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釋迦牟尼佛傳 第四十五章 十大比丘弟子

  第四十五章 十大比丘弟子

   佛陀的弟子,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的弟子,千千萬萬,其數之多,很難用數目去統計,就是出家的弟子,光是證得阿羅漢果的常隨衆的比丘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之多,其他分散在各地的以及後來出家證果的尚不算在內,在這些弟子中,更有最特出的所謂十大比丘弟子。

   十大弟子,各有專長,他們所修學的道行,各有各的成就,被人公認的是:

  舍利弗 ──智慧第一   目犍連 ──神通第一

  富樓那 ──說法第一   須菩提 ──解空第一

  迦旃延 ──論議第一   大迦葉 ──頭陀第一

  阿那律 ──天眼第一   優波離 ──持戒第一

  阿難陀 ──多聞第一   羅侯羅 ──密行第一

   這十位尊者,幫助佛陀教法的宣揚,都有不可磨滅的功勞,直到今日,他們和佛陀同樣的令我們後人景仰!

   現在簡單的把他們的事迹敘述如下:

  智慧第一舍利弗

  舍利弗是佛陀的首座弟子,佛陀最信任的就是他,當羅侯羅年幼的時候,佛陀曾叫羅侯羅拜他爲師,跟他受沙彌戒;祇園精舍建立時,奉佛陀的慈命前去督促工程的也是舍利弗。在北方的舍衛城,佛陀的法駕尚未到達,他就能先把外道懾伏,著令他們等候皈依佛陀。

   說起舍利弗的智慧,據傳當他母親懷妊的時候,忽然就變得智慧過人,在當時婆羅門教中最負盛名的雄辯家就是舍利弗的母舅拘絺羅(長爪梵志),在辯論時他都辯不過舍利弗的母親。舍利弗在沒有出世以前,他的母舅和母親就覺察到他將來一定不是一個尋常的人物。

   後來長爪梵志皈依佛陀,就是因爲他知道他的外甥,如果不是遇到大覺完人,他不會拜他爲師,就因爲他能信任舍利弗這一點,所以他才勇敢的舍去迷妄,皈投到佛陀的座下。

   舍利弗的智慧雖然超群,但他對于佛陀,卻是百依百順,從來沒有對佛陀的教示,生過反感。

   有一次舍利弗帶領沙彌的羅侯羅從外面托缽乞食回來,佛陀見到羅侯羅的面色很不好看,知道他心中一定有不平之氣,佛陀叫他到身旁,問他有什麼事感到不能滿足。

   少年的羅侯羅,低著頭含羞的告訴佛陀說道:

   “佛陀!上座和中座比丘,到外面托缽乞食,信衆們都布施上等的美味,我們初進道的沙彌,信衆們在米飯中總用胡麻渣和野菜滲合起來布施給我們。人的身體,對于飲食是不分年齡和戒行,都有同樣的需要。我們的長老們在他們的受用之外,卻不顧我們,讓信衆對于供養生起分別的心。佛陀!吃了胡麻油,和酥酪,身體健康,才能增長力氣,才能安心修行;但我們每日只吃些胡麻渣和野菜,營養不足,老感覺身體困倦,如何能精進修行?”

   佛陀聽羅侯羅這麼一說,當即製止他,用教訓的口氣說道:

   “這樣的事情並不要你說,如果想到我們在修行時,能夠受到信衆一麻一麥的供養,已經算是過份了。”

   雖然佛陀是這樣教示羅侯羅,但佛陀知道信衆們對沙門是這樣分別的供養,心中很不歡喜。

   佛陀叫羅侯羅走後,又再把舍利弗請來,佛陀和顔悅色的對舍利弗說道:

   “舍利弗!你今天受了不淨食,你知道嗎?”

   舍利弗一聽大驚,趕快把當日所受的飲食從肚中吐出來。他對佛陀禀告道:

   “佛陀!自從我皈依佛陀以來,我就依著佛陀的乞食法而去行化,我不敢不依佛陀的乞食法而另外行乞。”

   佛陀向舍利弗講說六和敬的僧團,長老應如何愛護關懷年少的比丘或沙彌,舍利弗一點不平之氣都沒有,他對佛陀的教法只有感恩的接受。

   佛陀以後更加信任嘉許舍利弗。

   除佛陀外,舍利弗在僧團中是最受尊敬的人。

   舍利弗漸漸的年老,有一次在祇園精舍結夏安居以後,爲著宣揚佛法,他請求佛陀准許他出外雲遊旅行,佛陀當即很歡喜的允許,並褒獎舍利弗樂于利人的心。但當舍利弗走出祇園精舍不久,一個比丘走到佛陀的座前說道:

   “佛陀!舍利弗不是爲弘法才去旅行的。他是因爲侮辱我,對我感到慚愧,才出外去旅行。”

   佛陀最不喜歡人在背後毀謗他人,所以一聽之下,即刻著人去把舍利弗追回,並招呼阿難,把大衆一起集合在講堂中,大家不知爲甚麼要集合,舍利弗也不知爲甚麼佛陀又叫他回來,大家心中都感到不可思議。

   佛陀見到舍利弗歸來時,很嚴肅的在大衆前問舍利弗道:

   “舍利弗!你去後不久,有一個比丘來說你侮辱他以後才出外旅行的,是真有這樣的事嗎?”

   舍利弗溫和而恭敬的答道:

   “佛陀!我從生下來到今天已將近八十歲的年齡,在我的記憶裏,沒有殺害過生命,沒有妄說過語言,除去爲真理宣揚,從沒有爲私人利害得失和他人論短較長,今天是安居最後的日子,叁個月來,我日日忏悔,我的心像碧波一樣的澄清,在這個時候,我那裏會輕視他人?

