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心品
譯文
我是這樣聽說的:有一天大日如來住在佛所加持的高大無比的金剛法界宮殿,所有的執金剛、無數的菩薩以及衆多的天神仙人,都到這裏來集會。
這時大日如來以他那超越時空的神通之力,化現出一幢最爲珍稀的大樓閣,其高沒有上,其大沒有邊,種種珍寶,裝點其間,光采耀眼,金碧輝煌,香煙缭繞之中,寶铎和鳴,幡蓋高揚,妙樂悠悠。大日如來安然端坐在以其菩薩之身化現的師子座上。(所有的集會者環繞而坐,重重疊疊,層層排排,其數之多如恒河之沙, 其量之廣如佛剎微塵,而近佛侍坐者,則是以金剛手秘密主爲首的上首執金剛,和以普賢菩薩爲首的上首大菩薩。)
其中上首執金剛有:虛空無垢執金剛、虛空遊步執金剛、虛空生執金剛、被雜色衣執金剛、善行步執金剛、住一切法平等執金剛、哀愍無量衆生界執金剛、那羅延力執金剛、大那羅延力執金剛、妙執金剛、勝迅執金剛、無垢執金剛、刃迅執金剛、如來甲執金剛、如來句生執金剛、住無戲論執金剛、如來十力生執金剛、無垢眼執金剛、金剛手秘密主。上首菩薩有:普賢菩薩、慈氏菩薩、妙吉祥菩薩、除一切蓋障菩薩等諸大菩薩。所有的與會者靜靜地坐在那裏,翹首而望,想在這超越過去、現在、未來叁時的佛日聖時, 親耳聆聽大日世尊宣講的住身語意平等處法門。
就在這時以金剛手爲首的諸大執金剛,以普賢爲首的諸大菩薩以及所有大會之衆,都因受到如來神力之加持,眼前忽然映現出佛以神通化現的種種境界,看見神奇莫測的世界,目睹從未曾有過的勝事,聽見妙語深論,聞諸悅聲絕音,猶如置身其中,彷如自他不別,茫茫然,不知此境此情來從何處,去向何方,起滅邊際不得而知。
又所至之處,所曆之時,都見聞大日世尊爲一切有情大衆宣講真言教法。而眨眼之間,又見聞金剛手、普賢、蓮花手等菩薩像貌者,出現在十方世界之中,宣說真言道最清淨高妙之教法,這就是如何從發菩提心開始,一步步地修行,漸次達到十地,而就能在此生中,如何消除造成身口意種種虛妄不清淨業,及導致輪回六趣、備受諸苦的根源——業壽種子,由此進而得到如來平等種子,並在大悲藏中生出佛性之芽,及至增長成果這樣一個道理和門徑。
原典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①
大唐天竺叁藏善無畏②共沙門一行譯
入真言門住心品③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如來加持廣大金剛法界宮,一切持金剛④者皆悉集會。
如來信解遊戲神變,生大樓閣寶王,高無中邊,諸大妙寶王種種間飾,菩薩之身爲師子座。
其金剛名曰:虛空無垢執金剛、虛空遊步執金剛、虛空生執金剛、被雜色衣執金剛、善行步執金剛、住一切法平等執金剛、哀憨無量衆生界執金剛、那羅延力執金剛、大那羅延力執金剛、妙執金剛、勝迅執金剛、無垢執金剛、刃迅執金剛、如來甲執金剛、如來句生執金剛、住無戲論執金剛、如來十力生執金剛、無垢眼執金剛、金剛手秘密主⑤,如是上首十佛剎微塵數等持金剛衆俱。及普賢菩薩、慈氏菩薩、妙吉祥菩薩、除一切蓋障菩薩等諸大菩薩,前後圍繞而演說法,所謂越叁時如來之日加持故,身語意平等句法門⑥。
時彼菩薩普賢爲上首,諸執金剛秘密主爲上首,毘盧遮那如來加持故。奮迅示現身無盡莊嚴藏,如是奮迅示現語意平等無盡莊嚴藏,非從且盧遮那佛身或語或意生,一切處起滅邊際不可得。
而毘盧遮那一切身業、一切語業、一切意業、一切處、一切時,于有情界宣說真言道句法。又現執金剛、普賢、蓮華手菩薩等像貌,普于十方,宣說真言道清淨句法,所謂初發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滿足,緣業生增長,有情類業壽種除。複有芽種生起。
注釋
①「經」字之後,諸本均有標明卷數的「卷第一」叁字,底本還有標明帙號的「染」字,今均略去。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亦略稱《大毘盧遮那成道經》、《毘盧遮那成佛經》,略稱《大日經》。梵文題: Maha-vairocanabhisambodhi — vi-kurvati- adhisthana-vaipulya-sutra-indaraja-namadharmaparyaya.或Maha-vair-ocana- visambodhi-vikrinita-dlista—sutram-indra-raja.藏文譯本題:
