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大家晚上好!大家先深吸一口氣,把一天的塵勞煩惱通過這一口氣全部吐掉,讓白天狂躁的心歇下來,這就是先天一口真元之氣的作用。
在家的燒上香,沒在家的就心香九柱。
我們祈請諸佛菩薩到場加持我們,也是祈請自己的法身來加持我們。
嗡…嗡…嗡…
祈請娑婆教主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祈請西方教主南無阿彌陀佛!
祈請東方教主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娑婆诃。
唵。修多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诃。
南無叁滿多。母馱喃(tuó nán)。唵。度噜度噜。地尾薩婆诃。
唵。誐誐曩(ě ě nǎnɡ)。叁婆瓦。韈(wà)日喇斛( lā h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奉請青除災金剛。奉請辟毒金剛。奉請黃隨求金剛。奉請白淨水金剛。
奉請赤聲火金剛。奉請定持災金剛。奉請紫賢金剛。奉請大神金剛。
奉請金剛眷菩薩 奉請金剛索菩薩。奉請金剛愛菩薩。奉請金剛語菩薩。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于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衆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衆生如來度者。若有衆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衆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爲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化無所化。化是用智慧善巧方便,把自己明白的真實不虛的道理講給衆生聽,幫助衆生解脫。無所化,就是心中沒有救度衆生的心態,這是大乘人入道的心態。
從密意上講,自性本身就是清淨無爲的,是不增不減,圓滿無礙的,不需要外來的再來教化。
【須菩提。于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衆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須菩提,你是這樣認爲的嗎?汝是須菩提,還有後面的一千二百五十五個羅漢、在家的居士優婆賽、優婆夷都在聽法,還有人非人等都在聽法。從名相上,是須菩提,從密意上講,是在場所有聽法的人。你們不要想我有度衆生的心念,須菩提啊,爲什麼不要有這種想法?
【實無有衆生如來度者。若有衆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衆生壽者。】佛明明白白的告訴須菩提和所有聽法的衆生不要有這種想法,我前邊說的你們不要理解錯了。如果你們理解錯了,就是你們心中還有一個法執沒有破掉。
化無所化,就是在打消他們心中的疑慮。我們自性本是清淨,圓滿無礙的。既然是圓滿無礙的,哪來的衆生需要我度哪,這是從自性上講。
從名相上來講,我只是把宇宙的真理說給你們聽,我釋迦並沒有親自扶你們過河的過程。
心一旦清淨了,自性的煩惱衆生都歸順了大靈,哪裏還有衆生需要自己來度,所以說實無有衆生如來度者。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一旦入道,心中也沒有度衆生的心態,正因爲沒有度衆生的心態,而是用自己的光明來善照著自性衆生,自性衆生是自願的來歸順大靈,反而成就了自己和衆生。如果有了度衆生的心態,就有了四相,也就不可能讓自性衆生來信服了。
心真正清淨無礙,心無能所的時候,才能成就自己的心願。簡單說就是一句話,一切不執著,以無我的心態隨順一切衆生心願,當下承擔一切衆生因果,不受後有(不再投胎了),這是如來想要說的話,但是如來釋迦不昧因果。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爲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從自性上講,須菩提啊,如來說的我,是大我,是常樂我淨的我,是自性清淨圓滿無礙的我,是無我的我,是無形無相的,你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因爲遍虛空遍法界全都是我,我是圓滿無礙的,處處有我,只是一個假名是爲我,而凡夫住相卻把大我當成了一個有形實在的我。
從凡夫地講,須菩提啊,如來所說的我,是一個四大假合的我,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我,是無自性的,是業報身,是虛幻不實的,而凡夫卻認爲這個假我是真正的自己,造業輪回不息。
釋迦佛說凡夫之人,凡夫就是沒有覺悟的是無明的煩惱的衆生,凡夫還真的以爲如來是一個實在的我。第二層就是指凡夫還真的以爲四大和合的是真我。釋迦佛的語言用的很巧妙,從頭到尾一語雙關的話非常多,從顯意從密意來解釋一句話。
凡夫是無明的、妄想的、不真實、是四大假合的我,非凡夫就是假合的人體,我們只是給安立一個假名叫凡夫。
如果清淨無爲了,圓滿無礙了,達到常樂我淨了,達到佛心涅槃心的時候的我,就是真我,就是無我,就不是凡夫了。人我不生,就是我們的後天所有的思維不再生起人我是非了,這個時候的心念沒有小我了。
