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明海大和尚講禅修

  明海大和尚講禅修

  明海法師:

  各位營員大家早上好。夏令營七天裏叁天是坐禅的訓練,可能是辛苦的,但我相信你們會做得好, 因爲我發現營員的素質一屆比一屆好,從普茶的表現可以看出來。佛法的修行,付出的辛苦與得到的利益是成正比的,坐禅也符合這個規律。叁天的坐禅是教大家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

  佛教的信仰,和其他的宗教有很多不共的方面。從思想上,它是既注重情感的提升和開發,又注重智慧的提升和開發;既注重他力拯救,也注重自力覺醒,而且從根本上說,最後歸根落腳于自力,通過自力去覺悟這樣一種信仰。從自力覺醒,自己去付出勞動,自己去走修行之路、去覺悟,從這個角度上說,佛教教給我們一套完整的修行方法,提高自己、淨化自己的一套學問,這個學問一般稱爲叁學:“戒、定、慧”。“戒”偏重言行規範,比較具體,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禅定”在中間;“智慧”是目的,因爲只有智慧能幫助我們認清事物的本來面目,幫助我們解脫煩惱,幫助我們逐漸轉化自己。但智慧的獲得是要禅定的修行,所以禅定在“戒、定、慧”叁學中是重要的連接紐帶,沒有禅定,修行是談不上的。而禅定在佛教中它有一套完備而具體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當然,禅定的學問也很深廣,一般把禅定分成幾種,有佛教和世間其他禅定方法相同的部分,叫做共世間的方法;也有和其他世間禅定方法不同的部分,佛教獨特的不共的部分。我們學習也要從共同的部分下手,然後逐漸走向佛法不共的一面。

  講到坐禅的基本常識,可能有些不共的部分,是釋迦牟尼佛開示給我們,是過去祖師們在修行中積累的經驗。這部分要講調身、調息、調心的基本常識。首先講調身,在營刊裏有這個內容。

  我們先講身體姿勢方面的常識,先從腿說起,像我這樣盤腿是左腿在右腿上面,或者是右腿在左腿上面也可以,這個叫單跏趺。膝蓋與座位越平,穩定性越好,反之穩定性越差。因此要求坐禅的墊子在臀部墊高,一般要兩至叁寸,目的是使膝蓋平穩地著到地上,也有助于身體重心往前移。平時的盤腿重心在軀幹上,腿在前面,這樣容易後仰,在坐禅時爲了避免後仰就會勾頭收腰,這樣身體就會變形。但是墊的也不能太高,否則脊柱受累。墊高後重心在兩膝與軀幹組成叁角形的中心,這叫單跏趺坐(俗稱單盤)。還有比單盤輕松一點的是散盤,這個姿勢不容易持久,而且容易後仰,所以古代的人探索的姿勢(單跏趺坐)是最有利于穩定的。

  還有一種是雙跏趺,先把左腳放在右大腿上,然後把右腳拉到左大腿上。順序也可以倒過來。

  可以先做一些訓練,把左腳放在右大腿上,把右腿放直開,再下壓左腿和膝蓋,身體不動就只動腿,相反的也是一樣。雙跏趺又稱降魔坐,所謂魔不是別的,是身心的不甯靜不平衡,雙跏趺最有利于降伏身心的不平衡。雙盤、單盤、散盤就是有關盤腿的叁種姿勢。下面我們講的過程中大家就保持單盤的姿勢,以後你們有條件可以再練雙盤。很多師父們爲練雙盤吃了很多苦,有的用繩子把腿捆起來,我以前的一個師弟更絕,他用木頭做了一個盒子,雙盤時把盒子套上去,把盒子上一把鎖然後把鑰匙扔開。也有的用石頭壓著。有的人可能天生腿較硬,練雙盤較困難。爲了練雙盤,我建議吃飯不要吃太多,少吃肉,吃素最好。因爲人體內過剩的能量和脂肪以及廢氣往往是往下走的,所以人胖都是腿胖肚子胖。所以練雙盤不要攝入過多能量和脂肪,這樣腿部沈澱的髒東西少,盤腿時不易酸。我們感覺到酸,是因爲很多廢物在腿上,覺得不舒服。

  下面講軀幹,是自然挺直的,一個不要繃得特別緊,也不能特別松弛,是自然直。軀幹的直要配合肩,肩要平,頸部也自然直,好像是感覺頭上頂著一碗水,這樣從下往上調整。生活裏我們會沈澱很多不良的情緒,包括焦慮、緊張、害怕、後悔或過分歡喜等,都會表現在身體上。所以自然直的姿勢是放松的,感覺身體從下面到上面有個貫通,這樣就能把緊張的部位放松。初學時最好打坐之前活動一下,再開始打坐就較爲容易放松,否則一上來就打坐,不容易放松。可以先坐著前後按順時針方向擺動身體,然後是反方向,幅度越大越好,頸部也一樣左右活動一下,活動一下以後再放松就容易了。打坐時特別注意胸部不要緊張,否則容易憋氣。兩肩放松後有種含胸拔背的感覺。

  下面講到頭部。眼睛剛開始打坐最好不要都閉上,否則容易睡著,或者出現各種景象,例如:心裏討厭或喜歡的人、心裏放不下的事,都會在眼簾前浮現。所以打坐時眼睛最好是閉七分,開叁分,這時的感覺就是眼光集中在鼻尖一帶,這個特別有利于內心的收攝,當心中出現緊張不安,激動等等,眼光一收攝,心就靜下來了。也不要把眼睜的太大,否則會受外面各種事物影響。還有舌頭和嘴,嘴要自然的合上,不要使勁抿也不要張開,舌尖輕輕抵在上腭處。

