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轉世嗎?
達摩難陀法師著
其實,輪回的觀點很早就存在于印度,後來佛教傳至中國,因果輪回更成爲中國信仰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本書中,達摩難陀法師便精心搜集了東西方各國很多因果輪回轉生的個案,並且經由多位著名科學家、學者醫生的研究,檢驗證明,以科學的角度,讓我們清楚的了解到轉生確實是存在的。···
你相信轉世嗎?
達摩難陀法師作
莫佩娴居士譯
一、再生的研究
二、曆史的證明
叁、相信一生的
四、佛陀之言
五、精神的力量:回憶過去
六、怎樣回憶過去
七、精神的研究
八、精神主義
九、催眠術:調查再生的技術
十、爲什麼不平等
十一、業力和再生
十二、個人的成就和人格
十叁、天才兒童
十四、記憶過去事
十五、那些稱爲記憶過去事的人
十六、沒有靈魂
十七、了解無我的教理
十八、人類:心理的過程
十九、再生沒有一個靈魂
二十、娑婆:生存的輪子
二十一、再生的程序:十二緣論
二十二、人類的出生環境
二十叁、再生的條件:尼夜摩
二十四、生死的類烈
二十五、死亡時發生什麼
二十六、臨死的人的心靈
二十七、再生是最接近的
二十八、在其他世界再生
二十九、低于人類的世界
叁十、再生的真理
叁十一、再生個案的曆史
叁十二、多非左頓的個案
叁十叁、南南德拉卡的個案
叁十四、城堡門的個案
叁十五、在阿溫寶利墟市的個案
叁十六、天才兒童的個案
叁十七、大衛的奇異記億
叁十八、錫蘭女孩的個案
叁十九、墨西哥希勒男孩的個案
四十、布拉底·摩菲的個案
四十一、格蘭福特的兩次前生
四十二、英國詩人的再生觀念
四十叁、阿爾波女兒的視覺
四十四、詩歌
四十五、詩歌
四十六、亞洲之光
四十七、對嬰兒的談話
四十八、摩爾特的詩
近年來,由于坊間出版了一本以“人們輪回轉世”爲研究對象的書籍大受歡迎以後,掀起了一股“前世今生”熱。一時之間,不僅探討生命輪回的書籍變得洛陽紙貴,“輪回是真的嗎?”也成爲人們茶余飯後的話題。其實,輪回的觀點很早就存在于印度,後來佛教傳至中國,因果輪回更成爲中國信仰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本書中,達摩難陀法師便精心搜集了東西方各國很多因果輪回轉生的個案,並且經由多位著名科學家、學者醫生的研究,檢驗證明,以科學的角度,讓我們清楚的了解到轉生確實是存在的。
一、再生的研究
許多佛教徒傾向于接受再生,作爲他們宗教信仰的一部分。他們信賴傳統的信仰和宗教的經典來增強他們對再生的接受。但是很少有人努力去研究再生是什麼東西,和它怎樣的實行。在那些不肯接受再生教理的人們之中,有些庸人自擾地把它當作一個課題實地去研究和調查。那些想知道再生是什麼和實行的人,必須研究和調查這個課題,正如他們會研究任何其他的課題一樣(如化學、物理等);在研究之後,他們將能夠了解到某一種程度。
許多人不願意去接受再生,因爲他們不明白它,或者因爲他們記不起他們的前生事,只因爲他們不能夠了解或者記憶他們前生事,那不是一種有理由的爭論。請記住,再生是一個程序,對于意識不是可以知覺的。再生不能夠正確地測量和數學的計算,或者以機械的應用和科學的工具來發明。再生不能照相、測量、或者衡量。這個意思不是說,它是非存在,即使唯物論者的科學家也欲罷不能,而會立刻地去拿資料來實驗。我們的經驗範圍是這樣的狹窄,因此如果我們不允許我們的思想離開他們,那麼人類的思想會真正地可憐。近代的人們曾作結論,世界上許多的東西是我們不能以普通的意識,或者以科學的工具看到的。
那些想充分地了解再生課題的人,首先必須從心中根除他們的汙穢和情緒;他們可以接受再生作爲一種事實,調查的課題和證明的事實。藉著再生,有很多證明可以利用。這本小冊子的目的是說明某些調查的事件,藉著它再生的調查可以引出。
二、曆史的證明
再生的學理有一段長遠的曆史,自從文明的破曉,再生已經普遍地提及到,無論人們居住在什麼地方,或者在原始的文化中,或者在高度文化的人民中,再生在世界上許多地方、許多古代宗教和哲學系統中找到各種型式。曆史的文件記錄著再生的信仰——被認爲是輪回或是再生——爲某些精神科的醫生和許多西方的一般人士所接受。
再生觀念最早的記錄是在古時發現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那個地方靈魂離開肉體是畫著一只鳥的形狀。在希臘人中再生是由恩柏多克利、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教人的。在早期的基督教教會神父中,再生的信仰是由亞曆山大(一五○—二二○)、查士丁·馬戎、拿沙、紅衣主教聖格列高裏(二五七—叁叁二)、阿諾(公元二九○)、勒坦德雅斯(十四世紀前)、聖支羅米(公元叁四○—四二○)所提出。公元五五叁年再生由君士坦丁堡的議會官方地宣布是一種邪說。它也被教主雅支利維雅斯所排斥。哲學家相信再生是可能的,其中包括康德(一七二四—一八○四)和叔本華(一七八八—一八六○)在內。
