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尋找著力點 第四篇 穩得住就做得好

  尋找著力點

  鄭石岩

  第四篇 穩得住就做得好

  [篇頭語]

  人需要一顆安定的心。人若具備安定的情緒,穩健的思想和作風,凡事能定得住,自己的願景或目標就能實現。這樣的人不但身心健康,事業亦容易有成。

  安定的情緒,是理性得以伸展,感情自然流露的條件。

  理性與感情的調和,能引導我們順利克服人生的每一項挑戰,它孕育創意,解決問題,維持生命的存續與充實感。不過一旦情緒陷入激動不安,兩者的調和就有了障礙,它使思考無法發揮作用,使感情化作激情。這時,個人的決定會偏離現實,鑄成錯誤。因此,安定即是一種情緒智慧。心理學家彼德·沙洛維(Peter Salovey)把它分成五種功能,它們分別是:

  ·認識自身的情緒:能幫助個人了解自己,知所抉擇。

  ·妥善管理的情緒:懂得自我安慰、調適和擺脫困擾。

  ·自我激勵的情緒:能盯得住,有效的發揮潛能。

  ·了解他人的情緒:用同理心與他人交往,表現友愛。

  ·人際管理的情緒:是領導他人,建立和諧關系的表現。

  每一個人的情緒智慧不同,但安定的心,卻是情緒智慧的共同特質。定與慧是分不開的,所以佛經上要強調,“定慧一體”的實踐方法。

  安定使人堅毅,使人罩得住,穩得來。它讓我們在無常變動的社會中,仍能發揮智慧,孕育穩定的力量,去面對危機,堅持完成該做的事。《成唯識論》上說:

  “雲何爲定?

  于所觀境,

  令心專注不散爲性,

  智依爲業。”

  依唯識心理學的看法,認爲智慧的開啓,要靠安定的心,專注于所面對的挑戰,才真正流露出創意和實踐的堅持。

  定的修持要透過禅定來訓練。禅定在心理層面上,能發展叁個重要功能:經驗的開放,同理心的開展和生活的實現。不過,我們在這裏所談的定,則著重在定的基本行爲。因此,“穩得住就做得好”這一篇,要討論堅毅、肯定性、安定感和如何面臨危機的挑戰。

  首先是堅毅令你挺得住。堅毅的人願景明顯,內心安定,不怕困難,不優讒畏譏,因此能挺得住,有力量去堅持把事情完成。要培養堅毅必須注意:

  ·健康的自我評價:這能帶來較好的自我認同,對于外來的批評和阻撓,有較好的抗拒力,能堅持達成自己的目標。

  ·不斷充實自己:從主動學習、人際交往和實際參與中,提升能力和自信。

  ·學會堅毅的習慣:堅毅的習慣是自己能承受挑戰,克服危機的保證。

  根據柯巴沙(S.O.Kobasa)的研究,堅毅的行爲包括:熱中于所做的事,感覺生命在掌握之中,能將改變視爲挑戰而非威脅。個人若想在這個多元、競爭的社會裏,能挺得住,走出成功的人生,堅毅是不得不培養的性格特質。

  其次是在運動中培養堅毅。勤于運動,不但能保持身體的健康,而且可以培養精神力量。它能涵養活力,更能減低生活和工作所産生的壓力。運動可以養身,也可以養心。它帶給人良好的生活品質,孕育堅毅和樂觀的精神力,從而形成良好的自我價值感。在這一章裏,提供運動的正確觀念和諸多研究發現。

  第叁是保持肯定性。肯定性高的人,不但情緒穩定,容易正確表達己見,對于維持自己的權益,表現也較佳。肯定性是一種心意安定的狀況,透過它我們才能表現較好的情緒智慧,在人際關系上,也顯得自然得體。

  在職場上,你可能遇到有力人士的壓力、誘惑或阻撓,必須有良好的肯定性,做正當的表示,否則就會造成困擾。本章解釋了肯定性、非肯定性和侵略性。人必須學習肯定性,排除非肯定性和侵略性,人生才會健康。培養肯定性要注意的是:

  ·培養語言和肢體語言的正確意思表示。

  ·學習溝通的技巧。

  ·注意表達的時機。

  ·避免小題大作。

  ·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善加控製。

  第四是認清生活的不確定性。人越能認清生活現實的不確定性,越能容忍變遷和改變,對生活的掌控和適應,也越有耐性。在這一章中,從家庭的親子關系、個人的遭遇、知識的本質、工作的挫折等各方面,討論不確定的現實,加深你對不確定性的認知,以發展包容的胸襟和不斷學習成長的態度。

  第五是人生不能怯場。人生是一個艱難的曆程,要面對諸多挑戰和窘境,要完成一個接著一個的任務。在面對重要挑戰,如求職面試,一場激烈的比賽,跟頂頭上司或名人談業務等等,你不免有些窘迫、害羞或焦慮,這時你的身心會失去常態,不免怯場。

  人不能因爲怯場而不去面對現實,怯場是可改正的,是可以預防的。因此,在這一章中,提出克服怯場的方法,包括:

