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真言宗雖由釋論一往立十識,其實立無量之心識也。其故,真言立心即智,智即佛,則以佛有無量,故心識亦無量也。因而本宗就胎藏界曼荼羅之諸尊,立一識八識九識十識無量識之五釋:一識者,中臺大日尊一種之心王也,以攝一切之心數,是與小乘成實之所立同。八識者,八葉尊八種之心王也,以攝一切之心數。是與性相二宗八識家之所立同。九識者,中臺八葉九尊九種之心王也,以攝一切之心數。是與大乘華天之所立同。十識者,除前九尊,攝其余十佛刹微塵數之一切心王而爲一識,此名爲一切一心識(即釋論之一一識心),加之以前之九識而爲十識,攝一切之心數。無量識者,開上之一切一心識,即無量識也,以攝一切之心數。見秘藏記末。顯教亦存此義。法華經一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文句九解之曰:“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是既明經中智智無邊之義,釋家亦述理理無邊智智無邊之義。又華嚴經叁十六說:“此菩薩摩诃薩知心意識,非即如來,知如來智無量,故心亦無量。”五教章下說十心,以顯無盡。是亦經釋同曰無量無盡也。又淨影之大乘義章叁曰:“隨義別分識乃是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八識。”如是諸說亦非智智無邊之義耶?顯教約知一心無量之法,而成無量心,密教本來有無量心,各自知無量之法也。又華嚴法華有此等之言者,以插佛密義故也。見吽字義探宗記下。
真言宗雖由釋論一往立十識,其實立無量之心識也。其故,真言立心即智,智即佛,則以佛有無量,故心識亦無量也。因而本宗就胎藏界曼荼羅之諸尊,立一識、八識、九識、十識、無量識之五釋。
“一識” 一識者,中臺大日尊一種之心王也。以攝一切之心數,是與小乘成實之所立同。
“八識” 八識者,八葉尊八種之心王也。以攝一切之心數,是與性相二宗八識家之所立同。
“九識” 九識者,中臺八葉九尊九種之心王也。以攝一切之心數,是與大乘華天之所立同。
“十識” 十識者,除前九尊,攝其余十佛刹微塵數之一切心王,而爲一識。此名爲一切一心識,加之以前之九識,而爲十識,攝一切之心數。
“無量識” 無量識者,開上之一切一心識,即無量識也。以攝一切之心數,顯教亦有心爲無量之義,然約知一心無量之法而成無量心,密教本來有無量心,各自知無量之法也。華嚴法華有此等之言,即插佛密義故也。 - 明·楊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