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宗詩歌境界 附錄 二、百年禅詩研究論文要目

  附錄二:近百年禅詩研究論文要目

  

   本索引所收,以大陸地區禅詩研究論文爲主。對與禅詩研究相關的有參考意義的論文,亦擇要收錄。  

   1920~1978年

   敦煌發見唐朝之通俗文及通俗小說  王國維 東方雜志17卷8號 1920.4

   對于敦煌發現佛曲的疑點  徐嘉瑞 國學月報彙刊 1926.1

   佛曲敘錄  鄭振铎 小說月報17卷號外 1927.6

   論唐代佛曲  覺明 小說月報29卷10期 1929.10

   佛典文學敘論  唐大圓 海潮音 11卷1期 1930.10

   敦煌本維摩诘經文殊師利問疾品演義跋  陳寅恪 海潮音 12卷19號 1931年

   “禅門十二曲”  向達 北平圖書館月刊 6卷6號 1932

   敦煌本維摩诘經問疾品演義書後  陳寅恪 清華周刊 37卷9期 1932年

   禅宗六祖傳法偈分析  陳寅恪 清華學報 7卷2期 1932年

   蘇東坡的佛學思想  井上秀夫著 昙倫譯 海潮音14卷3期 1933.3

   佛教文學之審美觀及光明思想  姚寶賢 中國文學月刊 2卷1期 1934.7

   袁中郎的佛學思想  張汝钊 人間世 2卷 1935.1

   六朝文學與佛教影響  蔣維喬 國家論衡 6期 1935.12

   詩佛王維考  兒島獻吉郎 中國文學研究 1936.9 上海北新版

   佛教文學的輪廓  通一 人海燈 4卷1期 1937.1

   唐代文藝源于印度之點滴  劉銘恕 文哲月刊 1卷4期 1937.1

   李習之與佛學  高觀如 微妙聲1卷4期 1937.2

   杜甫詩中之宗教  志喻 逸經 28卷 1937.4

   韓愈李翺與佛教之關系  吳恩裕 清華周刊38卷7、8期合刊

   “別材”和“別趣”:《滄浪詩話》的創作論和鑒賞論  吳調公 江海學刊 1962.9

   1979年

   王維“雪中芭蕉”寓意蠡測  陳允吉 複旦學報 79.1P81~86

   1980年

   寒山子和他的詩  李敬一 江漢論壇 1980.1 P97~103 

   寒山子詩歌的創作年代  王運熙 中華文史論叢 1980.4 P47

   王維詩歌的禅意與畫意  袁行霈 社會科學戰線 1980.2 P276~283 

   嚴羽詩禅說析辨  郁沅 學術月刊 1980.7 P59~65 

   龔自珍的戒詩與學佛  楊天石 複旦學報 1980.3P99~102

   辨“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佛雛 文藝理論研究 1980.1 P81~87

   1981年

   論佛教的美學思想  嚴北溟 複旦學報 1981.3 P41~51

   王維的佛教信仰與詩歌創作  孫昌武 文學遺産 1981.2 P44~56

   關于佛學對柳宗元的影響及其“禅理”詩的評價問題  吳文治 文史哲 1981.6 P53~62

   論龔自珍的佛教信仰及其對創作的影響  管林 華南師院學報 1981.1 P54

   蘇曼殊詩歌簡論  曹旭 上海師院學報 1981.4 P58~64 

   1982年

   王梵志和他的詩作  金啓華 名作欣賞 1982.6 P69

   詩情·畫意·禅理:王維《鳥鳴澗》試析  林邦鈞 北京師大學報 1982.4 P89

   論王陽明的禅學思想  柯兆利 中國哲學第8輯 1982年P200

   略論蘇曼殊的創作  張如法 中州學刊 1982.1 P98~101

   論蘇曼殊  姜樂賦 天津師大學報 1982.5 P55~62

   1983年

   劉勰與佛學  孔繁 中國社會科學 1983.4 P183~196

   劉勰與佛教  孔繁 文心雕龍學刊 齊魯書社83年總1P414~433

   關于敦煌寫本《王梵志詩》的整理的若幹問題  張錫厚 文史15輯 P185

   王梵志詩拾遺  何文廣 唐代文學論叢 1983年總2 P333~336

   王梵志詩中的“被”字句與“將”字句  劉麗川 九江師專學報 1983.3 P51~55

   寒山子與寒山詩版本  錢學烈 文學遺産增刊總16P130~143

   寒山詩語法初探上 錢學烈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83.2 P109

   寒山和他的詩  李振傑 文學評論 1983.6 P94~100

