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護持佛法與利樂衆生
第一節 人間的現世利益
佛法在世間,信修者能得現生利樂,來生生人間、天上的利樂,佛法不只是「了生死」而已。現實的人世間,無論是自然界、社會、家庭,以及自己的身心,都有衆多不如意的苦患。「佛法」的信念,要得現生利樂,惟有「依法而行」,使自己的身心健全,與人和樂共處,安分守法,向上向善。如有疾病的,釋尊自己也是延醫服藥(1);醫藥不一定能治療全愈,但醫藥到底是治病的正途。關于經濟生活,佛說要:「方便具足」──從事合法的職業,獲得經濟來源;「守護具足」──能合理保存所得,不致損失;「善知識具足」──結交善友,不交懶惰、凶險、虛僞等惡友;「正命具足」──經濟的多少出入,作合理的支配 [P295] 。這樣,「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2)。一切依法而行,即使遇到不幸或傷亡,那是宿業所限,寄望于未來的善報。如是解脫者,那更無動于心了。大體說,與儒家「盡人事而聽天命」的精神相近,不過業由自己所造,不是天命 ──神意所決定的。現生的安樂,釋尊從不教人向神秘的力量去求解決;適應當時社會情況所作的教化,「佛法」是那麼理性而沒有迷妄的成分!「佛法」真是超越神教的宗教。
「大乘佛法」興起,極力贊揚稱念佛(菩薩)名號,進而觀想佛菩薩的莊嚴,可以忏悔過去的業障,也能改善現生的缺陷。能得無病等利益,「佛法」說是入慈定maitri^-sama^patti者的功德。「大乘佛法」中,重智證的『般若經』說:「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是一切咒王」(3)。讀、誦『般若經』,能得現世的種種利益,這是通俗化,「念法」而有一般咒術mantra 的作用。重信的「念佛」(及菩薩)法門,更能適應低級民間信仰,有類似咒術的神秘意義。佛法是更普及了,而「佛出人間」,學佛的意義,不免漸 [P296] 漸的迷糊了!
『八吉祥神咒經』,現存五種譯本:一、『佛說八吉祥神咒經』,吳支謙譯。二、『佛說八陽神咒經』,晉竺法護Dharmaraks!a譯;「八陽」可能是「八祥」的訛寫。叁、『佛說八部佛名經』,元魏瞿昙般若流支Prajn~a^ruci譯。這是流傳中的錯誤,因爲經初說「聞如是」,呼佛爲「天中天」(4),這是西晉以前,不知是誰譯出的古譯。依『大唐內典錄』,般若流支的確譯有『八佛名經』;宋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也譯有『八吉祥經』(5),但都已佚失了。四、『八吉祥經』,梁僧伽婆羅Sam!ghavarman譯。五、『八佛名號經』,隋阇那崛多Jn~a^nagupta 譯。這部經,說東方世界的八佛名號,稱念持誦的功德,除不墮叁惡趣,不退菩提等外,重在現生的種種利益,如『佛說八吉祥神咒經』(大正一四‧七二下)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八佛及國土名,受持奉行、諷誦、廣爲他人解說其義者,……四天王常擁護之:不爲縣官所拘錄,不爲盜賊所中傷, [P297] 不爲天、龍、鬼神所觸娆;閱叉[夜叉]、鬼神、蠱道(鬼神)、若人若非人,皆不能害殺得其便也,除其宿命不請(?)之罪。若有疾病、水、火,(惡)鳥鳴、惡夢,諸魔所娆,恐怖衣毛豎時,常當讀是八吉祥神咒經咒之,即得除愈」。
經文中並沒有咒語,而稱經爲『八吉祥神咒經』;說「讀是八吉祥神咒經咒之」,「持是八佛名,咒之即除愈」,可見古代的傳譯者,對于持八佛名號,讀誦八佛名經,看作持咒那樣的。爲什麼持誦八佛名號、讀誦八佛名經,能現生逢凶化吉,不爲災禍所侵害呢?這當然是「佛力」。前二部譯文,說到「四天王常擁護之」(6)。『八吉祥經』說:「八部諸善神,日夜常守護」(7),這是在「佛力」加被下,受到四天王(統率天龍八部)等善神的擁護。「佛力」與(善)「天力」,取著同一的立場。
同樣是東方世界的,一佛或說七佛的功德,是『藥師經』。共有四種譯本:一、『拔除過罪[業障]生死得度經』,東晉帛屍梨蜜多羅S/ri^mitra譯,編入『佛說灌 [P298] 頂神咒經』卷一二(8)。二、『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隋達摩笈多Dharmagupta 譯。叁、『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唐玄奘譯。四、『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唐義淨譯。這四譯中,二、叁──兩種譯本是沒有咒語的;初譯有(短)咒,在全經的末後;義淨譯有咒而插入中間。經與咒,應該是別行的,在流傳中結合在一起,所以在後或在中間不同。經說東方世界的藥師琉璃光如來Bhais!ajya-guru-vaid!u^rya-prabha,因中發十二大願,成就淨琉璃國土。「大乘佛法」中淨土極多,而藥師淨土的本願,不只是出世聖善,更注意到殘廢、疾病與醫藥,官非與飲食問題,氣候的冷熱。有人間淨土現實感的,彌勒Maitreya 淨土以外,就是藥師淨土與阿!B粊佛Aks!obhya淨土了。但在「佛力」加持思想下,重于佛力救護。「念彼如來本願功德」,「稱名禮贊恭敬供養彼如來者」,能得到(9) :
