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旁觀者清 當局者真

  

旁觀者清 當局者真

  

  

梁乃崇教授指導

  

  

時間:91年5月5日

  

地點:新竹明星諾那精舍、

  

臺北臨沂精舍、

  

臺中精舍、美國連線

  

錄音:孫華、曾煜隆

  

打字:黃惠芬

  

整理:羊憶玫、梁玉明

  

  

※心甘情願自承擔的真義

  

  

問:我們在修法的時候講到個人的業報自己要承擔,但是有時覺得自己沒有修好,而業報又來得很重沒辦法承受,就會去找一些方法,像是算命或看風水等,希望趨吉避凶。請問老師,修行人這樣的態度是不是作弊?修行人要用怎樣的態度來處理這些事情?

  

  

答:這樣做也不是作弊,只是想要延遲付款,但終究還是要付的,這一生沒付,下一生還是要付,只是延遲還債而已。

  

  

問:老師教我們心要能放得開,任何業報來都自承擔,但如果嚴重到要承擔「死」,也得接受嗎?

  

  

答:嚴重到這樣也沒辦法不接受。

  

  

問:我說一下我目前的狀況:別人替我看,說目前有叁個冤魂寄居在我的身體裏面,兩個是從我生下來就有的,還有一個是我十八歲時才跑進來的;這輩子我覺得非常辛苦,非常累,實在是讓我承受不了,而修行又修不好,請教老師我該怎麼辦?

  

  

答:我們說要承受,並不是只讓問題來而已,承擔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要我們面對這個問題,並且想辦法克服問題,不是用躲避、推卸、消業的辦法接受。當然,你去算命找人幫忙,也是想要解這個問題,但首先要弄清楚人家說的對不對?人家說有叁個鬼魂,你不是光聽人家講就好了,要弄清楚到底說的是什麼?可能都是假的,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你的問題到底在什麼地方?你要自己去面對,不管再痛苦都要自己去面對、去解決。解決的第一步,就是把問題弄清楚。

  

  

問:可是我自己根本搞不清楚問題在哪裏,就是一直有問題存在。

  

  

答:好,你能說有問題,就把你講的問題弄清楚;若說你不清楚那個問題,那麼你又怎麼知道有問題?

  

  

問:就是修行上不順、生活上不順……諸事不順!

  

答:那你的問題就是不順,你要先把不順拿出來,先把它弄清楚怎麼不順?什麼東西不順?爲什麼不順?你要把這些弄清楚,假如不順你就亂想,以爲就是鬼魂在擾亂,那是你亂猜的,不是事實。

  

  

我們經常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什麼,而變成一個亂想的問題,這個亂想的問題對我們來講,就是你沒有弄清楚,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裏,我們不要亂想的問題,我們要弄清楚問題的真相!真相不是你的猜測,更不是你的想象,如果你把自己的想象、猜測當作事實,你就完蛋了。你的問題就是你在妄想!

  

  

要解決問題,首先就是把問題弄清楚,問題沒弄清楚是不可能解決的。先把問題的事實弄清楚以後,再以事實檢驗自己的心——這個事實的出現,跟你心裏怎樣的認知、認定、假設相關連;或者是你心裏有什麼毛病、邪見、偏見,把它找出來,這些心裏的毛病、邪見、偏見跟你所面對的事實的關系也要找出來。找出來以後,你就會發覺生活中所遇到的不順,是與自己心中的什麼東西有關連。這些是別人沒有辦法幫你的,只有你自己去找!譬如說:你心裏有自卑感,就因爲這個自卑感,所以在生活中、工作中始終不順……如果確實發覺這樣,你就要想辦法把自卑感拿掉。——這就是「心甘情願自承擔」。一旦徹底的找出問題的根源,並且自己承擔起來以後,一切就可以改變了。

  

  