叁、相信一生的
有關死後的生命,我們只有二取其一的方法來選擇信仰。其一是有某種死後的精神存在;另一是相信斷滅。那些相信死後精神存在的人,常常受到宗教師的或其他學說的影響。那些相信斷滅論的人,就不能提出一種使認識精神價值的人或任何人都能接受的哲學。因此它是關于死後存在的性質,那是我們要臆測的。我們既不能證明也不能反證明,在我們的現在生顯然停止之後,將要繼續地生存。
某些宗教推測在地獄永久受罪,或者死後在天堂永遠享樂。人們相信永久的定居是依據信仰和各個人,當在這個世界上生命時間的作爲所決定。如果相信現在生的暫時,是在乎永遠的苦與樂的存在,這是有理由的嗎?真正地,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度過幾年,是爲著來世的准備那是不足夠的。
我們現在要問:“如果在此地單獨的一生決定將來的整個過程,爲什麼有些人一生只有活幾個星期,而另外一個人的一生卻活到七十或八十年。”一個只能活到幾個星期或者幾年的人,比一個活到八十歲的人更少冒險的機會。一個只能活幾個星期或幾年的人,不能夠充分地發展和成就他的智力和了解,他不會碰到所有的陷阱和那一生充滿的誘惑。
如果在世界上只有一生,那麼一個博愛的上帝怎能夠允許一顆破碎的心,悲傷地常常陪伴著一個幼兒的被奪,況且,允許一個人活到只有幾年,而允許另外一個人活到生命應享的時間,然後交付人們去永久的定罪,或者永久的快樂——靠著這簡單的一生的功德與罪過——那裏是公平與博愛的上帝?我們來世整個的命運是由我們在世界上行爲而決定,那是有理由接受的嗎?——不管這單獨的一生是何等的短暫或者如何的殘忍?
四、佛陀之言
佛陀是我們再生的最偉大權威。
當佛陀在覺悟時那一晚的第一更,他便發展回溯的智力,它能夠使他回憶過去的生命。
他說:“我回憶我的過去生不同的命運,首先第一生,第二生,然後第叁生、第四生、第五生、第十生、第二十生一直到第五十生;然後是一百生、一千生、一萬生,由此類推。”
當在第二更的時候,佛陀以天眼看見衆生從一處生存的境界中消失,又在第二處重新出現。
佛陀看見下賤的和高貴的,美麗的和醜陋的,快樂的和痛苦的人兒,根據他們的業力而受報。”
這些是佛陀有關再生問題第一次說出的語言。這些語言確實地證明佛陀不曾從任何舊有的來源中引述再生的真理,而是從個人智力中說出——一種非凡的智識,由他自己發展,同時也一樣地可以由其他人來發展。
在他快樂的凱歌中,佛陀說:
“我漫遊經過多生,尋找這間屋子的建築師。一再地出生真正地是痛苦的。”
在他的第一次談話“*輪經”中,佛陀批評聖道的第二條:“就是這種貪求帶引衆生去再生。”佛陀以語言結束這次談話:“這是我的最後一生,不會有更多的再生了。”
中阿含這樣說,佛陀出于慈悲的憐憫衆生,在他決定教人佛法以前,以佛眼來觀察世界,在這個時候,他看見衆生了解的茫然和恐懼,以及他們怎樣愛好一種將來的生活。
在幾次談話中,佛陀清楚地說及曾經作過惡的衆生死後生在苦痛的地方;那些爲善的衆生死後生在快樂的地方。佛陀于過去生中某些意外的事情是在藏經中發現。這種事情也在阇陀伽中(本生故事)找到。那些故事說及他的前生事。
在大涅槃經中,一件不平凡的直接事是與一個人的分離。阿難尊者想從佛陀那裏知道幾個在村中死去的人的情形,佛陀有耐性地說出他們的去處。
以上的例子能夠清楚地從叁藏中增加,指出佛陀以證實的其理來解釋再生的學理。
跟隨佛陀的指示,他的弟子也發展這種回溯的知識,也能夠知道一點他們過去生中的情形。佛陀在這方面的力量是無限的。
就這樣,經過他自己個人的知識,直接的視覺和經驗,佛陀在再生的真理上說及。
五、精神的力量:回憶過去
佛教徒一般地注意到,前進的修禅人能夠藉著修心的練習,獲得第四種禅那,這些精神力量能夠回憶過去生的事。這種回憶前生事的力量,是由超越的記憶而獲得,可利用潛在意識的心,大多數的人不去發展他們純潔的和他們集中的心力到高的境界來成就這種力量,因爲只有少數人使他們自己努力以及達到這種高的精神成熟的階段,我們的其他人必須靠著這些聖賢的證明,正如那些沒有到過外國去旅行的人一樣,要信任可靠的旅客的陳述。然而事實保留著,人們的心是回憶過去的能力。那些已經發展這種力量的人能夠直接地信任再生的學理。這種人能夠說出他們的過去,正如一個人能夠回想現在生中的過去事情一樣。
六、怎樣回憶過去?
一個…
《你相信轉世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