   “佛陀!大地上的泥土是最能忍辱的,無論甚麼不淨的東西加之于他,他都不會拒絕,糞便、膿血、痰唾,他都甘受如饴;我今日的心,可以向佛陀表白,好像大地似的願意忍辱而不願違逆人意。

   “佛陀!清清的水流,不管好的東西,或是壞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把他洗淨,我沒有憎愛之念,我的心今日好像水流一樣。

   “佛陀!掃帚是用來掃除塵埃,當掃除的時候,是不會選擇好惡,我今日的心,實在沒有生起好惡的分別。

   “佛陀!受您的教示,住于正念的我,絕對不會輕視其他的比丘,我對佛陀這麼說,我是知道我自己的事,那個比丘也知道他自己的事,如果是我的過失,我願向那位比丘忏悔,以便消除我良心上的譴責。”

   將近八十歲的舍利弗,對佛陀不亢不卑的作這樣如實的禀告,聽話的大衆,沒有一個不被感動。

   佛陀對那位毀謗舍利弗的比丘說道:

   “你毀謗長老的過失,現在不能不忏悔,你沒有爲僧團的和合設想,你有心要使僧團生起紛爭,你假使不誠實的悔過,你的頭腦將會分裂!”

   毀謗舍利弗的比丘,立刻跪在佛陀的座前,對佛陀懇求道:

   “佛陀!請求慈悲憐愍我,給我忏悔新生的機會!”

   佛陀莊嚴的說道:

   “你去向舍利弗忏悔!”

   那個比丘俯伏低頭的跪在舍利弗的面前,舍利弗用手撫摸著那個比丘的頭,慈祥的說道:

   “比丘!忏悔在佛陀的教法中,其效是非常之大,人能悔過,能夠改往修來,實是很大的善事,我接受你的忏悔,你以後再也不要犯罪!”

   舍利弗的態度,舍利弗的話語,聽的人都大爲感動。

   有一次佛陀帶領弟子出外遊行布教回到舍衛城時,被大衆譏爲六群比丘的弟子們,已先佛陀和大衆到達祇園精舍而占有比較好的坐臥處,並且還對人說:

   “這是我們師父的,這是我們應有的地方。”

   舍利弗在佛陀回來以後,也趕到祇園精舍,見他過去的坐臥處都給六群比丘占去了,舍利弗沒有辦法,就在樹下靜坐了一夜,佛陀早晨起來,聽到樹下有咳嗽的聲音,佛陀問道:

   “誰在那裏?怎麼不在室內靜坐?”

   年老的舍利弗回答道:

   “佛陀!是我舍利弗。因爲昨天跟隨佛陀回來的人很多,精舍都被住滿,我在樹下住一宿沒有關系。”

   佛陀聽後,就此因緣,對比丘們說法道:

   “諸比丘!我問你們,在我的教團中,要甚麼樣的人才可以受上等的床座,上等的水,上等的飲食呢?”

   比丘們有的說要由刹帝利或婆羅門出家的才可以,有的說要持律修行者才可以,有的說要布教說法者才可以,最後,佛陀莊嚴的對諸比丘說道:

   “諸比丘!往昔在雪山中有鹧鸪、猿猴、大象同在一起,他們雖是朋友,但不互相尊敬,後來覺察這樣不對,才對年齡最長的恭敬,依他的教誡,這樣,他們身壞命終時,都轉生善處。諸比丘!你們要崇敬法臘的年老者,在現世受人稱贊,後世也才能生在善處。諸比丘!我的教法中,沒有階級的高低,但我的教法中有法臘戒長的長老,你們要奉事禮拜,供養,長老們是應受第一的床座,第一的水,第一的飲食。”

   佛陀的法語,舍利弗聽了很感激,諸比丘聽了也很感動!

   舍利弗的老友目犍連,有一次在布教的途中被裸形外道暗害,舍利弗得知這個消息,心中很傷感。

   佛陀知道目犍連被裸形外道暗害,心中也很難過,佛陀從巴連弗城渡過恒河,到毗舍離城附近竹芳村的樹林,告訴大衆說,叁月後自己要進入涅槃,大家一聽,像天崩地裂一聲,都感到宇宙眩轉起來,其悲哀的程度,比父母死亡猶有過之。

   佛陀在這叁月中,到祇園精舍、竹林精舍、重閣講堂、瞿師多精舍、鹿母講堂等地巡回一次,佛陀想在涅槃以前,希望相逢的人和他相逢一下,希望要講的話講一下,就在這時候,舍利弗想先要涅槃。有一日,他在禅定中想:“過去的諸佛,他上首的弟子,都是在佛陀以前進入涅槃,現在佛陀涅槃的日期漸漸到了,我是應該先佛陀而進入涅槃比較好。”

   舍利弗心下這麼想,他即刻走到佛陀的座前,跪下來說道:

   “佛陀!我現在想進入涅槃,請佛陀允許!”

   佛陀注視舍利弗,好久,才說道:

   “舍利弗!你爲甚麼要這麼快就進入涅槃?”

   舍利弗禁不住傷感的樣子回答道:

   “佛陀!我聽說在最近的不久,您就要進入涅槃,我是不忍心見佛陀涅槃的,而且,我常常聽佛陀這麼說,過去的諸佛,他上首的弟子,必先于佛陀之前涅槃,我想,現在正是我進入涅槃的時候,我懇求佛陀允許!”

   佛陀又再問道:

   “舍利弗!你知道你要涅槃的時候,但你要在甚麼地方涅槃呢?”

   “我的故鄉迦羅臂拏迦村,我百歲的母親還健在,我想見到母親,在生養我的房中進入涅槃。”

   “我不禁止你,舍利弗!你可以照你的想法去做。不過,你是我弟子中…

《釋迦牟尼佛傳 第四十五章 十大比丘弟子》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