心有四相、心有生滅法、有有爲的生滅的術術、有長短黑白相對的東西,就是凡夫的心。心不悟般若波羅密法,心有能所的時候,就是凡夫。心無能所,心無挂礙,心行處滅的時候,叁世諸佛也就現前了,就不是凡夫了,那就是得道的人了。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于意雲何。可以叁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叁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叁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既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叁十二相觀如來。而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須菩提。于意雲何。可以叁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叁十二相觀如來。】須菩提啊,你是這樣認爲的嗎?可以叁十二相觀如來不。在前面的第十叁分裏是用的“見”,這裏用的是“觀”,兩字的意思不一樣的。這個觀,才是看見的意思。
須菩提回答說,可以可以,是可以叁十二相觀到如來的,這時候在場聽法的很多徒弟啊,包括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啊,有些顛倒了。
從法身非相上就能知道,他們有些人顛倒了,又迷了。因爲他說可以用叁十二相看到如來,就是有相的能看到無相的。須菩提回答得還挺自滿,自信的說,可以用叁十二相看到如來嘛。
【佛言。須菩提。若以叁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既是如來。】釋迦佛知道他們已經顛倒了,緊接著就拿棒子打,以叁十二相觀如來,佛在問他真的嗎?須菩提。假如真的以叁十二相來觀察如來的話,那麼轉輪聖王不就是如來了?轉輪聖王在印度,或者在釋迦佛眼裏,是做人比較圓滿的。好像唐朝貞觀之治時期的李世民、周朝的周武王一樣,天下太平,萬民服從,他們就有具備叁十二相的功德。
印度的最大國家的國王,就叫轉輪聖王,因爲他可以平四海定天下,功德非常大,可以說是轉輪聖王。
這裏是釋迦佛在反問他,其實就是拿棒子開始打了。因爲他已經迷了。前面剛剛明白,到這裏又迷失了。爲什麼迷失了,他們執著于外形名相上的一個相,執著于法相上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叁十二相觀如來。】佛一棒子下去,須菩提又變聰明了。接著對世尊說,我理解佛剛才講的意思應該是,用叁十二相不能看見如來呀。
佛家的叁十二相和世間上的叁十二相,又有很大的區別。佛家內行叁十二淨行,外現叁十二相,是自性幻化而來的。自心不清淨不圓滿,哪來的叁十二相呢。叁十二相是從自性當中顯現于虛空當中,我們兩個凡胎肉眼是看不見的。看見了,那就是妄想。
所以說釋迦佛拿棒子打他,你怎麼又顛倒了,你不應該執著那個法相啊,執著法相本身就是一種病呀。你要悟自性,不要看外表。顯在自性外的東西,叫名相。名相上的這些法相,不能執著。
既然你人我衆壽四相都空了,這個時候還要執著一個法相,證明你還沒有真正的達到空。這個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是有,有空和空有不是一個層面。凡夫說的空是個消極的空,人死了之後是個空,那我修的什麼勁嘛,幹脆我就不修了,坐吃等死了,很多人的空是一種消極的空。
佛家的空,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空,這個空不是斷滅空,而是無爲空。無爲空是我們自性當中只要真正達到空的時候,就是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無法相,不執著于世間所有的東西的時候,才叫真正的真空。是悟自己的本來面目。
真空之後會體現出來一種妙有,吃飯也是妙有妙用,睡覺也是妙用,但我們沒有執著吃飯睡覺。
釋迦對弟子說,你們都是大阿羅漢要悟深層的道理,大乘佛法的深邃你們要明了,叁十二相怎麼能看見如來哪,這個如來是自性而非名相。有相的怎麼能看見無相的哪,是不能等同的。這裏佛還是在破除大家的後天思維,如來的真實義,不是相能表達出來的,是用心來感悟的。
須菩提一下子就明白了,不應該用叁十二相觀如來。迷者爲衆生,一念悟爲佛爲聖人。他明了之後,反過來就開始爲衆生來解答,我們不應該自性自迷,應該自性自悟。自性自悟的時候,前途是光明的。
【而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個時候,須菩提明白的刹那,釋迦佛說了一個偈子: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色,構成物質的元素都爲色,叁千大千世界全都是由物質的種種元素所構成的,形成了色相。
第一個見(xiàn),是顯露,顯示,表示的意思。第二個見(jiàn),是看見、遇見的意思。
我,這個我有兩層涵義,一是四大和合的小我。一是大我的無我,常樂我淨的我,是我們每個人衆生當中那個原本自性清淨的我。
假如有人用色相來雕塑我,或者用聲音求我,都是走到邪路上去了,是不能看見真正的如來的。這個偈子,佛把我們所依賴的一切外在的東西都給粉碎了,心路心來行,不能粘附任何外在的…
《金剛經講解 第十一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