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考古變今用—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考古題)

  毛毛蟲變蝴蝶 —考古變今用

  —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考古題)

  道證法師講述

  李瑞玲、林嘉雯、陳弘學、林瑞蓁、仰蓮居士敬記

  前言

  隨機晨考

  平常考

  深夜疲極考

  當衆突擊考

  出一題,大家考

  期中考

  動中用功(動中考)

  忙裏磨刀(忙中考)

  痛中考

  一枝草的考題

  水蜜桃的測驗

  遊戲人間出考題

  請別誤會

  西方錢,要會賺

  一無可取—“憨慢”又“厚性地”

  師父教你,倒穿鞋子,你怎麼辦?

  何必考這種“顛倒穿鞋”的題目呢?

  前言

  在學時,對教授考過學長的題目,通常戲稱爲“考古題”學生研究考古題,可以了解考試重點,使今考,及未來之考,成績優異。修行亦然。修行道上,天天有考題,時時有考題。行者研究大德之考古題,可知修行重點,提高警覺,于今,于未來生命考驗中,無往不利!

  筆試—記憶清楚·說一、二、叁、

  臨床—血肉模糊·考驗百般

  我們在醫學院讀書,講到要怎樣急救病人,就說第一步如何,第二步如何,第叁步如何。考筆試的時候,只要照書本,背得清楚就算及格了,但是臨床上實際看病人,情形就大大不一樣!

  比如說,半夜值班,送來一個和卡車相撞受傷的人,一看整條腿都被車壓過去,血肉模糊,整只腳又鑲著很多玻璃碎片,這個人又是會痛,會流血,會哀叫的人,一方面處理,他還一面慘叫,用“叁字經”罵醫生,我們一心要救他,既不能手軟,也不能夠生氣,更不能夠不耐煩,還要清楚明白,照書上所說的,第一步,第二步去處理。考筆試寫答案是比較快,真正要照做是不簡單,要一塊一塊的玻璃碎片處理幹淨,骨頭要接得好,傷口又要一層一層縫好,有時候站一整個晚上,站到早上還不能處理好,要忍饑、耐累,甚至還不能上廁所,這種忍耐的過程,和在學校考筆試就大大不一樣!

  研經—由文解義·苦功百般

  修行—死去活來·考驗難堪

  我們的人生修行過程也像這樣,讀佛經,做早、晚功課已苦功百般,照著經本去實行更困難,時常都考不及格,跌得頭破血流,還是得繼續照做下去。總是,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此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心中邪知邪見“死”的當下,正知正見“生”。煩惱妄想寂滅了,法身慧命就活潑起來。

  感謝菩提道上師長恩

  很幸運,我在修行的過程中,遇到很好的師長,就像臨床上遇到很好的教授一樣,他們平常就會運用機緣出考題,幫我們培養實力,遇到境界的時候,也會用他們自己修行的經驗,以適當的啓示,幫助我們走過難關。

  上廣下欽老和尚—突擊考、演技派、教學天才

  (心不在道,保證考得哭哭啼啼)

  我的兩位剃度恩師,是跟隨上廣下欽老和尚,修行將近二十年的比丘尼,他們時常會提出廣欽老和尚種種的開示和考題,老和尚不但自己修證的功夫很高深,而且我們用現在的形容詞來講,他真的是一位教學的天才,他出考題都不必思議,都是在學生沒有准備當中,出臨時考題,如果不是時常把心放在佛道的人,就一定會考得哭哭啼啼的,他如果先告訴你要考試,你當然會提高警覺,問題是他不會事先通知你,都是臨時用境界來考,看你在沒有准備當中的實力如何,我常聽恩師說他們自己修行的經過,時常都很感動,比起他們的境界和考題,我的考題實在是太簡單了。

  實際生活中

  是否會發現,這是在考“是非題”呢?

  如果我們在學校考是非題,老師出個題目說,過十字路看見紅燈應該走過,看見綠燈應該停止,你就自然會曉得要打個X,知道老師在考你—是否知道交通規則,但是如果在實際生活中,有人故意把事實歪曲了,或是把事情做錯了,我們是不是會發現,這就是在考是非題呢?我們能不能像答考卷、寫是非題那麼平靜清楚?自己好好的作答,交出自己的成績單呢?我們如果在生活中,沒有發現,這是在考是非題,可能我們就會很懊惱,處處感覺很沒道理,很憤慨,忍耐不下去,這樣就是考不及格。

  選佛場中

  各人交各人的成績單

  在人生的考試中,我們是各人交各人的成績單,同一位老師出的題目,每一個學生答案都不一樣,每一個人成績就不同。比如同一個婆婆,罵一群媳婦,每一個媳婦聽了,想法都不一樣,各人想法不一樣,就等于各人交出去的答案不一樣,每一個人所得的成績就不一樣。婆婆是婆婆的成績,媳婦是媳婦的成績,考試題目本身沒有好壞可言,但是每個人應考的心情不同,每個人的答案就有程度的不同。這個世間是一個選佛場,平時生活中大小事情就是大小的考試,就是在選,選得中的人,就往生西方去成佛。

  ※隨機晨考(是平常例行,卻都出乎意料之外)

  誰最用功?

  (這樣講幾句,就動心。唉,功夫還早咧!)

  恩師告訴我說,廣欽老和尚平時大約早上六點,就會在寺裏面經行巡視,他平常都靜靜觀察,看什麼人拜佛念佛最認真,最早起來用功,就找那個最用功的弟子來,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一頓,甚至說一些讓他冤枉委屈的話,老和尚演技又很逼真,那位弟子聽了如果動心,甚至生氣起來,老和尚就搖搖頭,笑笑說:“我以爲你多用功,這樣講幾句就受不了,唉!功夫還早咧!”

