樓觀有七層。每層有七房,每房有七位天後,每位天後各有七名侍女。大目揵連尊者啊!在小千世界中沒有宮殿像毗阇延這樣端麗莊嚴的,我自己看見是因降伏了悭貪的緣故,而得有這樣勝妙的果報,所以我才說出這首詩偈來。」
大目揵連告訴帝釋說:「真好啊!真妙!憍屍迦啊!你能看見如此勝妙果報,而說出這樣的詩偈來。」
當時,天帝釋聽聞大目揵連尊者的說法,歡喜不已,忽然間便隱身不見了。
第五O叁經注釋:
1、釋提桓因:即天帝釋,是忉利天(叁十叁天)之主。
2、憍屍迦:天帝釋過去世爲人時,爲憍屍迦族姓,故名。
3、小千世界:以須彌山爲中心,四周圍繞東、西、南、北四湖,七山八海交互拱繞,更有鐵圍山做外廓,日月于其中運行照耀,此稱爲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名小千世界。
五O四、本經敘說大目揵連尊者以神通力至忉利天宮,見天帝釋生活放逸,自稱歎其新築之堂觀,目揵連即以神通力令其樓閣震動,使其心生厭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裏。那時,大目揵連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
當時,大目揵連尊者獨自在一僻靜處禅思,他這樣想著:以前釋提桓因在界隔山的石窟中,向世尊請問愛盡解脫的道理,世尊爲他說法,他聽後很歡喜,好象想更有所問的樣子,我現在當前往請問他的喜意。做這樣的想法後,就如大力士伸屈手臂那樣短暫的時間裏,在耆阇崛山中隱沒,去到了叁十叁天(忉利天),就停在離一座分陀利(白蓮花)池不遠之處。
那時,天帝釋正與五百位婇女在浴池這裏遊戲,並有諸天女隨侍,她們的音聲都很美妙。這時,天帝釋遙見大目揵連尊者來到。便告訴諸天女說:「不要再唱歌了!不要再唱歌!」諸天女便隨即默然不再發聲。天帝釋就去到大目揵連尊者處,向尊者頂禮後,退坐一邊。
大目揵連尊者問天帝釋說:「你以前在界隔山中向世尊請問愛盡解脫的道理,聽後很歡喜,你的意見怎樣呢?是因爲聽聞說法而感到歡喜呢?還是因爲想更有所問,所以才感到歡喜呢?」
天帝釋告訴大目揵連說:「我這叁十叁天(忉利天)裏,大多貪著于放逸之樂,有時會回憶起以前的事情,有時卻也記憶不得了。世尊現今就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裏,尊者您若想知
道我以前在界隔山中所請問的事情,現在您即可前往詢問世尊,依照世尊的說法,您就應當去受持。然而我這天宮中有美好的堂觀,剛落成不久,您可進去觀看。」
這時,大目揵連尊者靜默地接受邀請,就與天帝釋一起進入堂觀裏。那些天女們遙見帝釋來了,齊奏起天樂,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天女們佩戴在身上的璎珞等莊嚴寶飾,都發出美妙的音聲,合于五音之樂,就如善于演奏者的聲音一樣。然而當這些天女們見到大目揵連尊者後,都自感慚愧,進入室內隱藏起來。
這時,天帝釋告訴大目揵連尊者說:「您看這堂觀地好而平正,牆壁、柱子、橫梁、重閣、窗戶、羅網、簾障等,全部都很莊嚴美好。」
大目揵連尊者告訴帝釋說:「憍屍迦啊!這都是你以前所修善法的福德因緣,才成就如此美妙的果報。」
就像這樣,帝釋叁次自我稱歎,並請問大目揵連尊者,而大目揵連尊者也再叁地如此回答。
當時,大目揵連尊者這樣地想著:現在這帝釋自己極爲放逸,貪著天神所住的天界,贊歎這裏的堂觀,我應當使他生起厭離之心。于是他就入于叁昧(禅定)裏,運用神通力,用一腳趾撇動天帝釋的堂觀,使所有堂觀都震動起來。這時,大目揵連尊者隨時即隱沒不見了。
所有的天女們見此堂觀震動搖蕩,仆倒驚嚇,東西奔逃,禀告帝釋說:「這位是憍屍迦您的大師,所以才具有如此的大功德力吧?」
當時,天帝釋告訴天女們說:「這位並非我的大師,而是大師的弟子大目揵連,他梵行清淨,是一位具大德大力的人。」
衆天女們說:「真是奇異!憍屍迦啊!你竟然有如此梵行清淨,具有大德大力的同學,那麼大師(指世尊)的德力,當又如何呢?」(意謂一定是更不可思議了!)