  手,兩手上下的關系與單盤時兩腿的上下關系一樣,左腿在上你就左手在上,右腿在上你就右手在上。兩個大拇指尖輕輕地相觸,不要使勁擠,自然的放松,這個接觸點在鼻尖,肚臍眼與其連成的一條人體中線上。這樣有利于身體內部有一個從下到上貫穿的放松之感,如果是偏的就容易混亂。

  現在請大家單盤盤好,請各位師父檢查一下。

  從腿到軀幹到頸到頭、嘴、舌到目光、到肩、手、坐一個標准姿勢,而且要放松,身體裏好象氣從下到上貫通了,有渾然一體之感。人的身與心是相連的,坐的過程中身體變形了,往往是因爲心裏想七想八地有妄想,身體就不知不覺地變動了。所以身體要保持不動。

  現在引禮師分別從男女營員中各找兩位,檢查同伴們坐的如何,找一找他們的毛病。

  現在停下來,可以放松一下補充一點,坐禅時後背不能靠東西,否則氣血不通,會落下毛病的,所以不要倚靠。

  現在請檢查的營員來講講同伴的問題。

  某營員: 問題有叁種,一種背太直,一種是脖子彎,背也彎,還有的就是閉上眼睛,搖搖晃晃,打瞌睡。

  某營員: 心態可以看的出來,初學者過于好奇,眼睛一張一閉,心態不穩,身體搖晃也是心態不安,另一種是昏沈狀態。

  某營員: 普遍做得好,有些就是頭有點歪。(休息十分鍾) 明海法師 :

  剛才講的姿勢的要求(單盤),身體自然直,兩肩放松,有個細節沒有說,是下巴,下巴要微收的,不是勾下來的。微收下巴的感覺是與頭頂有關的,頭頂像是頂著一個東西,這時你的下巴就是微收的。另外女衆打坐不適合雙跏趺。一般能單盤就可以了。

  講到學佛要學坐禅,實際上人生路上也是很辛苦的,從小到大,上學、成家、立業,會遇到困難。有許多困難別人可以幫你,但也會經常遇到一些困難,誰也幫助不了你。這時怎麼辦

  只有自己幫助自己。因此我們學習打坐,先不說成佛開悟,在我們學習工作中,當我們的內心遇到其他所有的人都沒辦法幫你解決的問題時,遇到誰也不能幫助你的困難時,那麼就要靠你自己。

  而我們掌握的打坐、調身、調心、培養我們良好的心態,就是我們在遇到誰也不能幫助的困難時,我們可以憑借的力量,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內心裏培養這種力量。年長的營員可能會有所體會,很多的煩惱、困難其實並不是陌生人給你的,而是身邊的人,親密的人給你的,或者是來自自己的身心,所以只有自己解決它,這時要用的這個力量就是靠信仰,靠在佛法修行中得來的。打坐就是這樣非常好的方法,每天不一定坐很長時間。總之我們要養成這樣一種習慣:隨時調整我們的心態,調整身心狀態,一旦身心次序出現混亂時,馬上要用佛教裏學到的方法去自我調整。

  也有營員問爲什麼現在社會有心理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寺院裏也接待很多這樣的人。我發現心理生病比身體生病要痛苦的多,而且沒有辦法幫助他們,如抑郁症等。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我們應該在人生修養中增加一些科目,比如打坐,培養心理素質的科目,我們每天早上起床後穿衣服也要調整,帽子歪了,衣服斜了,我們要調正,心也是一樣的,心是會歪的,也需要及時調整。你不要讓這種不平衡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到臨界點就會打破秩序,要恢複它就困難了。

  下面介紹一下天臺宗智者大師的《童蒙止觀》中關于打坐的知識,講到一個人要修習禅定,要具備五方面的因緣也就是條件:一是持戒清淨,剛才講到的戒定慧叁學,戒是禅定的基礎。戒的要求很簡單,但要做到並不簡單。第一是不殺生,主要是不殺人,其次是不殺小動物,殺人後人會失去人格,身心全部混亂,根本談不上禅定了;第二條不偷盜,就是別人的財物不給我就不去拿;第叁條不邪淫,指在家居士不可越過法律,道德範圍與婚外第叁者發生兩性關系,犯了會使人的人格受到很大的損害;第四是不妄語,就是要誠實,其次是不欺騙,不挑撥離間,不說低級趣味的話;第五條不飲酒,喝酒後人格就不健全,理智和判斷力會受損害,做出很多不正確的事。

  對你們來說,前四條容易做到,第五條不能做到的話也可以做到少喝,不喝白酒。嚴格的不飲酒是凡帶有酒精的都不能飲用。持戒清淨的意思,通俗的說法就是首先要把人做好,起碼做人的規範要做到位,這個做得好才有可能去修禅定。這裏面沒有捷徑。如果做人很糟糕,坑蒙拐騙、偷盜,然後拼命去修禅定,想走捷徑去發迹,那個不可能。沒有這個捷徑,所以持戒清淨是把人做好,把戒持好,心安理得,良心的平衡本身就是定。實際上所有的衆生都有他的一份定,定就是專一的力量,穩定性。當一個人定力很差,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事物上的能力很差,有的人就朝叁暮四,一輩子一事無成,也有的人一輩子朝著一個目標孜孜以求,不斷進取最後取得很大的成就,這就是定力,屬于一個人毅力素質。如果持戒清淨,那…

《明海大和尚講禅修》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坐禅開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