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的“論語”——薩迦格言
《薩迦格言》的作者薩班·貢嘎堅贊(1182——1251)是薩迦教派的第四代祖師,出生于後藏薩迦王室,自幼受嚴格的釋典、經學教育,曾投名流釋迦室利爲師,成爲當時著名的學者,號稱薩迦班智達。他一生有很多著述,《薩迦格言》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
第一章觀察學者品
學者要掌握知識寶庫,必須彙集珍貴的格言;大海要成爲水的寶庫,必須彙集所有的江河。
人們是不是有學問,在于能否明辨是非;與塵土混合的鐵粉,只有磁石才能分開。
格言是學者智慧的結晶,愚昧的人則難以理解;當陽光普照大地的時候,貓頭鷹則變成了瞎子。
學者勇于改正過錯,愚者怎能做到這點;大鵬能啄死毒蛇,烏鴉則不敢如此。
智者如受挫折,也能更加奮力;雄獅一旦饑餓,也能殺傷大象。
智者不經過考問,怎能了解學問的深淺;樂鼓不經過敲擊,怎能區別音質的好壞。
即使明晨就要死去,今天仍要堅持學習;雖然今生成不了學者,但知識仍歸來世已有。
只要是知識淵博的學者,自然會有人彙集在你周圍;只要是香氣四溢的鮮花,自然會有成群的蜜蜂飛來。
學者研究所有的知識,精通後就能造福世界;庸人雖然了解很多,只不過是一絲星光。
即使具有淵博的學問,仍要吸取別人的長處;如果能這樣堅持下去,就會通曉所有的知識。
學者用智慧保護自己,敵人再多也不能把他傷害;烏仗那婆羅門的兒子,只身一人降服了所有之敵。
當愚人間不和而爭吵時,只有學者才能使他們安甯;當河水混濁不清的時候,只有澄水寶才能使它澄清。
學者無論處于什麼困境,也不會去走庸人的道路;燕子無論渴到什麼程度,也不會去喝地上的髒水。
學者即使遇到欺騙,也不會上當受蒙蔽;螞蟻雖然沒有眼睛,卻比有眼蟲走得快。
兩個學者一起商量,就會有更好的主張;姜黃和硼砂配合好,會變成更美好的顔色。
英明而福德俱全者,只身也能戰勝一切;勇猛之獅和轉輪王,均無需別人的幫助。
善于使用智慧和計謀,征服大人物也很容易;鵬鳥飛翔的本領雖大,卻成了黃衣仙人坐騎。
欲得今生來世幸福,就要靠自己的智謀;聰明智慧的國王達瓦,救了晨桑的今生來世。
雖有本領有膽量,沒有智慧難成就;雖有金銀和財物,沒有福氣難保全。
是非本來就清楚,如果相混只有學者才能明辯;水奶本來就分明,如果相融只有水鴨才能分開。
若經常鞭打和教訓,就是牲畜也會聽話;不用驅使而能自悟,就是聰明人的標志。
對智者不用多指點,看表情他就能明了;紅果的味道怎樣,看顔色就能知道。
學者在自己的家鄉,不如在外地更受尊敬;珠寶到處被人珍視,在海島上算得了什麼?