   禅境畫意入詩情:王維後期詩風淺探  史雙元 南京師院學報 1983.1 P65~72

   說王維詩的靜美  林繼中 光明日報 1983.3.29③

   “雪中芭焦”命意辨  楊軍 陝西師大學報 1983.2 P78

   王維的奉佛與詩歌初探  賀新居 唐代文學論叢 1983年總3 P68~79

   論唐代寺廟壁畫對韓愈詩歌的影響  陳允吉 複旦學報 1983.1 P72~80

   宗密和他的禅學  李富華 世界宗教研究 1983.1P95~106

   柳宗元與佛教  謝漢強 中國哲學史研究 1983.3 P82~89

   許渾千首濕與他的佛教思想  羅期進 學術月刊 1983.5 P51

   略談晚唐名僧之詠花詩  孫浮生 徐州師院學報 1983.3 P30

   “不識”即“識”讀蘇轼《題西林壁》 吳枝培 文史知識 1983.5 P51

   蘇詩禅味八題  魏啓鵬 東坡詩論叢總2P18~39

   論黃庭堅儒、佛、道合一的思想特色  黃寶華 複旦學報 1983.1 P89~95

   《滄浪詩話》及其“妙悟”說  劉淦 濟甯師專學報 1983.1 P60

   說“妙悟”讀《滄浪詩話》劄記 陳必勝 天津師大學報 1983.5 P68

   南宋大覺禅師的“雜劇詩”  張傑 戲曲研究 1983.8 P245~252

   蘇曼殊詩漫評  時萌 南京大學學報 1983.4 P55~59

   評新編兩種蘇曼殊詩集  林辰 文學遺産1983.1 P148

   蘇曼殊作品辨誤二則  裴效維 藝譚 1983.4 P18~22

   1984年

   禅悟與詩悟:佛教在認識、思維理論上對古代詩歌的影響  秦寰明 學術月刊 1984.4 P20~24

   論“妙悟”  張毅 文藝理論研究 1984.4 P85~89

   唐代文學與佛教  孫昌武 天津社會科學 1984.5 P68~72

   唐代的詩僧和僧詩  程裕祯 南京大學學報1984.1 P34~41

   唐初通俗詩人王梵志  張錫厚 光明日報1984.1.31③

   王梵志詩的幾條補注  周一良 北京大學學報 1984.4 P13~16

   談寒山話拾得  王進珊 中華文史論叢 1984.1 P79~100

   王維的禅宗審美觀及其山水詩的空靈風格  陶林 浙江師院學報 1984.3 P27~33

   對王維詩中虛幻境界的思考  李育仁 江漢論壇 1984.6 P54~58

   試論王維山水詩之審美意識:兼與陳允吉商榷  金航 昆明師專學報 1984.3 P97~110,91

   白居易與佛道  張立名 湘潭師專學報 1984.2 P29~35

   柳宗元與佛教  賴永海 哲學研究 1984.3 P59~65

   略論詩僧貫休及其詩  黃世中 浙江師院學報 1984.2 P72~80

   詩僧齊己  陳蒲清 求索 1984.2 P90~91

   論釋子齊己的社會詩  黃新亮 益陽師專學報 1984.1 P35~41

   朱熹“逃禅歸儒”的思想轉變  何乃川 林振禮 福建論壇 1984.1 P18~23

   試論湯顯祖“四夢”中的佛學禅宗思想  藍凡 河北大學學報 1984.3 P101~109

   釋《水浒》金批“因緣生法”說  陳洪 南開學報 1984.2 P42~47,75

   八指頭陀及其愛國詩  梅季坤 求索 1984.4 P92~93

   論八指頭陀的詩歌創作  梅季 湖南師院學報 1984.6 P19~22,10

   蘇曼殊研究的叁個階段  柳無忌 華南師大學報 1984.3 P112~121

   試論蘇曼殊的詩  陸草 中州學刊 1984.2 P77~81,85

   曼殊佚詩存疑  柳亞子 社會科學戰線 1984.4P327~329

   1985年

   漫述莊禅  李澤厚 中國社會科學 1985.1 P125~148

   佛學對我國古代美學的影響  張文勳 思想戰線 1985.4 P22~33

   《祖堂集》詞語試釋  蔣紹愚 《中國語文》1985.2 P142~147

   唐代僧詩重出甄辨  佟培基 中華文史論叢 1985.3 P237~256

   《王梵志詩校輯》校釋補正  袁賓 社會科學 1985.6 P89~95

   關于寒山子的生平及其作品  鍾文 汕頭大學學報 1985.2 P93~97

   試論王維的佛教思想  馬欣來 山西師大…

《禅宗詩歌境界 附錄 二、百年禅詩研究論文要目》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