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塔功德
壹、關于佛塔
一、塔的曆史典故
佛塔,梵文譯名是窣堵婆(STUPA),略譯作塔婆、浮圖、佛塔等,意譯爲高顯處、功德聚、圓冢、塔廟等,是「頂」、「土堆」的意思。
塔原本是指安放佛陀舍利的建築物,後來涵義則擴充至紀念佛陀生處、成道處等聖迹,或安置佛菩薩聖像、高僧遺骨等作爲禮拜、建築之用的建築物。
佛塔的起源,可追溯到釋迦牟尼佛以前。佛典如《四分律》、《五分律》等都曾提及地下有迦葉佛古塔之事;而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舍衛國的給孤獨長者,也曾經供養佛的發塔、爪塔。在佛陀涅槃後,弟子們因爲緬懷、紀念,而將舍利建塔供養。《十誦律》說:「爾時閻浮提中,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佛初般涅槃後起十塔,自是以後起無量塔。」
經典中記載,佛陀入滅後火化的舍利,當時有八個國家皆欲爭取而生紛爭,後來以分爲八分,平分而作結。八國後來即將分得的舍利,個別建塔禮敬供養。
在阿育王時代,信奉叁寶的阿育王又把佛之舍利安奉于許多新建的塔內。據稱阿育王得到了「非人」的協助,一夜之間在許多地點建成了共八萬四千座塔。阿育王信仰與護持佛教,使得造精舍、建舍利塔,成爲一時風尚。 八善逝塔
八善逝塔是將佛陀涅槃後所留下的舍利子、聖骨等,分葬于佛陀生處、成道處、轉*輪處、涅槃處等一生八種事迹之所,並于所在之地分別造塔,以爲紀念佛陀一生行誼,供人禮拜圍繞瞻仰。其個別意義如下:
聚蓮塔(蓮聚塔)──紀念佛陀降生人世時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地下便生出蓮花的殊勝經過。
菩提塔──紀念佛陀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而建。
*輪塔──紀念佛陀在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輪,向五比丘宣講四谛法義;這是傳法吉祥的象征,故又名吉祥塔,亦稱四谛塔。
神變塔──紀念佛陀顯現神變調伏外道而建。釋迦牟尼成佛之後,有外道六師施出各種手段向他進攻,本師便示現各種神通,降伏了外道的攻擊,令其折服皈依。
天降塔──爲紀念釋迦牟尼佛升兜率天,爲母摩耶夫人說法後,重返人間而建,亦稱降凡塔。
和合塔──佛陀在世時,曾有弟子另立宗派,導致僧團分裂,本師便親到王舍城竹林精舍開示,令僧團重新團結一致。此塔是爲紀念該事迹而建,又名和解塔、和平塔。
勝利塔──紀念佛陀證達自主生死之境界而建;或曰紀念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降伏魔軍。
涅槃塔──紀念佛陀肉身示滅涅槃。
在後世,這套八座佛塔之風格,被套用于很多佛塔建築上,有單一出現的,也有八座同時修建的。而其相關典故,則可見于《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爾時世尊從叁昧起,即于本座複入師子奮迅叁昧,現大神通,令此叁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爾時如來于胸臆間及諸毛孔,放大光明:名諸菩薩遊戲神通,使不退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其光明色如閻浮檀金,此金色光普照叁千大千世界及余他界。
此光中影現如來不可思議八大寶塔:
拘娑羅國淨飯王宮生處寶塔、摩伽陀國伽耶城邊菩提樹下成佛寶塔、波羅奈國鹿野園中初轉*輪度人寶塔、舍衛國中給孤獨園與諸外道六月論議得一切智聲名寶塔、安達羅國曲女城邊升忉利天爲母說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釋十二萬衆從叁十叁天現叁道寶階下閻浮時神異寶塔、摩竭陀國王舍城邊耆阇崛山說大般若法華一乘心地經等大乘寶塔、毗舍離國庵羅衛林維摩長者不可思議現疾寶塔、拘屍那國跋提河邊娑羅林中圓寂寶塔。
如是八塔,大聖化儀,人天有情所歸依處,供養恭敬,爲成佛因。如是音聲及諸塔影,而于叁世難思議事,悉皆影現大光明中。
一切衆生,遇此光明,見彼瑞相,皆發無上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如是世尊八寶塔,諸天龍神常供養, 金剛密迹四天王,晝夜護持恒不離。 若造八塔而供養,現身福壽自延長, 增長智慧衆所尊,世出世願皆圓滿。
若人禮拜及心念,如是八塔不思議, 二人獲福等無差,速證無上菩提道。
二、塔的形製與意涵
佛經有雲:本師釋迦牟尼親自向阿難尊者,教示造塔的方法及規格,並以袈裟疊爲四層正方,上置覆缽及錫杖以示。
藏傳、南傳、古印度及日本的佛塔,大致都依佛示規格、比例及表義而製建,既代表佛身,也表佛之叁身、叁界及五大(地、水、火、風及空五大元素)。在佛塔中則安奉聖者舍利、經書及各種吉祥物品,以令繞塔及頂禮者積集功德。
塔能夠體現佛的法身,因爲它既藏著佛陀生身舍利,又藏佛陀法身舍利(經卷),也與佛像、佛經有相同的地位。佛塔代表佛陀的聖意、法身,而且佛塔的每個部份都揭示了成佛之道。