求學就得曆盡艱辛,貪圖安逸成不了學者;迷戀眼前安樂的人,永遠得不到長遠之福。
有智謀的人那怕再弱小,強大之敵也無法征服他;勇猛的獅子是獸中之王,卻被小兔子送掉了性命。
有德操修養的人,能與衆和睦相處;同一種類的牲畜,都能夠聚集成群。
即使事情肯定成功,事前也要再叁考慮;事後再去左思右想,那就是愚蠢的表現。
通曉智者研究過知識,才能稱得上是學者;老牛小牛傻瓜也能分辯,那能算得上是學問。
大海不會嫌水多,王庫不會嫌寶多,人們不會嫌財富多,學者不嫌知識多。
爲了能學到有益的知識,那怕是小孩子的話也要聽;爲了能得到奇異的香料,那怕是野獸的肚臍也要取。
第二章觀察賢者品
賢者高尚的品德,靠賢者替他傳頌;摩羅耶檀香氣味,靠和風替它散布。
委任賢者做官辦事,百姓就能得到安康;寶貝供在經幢上,自然會造福迎祥。
被暴君統治的百姓,特別想念慈祥的法王;被瘟疫纏身的牲畜,特別渴望純淨的雪水。
被暴君殘害的百姓,法王就會特別護佑;被邪魔糾纏的衆生,只有密宗才能解除。
賢者有點過失也會改正,小人罪孽再大也不在乎;奶酪沾點灰塵也要去掉,釀酒還要特意放進曲粉。
正直的人即使貧困,品德也會顯得高尚;盡管火把朝下低垂,火舌仍然向上燃燒。
賢者雖然身居遠方,也能關照他的親友;雨雲雖然飄在高空,卻使莊稼獲得豐收。
活在世上名聲要好,死了以後福德要全;若無兩者縱有錢財,絕不會使賢者歡悅。
對未來要遠見卓識,受阻難要忍讓寬心;如此努力堅持不懈,仆役也能變成大臣。
樂善好施的美名,像風一樣吹遍四方;如同乞討的窮人,召來了更多的施主。布施了的東西不再索回,小人的輕侮也甘心領受;別人的好處永記不忘,這就是高尚人的標志。
賢者若將學問隱藏,他的名聲仍在世上傳揚;把蘭花裝在淨瓶裏,它的香氣還是飄往十方。
國王只能在本地顯示威風,賢者卻到處受到尊敬;鮮花只是當天的裝飾,頂飾珠寶卻永遠都是珍品。
低垂的果樹總是果實累累,溫馴的孔雀總有漂亮翎尾;只有賢者才具謙遜美德,只有駿馬才能行走如飛。
賢者與常人作爲雖然相同,得到的結果則大不一樣;撒在地裏的種子雖然相同,得到的收成則大有差異。
爲賢者辦事那怕再小,也能得到優厚的報答;僅僅獻上了一顆酸楂,就獲得太子般的賞賜。
高貴的身分靠德行保持,行爲墮落就失去了高貴;芬芳的檀香人人喜愛,燒成了灰還有誰稀罕。
賢者暫時遇到困難,人們不必爲他擔憂;月亮若被天狗吃了,很快就會得到解脫。
賢者對敵仁慈,敵人也會被他征服;誰對衆人施恩,衆人就會立他爲王。
高尚的人再艱難,也決不取違義之財;獸王獅子再饑餓,也決不吃肮髒食物。
賢者即使在生死關頭,也不會失去高貴的品德;純金無論怎樣燒煉,也不會改變本來的顔色。
小人向賢者大發雷霆,賢者決不會計較;狐狼發出傲慢的叫聲,獅子可憐它無知。
顯赫者常常受到挑剔,卑賤者有誰會去注意?紅瑪瑙總是被人鑒賞,拔火棍有誰會去評議?
對贊揚不表示高興,對輕蔑不表示憤怒;專心致志追求學問,才是學者應有風度。
用卑劣手段得來的財富,誰能說它是真正的財富;貓和狗吃飽了肚子,還會做出丟醜之事。
使自己的百姓得到幸福,難道不是首領的榮耀?將駿馬裝飾得光彩奪目,難道不是主人的驕傲?
君王對自己的臣民,施以仁慈和護佑;臣民對自己的君王,也必定盡忠效力。
聖人所在的地方,有誰重視其它學者?天空太陽升起的時候,有誰會看見星星的光芒?
