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色界之第叁禅天也。此天名定生喜樂地,由深妙之禅定生身心之快樂。叁界九地之中以此地爲樂受之限,在同此已上之天處,唯有舍受。故此地之樂受,爲叁界中最第一。聖教中多引之以爲比。悲華經二曰:“身心快樂,無有疲極,譬如比丘入第叁禅。”涅槃經二十一曰:“有佛世界名曰不動,若有衆生聞其華香身心安樂,譬如比丘入第叁禅。”
色界的第叁禅天,因此天的天人禅定深妙,人人身心快樂,又因此天的快樂乃是叁界九地中所最凸出者,故此天又名爲定生喜樂地。悲華經說:“身心快樂,無有疲極,譬如比丘入第叁禅。” - 陳義孝編
次叁禅者,若于二禅定厭離喜相,入中間禅。從未到地,澄靜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內外,與樂俱發,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叁慧,四樂,五一心)。
一、舍支 離喜不悔名舍。謂行者欲離二禅時,種種诃責二禅之喜,喜既滅謝,叁禅即發。若證叁禅之樂,則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爲舍,亦名叁禅樂。初生時,是樂叁界第一,能生心著,心著則禅壞,故須行舍。
二、念支 念名愛念。謂行者既發叁禅之樂,樂從內起,應須愛念將養,則樂得增長,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愛念將養,故名念支。
叁、慧支 解知之心名慧。謂行者既發叁禅之樂,此樂微妙,難得增長,若非善巧解慧,則不能方便長養此樂得遍身也。
四、樂支 怡悅之心名樂。謂行者發叁禅樂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將護此樂,樂既無過,則增長遍身,怡悅安快。叁禅爲最樂,若離叁禅,則余地更無遍身之樂也。
五、一心支 心與定一,名曰一心。謂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自與定法爲一,澄渟不動也。
名爲根本叁禅,若人坐禅得此,隨其淺深,命終必生少淨等之天中,是爲叁禅天因也。 - 明·楊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