  ·以行動作准備。

  ·保持單純的態度,避免顧慮太多。

  ·好好培養體力。

  ·維持積極的態度,避免給自己泄氣。

  怯場的人,大多很在意自己。因此,要懂得自我解嘲和幽默,這能使自己從壓力中解脫出來。有關這方面的技巧,亦做了詳述。

  第六是冷靜面對危機。人免不了遇到麻煩,親人逝世、失業、重病、子女出問題、面臨危急的挑戰等等。如果不能穩定軍心,就會打一場敗戰。于是,心理急救成爲面對危機時,很重要的課題。在這一章裏,提供許多實例和要領,供你處理危機時的參考。

  安定的一顆心,是應付變動與挑戰的根本。它給你穩定的心情,冷靜的思考,堅毅的態度和果決的行動。唯識心理學把定當做生活實踐的重要修持,無非是要發展更高的精神力,助你走向實現的人生。

  1堅毅令你挺得住

  堅毅的人,能以信心和決心面對改變,能熱切地視之爲轉機。反之,不堅毅的人,一遇到挑戰或逆境時,會備感受威脅和無助。

  堅毅能讓你內心安定,不懼怕困難,不優讒畏譏;它能讓你挺得住,有力量去完成該做的事。

  許多人以爲堅毅是性格的一部分,是天生的。事實不然,人的性格特質,是培養出來的。如果你想擺脫惶惑畏懼的生活,不再受猶豫退卻苦惱,那就設法改變它,先從培養自信開始。

  有一次,一位大學生來晤談,從他的舉止態度中,就可以看出缺乏自信,羞于言辭,屬于不善交際的人。他長期被害羞的個性所苦,因不善于堅持自己的意見而悔恨。他說:“我幾乎無法拒絕別人的邀約;我實在不想再跟某甲共同作研究專題。他不用心,不盡自己的責任,所有的工作都落在我身上。他坐享其成倒還其次,我負擔超重,又沒有人可以共同討論,苦不堪言。可是,他一再找我合作,在他的言辭攻勢下,我又答應了。我氣我自己柔弱,連個“不”也說不出來。”我知道這是許多人的通病。

  “你常常覺得這樣嗎?還有過什麼不愉快的經驗?”他一口氣又說了幾件不適的經驗。于是,我告訴他:

  “設法改變你自己,擺脫你所謂脆弱的性格。”

  “這就是我找你談的目的。”于是,我告訴他:

  “方法並不難,只要你試著去練習,就可以獲得改變。你很容易妥協,接受別人不合理的要求,那是長期以來你養成了過度尊重別人的意見,而疏略保護自己的習慣所致。其實尊重別人是一種優點,所以你是受人歡迎的人。對不對?”

  “我跟別人相處都能融洽,只是我經常犧牲自己,覺得很受委屈,事後又自責爲什麼那麼不爭氣,然後陷入情緒不安的狀況。”

  “那麼我希望你,跟別人談判事情時,扮演一位受托的談判者,就像代替別人談判一樣,爲委托者爭取應有的平等待遇。那時,你就能說出你的堅持。”

  于是,我們做了扮演的練習:他扮經紀人,爲一位歌唱家談生意。隨後,又練習了其他幾個談判角色。我看他越來越能爲委托者設想,表達應有的堅持。于是我說:

  “對了!以後就像經紀人一樣爲自己講話,就用這樣的口氣和態度說話,便能順利達到目的。”

  我們的敵人往往是自己。如果對自己做不好的評價,信心就建立不起來。倘若自己沒有充實新知,面對情境缺乏准備,就容易六神無主。如果你不尊重自己,那就不能挺身爭取應有的權益。

  人若不能爲別人設想,不尊重別人的需要和自尊,將會成爲一個侵略者。他會越來越孤獨,失去朋友。反之,如果不能挺身保護自己,將會變成焦慮的受害者。而真正的互愛就是同理、了解、尊重和互相給予。所以愛是精神生活的甘泉,是孕育幸福之路。

  不過,我覺得愛來自性格的重構。人若想發展健全的性格,在生活中表現出自信和堅毅,能發揮影響力,就要從以下叁個方面,勤作練習。透過這些練習,性格更臻健全,自我功能就能得到開展,適應性、判斷力和情緒狀況,都會得到良好的發展。對生活與工作的挑戰,就較有把握,而能堅持去完成它。

  首先要有健康的自我評價。發現自己的優點;要從自己的優點中,歸納出對自己的好評價。它給自己信心和勇氣,去逐行既定的目標,抗拒別人的嫉妒和阻撓。當我對學生問道:

  “你有什麼優點嗎?你覺察到你的優點嗎?”

  “老師!我實在看不出我有什麼優點,我就是現在這模樣,你看我有什麼優點?”這樣的回答往往引來班上同學的大笑,而其他被問到的人,則常常有錯愕答不出來的情況。于是,我給他們一項功課,必須列出自己優點的清單,越多越好,钜細靡遺,想什麼記什麼,但要真實。一周以後,我要他們歸納,做成優點綱要。這時學生告訴我:

  “老師!我沒想到自己有偌多優點,我還不錯嘛!”接著我要他們依自己的優點。寫出它有什麼用,能幹什麼。若加以開發,可以發展成什麼事業。結果,他們說:

  “天啊!我還真不懶嘛!”

  “啊!我對自己肅然起敬!”

  “現在,我可能了解到禅宗所謂:“眼前這個人一切具足,用起來非常方便。“這句話是真實的。”

  健康的自我評價,造成完整的自我認同;內在的心理世界,不再四分五裂,不再批評貶抑自己。內心安定了,…

《尋找著力點 第四篇 穩得住就做得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