我以前講過一位太極拳老師的故事,他的心中有恐懼感,怎麼消都消不了,後來因爲看了忏悔偈的「心甘情願自承擔」,一下子就消除掉了。因爲他的恐懼感來自趨吉避凶的習慣,所以他一直在躲,碰到命運中不好的東西就想辦法閃躲,因爲一直在逃命,因此就産生恐懼感,所以恐懼感的來源是閃躲、逃避造成的,等到把閃躲逃避的心理一拿掉,心甘情願自承擔,這麼一來,逃避的心理一下子沒有了,恐懼也就不見了——這是個很真切的例子。

  

  

問:我還有一個問題,修行人身處在家庭、社會、國家的大團體中,我們看見團體呈現頹敗現象時,心態應該是積極的介入,把環境改善?還是反正是共業,大家承擔,壞就讓它壞吧?

  

  

答:慢一點,這又是一個大問題了。剛才我的回答,你的問題解決了沒有?

  

  

問:就是要清楚自己問題的根源在哪裏,如果很清楚的知道,就比較容易解決。

  

答:這才叫做心甘情願自承擔,而不是那種痛苦來就逆來順受,忍耐吧!這個解釋當然是不對的,除非你找不到辦法,沒有辦法知道問題是什麼,或是知道問題但沒有辦法解決,因此在還沒找出辦法解決前只好忍耐。但也並不是放棄解決,我們不放棄;如果只想忍耐就好,放棄解決的話,是不會有智慧的。

  

  

問:果報來時不是要承擔嗎?

  

答:是要承擔,但還是要弄清楚,要解決。我們光承擔而不解決的話,當然等罪受夠了也可以,但這樣的話受罪要受很久,你會受不了的;如果你有智慧,把它承擔了,你了解了以後就解決掉了。

  

  

剛才陳先生繼續問了另外一個問題,但我沒有讓他問下去,我先檢討他的第一個問題,大家已經聽清楚第一個問題的回答。現在有一個狀況,我覺得陳先生之所以提出第一個問題,他不能解決是因爲對忏悔偈有誤解。他以爲忏悔「心甘情願自承擔」的意思,就是痛苦來了就去忍耐,去忍耐那個痛苦、那個業報,如果解釋成這樣,就會有他提出來的問題,他認爲這麼痛苦他實在受不了了,忍耐不住了,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

  

  

事實上,我要說明:不是要你一直忍耐,忍耐是最後一步;前面先要「自承擔」就是勇敢的去面對問題,把事情的真相找出來以後,分清楚真相和猜想。像剛才陳先生的問題,他說人家告訴他有叁個鬼魂,所以很痛苦,我說:這是人家說的,你怎麼知道有叁個鬼魂?到底真相是不是有叁個鬼魂?到後來,事實上是他的工作和生活不順,不順就是他的問題,而不是鬼魂。

  

  

他自己知道生活的問題是不順,但他會妄想,把問題變成鬼魂,這是最大的錯誤。因爲你不了解真相,你把真相弄得更糟糕,脫離了事實。我現在要再問,你的不順又是什麼?要弄清楚你講的不順是指什麼,我們才能把真相弄清楚。我要告訴大家,真相清楚的程度是沒有底的,你可以不斷的追尋下去,追尋得越真實,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如果你第一步糊裏糊塗亂講的就不算,現在陳先生已經講出來是不順,我覺得不夠,但已經比較接近真相、接近事實,我現在要問更清楚:你工作中的不順是什麼不順?

  

  

問:不只是工作不順,身體也不舒服。

  

  

答:我問你,身體的不舒服是什麼?

  

問:精神狀況不是很好,而且胸部常很郁悶。

  

  

答:你的身體有郁悶的狀況,這才是比較接近的一個真相;但你又說生活上的不順,那是什麼?而工作上的不順又是什麼?

  

問:不盡如意。

  

  

答:不盡如意?太籠統了!什麼是不盡如意?你「如意」的標准是什麼?我要一直追查下去,籠統說的東西都是不對的,你說生活不順、工作不順都不清楚,真相沒有出來。你比較清楚的事情只有一個,就是胸口有點悶,這是事實,現在針對胸口悶的狀況,要再說清楚是什麼?二十四小時…

《旁觀者清 當局者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