五O五、本經敘說佛陀至叁十叁天爲母及諸天衆說法,四衆弟子久不見世尊,特請大目揵連尊者往請世尊還閻浮提說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叁十叁天(忉利天)的骢虛軟石上,就在距波梨耶多羅與拘毗陀羅香樹不遠的地方結夏安居,並爲母親及叁十叁天衆說法。那時,大目揵連尊者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結夏安居。
當時,佛陀的四衆弟子們去到大目揵連尊者住處,向尊者頂禮後,退坐一邊,向大目揵連尊者問說:「您知道世尊結夏安居的地方嗎?」
大目揵連尊者答說:「我聽到世尊在叁十叁天的骢色虛軟石上,就在距波梨耶多羅與拘毗陀羅香樹不遠的地方結夏安居,正爲母親及叁十叁天衆說法。」
這時,所有的四衆弟子聽聞大目揵連尊者的話語,內心歡喜不已,便各從座席起來,向尊者行禮後,就離去了。
那時,所有的四衆弟子在經過叁個月的結夏安居後,又去到大目揵連尊者的住處,向尊者頂禮後,退坐一邊。這時,大目揵連尊者就爲這些四衆們講說種種的佛法,給予示教照喜(講經說法之意),示教照喜後,便緘默不語。
這時,所有四衆們便從座席起來,向尊者稽首作禮,禀告大目揵連尊者說:「大目揵連尊者啊!您應當知道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看見世尊了,大衆們都非常的渴望,想看世尊。大目揵連尊者啊!如果您不怕煩勞的話,願您能爲我們去到叁十叁天,爲我們問訊世尊:『是否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常感安樂呢?』又爲禀告世尊說:『閻浮提的四衆弟子們很希望來見世尊,然而他們卻無神通力升到叁十叁天來禮敬世尊您。叁十叁天衆他們自有神通力來到人間,所以希望世尊您能回到閻浮提,這也是因爲哀愍四衆弟子的緣故。』」當時,大目揵連尊者靜默地應允了。
這時,所有四衆弟子知道大目揵連尊者已經靜默地答應了,便各從座席起來,向尊者行禮後,就離去了。
那時,大目揵連尊者知道四衆已離去後,即進入叁昧(禅定)之中,並依其所入禅定,就如大力士屈伸手臂這樣短暫的時間,便從舍衛國裏隱沒,去到叁十叁天的骢色虛軟石上,距波梨耶多羅與拘毗陀羅香樹不遠的地方而顯現。當時,世尊正被叁十叁天衆及他們無量數的眷屬們圍繞著而說法。
那時,大目揵連尊者遙見世尊,內心非常歡喜,這樣地想著:今天世尊爲圍繞著他的諸天大衆說法,那情景就和在閻浮提爲群衆說法的大會沒有差別。
這時,世尊已經知道大目揵連尊者心中的想法,于是就告訴大目揵連尊者說:「大目揵連啊!這叁十叁天衆並不是他們自力來會集的,而是當我想要爲諸天說法時,他們就會來此聚集;想要使他們離去時,他們便立即回去。他們是隨我心念而來,隨我心念而去的。」
當時,大目揵連尊者便向佛陀頂禮,然後退坐一邊,請問佛陀說:「種種的諸天大衆來此雲集,在那些天衆之中,有曾經跟從佛世尊聽聞說法,獲得了堅定不移的淨信,于身壞命終之後,來生于此天界的嗎?」
佛陀告訴大目揵連尊者說:「是的!是的!雲集在這兒的種種諸天當中,是有從宿世的生命中曾聽聞佛法,獲得對佛功德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也成就了神聖的戒律,而于身壞命終之後,來生此天界的。」
這時,天帝釋看見世尊與大目揵連尊者在歎說諸天衆,等說完話後,他告訴大目揵連尊者說:「是的!是的!大目揵連尊者啊!來此聚會的種種天衆中,他們都是在宿世的生命中曾經聽聞過正法,獲得了對佛功德堅定不移的淨信,對…
《雜阿含經卷第十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