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四種方便?四種方便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四種方便”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種方便”的解釋

  (一)即指慧遠之大乘義章卷十五及窺基之法華玄贊卷叁所載之進趣方便、權巧方便、施爲(施造)方便、集成方便。(參閱“方便”1435)

  (二)指行根本方便、能止方便、發起善根(增長)方便、大願平等方便。此系實叉難陀譯之大乘起信論卷上所載,菩薩于修行道位中所發叁種菩提心中之第一信成就發心所說之方便。謂衆生所具真如之法,雖體性空淨,然有無量之煩惱垢染,若不以方便對治,則終不得淨。四種方便,即:(一)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而起大智,離于妄見,不住于生死;及觀一切法之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而起大悲心攝化衆生,不住于涅槃,以此二者爲行,則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止方便,止即遮止。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而不令增長。(叁)發起善根方便,又作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敬叁寶、贊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叁寶淳厚心之故,使信心得以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叁寶之護持力,故能令業障消除,善根增長。(四)大願平等方便,謂發廣大誓願,盡未來際化度一切衆生,皆令入于究竟涅槃。(參閱“方便”1435)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種方便”的解釋

  (名數)衆生所具真如之法,雖體性空淨,然有無量煩惱垢染,若無人以方便對治之,則無得淨者,其方便有四種:一行根本方便,觀諸法無生,而起大智,離一切妄見,不住于生死,觀諸法之因緣生滅,而起大悲,攝化衆生,不住于涅槃,以隨順法性之無住,是名行根本方便。二能止方便,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使增長,以隨順離法性之諸過,是名能止方便。叁發起善根增長方便,勤供養禮拜叁寶,贊歎隨喜諸佛,使淨心增長,因叁寶之加護,能消業障,是名發起善根方便。四大願平等方便,發廣大誓願化度盡未來際一切衆生,皆令究竟入涅槃,是名大願平等方便。見起信論。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四種方便”的解釋

  [出起信論]  論問雲。既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複假求學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寶。全性明淨。而有礦(古孔切。)穢之垢。若不以方便磨治。終不得淨。故說四種方便。(梵語摩尼。華言如意。)一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于妄見。不住生死。及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大悲心。攝化衆生。不住涅槃。以此爲行。則能出生一切善法。故名行根本方便。(因緣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爲因。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爲緣。緣即助。謂助于六根能生六識也。梵語 - 明·一如等 撰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四種方便”的解釋

瑜伽叁十八卷二十二頁雲:何等名爲四種方便?一隨攝方便,二能攝方便,叁令入方便,四隨轉方便。若諸菩薩,先行布施,當知是名隨攝方便。何以故?先以種種財物布施,饒益有情,爲欲令彼聽受所說,奉教行故。若諸菩薩,次行愛語,于彼彼處有愚癡者,爲欲除彼所有愚癡,令無余故,令其攝受,瞻察正理;如是愛語,當知名爲能攝方便。若諸菩薩,知彼有情,攝受瞻察,正道理已,次行利行,拔彼有情出不善處,于其善處勸導調伏、安處建立。如是利行,當知名爲令入方便。若諸菩薩,如是方便,令諸有情得趣入已,最後與其于正事業同共修行,令彼隨轉,由是因緣,令所化者不作是說:汝自無有圓滿淨信、圓滿屍羅、圓滿惠舍、圓滿智能,何賴于善勸導于他,谏誨呵擯,與作憶念。是故菩薩所行第四同事攝事,當知是名隨轉方便。 - 朱芾煌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四種方便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