圖片
長壽‧富饒‧官位‧男女──所求皆得
惡夢‧惡相‧怪鳥來集‧百怪出現──不能爲患
[P299]
水‧火‧刀‧毒‧懸險‧惡獸‧毒蛇‧毒蟲──離諸怖畏
女人臨産無有衆苦
延壽──離諸橫死
人衆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國內)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
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
求長壽等,都是個人的現生福樂。末後「人衆疾疫難」等,是有關國家治亂,影響全民的大問題。經上說:這些苦難,都可從對藥師佛的稱念、禮拜、供養、讀誦中,得到「佛力」的救護。這一類佛力救護說,此外也還有不少經典說到。晉竺法護譯的『佛說滅十方冥經』,與『八吉祥神咒經』的性質相同,只要歸依禮敬十方佛,「則無恐懼,不遇患難」(10)。魏菩提流支Bodhiruci的『佛名經』說:「現世安隱,遠離諸難」;「一切諸惡病不及其身」(11)。唐菩提流志Bodhiruci 所譯『大寶積經』『功德寶花敷菩薩會』,說十方佛;西方佛名一切法殊勝辯才莊嚴如來:「受持彼佛名者,毒不能害,刀不能傷,火不能燒, [P300] 水不能溺」(12)。梁失譯的『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也說:「受持、讀、誦彼佛名號,乃至無有水、火、毒藥、刀杖之怖,亦複無有夜叉等怖」(13)。北涼昙無谶Dharmaraks!a譯『無想經』說:「頂戴受持諸佛名號,若中兵、毒、水、火、盜賊,無有是處,除其宿業」;「若有衆生聞彼佛名,敬信不疑,無諸怖畏,所謂王怖、人怖、鬼怖,無諸疾病,常爲……諸佛所念」(14)。以上略舉「佛力」救護的部分經說,這樣的救護,與一般祈求神助的宗教,意義是完全相同的。
大菩薩的慈悲救護,如『法華經』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本經有叁譯:晉竺法護譯的,名『正法華經』,一0卷。姚秦鸠摩羅什Kuma^raji^va譯的,名『妙法蓮華經』,七卷。隋阇那崛多與(達摩)笈多,依據羅什譯本,有所增補,次第也有所修改,成爲『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觀世音或譯觀自在Avalokites/vara ,是被稱爲「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大菩薩。慈悲救護的內容,經說是(15): [P301] 「稱是觀世音名者」:大火不能燒‧大水不能沒‧航海不墮羅剎鬼國‧刀杖所不能害‧夜叉、羅剎不能害‧有罪無罪不受系‧過崄道不爲怨賊所害 「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離貪欲‧離瞋恚‧離愚癡 「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偈頌說:高處墮落不傷‧咒詛、毒藥不能害‧惡獸、毒蛇、毒蟲不能傷‧ 雷電雨雹消散
在這種種的慈悲救護中,離貪、瞋、癡,是內心的清淨;求男求女,是世間的安樂事外,其他都有關生死存亡的險難的救護,也就是重于「救苦救難」的。其中,「若有百千萬億衆生,爲求金、銀、琉璃、車渠、馬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16)一項,在佛教界是有悠久傳說的。傳說是:商人們航海去采寶,因風而漂流到僧伽羅Sim!hala,也就是錫蘭,現在的斯裏蘭卡S/ri^lan%ka^。那時,島上所住的,是美麗的女羅剎ra^ks!asasi^ [P302] 。商人們就分別與羅剎斯成婚,生育兒女。如有新的人漂來,就會將舊的商人吃了。一位商主知道了內幕,知道惟有婆羅(Ba^la^ha)天馬從空中經過時,那怕捉住馬王的一毛,就能渡海而脫離被殺的命運。于是暗中通知商人們,有人相信的,就依馬王的神力而逃出羅剎鬼國。這一傳說,極爲普遍。如巴利藏中『本生』的「雲馬本生」;康僧會譯的『六度集經』;『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佛本行集經』;『大唐西域記』,也說馬王是釋尊的本生(17)。這一傳說,是部派佛教所公認的。到「大乘…
《華雨集第二冊 中編「大乘佛法」第七章 護持佛法與利樂衆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