  不知這是考題—就是“不覺”!(沒學佛!)

  老和尚如果沒有說出末後這一句,可能挨罵的弟子怎麼樣都想不到,這是一個考題,因爲沒有發現是考題,不知道老和尚這樣做原來是要看看我們怎樣交答案。不知道是老和尚要看我們對佛法的體會實行如何,故意演出的境界,因爲統統不知道,所以叫做“不覺”。沒有隨時覺醒的心,就是無明、糊塗。佛是覺悟的,我們沒有時時覺醒,就是沒有在學佛,阿彌陀佛是“無量覺”,我們常不覺,就是沒念佛。雖然一大早就起來做功課,做了半天還是“不覺”。這樣就是枉費功夫,等于讀書很用功,考試都不及格!

  聽故事,要會拿來用(銷歸自性)

  有一位女居士聽到這裏,她就很歡喜地告訴我說:“這樣我知道了!我那個先生,經常一大早起來就隨便罵我,罵東罵西,罵得很冤枉,我都埋怨,前世不知道欠了他多少罵債?現在我知道了,我就當他是廣欽老和尚,早上出來巡視,給我出去考題,這樣,我就很快活了。我就把它考過,很歡喜去西方!”

  這位女居士真是有覺性,聽了故事公案,能夠拿來自己用,銷歸自性,我會講的人,不如她會聽的人。能活用考古題的人,必然成績優秀!

  金剛經的應用題—取相?動心?

  我們可能一大早就讀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動”。經文是這樣讀,不過假如有人很凶罵我們,罵得又都是一些冤枉的內容,我們就暫且把金剛經放一邊,當做這境界是真的,開始傷心、委屈,一點兒都不記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開始跟著虛妄相去團團轉,不但取相,而且還動心,不但動心,又大大的傷心,一點兒都不會“如如不動”,所以讀了幾十年的經,一考起應用題來就死翹翹。人家如果說我們學佛都是騙人的,沒有真心學,我們聽了還很不服氣,假如一考試就不打自招,表現出佛所教我們的,我們實在一點都沒有學到。什麼忍辱波羅蜜,先放在一邊,先辯論一下,哭一哭再說。

  什麼波羅蜜?!黏手黏腳·氣得要命!

  有一位居士很可愛,他告訴我他生平第一次吃水果波羅蜜的經過,使我很有感慨,他說:他去山中做工,聽人家說波羅蜜有多好,一個一千塊,他就把它買來試試看,還聽說波羅蜜很黏,需要抹油。結果他不知道油是該抹在刀子上,用抹油的刀子切才不會黏刀,他沒搞清楚,拿了一只刀就直接切,切到那裏,黏到那裏,到處黏,黏得整個手、身體都洗不起來,他就說:“黏腳黏手,氣得要命!如果不是想到是很貴買來的,我就幹脆把它丟垃圾筒,比較省力!”他還以爲波羅蜜是要吃的時候才沾油來吃,結果又吃得很油很難吃。

  是刀子要抹油

  不是沾油吃!

  (不黏刀的油—不執著的智慧)

  他告訴我這吃波羅蜜的過程,真的很像我們修行的過程,本來刀子要抹油的意思,就是要讓它不黏刀,我們不知道刀子要抹油,就是不知道智慧是要不執著的,結果四處都執著,真的是黏腳黏手,氣得要命,什麼波羅蜜,真想丟掉!這不黏刀的油,等于是教我們,不執著的智慧,這是每一刀都需要的,並不是要給人家沾油來吃的,這意思等于佛經的智慧是我們生活中每一個地方都需要的,並不是來做裝飾的。

  工作是藉境煉心的考題

  ※平常考(作表面工作否?)

  “你們看!

  這個人最會做表面工作!”

  老和尚出的考題是千變萬化的,我的恩師告訴我,當時承天寺建在深山中,工程有種種困難,大家要自己挑土、搬磚,甚至工作到全身泡在泥水裏面,老和尚勉勵大家,要一面做工作,一面念佛,訓練動中念佛的功夫。有一天,很多位法師大德來拜見老和尚,老和尚就請人到工地把我的恩師叫回來翻譯,當恩師一進到方丈室的時候,老和尚就馬上向在座所有的法師說:“你們看!我們全承天寺,就是這個人最會做表面工作!你們看看,她弄得全身都是泥巴,就是要讓人家說,她工作很辛苦認真!”大家聽到老和尚這樣講,可以說沒有人不相信的,在座的法師,有人聽了,就跟我的恩師說:“啊?老和尚說你都做表面工作,這樣不好喲!”恩師聽了,馬上就跪下來向大家說:“是的,弟子都是做表面工作,弟子會忏悔改過”。

  知道—這就是考試!

  理智作答交卷

  當時,我聽到恩師這麼說,眼淚就掉下來,內心非常感動。我自己反省,如果老和尚這樣說我,又是向那麼多長老法師說,我聽了一定會當做是真的,感覺很難過,但是恩師她有覺性,隨時了解,這就是在考試,就好像在考是非題那樣,她會很平靜,照她應該回答的,交出她的考卷。

  我們不知道這是在考試的人,就會依照自己的俗情俗氣,交出一張塗鴉、肮髒的考卷。這,在選佛場上,…

《考古變今用—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考古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要救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