第叁章觀察愚者品
惡人得到了財富,會變得更加可惡;瀑布無論怎樣引導,決不會向高處奔流。
惡人有時也變得溫順,但那卻是僞裝的行動;玻璃塗上寶石的光澤,遇見水就會暴出本色。
蠢人辦點好事,那是偶然的巧合;春蠶能夠吐絲,那星就的本領。
賢人努力得來的成果,惡人瞬息就能破壞;農夫辛勤種植莊稼,冰雹刹那就能摧毀。
惡人總把自己的過失,往別人身上推诿,烏鴉總把弄髒的嘴啄,往幹淨的地方磨蹭。
托蠢人辦理事情,不光事情敗壞自己也要遭殃;讓狐狸做了國王,不僅臣民受苦自己也要身亡。
蠢人爲了尋求安樂,往往召來更大痛苦;被病魔纏身的人們,常常用自殺來解脫。
性格過于耿直者,對人對己都無益;樹直遭人砍,箭直易傷人。
平常不爲別人利益著想,這樣的行爲和畜生一樣;成天只知道爲衣食奔走,不是連禽獸也辦得到嗎?
是韭不辨好壞不分,腦袋不想耳朵不聞,只知填飽肚皮,就是無毛之豬。
和蠢人相親相愛,對賢者畏而遠之;雖然脖子沒肉峰,只能算頭大黃牛。
那兒有吃往那兒跑,讓他做事他就遠逃;雖然會說也會笑,不過是條無尾狗。
蹄印痕容易被雨水灌滿,小倉庫裏容易被財物裝滿;小田園裏容易被種子撒滿,無大志者有點知識就自滿。
承諾一切的傲慢蠢人,有了權勢也會喪失;退讓了一步的多旦,結果失掉了叁域。
心胸狹窄的人見到仇敵,報仇之前就變了神情;沒有出息的狗看見生人,沒咬之前就汪汪叫了。
蠢人集財真痛苦,該享用的舍不得享用;還要提心吊膽地守護,就像那守財的老鼠。
在愚昧無知的人們面前,耍猴的比學者更受尊敬;甯肯把錢丟給猴子,卻讓學者空手而去。
沒有學問的傻瓜,對學者特別嫉妒;雪山上冬天長出了禾苗,卻被當作不祥之兆。
專搞邪門歪道的人,對正派的人百般挑剔;就像某些荒僻的島上,少了項瘤反被認爲是缺陷。
道德敗壞的人,對正直的人進行嘲諷;就像在祖丹地方,兩只腳的人被看成怪物。
違背禮儀的人,對遵守禮儀者進行譴責;長著狗頭的怪物,對把自己說成美女。
用不正當行爲致富的人,對貧困的學者進行嘲弄;就像一群猴子抓住了人,譏笑他爲什麼沒有尾巴。
被命運捉弄的智者,再聰明也會墮入行列;被風吹落的茉莉花,再馨香也會掉進垃圾堆裏。
蠢人總是袒護自己的缺點,卻把知識遠遠抛棄;就像茶濾子抓住了殘渣,卻把精華白白扔掉。
既沒有分辨好壞的才智,又不肯向學者虛心請教;專門尋求吃喝玩樂,只能算是兩只腳的牲畜。
庸人聚集成堆,也幹不了大事,茅草捆得再粗,也做不了房梁。
不經考慮把事情做好的人,不能說他是一個聰明人;小蟲子在地上爬出的字迹,不能說他是一個書法家。
愚者的狂言,笨拙的劣馬;戰場上失落的寶劍,最終歸屬難以斷定。
沒有智慧的傻瓜再多,也會被敵人所降伏;成群結隊的猛象,被一只聰明的兔子作弄。
沒有智慧空有財富,對自己並沒有好處;如意寶牛的乳汁雖好,小牛卻很難吃到。
毫無知識的蠢人,不一定對學者尊敬;太陽溫暖又光明,妖魔見了卻要逃遁。
愚蠢的人財富再多,很難想到自己的親友;富有者總是哭窮叫苦,像貪婪的老鼠一樣死去。
在壞人集聚的地方,賢者得不到尊敬;在毒蛇盤踞的洞穴,松明也放不出光芒。
有財富而吝…
《藏地的“論語”——薩迦格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