Rnam-par snan-mdsad chen-po mnon-par rdsogs-par byan-chub-pa rnam-par SpruI-bp byingyisrlob-pa sin-tu rgyas-pa mdo-Sdehi dhan-po rgyal-po shes-bya-bahi chos-kyi rnarn-grans.大毘盧遮那,或譯作「摩诃毘盧遮那」,略作「毘盧遮那」,顯教各派又有別的譯法,均爲梵文maha-vairocana的音譯。「摩诃」,有「大」之義;「毘盧遮那」,有「日」、「光明遍照」之義。故意譯作「大日」、「大遍照」,爲秘密佛教奉爲最高之佛的名號,通常稱作「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一行《大日經疏》解釋說:「梵音毘盧遮那者,是日之別名,即除暗遍明之義也。」(卷一)「如世間之日,能除一切暗冥,而生長一切萬物,成一切求生事業。今法身如來亦複如是,故以爲喻也。」(卷十六)然「世間之日不可爲喻,但取其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诃毘盧遮那也。」(卷一)而《金剛頂經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訣》又有不同的解釋,說:「梵雲毘盧遮那,此翻最高顯廣眼藏如來。毘者,最高顯也;盧遮那者,廣眼也。先有翻爲遍照王如來也,又有翻爲大日如來,此並略而名義阙也。」密教以大日如來爲法身佛,亦爲建立本宗教法之教主,而顯教各派依據不同的譯名,又有不同的解釋。
②「大唐天竺叁藏善無畏」,與麗本同。《大正新修大藏經》校宋、元、明、宮,《中華大藏經》校石、資、碛、普、南作「大唐中天竺叁藏輪波迦羅」,《大正藏》校明,中華藏》校徑、清作「唐中天竺叁藏輸波迦羅」。
③「品」字之後,諸本均有標明品數之「第一」二字,今略去。據《疏》說,該品梵本原有二題,初題〈修真言行品〉,次題〈入真言門住心品〉,故現題兼有「入住」、「修行」二義。真言,爲梵文mantra的意譯,音譯作「漫怛攞」。詞根man,有「思惟」之義,後綴tra,有「用具」之義,合起來就有「用來思惟之工具即言語詞彙」之義。在密教中真言具有真實而非虛妄的言語之義。《疏》說:「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卷一)不空《總釋陀羅尼義贊》說:「真者,真如相應;言者,真诠義。」
從廣義上說,真言具有四種含義:法真言,清淨法界以爲真言;義真言,勝義相應,一一字中有實相義;叁摩地真言,由瑜伽者用此真言于心鏡月輪上布列真言文字,專注心不散動,速疾證叁摩地;文持真言,從唵字至娑、嚩、賀, 于其中間所有文字,一一皆名真言。而從分類上說,有如來說、菩薩金剛說、二乘說、諸天說、地居者說五種,前叁種通稱聖者真言,後二種通稱諸神真言。密教認爲真言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以此加持,小則可祛病除害,護身積福,大則可消除罪業,超生淨土,相應成佛。
因念誦、觀修真言是密教修行的主要方法,所以密教往往自稱真言宗、真言行者,稱其教法爲真言門、真言教。真言, 也稱密語、密言、密號。由于真言的念誦形式及其用法、功能、意義等,與陀羅尼(梵文dharani 的音譯,意譯總持)、明(梵文vidya 的意譯,有知識之義)、民間禁咒相似,故往往互譯混用。
④持金剛:爲梵文vajra-dhara 的意譯,音譯伐折羅陀羅。vajra,音譯伐折羅、跋折羅、嚩日羅,意譯金剛杵、金剛智杵、堅慧杵,原爲古代印度的一種武器,在密教中作爲一種法具,表示如來智慧力的標幟。dhara,有執持之義,故持金剛, 亦譯作執金剛,有執持如來智印之金剛杵者之義。持金剛是密教中主要的一類神,與表現如來「慈」一面的菩薩相對應,表現如來「悲」的一面,攝伏摧破一切煩惱之敵(《疏》卷一、五等)。
⑤金剛手秘密主:或稱金剛手、執金剛、持金剛、秘密主、持金剛具慧者,有時稱金剛薩埵,特指諸執金剛中爲首者。以手持金剛杵,名金剛手,以執持如來身語意叁密,而爲心密之主,名秘密主。密教認爲大日如來的密法,均由金剛手親承傳諸于世的(《疏》卷一、不可思議《大日經供養法疏》卷上、《理趣釋》等)。
⑥身語意平籌句法門:指本經所要說的教法。身語意平等,是說如來種種叁業,都達到了第一實際、極妙之境,身等于語,語等于心,叁業平等無別。句,有「止住」、「住處」之義;平等句,就是達到了叁業平等、叁密相應之處的意思。
密教認爲如果修行者以身平等之密印、語平等之真言、意平等之妙觀,作爲進趣修行的方法和途徑,便可逮見加持受用身,成就平等智身,相應成佛。故《疏》指出:「是故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而名爲平等句。一切來生皆入其中,而實無能入者,無所入處,故名平等。平等法門,則此經之大意也。」( 卷一)下文所說的「真言道清淨句法門」,與此身語意平等句法門的含義相同,說「清淨」,也就是從身語意叁業平等無異的意義上去說的。
譯文
就在這時,金剛手秘密主見大日世尊有如此大的神通,具有如此高的智慧,而能在同時爲各種有情衆生宣說妙法,便在大會中坐著向佛問道:
世尊,我們應當如何像您那樣遍知一切而受供養
怎樣才能得到像您那樣智慧中的智慧——一切智智呢
爲什麼得到了一切智智,就能爲無…
《大日經 住心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