除了表佛身及五大外,佛塔下層基臺則代表十善業、叁階代表叁寶、獅座代表法住于世、蓮座代表六度、基座四角代表四無量心;整個佛塔則代表包括叁十七道品在內的六十名數。
佛塔的形狀具有重大的意義,從佛塔的底部到頂部,把整個菩提道表現出來,包括基(世俗和勝義二谛)、道(方便和智慧)和果(成就佛清淨的聖身及聖心)。
寺院裏常可見到塔的建築,而造塔的原因也很多,並不一定是爲了收納敬奉舍利。《長阿含經》雲:「于四衢道起立塔廟,表剎懸缯,使國行人皆見法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饒益。」說明了造塔,是爲了使人不忘佛陀教誨的另一層意義。
《法苑珠林》內則提及:「安塔有其叁意:一、表人勝;二、令他信;叁、爲報恩。若是凡夫比丘有德望者,亦得起塔。」「表人勝」是表揚德高望重的人;「令他信」是爲了要使人見塔生起信念;「爲報恩」則是要報答佛、師等恩德。
《無垢光所問經》雲:即使是夢到佛塔、看到佛塔、或是聽到佛塔上的鈴聲,甚至鳥兒、蒼蠅被佛塔的影子遮到,所有的惡業、煩惱障和所知障,包括五無間罪等,都得以淨除。這些有情將永遠受到諸佛的護佑。諸佛如來會留心引導他們,證得徹底清淨的佛果,令他們住于不退轉的境界。
佛在經中解釋:爲亡者建造佛塔特別有利益,能夠令亡者立即超拔惡趣(地獄、餓鬼或畜生道),轉生善趣,有機會值遇佛法。建造佛塔也有助于治愈重病患者,而且毫無疑問,這將累積無量的功德,並帶來成功與安樂。
觀想佛、塔及其他強力的聖境,具有療愈力。光是見到聖境,就具有強大的力量裨益內心,帶來大淨障。因此,也可以把佛塔或佛像,當做禅修的對境。
以下將一一整理關于建塔、繞塔、敬塔的相關做法及利益。
貳、繞塔
一、繞塔的利益
◎在《右繞佛塔功德經》中,說明了繞塔共有以下種種利益:
﹝1﹞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
﹝2﹞所生之處遠離于八難,常生無難處。
﹝3﹞于一切生處常不失念慧。
﹝4﹞于閻浮提,常生最尊勝清淨種姓中;儀貌常端正,見者皆欣仰。
﹝5﹞住天人中,福德、壽命悉長遠,常獲大名稱。
﹝6﹞或作大長者,財寶常盈積而無悭吝心,廣行布施;或作婆羅門,通達戒律及教典。
﹝7﹞或作轉輪王,或作正法王,威勢自在。
﹝8﹞從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淨信于佛法。淨信速成已,于法無迷惑,見諸行皆空。
﹝9﹞從天上舍壽後下生于人中,入胎不迷亂。在母胎中不染垢穢。
﹝10﹞在胎及生時,令母常安樂,父母及親戚眷屬皆愛念,一切共鞠養。
﹝11﹞經百千劫,其身轉清淨,妙色相成滿。乃至證得獨覺或作天人師。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佛塔或右繞,或禮拜,或供養者,當得授記,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而不退轉,一切宿障一切罪業悉消滅。《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
◎一切如來于此法要加其威力,以誠實言本誓加持,若有有情能于此塔種植善根,必定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得不退轉;乃至應墮阿鼻地獄,若于此塔一禮拜、一圍繞,必得解脫;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塔及形像所在之處,一切如來神力所護。《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箧印陀羅尼經》
◎《法苑珠林》內引述《提謂經》雲:
旋塔得何等福?佛言:旋塔有五福德。何等爲五?
一、得端正好色。何因緣得端正好色?由見佛像歡喜故。
二、得聲音好。何緣得聲音好?由旋塔說經故。
叁、得生天上。何緣得生天上?由當旋塔時意不犯戒故。
四、得生王侯家。何緣得生王侯家?由頭面禮佛足故。
五、得泥洹道。何緣得泥洹道?由有余福故。
◎《法苑珠林》內引述《賢者五戒經》雲:
旋塔叁匝者,表敬叁尊,一佛二法叁僧;亦念滅叁毒,一貪二瞋叁癡。
佛塔是威力很強大的聖境,甚至連無心地繞塔一周,都足以讓我們淨罪集資。又諸佛有無量無邊勝福德故,無量無邊大智慧故,無量無邊叁昧解脫等,種種希有功德法故,吾等學佛修道者,若能「如法」繞塔,所得功德,如佛在世等無差別。
佛經中有一件記載:一只蒼蠅爲追逐糞便的臭味,無意中飛行繞了佛塔一周,因爲這無心中造下的繞塔善行,它在後來生中轉生人間,更成爲佛陀的弟子!由此可見,佛塔是一種具甚廣利益的聖物。如果能懷著善心,發願利益其他有情,所帶來的善報勢必更大,感應也更迅速。
只要和塔有任何些微的接觸,都可得到相當大的利益,所以不論是人、蒼蠅或豬,也不論他們的發心動機和心態,即使一絲微正向之心,都可得到相當大的利益。
過去舍利弗也曾請佛陀開示繞塔的功德,佛陀開示所謂繞塔的功德,是從身的繞塔、語的繞塔、意的繞塔上獲益,而不只是限于身體的繞塔而已。在身的繞塔方面,是指身體參與任何舍利塔的事情,如建塔、修複舍利塔、供養舍利塔等等,即身的繞塔。廣義而言,語的繞塔是指持頌,特別是與兩尊無垢本尊相…
《造塔功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