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五畏?五畏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五畏”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五畏”的解釋

  梵語pan~ca-vibhi^s!an!a。指五種怖畏,即見道以前之人(或稱初學菩薩)有五種怖畏之心。又作五恐怖、五怖。即:(一)不活畏,初學之人雖行布施,然恐己不能活,故每每不能盡其所有。(二)惡名畏,例如初學之人雖欲化度衆生而入于酒肆之間,然未能安行自若,因恐他人譏謗之故。(叁)死畏,又作命終畏。雖發廣大之心,施與財物等,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惡道畏,又作墮惡趣畏。造不善業,恐墮叁塗惡道,故恒怖畏。(五)大衆威德畏,于大衆中或有威德者之前,恐自己言行有失,而不能善解法義,作獅子吼。[新華嚴經卷叁十四、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五畏”的解釋

  (名數)見五怖畏條。寄歸傳二曰:“舍五畏之危道,遵八正之平衡。”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五畏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